年輕人進城買房居住,農村老人何去何從,同事等到父親去世那一刻

2020-12-18 國子在內蒙古

社會發展的太快,跟不上時代節奏就會被淘汰,現在人壓力越來越大。這幾年進城做生意和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了。很多農民會拼勁一切力量,在城市中買房子過生活。家裡年邁的老父老母沒人照顧,如今年輕一輩的大都外出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在農村居住的主要是老人。

對於農村留守老人而言,去城市跟孩子一起住吧,一方面自己不太適應,另一方面增加了子女們的負擔。 老人們沒地方可去,只能『倚牆頭曬太陽』,沒事就坐在家門口發發呆,農村小賣鋪坐坐等 。

如果農村的年輕人都到城市裡買房子了,那麼農村的老年人該何去何從?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方便工作,也為了能夠娶上媳婦,給孩子一個更良好教育,便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買了樓房,把自己變成城市人,逢年過節也很少回老家。

我認識一位四十多歲的四川大姐,她來內蒙古這邊十多年了,做的是餐飲行業,她是我的客戶。她親哥電話通知她,「父親病危,恐不久於人世」。她乘飛機急匆匆趕回四川老家,想送父親最後一程。看著老父親奄奄一息的模樣,她流淚了。可是,一天、兩天、十天都過去了,父親還是她當初看到奄奄一息的樣子。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她懷著悲傷的心情返程了。當我看到她心事重重一副憔悴的模樣。「你怎麼了姐?這些天去哪兒了?」我想盡孝,可是我耽誤不起啊,孩子們的開支,房子房租,流著眼淚告訴我。她只能等到老父親去世那一刻再回老家了。聽完她的敘述,我沉思了好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農村生活老人比年輕人多?
    我是一名「三農」創業者,已經創業已經10多年,對農村情況比較了解,談談我的看法,有三點:第一,農村老齡化社會進一步顯現。以60歲為老齡界,那麼60後的人已經逐漸步入老齡行列。而60後、70後的這一拔人,正是計劃生育之前農村人口出生高峰期。實行計劃生育之後,人口基數減少,出生的人也少。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一、什麼是農村空巢老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到了城裡發展,所以農村的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大部分人口年齡都在50歲以上,而且子女又不在身邊,所以導致近些年來,農村獨居的空巢老人數量急劇增多。
  • 老人去世後農村土地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要注意,兩類情況將收回!
    ,成為了農村居民最為關心的問題,下面就針對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處理的幾大問題,為大家解答一下!農村老人去世後農村土地將會如何處理呢?老人去世後,農村居民最關心老人的土地處理問題,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其中明確提出要保障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在農村土地確權過程中,國家就明確提出要以農村家庭承包製為基礎,以戶主作為主要承包人、家庭成員作為土地承包共有人進行承包地的確權登記,由此而可見,當老人去世之後,土地承包經營權則有確權登記的共有人繼續進行承包。
  • 在農村裡,老人去世了是如何通知村裡人來弔孝的?
    時間在變,時代也在變,但無論時間和時代怎麼變,在農村裡,總有不變的東西。比如說,當農村一旦有老人去世後,每家每戶的的人都會主動到去世老人的家裡前去弔唁。哪怕是原來在生活中稍有嫌隙的,也會在那一刻捐棄前嫌,前往送去世老人最後一程。
  • 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農村老人去世後無人抬棺材,該如何解決啊?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在一些農村地區,目前仍延續著傳統的土葬習俗,老人去世經入殮出殯,而後才入土為安。常見的棺材為實木打造,重量依木材、尺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普通棺材在四五百斤,密實木質的棺材重八百來斤也不足為奇。
  • 老人過世晚輩戴孝有哪些講究?
    在我們這邊農村的確遇到過一些類似拜把子或稱兄道弟的情況,一般如果兄弟義氣特別重的話,不僅是要帶孝帽,也會跟隨孝子後面跪拜,直到去世老人入土為安才會結束
  • 法國電影《招租室友》老人與年輕人合租將是一種最理想的居住模式
    2021年的第一天,看了一場法國電影《招租室友》,電影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和三個年輕人的合租故事,他們從開始的磕磕碰碰到磨合後的歡聲笑語。隨著他們的合租故事,跟著他們或歡笑、或流淚,或感動、或悲傷,歡樂和感傷的背後,影片折射出的是高房租對年輕人的壓力,以及空巢老人的孤獨和寂寞。
  • 老人搬家難:今天不幫忙買房,明天就沒有養老?
    現代人年輕人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很多人不得不依靠老人,有錢了希望自己有錢買房,沒錢希望自己借錢買房,甚至讓老人賣掉房子。當年輕人有了孩子,老人們不得不再次離開家鄉,有了年輕人照顧孩子,很多老人身心疲憊。如果老人不服從,就有一種威脅:你不給我買房,明天我就不幫你餵老人了。
  • 農村60-70歲的農村老人,無力種地後,他們該去向何方?
    如今,回到農村,田間勞作的農村老人五六十歲的,在地裡幹活是很普遍的,甚至70歲的仍有不少堅持種那幾畝薄田。雖然國家有每月100左右的農村養老金,但他們仍然閒不住。
  • 農業戶口遷出後,農村的房子和宅基地怎麼辦?以後都是這樣處理?
    當然,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人口流失的情況還是很嚴重,在一些地方,因為當地的發展比較緩慢,村民們也沒有太多的就業機會,大家面對生活的多重壓力,無奈只能選擇去外面務工生活,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都有進城安家的想法,甚至有的村民和年輕人因為工作、學習等原因直接把戶口遷出了農村。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有些農村老人去世為啥會埋在莊稼地裡?
    有些農村老人去世為啥會埋在莊稼地裡?農村人為什麼去世後要埋在莊稼地裡?原因有以下幾種:1、入土為安的思想被農村人廣泛接受農村人特別講究入土為安,所以有些人去世即便是火化了,最終也需要做一個棺材,然後找一塊墳地,埋在土裡面。所以土葬成了大多數農村人去世後的安葬方式。
  • 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
    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單純的從題面上,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這裡折射出另外一個問題,過去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有人幫忙,現在為什麼沒人幫忙了,簡單就兩句話:一是人情淡薄了;二是各忙各的活騰不出時間幫忙。
  • 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這些年在國家的扶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對於農村成長起來的70、80後,如今也都成家立業了。
  • 永春曲鬥: 農村老人 享免費午餐
    本報訊 近日,永春縣下洋鎮曲鬥村76歲的塗楚老人像往常一樣到曲鬥村老年人協會「報到」。負責午餐的康禮苗將用餐人員姓名寫在記錄本上,然後根據人數到菜市場買菜,準備午餐,午餐的費用則由村老年人協會統一支付,每年大約需要2萬元。
  • 為同事過世的父親「守夜」
    文:邵傑圖:來自網絡關係較好同事的父親過世了,當地習俗老人故去晚輩要「守夜」(北方叫守喪),「
  • 同事女友父親去世,大家前去弔唁,第二天看到他發朋友圈我們愣了
    比如農村,如果父母過世,女兒就不得收分子錢,兒子可以收。當然這個對於單位上的人,就不分男女了,但農村這種講究比較多。有個朋友,最近也為隨份子錢的事兒,搞得比較鬧心。這個朋友的同事,三十多歲了,還沒結婚,幾個月前談了個女朋友,比他小几歲,是家裡的獨生女兒。
  • 周蓬安:「回鄉見聞」農村部分老人晚景悽涼,應受重視
    在農村長大的筆者去年8月,因為母親進入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回鄉住了差不多兩周,對農村總體印象,除了食物與城市已經區別不是很大,其它方面包括如下幾點:一是農村青壯年很少,留下來的被稱作「三八六一九九部隊」。這裡「三八」指的是婦女,「六一」指的是兒童,「九九」指的是老人。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農村辦理喪事為什麼要請歌舞表演的,親人去世他們不傷心嗎?
    前幾年因為有事去北方某省出差,正好居住在一個村裡面,恰巧那個村子有辦喪事的,我因為喜歡熱鬧,所以就想看看和我們菏澤喪事習俗禮節之處有什麼不同,開始還想著應該大同小異吧,可是看了不大一會,我就感覺非常震驚,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這樣的喪事辦法,真的是第一次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