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

2021-01-08 農村老話說

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

單純的從題面上,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這裡折射出另外一個問題,過去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有人幫忙,現在為什麼沒人幫忙了,簡單就兩句話:一是人情淡薄了;二是各忙各的活騰不出時間幫忙。

過去生產隊時大家在一起生產勞動,天天在一起人的感情自然深厚,你幫我,我幫你是種自然現象。現在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東西南北分的到處都有,整天見不到面,誰還顧得上這些事情,有的人就是有這番心思,有時候給人家打工也未見得請下來假。時間久了,你不幫我,我也不幫你,人情自然淡薄了,這在農村是個普遍現象。

其實,隨著農村殯葬改革的實施,現在農村老人去世,也用不著很多人幫忙,自家親朋好友加上左鄰右舍,在農村居住的農民,誰家也要有幾十人或靠百人到場,按理也該可以了,用不著大操大辦,那樣不僅浪費自家錢財,也耽誤別人寶貴的時間。現在農村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營生,農活要耽誤在節骨眼兒上往往就會影響一年的收成,打工的人耽誤一天也許會被扣發獎金。對老人應該提倡厚養薄葬,只要老人活著盡孝了,別人都會理解。

農村現在雖然都是單幹,但必定都在一個村子裡居住,農民之間相互幫助還是應該提倡的,無論到了什麼時代,人的感情總是要有的。農村有句老話,叫作不刮春風難得秋雨,別人有事你幫助了別人,當你有事別人也會來幫你。人情之間就是互通有無,幫助了別人不一定就是吃虧,也許換來的更加豐富。經濟社會也不能凡事都要用金錢去衡量,該幫的忙,還是要幫的。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這是無意間和朋友聊起的話題,對這個話題,我的一些不成熟觀點如下。①並不是沒人幫忙,只是幫的人少了老話講,「白事不請自到」,以前哪家老人去世,親戚朋友都會第一時間放下手下的活過來幫忙。
  • 農村辦喪事過去人多勢眾,現在幫忙人很少,為什麼
    農村是個大舞臺,是個大社會,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也有很多約定成俗的規則。農村辦喪事,一般忙人不用主家去請,即便自己有很忙的事在做,也要放下來,去主家主動幫忙。這是自古以來由於農村農民分散居住的特點,逐漸形成的旨在體現喪葬文化方面,彰顯了中華民族儒家文化、鄰裡之間互幫互助的優秀民風。
  • 農村的紅白喜事講究多,不了解這些的人,小心你幫忙也會得罪人!
    農村是習俗和傳統文化氣息非常重的地方,特別是紅白喜事,歷來是人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而且在農村,紅白喜事有很多講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但一般都是大同小異,在家裡發生這種大事的時候,鄉親們能幫忙的都會伸手幫忙,這就是如今城裡看不到的鄉村情!
  • 在農村裡,老人去世了是如何通知村裡人來弔孝的?
    時間在變,時代也在變,但無論時間和時代怎麼變,在農村裡,總有不變的東西。比如說,當農村一旦有老人去世後,每家每戶的的人都會主動到去世老人的家裡前去弔唁。哪怕是原來在生活中稍有嫌隙的,也會在那一刻捐棄前嫌,前往送去世老人最後一程。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為什麼在農村,紅事都不願意去,白事卻都願意去幫忙?原因竟是這個
    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來說都是大事,基本上一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可是現在在農村,誰家結婚了,村上的鄰居很多都不願意去吃酒席,禮錢一給就走了。但是如果誰家有白事了,就是不說,大家也都願意去幫忙。原因主要有三個,聽聽老農怎麼說。
  • 農村怪象,現在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去幫忙只是玩,原因是什麼?
    確切的說,這個現象也只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這樣的,原來在農村,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左鄰右捨去幫忙的時候,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幹活,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那個時候,只要是五服以內或者是關係比較要好的鄰居,無論誰家娶媳婦嫁閨女,只要人家叫到了,不論有沒有時間,從頭天開始,家裡的大人就要去幫著忙活。
  • 老人沒有「健康寶」怎麼辦 「代查服務」可幫忙
    另一邊,準備進超市買粽子的周大爺也被健康寶急得團團轉,「姑娘,你幫我吧,我真不會使,都不知道健康寶在哪兒。」記者在超市門口待了10分鐘,幫助5位大爺大媽查驗了健康寶。如果顧客沒帶手機怎麼辦?在京客隆超市門口負責查驗健康寶的工作人員表示,「不能出示健康寶綠碼的話就進行登記,但要出示周邊小區的出入證。如果這兩項條件都不具備,那就不能進超市了。」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
  • 為什麼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卻沒以前快樂了?
    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許多新的產品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這就需要招收大量的員工,讓農村年輕人看到了希望,一批批年輕農民,丟下農村種田,奔城市打工。二十年來他們在城市幹得順風順水,口袋裡都賺得鼓鼓的,都在城裡購車購房安了家。現在的農村變得冷冷靜靜,剩下一些年齡偏大的老人在家種田自給。村裡80%以上的人都去了不同的城市。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隨禮也開始忙不迭,有的時候一天要隨好幾個禮,無法分身的時候就只能禮到人不到,這也是每年都在同期上演的酒席,全年之中的酒席,當屬冬季最為繁多。過去的時候農村辦理紅白喜事,都是街坊鄰居前來幫忙,尤其是辦白事,不用通知大家就會自發的前去幫忙,哪怕是平日裡有一些矛盾、隔閡的,在辦白事面前,都會屏棄一切顧慮前來幫忙。
  • 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農村老人去世後無人抬棺材,該如何解決啊?
    一、免費幫忙抬棺材村裡每家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紅白喜事,幫別人就是幫自己,因此農村形成了互幫互助的相幫文化,即在某家辦紅白喜事時無償幫忙。老年人過世是某家的家事,但又是全村的大事,所以不用請就有大量村民前來幫忙,只要村裡有威望的人一招呼,立馬就能組成抬棺隊伍。
  • 為什麼農村以前感覺很有人情味,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呢?
    誰說現在農村沒有人情味?只不過現在人都外出打工了,農村留守老人不喜歡,也沒有能力去走親訪友,禮尚往來了,農村有「七十不留飯,八十不留宿」的說法,老人到了七十歲不會外出了。所以顯得農民人不像過去那麼樣熱情、淳樸、善良、大方和充滿人情味。一、人情味是什麼?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四川一村莊獨居老人在凌晨去世,周圍村民知道後第一時間去給老人...
    2021年1月8日,在四川省的一個村莊有一位獨居老人在凌晨去世,老人去世的時候家裡面沒有人,原本以為老人就這樣悽涼的死去沒有人料理後事。結果周圍的鄰居知道老人已經離世後紛紛趕來幫忙料理後事,即便是時間已經是凌晨,但是村裡的鄰居依舊是忙得不可開交。從視頻中來看,老人的屋子周圍擠滿了村民,他們都在幫老人料理後事,每一個人都在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 農村白事有老人去世,別人在馬路邊給你家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村裡有人去世,嚴重擾民,該怎麼辦?農村是人情社會,對於紅白喜事,都要有包容知心,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的,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你說影響你休息了,可以忍忍,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發牢騷。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們這裡,去世的人為大,尤其是老人去世,除了親朋好友幫忙和上人情之外,當去世老人的靈車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十裡八鄉的鄰居朋友都會在公路上守著,每家每戶都會買一掛大鞭炮甚至是衝天炮,等車來的時候都要沿路放煙花炮足,然後去世人家的孝子賢孫都會給每家每戶跪謝磕頭,然後贈送一條毛巾和一包煙,這是文化傳統和人情世故,不是迷信。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為什麼現在農村殺豬不再叫那麼多人吃豬肉了?看完後恍然大悟!
    以前農村殺豬,會叫上一些鄰居一起過來吃,也會送些豬肉給鄰居。現在殺豬通常也就來幫忙的幾個人吃一下,不會再叫鄰居們,更不用講還送豬肉給鄰居。殺豬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別人沒來幫忙,也就沒有必要叫人家過來吃,省下的豬肉自己也可以賣些錢,現在的土豬肉價格可不便宜。 再說了,以前的人生活條件差不多,現在不一樣了,富的富,窮的窮,豬肉天天都可以吃到,沒有以前那麼稀缺了。你家庭條件要是一般,叫那些富裕的人來吃,所謂吃人家嘴軟,拿人手短,人家還以為你是想巴結他,有事情求他呢。
  • 注意:農村老人去世後,5項補貼少不了,不領就虧了,望周知
    對於去世的老年,國家對其的補貼福利也是越來越完善,若是農村老人去世,則有5項補貼可以領取,不領白不領?趕緊告訴你的農民朋友。在農村,每家都會遇到「紅白」事,村裡鄰裡都會去幫忙。而如果遇到「白事」---逐村老人去世,只能是自認倒黴了。現在的觀念有轉變了,農村老人去世也會辦得風風光光,讓老人走得更加安祥。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豆腐因其與「都福」諧音,也就意寓著事主要告別憂傷,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都要幸福安康。民間對於解穢酒必上豆腐,也有另一個解釋,就是告訴所有人的,這過世的人,他是像豆腐一樣,清清白白走的,不許任何人再對他進行議論、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