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過世晚輩戴孝有哪些講究?

2021-02-08 7號日記

在我們這邊農村的確遇到過一些類似拜把子或稱兄道弟的情況,一般如果兄弟義氣特別重的話,不僅是要帶孝帽,也會跟隨孝子後面跪拜,直到去世老人入土為安才會結束!另外,為了體現哥們情義,也會一人請一棚吹拉彈唱的戲班助興,以表示「拜把子」的江湖義氣!



記得以前在我們村就有一戶人家的大兒子在縣城裡與當地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拜了把子,其中有幾個是我們當地縣裡很有錢的富人,因為我們村這個農戶是拜把子中最小的輩分,雖然生活不是大富大貴,但一直受到其他拜把子兄弟的照顧!後來這位農戶家裡老人去世了,其他拜把子兄弟不僅跟隨這戶孝子守孝三天,還一人請了一棚戲班,因為拜把子兄弟會有七八個,也就是那次喪事活動就有七八棚吹拉彈唱的戲班,可謂是非常熱鬧、有面子、有排場,甚至吸引了周圍村裡人來湊熱鬧助興,算是我們村喪事方面辦得最風風火火的一戶人家!據說那次白事隨錢金額就超過了幾十萬以上,這在過去是一戶農村人家幾年的收入水平還要多,因而就會非常有面!



在農村,白事活動上帶孝帽其實挺正常或普遍的,對於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比較了解,一般白事活動上,主要是由本村的村民共同幫助完成喪葬流程,因為很多農戶都是同姓宗族的血緣關係,往往都會或多或少帶點親情!因而就會看到很多忙碌的農戶也會帶有孝帽!



而對於外姓親屬,不管親戚關係遠近,往往來了弔孝後都會給一盞孝帽帶,一般在喪事活動現場是需要配戴的,而出了農戶門口或出村後才可以摘掉,這樣一方面是對老人去世的敬重,另一方面就是體現農村人在傳統人情世故方面的特別看重!而對於非親非故的朋友和同事,如果親臨現場弔孝也是和親戚一樣的禮遇,基本上沒有多少區別的!

不過,這幾年隨著農村人外出打工或進城生活的情況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帶有親情關係的農村人有時在遠親喪事活動上往往很少參與了,一方面是常年外地打工回村不方便,另外就是進城生活後在人情世故方面越來越淡,尤其是農村年輕人不願回村過多參與!因此,我感覺如果「人情味」看重的話,即便是拜把子兄弟也是可以戴孝帽或與孝子一起守孝三天的,但如果人情淡薄或只是金錢利益結交的兄弟,那麼不戴也就無所謂了!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一些城市人或者農村新生代,他們對於農村傳統習俗文化不了解的人,看到農村有人過世,事主在辦完喪事之後,會大擺筵席,席間村民們推杯交盞,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悲傷之情。就感到不解,家中有人過世,不是件悲傷的事情嗎,為何會有事主大擺筵席的做法,這合適嗎?
  • 爺爺過世孫子能結婚嗎 爺爺去世孫子多久能結婚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以看出家裡有老人的都是比較幸福的,而且一般家裡小一輩的和爺爺奶奶都比較親近,感情較好的,但是人總有走到頭的一天,如果爺爺去世了相信最難過的也是孫子孫女了
  • 為同事過世的父親「守夜」
    文:邵傑圖:來自網絡關係較好同事的父親過世了,當地習俗老人故去晚輩要「守夜」(北方叫守喪),「
  • 農村老人教導晚輩:「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說的什麼意思?
    文/惜談農村老人教導晚輩:「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說的什麼意思?在農村,老人們其實也是十分重視對晚輩的教導的,雖然老一輩的人可能沒有學過多少知識,但是他們卻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在家庭生活中也有不少經驗要向晚輩們傳輸,而在有些農村的老人就喜歡用「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這句話來教導晚輩們,那這句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可能也知道,這個「家敗人也亡」,其實是有誇張成分的,農村人喜歡用相對嚴重的話來威懾大家。但是他們所謂的會造成家敗人亡的四項是哪四項呢?
  • 106歲海寧第一高齡老人安詳去世,800多斤「開心豆腐」被搶光,晚輩葬禮戴紅帽子
    「家裡有人過世,本是一件喪事,所有人都要披麻戴孝,見不得半點紅色,我們村有人過世下葬時,卻有不少人戴了紅帽子……」前天,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反映了一件他
  • 手機發紅包,金額有講究!
    當然,春節包紅包也寓意著吉祥和好運,是長輩帶給晚輩的一份祝福,一般情況下要在除夕夜之前發放。但全國各地並不統一,比如山東一般在大年三十晚七點前發給孩子們,而東北則要等到大年初一早晨才會給。不過紅包並不是只有長輩給晚輩,孩子們長大成人,有了掙錢的本事,也要回饋給父母長輩。這份新春的紅包一般要在除夕夜給,代表著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和孝敬,也是寓意著如意吉祥,幸福安康。
  • 為何農村老人把正月初五叫破五,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看完懂了!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雖然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所不同,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走親訪友,但是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一些講究還是要遵守。那麼為何人們會把正月初五說成是破五呢?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呢?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很多農村都延續了老早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影響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比如「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這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過得。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 農村俗語老話:「雨打靈輩輩窮 ,雨打墓輩輩富」,有啥說法
    1、雨打靈輩輩窮 ,雨打墓輩輩富在農村辦喪事是有講究的,死者為大,所以非常重視。以前當有人家做白事時,碰到下雨天氣,就會聽到老人說:「雨打靈輩輩窮 ,雨打墓輩輩富」,現在聽來可能不明白意思,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是明白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清明節流傳於家鄉農村地區的一些講究及農諺老話。看看與朋友們家鄉有相同的之處嗎?
  • 今年閏四月,長輩要送給晚輩什麼禮物?有什麼習俗?看完有數了!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些地區在閏四月時,兒女要送老人閏月鞋、留娘糕等等,那麼在閏四月時,長輩要給女兒和兒子送什麼禮物呢?有什麼習俗?1、送紅包。在閏月長輩送晚輩紅包常見在我國的南方,到了閏月時,晚輩要向長輩討要紅包,紅包的金額沒有限制,晚輩收到紅包後不能立刻花掉,而是要壓到枕頭下面,一直到九月。
  • 和老人聊天有技巧
    隨著年齡增大,老人解悶或娛樂的項目越來越有限,因此聊天成了他們緩解孤獨的主要方式。實際上,和老人聊天也有講究,怎樣聊能讓老人開心,幫他們排解內心不適,是晚輩應該了解的。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老年保健科護士長王玲說,如今的老人情緒問題不少。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所以對於母親來說,孩子的生日卻是母親的苦難日。
  • 農村老人過世,哪種情況下才能算是喜喪?除了年齡還有三個標準
    農村老人過世,能不能稱為喜喪,在以前是有嚴格的標準的。這個標準雖然年齡佔了最大的比重,但並不是唯一的,還有其他的標準在這裡面。像是我爺爺奶奶雖然都是在百歲之後,才走的,但是他們要是按傳統的要求來講,其實並不能稱為喜喪。
  •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什麼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哪些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關於給老人買壽衣的人選,筆者根據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簡要分析如下。什麼時候給老人買壽衣?在現代人眼裡,老人沒有去世就提前準備壽衣,是對老人的大不敬行為。
  • 致敬一位剛過世的老人:湯姆.摩爾上尉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霧天很久沒有寫日記了,今天打開電腦,想寫些東西純粹是為了一位剛過世的老人。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過壽,是從60歲開始,一個甲子等於60年,有了一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壽。那麼我們到底在家裡面給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
  • 《大宅門》:白二奶奶臨死都不忘留遺囑不讓楊九紅戴孝,為什麼?
    《大宅門》中,二奶奶將死之際,用著微弱的嗓音跟白景琦說:「不許......不許楊九紅戴孝。」話音剛落,便駕鶴西去了。而縫製了孝衣,準備給二奶奶盡孝的楊九紅聽聞這則遺言,整個人陷入了崩潰的狀態。從聽聞消息的神色恍惚,到不甘心的痛恨,直至痛苦的用牙將孝衣撕碎,仍不能解楊九紅心中的憤恨。
  • 「做九不做十」,給老人做壽的講究您知道嗎
    在生活當中,也叫做「過壽」和「做壽」,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都保留著給老人做壽的習俗,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孝心,同時也是希望老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在民間有這樣一種關於做壽的說法就是:「做九不做十」,意思就是說縫整十的歲數就要提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