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民的名義》看圓形人物&扁平人物

2021-02-19 國際課程指南

《人民的名義》作為一部反腐劇來看,其中的人物關係從一開始的錯綜複雜,到漸漸水落石出,56集的中場劇把30-40歲年齡段的人迷得牢牢的。這部劇除了」反腐「、」正義「、」社會「、「民眾「和「家庭「之外,處處暗藏推理術和心理戰。今天,我們就以小說推理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一本《小說面面觀》來剖析其中的圓形人物&扁平人物代表。

P.S. 小頑子有個愛好,就是看電影和連續劇之後,總喜歡要做點劇評、查點相關資料、做點自由聯想。後來發現這個愛好如果能堅持下來對寫作幫助很大,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試。

小說和電視的開始:北京某部委下設某處處長趙德漢的住處、辦公地點遭到檢察院反貪部門郭亮平的搜查:

 

「這是一套常見的機關房改房,七十平米左右,老舊不堪。家具像是趙德漢結婚時置辦的,土得掉渣,沙發的邊角都磨破了。門口丟著幾雙破拖鞋,扔到街上都沒人拾。衛生間的馬桶在漏水,隔上三兩秒鐘「滴答」一聲。廚房裡的水龍頭也在滴水,但這似乎不是漏水,而是特意偷水。證據很明顯,水龍頭下的臉盆裡積了半盆不要錢的清水。」

 

這樣的形象如何能和兩萬多元的贓款聯繫起來?我只能說侯勇富的演技實在太到位。

 

說完了反面的角色,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正面形象。他就是廣為大眾喜愛的「達康書記」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

 

作者通過很多內聚焦的心理描寫,表現了李達康對仕途升遷的渴望,步步盤算,甚至不惜因此犧牲多年的婚姻。這類「清官」形象,在中國的小說中是不多見的。例如,書中描寫達康書記在奔赴一個拆遷現場時,對於「拆」還是「不拆」複雜的心理動機:

 

「李達康如果反應遲鈍,他也不叫李達康了。他立即清醒過來。這個陳巖石看來還真不好惹啊!H省趙立春的時代畢竟過去了,沙瑞金又是剛剛從中央空降過來的同志,誰也摸不清他的底細。陳巖石年逾八旬,屬於父輩領導,沙瑞金書記年輕,誰知道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莽撞行事說不定真會踩上地雷。李達康希望新省委書記注意他的強大政治存在,那就不能忽視新省委書記更強大的政治存在。」

 

 

這類人物塑造的方式,我們可以從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中尋找到理論的支撐,他曾經提出過「圓形人物」的概念,正是強調小說人物應該避免臉譜化,而應具備複雜和豐富的特質。我們將福斯特相關理論摘錄在下面,供各位參考。

扁形人物在17世紀被人叫作「體液性人物」,現在他們有時被稱作「類型性人物」,有時又被稱作「漫畫式人物」。這個類型裡的那些性質最最純粹的人物,是作者圍繞著一個單獨的概念或者素質創造出來的。如果他們的言行表現出一個以上的概念或者素質的話,他們就會讓人發現,其形象正處在朝圓形發展的那條曲線的起點。

扁形人物的一大優點:不管他們在小說裡的什麼地方出現,都能讓讀者一眼就認出來——讀者用的是感情之眼,不是用只會注意人物的姓名重複出現的那雙視覺之眼。

扁形人物的第二個優點:讀者容易在事後把他們回想起來。他們在讀者的記憶裡歷久常新,因為他們並不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他們歷經坎坷,卻依然故我。這一特徵使讀者回想起來深感寬慰。而且,把這些扁形人物創造出來的那本小說,縱或會在讀者的頭腦裡變得印象淡薄,這個特徵卻仍然會使那些人物本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留在讀者的心裡。

我們必須承認,就塑造人物的成就來說,扁形人物本身並不和圓形人物一樣地巨大。而且我們也得承認,扁形人物被塑造成為喜劇性角色的時候最為出色。嚴肅的或者悲劇性的扁形人物往往惹人生厭。如果他每次露面的時候都得嚷嚷「復仇!」或者「我的心在為人類的不幸而流血!」或者無論他的什麼口號的話,我們的情緒就會立即沉落下來。

一部內容複雜的小說,往往既需要圓形人物,也需要扁形人物。他們互相碰撞的結果,要比道格拉斯先生所暗示的更加正確地接近生活。

 

關於正宗的圓形人物定義不必贅述。我現在列舉幾個小說中的圓形人物,用他們來檢驗這個定義。

 

西方文學作品中的圓形人物——以《威尼斯商人》和《紅字》為例

威廉·莎士比亞在他的一生中塑造無數多個經典、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哈姆雷特、夏洛克和福斯塔夫並稱為莎士比亞三大典型形象。約翰·威爾遜曾稱夏洛克問題為:「莎士比亞戲劇中除哈姆雷特之外,最令人困惑的性格問題。」

提到夏洛克,我們就會聯想到他的貪婪、吝嗇。然而真的只是這樣嗎?普希金曾做過這樣的對比:「莎士比亞創造的人物,不像莫裡哀那樣,是一種熱情或某一種惡行的典型,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種熱情,多種惡行的人物。莫裡哀的慳吝人只是吝嗇而已,莎士比亞的夏洛克卻是吝嗇、敏捷、懷復仇之念、抱舐犢之情、而又機智靈活。」一方面,就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夏洛克作為一個資本借貸商人,掠奪金錢、聚斂財富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夏洛克作為一個人,一個生活在基督徒社會裡的異教徒,他又是一個深受種族歧視迫害和宗教壓迫的犧牲品。

面對強大的以安東尼奧為首的基督徒人群和以公爵為首的法庭,他說道:「他們侮辱我的民族……理由是什麼?只因為我是一個猶太人。難道猶太人就沒有眼睛嗎?難道猶太人就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氣嗎?」此時的夏洛克表現出了威武不屈的骨氣和據理力爭的勇氣。夏洛克作為一個高利貸者,他貪婪殘忍,但作為一個生活在基督徒社會裡的異教徒,他又有強烈的民族的被壓迫感和為民族伸張的激情。

如果說夏洛克形象打破了以往對於所謂的「壞人」形象的描寫,那麼在納撒尼爾·霍桑的《紅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便是對一貫所謂「好人」形象的突破。小說的女主人公海絲特漂亮、能幹,然而她也有著虛偽的一面,這集中體現在表面的循規蹈矩和真實內心的不一致上。她為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背叛了婚姻、背叛了丈夫。她表面公開認罪,努力做著人們眼中「慈善的修女」,實際上處處顯示著她對於教會權威的反抗。打扮得光彩奪目的珠兒是海絲特內心深處抗爭的外現,最後她和牧師的密謀出逃是對自己愛情的強烈追求。

不管是夏洛克,還是海絲特,都不是能夠用一個簡單的意念和特性就能表達出來的。因此,圓形人物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將人物放在一定的社會時代背景中,從而來賦予人物一種「靈魂的深度」。

 

當讀完《孔乙己》,我們感受最深的不是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是魯迅先生傾注心血刻畫的人物形象——孔乙己。為了更好地刻畫人物的複雜性,魯迅先生將其置身於五四運動前「新舊文化」尖銳衝突的交替時期。在孔乙己的身上,喜劇效果和悲劇色彩並存,同情與批判同在,可以說,他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孔乙己這一圓形人物的性格特徵,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概括:

首先,追求功名,幻想「學而優則仕」。孔乙己是別人眼中的笑料,不管旁人怎麼捉弄他,都沒能真正觸及他的痛處。只有當別人問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沒有撈到呢?」就使神色大變:「立刻顯出頹唐」,臉上罩上了一層灰色。從這裡可以看出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對於人們心靈的殘害和靈魂的扭曲。其次,好吃懶做,迂腐自欺。「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抄抄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吃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不僅如此,當別人揭他傷疤時,卻用「夫子之訓」來聊以自慰、自欺。即使是在科舉之路徹底斷絕的情況下,也還極力保持著這種迂腐的思想,陳舊的生存方式,並在心理上還自認為與眾不同,高人一等。這種心理性格,正是受到了封建教育毒害。

魯迅先生在毫不留情地將孔乙己性格的陰暗面展示給讀者看時,又無意同情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在遭受別人的冷嘲熱諷而感到孤獨寂寞時,他主動叫小夥計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可是這些人性的「閃光點」也逐漸被這個社會所消磨光了。以至於在讀完這部短篇小說時,一股莫名的悲涼油然而生。黑格爾指出典型人物的第一特徵就是「豐富性」,「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徵的預言式的抽象品」。孔乙己是「一個整體」、「一個世界」、「是完整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單一的性格特徵式的抽象物,他是一個活現於紙上、呼之欲出的圓形人物。

圓形人物的塑造離不開典型環境。典型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礎,是典型人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基礎,沒有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的言談、行動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據。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賦予了歐洲文藝復興這一重大的時代背景,同樣,孔乙己也被魯迅先生設置在清朝末年、五四運動前「新舊文化」尖銳衝突的交替時期。

圓形人物的藝術魅力首先在於圓形人物的生命所呈現的斑斕色彩,即性格側面的豐富和多彩。無論是夏洛特、海絲特還是孔乙己,都呈現出了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但更主要的,圓形人物的藝術魅力來自於它所顯示的靈魂的深度。劉再復說過:「偉大文學的根本使命就在於展開生命個體的靈魂衝突。」

最後,還要指出的是,圓形人物與扁形人物是不分上下的,扁形人物也是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的。正如福斯特所言:「一本複雜的小說常常需要扁平人物與圓形人物出入其間。」在東西方不同的文學作品中,圓形人物有著不同的性格,但是成功的人物塑造不僅會讓人物具有立體的性格,充分展現其人格的獨特吸引力,而且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徵,賦予了人物一定的社會思考。可以說文學是時間的藝術,不宜作靜止的描繪。

 

相關焦點

  • 《人民的名義》與「圓形人物」理論
    近期輿論聚焦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這部反腐劇集剛剛上映,便引起了全民的追劇熱情和時事議論。IB中文講堂的編輯們也沒落後於這股熱潮!
  •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扁平人物是圓形人物區分,寫好人物劇情不坑
    近年來的小說都格外注重人物的心路成長,跟著他們一起經歷冒險,才能有爽感,或是實現讀者不能實現的夢,或是讓讀者領略不一樣的生活體驗。福斯特曾在《小說面面觀》中提出扁平人物及圓形人物的理論,這個理論一直被寫作所推崇,而漢語言文學中再次細化成扁平人物、表意人物、圓形人物、典型人物及性格人物。
  • 達康書記是怎樣的「圓形人物」?丨構詞法愛好者
    我認為關鍵在人物~《人民的名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沒有這四十多個的人物群像,全換成小鮮肉小花的面癱演技,周梅森就算寫出再好的劇本,也會讓人跳戲的吧!英國小說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把小說中的人物分為「圓形人物」(Circular/Round Character)和「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兩類。
  • 10部影片帶你辨別電影中的「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大部分電影中的人物常位於極富原創性(如《阿甘正傳》)和極度臉譜化(如《X 戰警》系列中的金剛狼和暴風女)之間,在後一系列電影中,這兩個主角在一個問題上遊移不定:是否應該讓X 教授移除他們的變種基因,並重歸人類社會。   「圓形人物」(roundcharacter)一詞借用自文學批評。
  • 《人民的名義》劇中人物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啟示!
    一部相當有主旋律的劇《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大批90後甚至95後的年輕人對該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表示對這部從頭「燃」到尾的正劇毫無抵抗力
  • 熱劇《人民的名義》各個人物分析、角色介紹
    人民的名義小說高小琴結局大家可能不清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高小琴的詳細介紹高小琴高小鳳結局淪為情婦。《人民的名義》僅播出四集就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各方劇透鋪天蓋地而來。如此燒腦反腐反貪大劇,每個人物都暗藏故事。
  • 嚴肅星座 | 人民的名義人物星盤全解析
    拉片筆記  |  夜譚時間  | 狐狸先森  |  雲意三千 在開播之前,誰也沒想到「人民的名義」會成為今年的大熱電視劇。而「人民的名義」以懲治腐敗為主題,以官員之間的鬥智鬥勇為主線,把兩種戲碼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編劇周梅森以深厚的筆力,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個人物,用這些人物串起了一場「反腐鬥智大戲」。去年寫「歡樂頌」的時候就說過,好的編劇對於人物性格刻畫之完整,能夠通過劇中人物的各種行為和細節反推出非常清晰的星盤配置。
  • 人民的名義:以狼人殺打開、韓劇版及人物終極cp大亂燉……
    人民的名義,今天你刷了嗎?達康書記的朋友圈,有意思!厲害了,Word人民!全集有嗎?
  • 《人民的名義》分析:劇中人物名字的奧秘,你看懂了嗎?
    2017年的春天,一部《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走進觀眾眼帘,形象生動地勾勒了一個個腐敗官員的「兩面人生」。最近網傳《人民的名義2》已經進入拍攝中,也是讓很多觀眾很期待。江南易林在《人民的名義》中發現編劇周梅森先生不僅給觀眾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官場人物,林林總總的官場現象,就連劇中的人物名字,也暗藏玄機,極富深意。江南易林特別分析了一些劇中人名的名字,可供一起交流。
  • 《人民的名義》中有很多隱藏很深的人物,劇中的何老闆到底是誰?
    《人民的名義》火爆程度不用多說,收視率破8,創中國電視劇10年之最,大街上、地鐵上、公交車上都可以發現人們在關注這部電視劇,跨越年齡層次、社會層次之廣這幾年罕有。我覺得這種情況說明了一個很古老的觀點:好好用心做事,無論什麼年代,都是有人能看到的。
  • 人民的名義2《巡迴檢查組》和《人民的名義》區別在哪裡?
    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以全新的視角,老戲骨精湛的演技、扣人心弦的劇情引人入勝,給觀眾強烈的震撼,於是,在萬眾期待下拍了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可以第二部讓許多觀眾大失所望。一、官場開會的氛圍這是人民的名義第一集中省委常委開會的時候,看起來氣氛很緊張。
  • 《人民的名義》裡,沙瑞金是一個怎樣的人,如何評價這個人物呢?
    像沙瑞金這樣的人物放在任何一個地方和時期都可以站到最後,為老百姓真正做事,真正關心百姓的領導或者政治家最後都不會太差,因為世間最容易的事就是堵上一個人的嘴,但最不容易也是堵上一個人的嘴,口碑永遠是不可控的東西。《人民的名義》也直白得敘述了不少權力幹預司法的行為,甚至正面人物也為了正當目的而稍微違反了程序。作者默默地表達了對強勢一把手的針砭。
  • 人民的名義1-56集在哪可以看?人民的名義全集資源免費在線最新地址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1-56)集哪裡能看?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全集1-56集完整版哪裡能看?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全集在線觀看地址?全新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全網上線,喜歡的快來易玩網下載觀看吧!日前,由編劇周梅森執筆,導演李路執導,實力派人氣演員陸毅、張豐毅、李建義等一眾實力戲骨主演的當代檢察題材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即將於3月28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重磅推出。華策星之演員李建義在劇中飾演邊西省檢察長季昌明,協助侯亮平反腐倡廉。全新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全網上線,喜歡的快來易玩網下載觀看吧!
  • 《人民的名義》中的「名義」到底是指什麼?「人民」又去哪了?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或電影,它總會帶有現實主義的影子,其中的人物、背景以及事件都會有所指,雖說電視是一種帶有娛樂性質的事物,觀眾看劇的目的是為了放鬆,其次是學習。但現在許多優秀的電視劇多少都會反映出現實問題,而不純粹是為娛樂而娛樂。
  • 從《人民的名義》看大尺度背後的真實世界
    《人民的名義》熱播,李達康書記火了。初看這部戲時,感覺這個人物有重慶市某任市委書記的影子。再仔細一看,編劇周梅森機靈地只攫取了其部分影子——在李達康這個人物身上,你還可以看到各種「政績顯赫最終卻因腐敗落馬」的高官的影子碎片。
  • 《人民的名義》熱播海美迪電視盒任性看
    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55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那真叫一個「人氣爆棚」。人物個性鮮明,一大批老戲骨非常精彩的表演,是這部電視劇吸引人的重要因素。飾演李達康書記的吳剛,還真是給觀眾捧出了最為濃烈的「桂花酒」,其他如張豐毅、張志堅、侯勇、柯藍等等都演得不錯。
  • 人民的名義中最受歡迎的是誰?
    微信指數方面,《人民的名義》在04月06日 - 04月30日之間維持著相當可怕的數值平均搜索指數在50M以上,在04月10日達到最高值 105211475,這個概念是什麼?同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很火的關鍵詞黃鱔最高值是 50422655,這只是該電視劇的平均水平。
  • 《人民的正義》開播在即,吳剛成領軍人物,「高育良」遺憾出局
    自從2017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成為爆款之後,許多觀眾對劇中的人物念念不忘,比如說吳剛飾演的「達康書記」,張志堅飾演的「育良書記」,以及許亞軍飾演的「祁同偉」,印象非常深刻,也是吃瓜群眾飯後討論的焦點。
  • 《人民的名義》續集《人民的財產》待播
    《人民的名義》播出至今已經有三年了,它是根據周梅森的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視劇上映的時候口碑很不錯,到現在的豆瓣評分也還有8.3分,這是一部反貪腐的經典一之作。主要講述了漢東省驚州市,平靜的官場之下官場之間的黑暗與腐敗。
  •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一審宣判
    2017年,根據作家周梅森小說改編的檢察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認為《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自己的作品,《暗箱》作者劉三田向法院起訴該劇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七家共同出品人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