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有老人去世,別人在馬路邊給你家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2020-12-19 小龍蝦曬太陽

村裡有人去世,嚴重擾民,該怎麼辦?

農村是人情社會,對於紅白喜事,都要有包容知心,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的,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你說影響你休息了,可以忍忍,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發牢騷。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們這裡,去世的人為大,尤其是老人去世,除了親朋好友幫忙和上人情之外,當去世老人的靈車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十裡八鄉的鄰居朋友都會在公路上守著,每家每戶都會買一掛大鞭炮甚至是衝天炮,等車來的時候都要沿路放煙花炮足,然後去世人家的孝子賢孫都會給每家每戶跪謝磕頭,然後贈送一條毛巾和一包煙,這是文化傳統和人情世故,不是迷信。

這個時候,你可以從沿路放鞭炮的人數,來判斷去世的人生前是否受歡迎,如果很少有人放鞭炮的話。證明去世的人和這家人生前不討人喜歡,敲鑼打鼓放鞭炮是別人抬舉你啊!

所以說,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思想,而且在農村,我們這邊人去世了。都會有八大金剛做喪夫抬棺,不能是親戚關係,一般死者為大,人家都很樂意幫忙,如果某個人家裡有人去世,連八大金剛都找不齊,只能證明這家人人緣很差。我們這裡就有人出現過這樣的事,一個老人,兒子去世之後,抬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幫忙,最後只能自己用一捆草蓆將兒子一卷,埋掉了。

這家人不僅和鄰居關係不和,而且和親戚也斷絕了關係,從來每人上門來往,原因是因為這家人原來想要個男孫子,而媳婦生了一個女娃,孫女沒人管,餓死了,最後媳婦失血過多想不開受了刺激喝農藥死了,而兒子最後也得病死了,最後弄到孤家寡人一個。

小結:

以與人為善,自己也會得到好報的,別人白事做齋敲鑼打鼓,有忙就幫,千萬別嫌麻煩,行善積德才好。

相關焦點

  • 農村白事怪象,荒唐的歌舞團、流行樂,到底是葬禮還是演唱會
    但是白事大辦一場就顯得很奇怪,畢竟白事在農村是有人去世的意思,按理說應該是悲傷、悼念亡者為主基調,而如今很多農村地區的白事卻辦得異常熱鬧,讓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覺得荒唐且納悶,明明是村子裡有人去世了,但葬禮辦起來卻熱熱鬧鬧的,甚至比喜事還要喜慶、還要鋪張,那農村的葬禮到底有哪些荒唐之處呢?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在農村裡,老人去世了是如何通知村裡人來弔孝的?
    時間在變,時代也在變,但無論時間和時代怎麼變,在農村裡,總有不變的東西。比如說,當農村一旦有老人去世後,每家每戶的的人都會主動到去世老人的家裡前去弔唁。哪怕是原來在生活中稍有嫌隙的,也會在那一刻捐棄前嫌,前往送去世老人最後一程。
  • 農村冬季白事多,這3種情況經常出現,農民提議該禁止
    現在村裡辦白事非常熱鬧,而且還非常省事,現在有服務隊,把老人所有的事宜都給安排明白了,當事人基本不用操心什麼,但服務隊雖然省事,可這喪事辦的卻讓人看著不舒服,下面筆者就說3個情況大家就知道為何這服務隊不讓人舒服了。
  • 農村白事出現3種,鋪張浪費現象,娛樂班要不要取消?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花姐妹看世界!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前一段時間,有不少地區因為禁止土葬,讓人們進行更為環保的火葬。而且這個消息也讓許多農村老百姓對此看法不一,大部分老人還是想要土葬,但各地執行情況又不一樣。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在農村卻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或者是家裡生孩子滿月酒,如果擺宴席一般都是會電話通知對方,而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三年拜祭,那麼一般都是不通知人的,這在過去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一個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它是農村白事開支最大的一塊,一場花費幾十萬,你們那需要多少錢
    雖然說現在很多地區都提倡實行火葬,但是因為一些地方老一輩的觀念始終沒有改變,依然再堅持使用土葬,甚至有些農村地區為了讓農民實行火葬採取了強制性措施,但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很多農民寧願受罰也要給去世的老人進行土葬,就是想了去老人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說起農村的白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些開支裡面最大的一塊就是香菸。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在以前的農村要說最熱鬧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紅白事了,可能很多小孩更喜歡紅事,因為可以收到喜糖,對於白事是心有畏懼的。不過在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我們村有不少小孩,更喜歡別人家辦白事,看人家出嬪。除了小孩愛去看人家出嬪,一些大人也會去圍觀。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
  • 鞭炮一響,黃金萬兩,農村殺年豬要放鞭炮,到底有什麼說法呢?
    鞭炮一響,黃金萬兩,殺豬一叫來年豐收哈哈笑。農村裡面殺年豬要放鞭炮,這個到底有什麼說法呢?我們這邊不僅要放鞭炮,而且還要拜祭。需要拜祭灶臺和養豬的地方。其實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的做法也可能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我們農村裡面殺年豬的時候都有什麼樣的事情需要去做的?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紅事明顯多於其他季節,是由於傳統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平時大家都要忙於農田幹活,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相對才會閒暇一些,所以更容易找到人幫忙,大家也都有時間,加上冬季的氣溫很低,在沒有冰箱冰櫃的時代,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能夠更好地將食物多存放一些時日。而白事的增多,則是由於氣溫的驟然下降,讓一些年老體衰的老人很難適應,所以冬季的白事也明顯的多於其他的季節。
  • 如何看待農村喪事習俗?你認為有沒有改革的必要?你怎麼看?
    農村辦喪事場面我見得多了,老人去世後在家停喪三天,通知親友前來弔唁,還要接待賓客吃喝,每人發一包十元一包的香菸。在農村老人去世還要請土工地理先生和樂隊,還有道士觀燈,好幾十人幫忙,這些人都是收取費用的,出殯時八人抬龍杆每人二百元左右,還要加喜錢喜煙,樂隊有六到八人左右,收禮金一千元到二千元不等,道士觀燈收取五百到一千元,還問你討喜錢,在農村送葬一個老人除棺才有一萬元左右。
  • 農村白事程序複雜,大部分在城裡上班,好多程序不會走怎麼辦?
    農村過白事比紅事複雜的多,人常說十裡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在城裡的人往往對鄉村的白事程序不是很了解,害怕在前往弔唁的過程中發生違反鄉俗的事。其實這不用怕。前往弔唁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事。只要看著別人怎麼做就行了。一般不會發生大的問題。二是作為主家,自己家辦白事。
  •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這是無意間和朋友聊起的話題,對這個話題,我的一些不成熟觀點如下。①並不是沒人幫忙,只是幫的人少了老話講,「白事不請自到」,以前哪家老人去世,親戚朋友都會第一時間放下手下的活過來幫忙。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的冬季總是異常的寒冷,很多人家裡除了土炕之外,幾乎沒有多餘的取暖設施,因此很多農村老人都會在冬季離開,主要是因為天氣寒冷被凍走的。而許多年輕人也選擇在冬季結婚,除了冬季清閒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婚宴剩下的飯菜不容易壞掉。
  • 農村操辦白事,這三種做法簡直「荒唐」,農民:必須管管了
    首先,白事辦得不嚴肅,非常的「輕浮」!大家都知道,親人去世是讓人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白事應該是莊嚴肅穆的,但是有些偏遠的農村,卻興起了請歌舞團表演,甚至有些歌舞團表演還非常的庸俗,有的還在上面跳豔舞,變成了嘻嘻哈哈的娛樂場所,這是對逝者的極不尊重,讓本該莊嚴肅穆的葬禮變成了另一種味道,對於這種「亂象叢生」真該早點管管了。
  • 農村老人去世,為啥還有「喜殯」一說呢?多大的人才能算喜殯呢
    對於在農村裡,我估計是沒有比白事更大的事了吧,農村裡對於白事的描述也是不管你有多忙,走得有多遠,親戚之間有白事了,那麼你就要趕到去參加,如果要是不參加喪禮的話,那麼在農村裡是被人笑話的,所以說農村的白事要比任何事都要重要,在農村裡可以說有的人屬於英年早逝,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比較讓人傷心,我們村裡一個剛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為什麼隨禮時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呢
  • 自古人們對這幾種動物的說法不一,甚至流傳至今,你怎麼看
    在過去的農村一些諺語,俗語很多,有很多老人們不跟你解釋,你是很難明白的。估計你聽完他們的解釋你會感到非常的離譜,這也就是過去一些迷信的說法。沒有一點科學根據,甚至有些講義流傳至今,真是難以置信。比如在我的家鄉有剛出生的新生兒怕見生人,如果家裡來了生人的話,就是犯了禁忌對小孩不好,具體是哪裡不好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老人都這樣講的,必須從犯了忌諱的人的衣服上剪下來一塊布,然後在家裡放著,這樣小孩才會平安無事。等於人家身上的這塊小布就是破解災難的東西了。
  • 那些被我們丟掉的農村老規矩,你還記得哪些?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回家都喜歡蹺二郎腿,站著時腳會抖,在農村裡有著「男抖窮,女抖賤」的說法,雖然不可信信,但這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沒有修養會使你在別人面前的形象很差。 二、家來客人,茶七,飯八,酒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