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八佰》爛尾了?那是你沒讀懂這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欺

2020-11-17 騰訊網

看《八佰》的時候,許多人都被電影中出現的各種人物給吸引了,認為姜武、歐豪他們飾演的角色就是主角。

可是如果我們細品,其實會發現,管虎這部電影裡人物絕對不是他想表達的重點,真正的主角,不是人,而是那匹從始至終都若隱若現的白馬!

為什麼我會這麼講,請聽我慢慢解釋:

第一次白馬出現的時候,代表了對和平的嚮往!

第一次這匹白馬出現,是因為這匹馬打算跑出去,可是最後跑了一圈後,又回來了。

當時小湖北就問了那個士兵,為什麼這匹白馬能夠聽你的話?

那個士兵的回答是:「之前我在家裡是放羊的,幾十頭羊都聽我的話,也許這匹馬也是如此才聽我的!」

其實如果我們平時喜歡看戰爭片的話,就能發現在戰爭中,白色就是和平的顏色,而白馬和聽從牧羊人的話,背後的寓意其實就是對和平的嚮往。

只是這場侵略戰爭,終究打破了和平,終究將牧羊人也逼到扛起了槍,戰爭越黑暗,白馬就越閃亮。

而管虎在拍這匹白馬時,也是給足了鏡頭,其實當從這一點,就能說明了,管虎在這部電影裡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到底想賦予的是什麼。

第二次白馬出現是小湖北的想像中,它代表了正義!

這第二次白馬的出現,就更能證明白馬的主角地位了,因為在小湖北的想像中,歐豪飾演的戰士,騎上了這匹白馬,他成為了想像中的趙子龍。

一個人一桿槍一匹馬,能夠從萬軍之中救出阿鬥。

小湖北想像有一個英雄能解救他們,小湖北夢想著演義裡面的故事,能夠重現。

而根據之前李晨這個山東兵的解釋:在他們山東兵的心中,趙子龍就是英雄的化身,他能護國,能救國。

其實這就是小湖北之所以會把歐豪想像成騎著白馬的趙子龍的原因,因為白馬代表了正義,白馬代表了勇敢。

白馬還代表了無畏。

第三次白馬出現是在戲臺上!

和四行倉庫一河之隔的戲臺上,之前一直只唱一齣戲,那就是《敗走麥城》,但是那晚謝晉元站在窗臺邊的時候,他卻猛然聽到了戲臺之上唱的是《長坂坡》。

《長坂坡》這段我想大家都熟悉,趙子龍騎著白馬七進七出,一戰成名。

這是租界老百姓對謝晉元這群軍人的美好希冀,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堅守下去,打出中國軍人的威風。

而這也是為什麼謝晉元帶著軍隊不肯撤退的原因,當然這齣戲,不僅僅是唱給謝晉元這些軍人聽而已,這齣戲也是唱給無數沉默中的中國人聽的。

就像小湖北心中所想的那樣,他希望所有人都成為了勇敢無畏的趙子龍,他希望所有人在國家危難之時,都能挺身而出。

以白馬為精神象徵,這才有了後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

比如姜武飾演的「瓜慫」,最後一刻獨自上了天台,對著對面的日本兵,完成了一場大無畏的個人秀!

比如賭場混混刀子,隻身跨過大橋,將電話線送到了對岸!

比如侯勇飾演的文人教授,最後一刻也忍不住掏出了槍,叫罵著衝著日本兵對射!

比如一心想著哥哥歐豪來救的小湖北,最後一刻也選擇了堅守,完成一個男人的使命!

有句話說的特別好,這世界上本沒有什麼英雄,有的只是憑藉著一腔熱血,挺身而出的凡人!

而管虎最打動人心的一個鏡頭,就是對岸的小女孩朝著這邊的士兵,敬了一個軍禮!

這正應了姚晨在片中說的那句話:「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欺!」

這也就是管虎通過白馬這個意象,想要表達的野心和內涵,你們看懂了嗎?

相關焦點

  • 《八佰》:「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是電影《八佰》中第一個讓我落淚的情節和臺詞。片中最讓我淚目的場景,是日軍採用盾牌盔甲等方式強行想要突破「四行倉庫」時,中國軍隊為了阻止日軍攻佔這最後的土地,全部手拿炸彈,進行自殺式守衛。當士兵們抱著炸彈,義無反顧地跳下去的時候,口中喊著自己來自何地,叫什麼名字的時候,那一刻的確令我動容。也無怪乎姚晨飾演角色的那句臺詞:「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差點被遺忘的戰爭如果沒有《八佰》這部電影,除了歷史學家、軍事學家、學者等很多人不會知道淞滬會戰中的最後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至少從這一點來說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很重大了。那句:「兄弟幫我補防守位置。」巴蜀商會的刀子請願衝橋給守衛四行倉庫的部隊送電話線。
  • 影片《八佰》觀後感: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作者:青青子衿)疫情後第一次觀影,陪任先生這位曾經的軍人觀看這部純爺們的《八佰》,帶著敬畏與恐懼,為八佰將士的孤軍浴血而無限感慨>當對岸的觀戰民眾看到將士們身捆炸藥,從幾層樓上跳下以「人肉炸彈」攻破日軍的黃盾軍團時,瞬間被喚醒愛國熱情,意識到弱國被欺,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公映版) / 160分鐘(上影節)又名: 八百啟示錄 / 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 / The Eight Hundred    故事描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八百壯士1937年的淞滬會戰,有太多的故事,陳樹生綁炸藥跳樓的群戲、久違的口號「弟兄們,來生再見」、簡短的一句「送你一程」都盪氣迴腸。而亂世中飛奔的白馬,一騎絕塵,是對生的希望,幻想中的戎裝戰馬,千鈞一髮,是對明天最後的嚮往。「活著就是勝利」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從四行倉庫拉伸鏡頭,到現代的都市上海,電影內外,這都是最好的結局。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的專場終於來了,雖然遲到了,但是終會來的,讓大家久等了。小編準備這篇文章準備了許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大家看完能產生共鳴。如果還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你,碰巧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你能去看,因為它值得。
  • 電影《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8月24日晚,我到電影院觀看了《八佰》,讓人情不自禁,我作為一個男人,都不止一次地落淚,無奈,悲壯,慘烈,壓抑,難受!捆滿手榴彈縱身一躍的英雄戰士陳樹生,湖北利川人,犧牲時年僅21歲!臨行遺言「捨身取義,兒所願也!」緊接著跳牆的「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鬥」,還有那一句響徹全場的「娘,兒不孝了」,觀者無不動容,為之震撼!
  • 《八佰》:國人皆如此 倭寇何敢
    至9月2日,《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21億,在貓眼專業版上,《八佰》已經拿到了四項影片成就,成為2020年首部連續十多天票房破億的電影,奪得8月票房冠軍。電影呼聲高漲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少質疑的聲音。從總體來看,我個人覺得這部影片還是值得一看的。所以在這裡,我想撇開網絡上的一些負面評論不談,單純講幾個比較觸動我的點。
  • 《八佰》真的燃炸了!全程淚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8月14日,電影《八佰》在五個城市連線舉辦雲首映禮,馮小剛、吳京、黃渤、陳思誠、田羽生、尹鴻教授等眾多嘉賓到場支持。觀影過程中更是一種硬漢都潸然淚下!馮小剛稱讚《八佰》是影院復工後的開路先鋒!吳京說:《八佰》是中國電影之幸,讓中國戰爭電影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觀影時哭了好幾回。
  • 「八佰」觀後感—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悲壯,催淚;值得國人一看的,雖然我們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國恥不能忘,那群拼死守護國土的英雄值得敬仰。「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70萬大軍潰敗後,國軍留守在離當時上海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人與日軍對抗四日的場景。如影片中所訴一樣,為了壯大聲勢對外宣稱八百壯士,實際加上各路潰敗軍隊的彙編才四百多人。(如我這樣的歷史文盲,前10分鐘根本入不了戲,查閱了歷史真實事件後,方又重新觀看。)
  •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佰中的這句話為什麼這麼燃?
    八月二十一號,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八佰在內地上映,一時間掀起熱追狂潮,該片取材於1037年的淞滬會戰時期,講述了「八佰壯士國人無一不失落萬分,然而,在四行倉庫內,依然有一支部隊與日軍浴血奮戰。這就是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營長是陸軍上校楊瑞符,為加強領導,特派團副謝晉元為最高長官。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然而看完《八佰》這部電影之後,心情不平靜了很久,為先烈的悲壯感動,為戰爭的殘酷難受,也為現如今的家國感到驕傲。看完之後,我們四個人都沉默無言,不知道該怎麼宣洩情緒,消化這一段歷史。後來我們之中的一個人,也只是感慨一句,「這一路走來,我們國家太難了!」是啊,一路走來,太難了,歷史對於我們這些觀看者而言,都覺得太過於殘酷,更何況親身經歷過的人。我們只是看一遍,就覺得苦痛,你們,那些身處其中的人,又該是何其的艱難?
  • 抗戰片《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在疫情的影響下,戰爭題材的影片《八佰》還能有如此高的票房不是奇蹟,而是這部影片打動了眾多國人的內心。蘇州河就好比是一條分界線,河的兩邊是兩個極端,對比可以帶給人震撼,可這不是一種戲劇化的表現,而是真實的歷史,真是&34;二、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有國才有家,國與家永不能分離,管虎導演的《八佰》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史詩級戰爭片,這部站在英雄角度詮釋的影片並沒有從技巧上去升華主題,而是從一個個小人物的蛻變上來講述戰爭帶來的創傷。
  • "八佰"觀後感—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悲壯,催淚;值得國人一看的,雖然我們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國恥不能忘,那群拼死守護國土的英雄值得敬仰。我是趁著中午午休的時間,把昨晚來不及刷完的部分看完了。我不是專業的影評者,不對這部電影本身做出評價,不對各演員演技進行評價。只談觀後感。
  • 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管虎這部《八佰》真是太好哭了!
    #八佰和《集結號》聚焦於一個核心人物的虛擬故事不同,《八佰》是部以歷史真實事件為背景的群像戲。和七十年代對岸拍攝的同題材電影不同,《八佰》裡的群像是一群卑微的小人物,誠惶誠恐上戰場的少年兵,不會開槍的文書,玩世不恭的老兵油子,一心回去種地討媳婦的農民,這些是虛構的,也更接近我們每個普通人,從他們的視角看待這場殘酷的戰鬥,更能觸動觀眾的共鳴。
  • 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管虎《八佰》拍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
    和七十年代對岸拍攝的同題材電影不同,《八佰》裡的群像是一群卑微的小人物,誠惶誠恐上戰場的少年兵,不會開槍的文書,玩世不恭的老兵油子,一心回去種地討媳婦的農民,這些是虛構的,也更接近我們每個普通人,從他們的視角看待這場殘酷的戰鬥,更能觸動觀眾的共鳴。
  • 《八佰》這部歷史戰爭片中何香凝曾感嘆道: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今日去電影院觀看了《八佰》,這部令人們期待已久的華語戰爭大片整整醞釀了9年。宣布定檔8月21日之後,《八佰》提前一周開啟了全國點映活動,據中政銀企智庫消息,點映首日票房成績便突破1400萬,並且豆瓣開分8.3分,好多觀眾表示「《八佰》看哭了」。
  •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
    拍管虎的《八佰》,別人是出差,他是「回家」。他是《跑男》中身手矯捷的「小獵豹」,是《前任3》中痞帥討喜的「餘飛」,是上學時班裡接廣告最多的「小土豪」,是「牙膏擠出來像彩虹」的中產家庭「公子哥兒」。但在七位影帝加盟,「沒有番位,只有番號」的超燃戰爭大片《八佰》中,他卻大膽顛覆往日形象,化身 「誓以我命固我土」,21歲即壯烈殉國的青年英雄——陳樹生。
  • 「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看管虎《八佰》值不值?
    昨晚看了《八佰》電影,睡不著起來寫寫。《八佰》電影是管虎的最新大作,是以抗日戰爭淞滬會戰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在上海四行銀行倉庫和日軍鏖戰4天4夜為背景的一部歷史電影。看完《八佰》電影我認為可以用影片一句臺詞來形容:「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解讀電影《八佰》何香凝精彩臺詞
    眼下,沒有什麼話題可以超越電影《八佰》所帶來的人氣和熱度(或者新詞語「熱搜」)。電影《八佰》劇照縱觀這幾天的主流媒體,普遍正面評價電影,無論是愛國主義教育層面,還是影業復工復產領域。但是,網絡上也存在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仿佛《八佰》就是一頭洪水猛獸,甚至把歷史上的「八百壯士」當成「階級敵人」。
  •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看完八佰,我在這個展看了何香凝的字
    電影《八佰》劇照看完《八佰》,最後抹之掉的就剩這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在目睹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壯舉後,被深深地觸動了,影片中何香凝發出了這句既是感慨又充滿憤怒的話。簡簡單單的九個字,其中蘊含的是對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深深讚揚與敬佩,瞬間也對姚晨扮演的何香凝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