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竟然禁簡體字,一隻字罰款27萬港幣…

2021-03-01 前線速遞

臺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最近正草擬「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條文中提及,網絡平臺影視作品為使用者提供的中文字幕,必須為繁體中文,如字幕當中出現簡體中文字,則會被罰款高達100萬臺幣(約27萬港幣)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臺灣民x黨立委範雲曾在電視節目中表示,新法例主要是針對Netflix、愛奇藝、LINE TV等「數位網路視聽」平臺,用意保護本地影視作品。不過臺灣資深媒體人邱明玉則認為該條款罰款高昂,小本經營的網路平臺或難以負擔金額。

對此,港du專欄作家高慧然則拍手稱快,指朋友的孩子在香港就讀中學,學校的中文堂用普通話授課,小朋友會讀寫普通話拼音,能說流利的普通話,也會寫簡體字。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上中學前,小朋友一直用繁體字寫作,但是學會書寫簡體字之後,他只寫簡體字,很抗拒寫繁體字,因為後者筆畫多,小朋友出於天生的惰性,更喜歡寫殘缺不全的、簡陋的文字。」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她感謝臺灣有誠意、有熱情、有恆心去維護漢字正體字並希望成功。

相關焦點

  • 臺欲禁用簡體字發現一個罰百萬,網民放出菜寫的信,16個簡體字
    這一次,臺獨當局把文化臺獨的目標對準了簡體字。如此操作,臺獨當局的計劃是一舉兩得,既可以進一步的進行網絡管制、壓榨言論自由,讓臺灣內部只能發出臺獨聲音而不能出現統一與愛國之音,另一方面則可以藉機對島內的統派、藍營人士進行打擊和進行白色恐怖,讓他們不敢說話。
  • 關於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種種誤讀…
    (簡體:親愛)下面說一說網絡上對於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種種誤讀,我們反對那些鼓吹繁體字的人,都是在反對什麼?誤讀一,簡體字是新中國政府創造的?「於探討字原,說明古人造字的本意,但他也很重視沿用已久的假借、通俗字。例如按許慎的說法,減省的「省」字本來作「渻」和「女省」,重疊的「重」字本來作「緟」;可是他在說解中提到「從某省」和「重文」時,仍然從俗寫作「省」和「重」,足見他並不是主張字字都要從古。」
  • 新加坡為什麼用簡體字?
    |關注「新加坡眼」,輸入「地鐵」「雅思」獲得更多信息|我在新加坡讀書的時候,一個在香港留學的朋友來新加坡找我玩,她見到我的第一面竟然說
  • 在簡體字推行之後,又推行了二簡字,為何在九年之後便被廢除?
    嚴格說二簡字實行的時間不到9年,只是在1978年各種報刊和電影字幕上廣泛應用,1979年開始,官媒和教科書已經事實上停止使用了,1986隻是正式下了個文件。我至今在本子上開會記錄仍然使用二簡字,速度快,自己能看懂。如「意」字,上面一個乙,下面一個心,筆畫確實少了。
  • 臺灣人為什麼也會寫簡體字?
    這是因為我們現行的這套簡體中文其實並不全是簡化字,很多字是沒有變化的。我們平時閱讀繁體字的文章,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所以即使有幾個不認識的繁體字,通過上下文的意思也能輕鬆的理解閱讀。但是文字閱讀和書寫確實是兩個概念,讓我們寫繁體中文,我覺得除了個別一些喜歡書法創作的,沒有幾個人能知道怎麼寫。
  • 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
    簡化字,又稱簡體字。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中文的法定標準寫法,是與繁體字(又稱為正體字)相對而言的。簡化字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訂的《簡化字總表》為國家標準。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亦在傳統繁體漢字的基礎上實行簡化字。
  • 每戶限養一隻犬、違規將沒收犬只並罰款…9月1日...
    每戶限養一隻犬、違規將沒收犬只並罰款…9月1日起實施 2020-07-1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不用簡體字?
    中國大陸在1949年全國開始推行文字改革,而簡體字則是這場文字改革的產物,當時的臺灣和香港還不屬於大陸直接管轄,所以仍然保留著使用繁體字的習慣。在上個世紀初,不斷有人提出將漢字變化成字母文字,因為這一提議得不到政府的允許,所以才有今天我們仍然使用的簡體字和拼音。錢玄同曾說過「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畫是治標的辦法」,1935年曾經由民國政府出臺過一版由423個簡體字組成的字表,但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被停用。
  • 繁體字簡體字均可傳承文明,無需厚此薄彼!
    香港知名演員黃秋生在微博發聲:「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他所說的中文正體字即指繁體字,此言經媒體報導後,引發輿論熱議。部分地區民眾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體字;研究文字學的學者以及部分書法愛好者,對繁體字也有較深的文化情結。
  • 香港TVB播放新聞用簡體字字幕被指「央視化」
    他還表示,J5臺大部分時間都是製作廣東話及繁體字節目,只有晚上8點半的時 段播放45分鐘的普通話新聞,而既然是普通話新聞,使用簡體字有什麼問題?23日,無線又發表聲明,強調香港是國際城市,「新安排既可為各方觀眾提供更多 選擇,亦照顧不同觀眾的需要」。香港中通社注意到,23日下午3時許,J5播出的財經新聞,以廣東話播出,配以繁體字字幕。   繁簡之爭近來成為香港社會的敏感話題。
  • 在臺灣,簡體字要PK掉繁體字?
    相互鄙視通常,臺灣當局的官方稿件一律以繁體漢字書寫,(臺灣自稱為正體字,就像稱呼美女為「正妹」一樣)。為什麼呢?本堂認為,從蔡英文政府的角度講,使用簡體字無外乎「明親暗疏」。表面上,在兩岸關注的南海太平島問題上,臺灣使用簡體字發布澄清公告,便於大陸民眾知曉閱讀,顯得對大陸友好;實際上,將簡體漢字單獨作為一種語言用於發布通告,可以進一步割裂繁體漢字與簡體漢字的關係,體現臺灣在文化上的獨立。
  • 在合肥養犬要辦理登記 不牽狗繩罰款200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市重點管理區域每戶限養一隻、禁止攜帶犬只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未按規定牽引狗繩將被罰款……  今天,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公布了《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據悉,該條例於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將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這就要倚杖朝廷編寫的「字書」來規範民間用字了,這是官方所制定的規則,比民間為方便書寫所使用的簡化字更具有歷史可考性。雖然,相比較現代所使用的簡體字,篆書等顯然更具有觀賞價值,不過也給使用者帶來了麻煩。過於藝術的字體並不方便在緊急情況下傳輸信息,漢字的誕生本就是服務於人們生活的,如此看來,字體的簡化本就是歷史選擇的趨勢了。
  • 臺灣人不懂:為啥內地沒學過繁體卻能看懂字,而他們卻不懂簡體字
    不過臺灣朋友對於這件事情感覺很是奇怪,因為大陸的人從小接觸的都不是繁體字,按理來說,他們在看到繁體字的時候應該感到很陌生才對,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字都是認識的呢?
  • 港鐵被罰款這個數,這三天在香港可以半價坐地鐵!
    根據港鐵的懲罰機制,每次「在其控制範圍的嚴重服務延誤」要做出最低100萬港幣,最高2500萬港幣不等的罰款。延誤時間越長,罰的越多。具體怎麼罰?我們直接看圖說話!所以,這麼一算,港鐵相撞導致荃灣線中環-金鐘站停運2天——罰款總計為2500萬港幣!一次就破了過往一年的記錄!
  • 臺當局用簡體字發了一封聲明——
    於是有了6月29日簡體字聲明出爐。後續報導中,臺媒紛紛以「罕見」為臺當局這則簡體聲明定調,而臺灣《聯合報》則確認:這是臺當局「第一次以簡體字發布新聞回應」。 但臺媒注意到,這則簡體字聲明的正文前,臺外事部門還特意添加了一段繁體字導語——「如果閱讀繁體字有困難,請參閱簡體字版如下。」據臺灣「民視新聞網」透露,這句話由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親自加注,「酸度破表」。
  • ​淨宗問答 | 簡體字是否存在不恭敬、不如法呢?
    就我個人來講,我也是喜歡寫繁體「南無」的「無」字,寫上去順手,看上去順眼,還符合我們的習慣。因為我們讀佛書,佛書往往繁體字用得多,所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就我來講,我也接受人家簡體字所寫的「南無阿彌陀佛」,也不覺得那有什麼不恭敬、不如法,雖然我個人喜歡繁體字。 那麼簡體字是否有存在不恭敬、不如法呢?
  • 簡體字劣等?繁簡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有人則認為簡體字書寫便捷,辨識容易,符合現代語言文字的發展方向,應當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大力推廣,甚至應該繼續簡化下去。在內地挺「繁」反「簡」者中,較典型的,影響力最大者是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季老生前曾公開表示:將漢字簡化及拼音化的做法並不科學,是走向了歧途。
  • 禁愛令結果曝光!陳意涵不甩500萬罰款 羅志祥自爆當年一個換一個
    ▲15歲就出道的羅志祥自曝,當年他無視公司禁愛令,偷偷交過5、6個女友。(翻攝自羅志祥臉書) 圖文/鏡周刊 為了讓年輕偶像更專注在演藝事業的拚搏,不少經紀公司都會下達「禁愛令」,藝人違反條約除了可能面臨公司的冷凍或解約,有些甚至還會附註賠償條款。但這樣的約束真的有效嗎?答案幾乎都是否定的!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