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國欲啟山林,而後來者誰?

2021-02-10 北青藝評

傳統意義上的京劇,是形式大於文本的藝術,這無損京劇自身魅力,反而構成一種迷人的趣味。但若《麥克白》來到,如何用高度成熟的唱念做表去呈現「強悍」的經典故事,便成為觀看核心。不過,《欲望城國》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夠,卻轉而在敘事上,對《麥克白》做出了京劇化的解讀。

該劇雖然名為《欲望城國》,但莎劇中的主題「欲望」,輕輕一轉,化為權謀之心,而後者正是京劇擅長表現的。如:弒君動機是麥克白擔心被誣陷便先下手為強;麥克白夫人擔心不動手會「明日出徵遭毒算」;班柯被害是江山傳嗣之爭;最終的決鬥也改為亂軍倒戈。

這些改編使故事更好地被京劇所容納,畢竟,吳興國對京劇舞臺所擁有的可能性了如指掌。但,將矛盾從內心推向外界,麥克白夫婦受困而動,嚴重消弭了悲劇的深度,也削減了原劇豐富的層次。

莎劇早期高揚「人」之旗幟,《麥克白》寫於中晚期,人性籠罩於黯淡夕陽之中,但莎士比亞屢次讓麥克白夫婦自認罪人,通過自我剖析來不斷反省,在某種程度上仍給「黑化」的主角以肯定,這層深思在《欲望城國》中沒有出現。

這種簡筆畫式的改寫,令人遺憾,但能理解。「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敘事示弱,也許是出於承載「玩意兒」的需要。不過,《欲望城國》劇情簡化後,京劇並未如願在這塊襯布上熠熠發光——

劇中雙人趟馬、三女巫、洗手、見鬼、中箭等都是很好的「歌舞」場次,不能出新也能借鑑成熟樣本,結果都沒好好利用。即使最後麥克白翻下高臺看似「很夠一賣」,但細想之,以麥克白之身份,群箭齊發之場景,這個「下高」的安排又太簡單了。京劇中有「大武生手不沾地」的說法,這不是一種硬性規定,而是一種橫被所有行當的藝術價值觀,不以翻撲技巧為噱頭,要以抓住人物的氣質、身份為高級。作為有意邁向「更高級」水準的「當代傳奇劇場」,竟讓將軍、爵爺、國王麥克白一翻而下再一摔,和傳統戲中,馬踏青苗、面對群鴉的曹操相比,真是高下立見。

劇中還安排了四個更夫的戲,這個場面也是京劇程式化的一部分,四個小花臉手持燈籠、梆柝,黑夜裡聚在一處,發發牢騷議論,不僅逗人捧腹,往往還能起到冷雋一筆、提點幾句的作用,但該劇得其形而失其意,當然也令觀眾我失望了。

場次的安排也嫌鬆散,加之配角的水平太低,整體看完,大有「戲是過場,人是票友」之感。

據此看來,《欲望城國》給莎劇世界貢獻了新的詮釋,並沒有給京劇貢獻一部好戲?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欲望城國》對京劇的價值之大,遠勝於對前者。

作為「當代傳奇劇場」的開團大戲,《欲望城國》誕生已有30年了,首演引發轟動,對該劇的討論,十餘年不歇,它不僅為京劇,也為許多其他的傳統藝術形式帶來新的希望。改編西方經典故事不自吳興國開始,而且早在1987年,上海崑劇團的張靜嫻版《血手記》藝術水準早已勝過後出的《欲望城國》。但京劇得以躋身於現代藝術視野中,吳興國此劇功不可沒。此後,他又推出了《樓蘭女》、《李爾在此》、《暴風雨》等劇,每一次都走得更遠,吸引的關注更多,連技術水平遠勝臺灣同行的內地京劇演員也有受其影響者,間接地帶來許多新的作品。

吳興國曾多次提到梅蘭芳的《一縷麻》、《黛玉葬花》,大讚這些戲是直面時代之舉,但這些創作於梅氏早期的新編戲,無論是劇目還是唱腔,都沒有留傳下來,未能增加京劇劇目的庫存。不過,如果沒有這股新戲潮流,就不會有後來那些成熟圓融的梅派經典,如《天女散花》、《洛神》、《西施》等劇,京劇觀眾也不會有從「聽戲」到「看戲」的變化。

晚輩小子我,未曾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傳統文化寒冬,故能在此貌似客觀,對此劇多有指摘。但吳興國帶著他的《欲望城國》出發於30年前,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功績,並不因我的無知而消磨。30年前,吳興國和他的「當代傳奇劇場」那驚人的一鳴,仍然激蕩,而當下能再發此大願的戲曲從業者,數量上並未比30年前再多些。

據說,製作《欲望城國》時,沒有劇團支持,沒有經費,吳興國、魏海敏找了一個戶外操場排出來這部戲。今天我坐在豪華舒適的大劇場裡,雖嘆了一聲此劇老矣,更想問一聲,後來者誰?

 供圖/臺灣當代傳奇劇場

文|閆小平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總導演關正文談《見字如面》:中國人並不比別的民族更浮躁

「大英文物展」:這次試著用別人的眼光打量中國歷史

竇唯的新專輯有點聽不懂?那就對了!

從《一次別離》到《推銷員》:脆弱的夫妻關係裡藏著無數的戲劇可能

我們的脫口秀為什麼既不正確又很尷尬?

歌舞伎導賞(3)日本的男旦為什麼沒被女演員取代?

在法劇裡,法國特工是這樣幹活兒的——

父輩們的《八月》,有多少人哭昏在了影院

如果小津安二郎是「陽」鈴木清順就是「陰」

相關焦點

  • 《美麗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由來
    《左傳》中說他們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篳(bi),是荊、竹、樹枝之類;路,同「輅」,就是大車。篳路,是用荊竹樹枝編製成的大車,或者叫做柴車;藍縷,即「襤褸」。破爛的衣服。啟,就是開,意思是說就地取材製成車子,穿著破衣服,去開發荒山野林,艱苦創業。經過五十多年的艱苦奮鬥,楚國的疆土不斷擴大,財富昌益增多,軍事力量不斷增強,竟然成了江漢一帶的霸主。
  • 吳興國:叛徒還是信徒 專訪
    吳興國身上的符號太多。我們很難用某一個詞眼來界定這個過分豐富的人——跨界者?叛逆者?開拓者?亦或是破壞者?愛他的人眼中,他是王者;恨他的,儼然視若妖魔異端。因此在最初,許多人提及「吳興國」,腦中所現,便是一個炫彩而抽象的角色。2000年《李爾在此》首演2015年,吳興國攜舊作《李爾在此》再度亮相北京。
  • 西體中用:論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即使是相似的情節和主題,從莎劇改編可以為京劇藝術打開一道通向世界舞臺和當代青年觀眾的門,而從傳統老戲加工改編則容易讓人覺得還是「教忠教孝」的老一套,既難以刺激自身的創作欲,也難以具有吸引青年觀眾的神秘感與陌生感。
  • 吳興國 | 香江一夢仇笑痴
    面對著敏感脆弱的觀眾,吳興國的角色太過險惡真實,並不討好。試問,如果所有演員都爭演謙謙君子和錚錚英雄,那麼誰又來負責還原這本惡的人性和殘酷的世界?我不入地獄,誰又入地獄呢?一眾實力派互飆演技,吳興國飾演的虞子期照樣搶眼,絲毫沒有因為咖位略低而落得下風。同年,吳興國與劉松仁、姜大衛、徐少強等老牌港星主演了李仁港導演的電影處女作——《94獨臂刀之情》,飾演斷臂復仇的汪寧。此外,影后王小鳳策劃女性電影——《等愛的女人》,邀請葉童、吳家麗、吳綺莉、馮寶寶等一眾姐妹主演,吳興國亦參演其中。
  • 吳興國《樓蘭女》傳奇再現,巡演在即
    後來,吳興國按照這種方式又把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改成了獨角戲《李爾在此》、把希臘經典悲劇作品《美狄亞》改成了《樓蘭女》。2020年,吳興國在臺灣進行了《李爾在此》最後一輪的封箱演出,從此不再上臺演『李爾王』。 在很多觀眾遺憾之餘,吳興國又給大家帶來了新期待:他將和臺灣新像文創重啟復排當代傳奇劇場的經典大戲《樓蘭女》。
  • 李偉:西體中用: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跨文化戲劇實驗
    正在創排之中的新作《歡樂時光——契訶夫1914》和正在崛起的新人盛鑑(吳興國的弟子)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期待,但更值得的追問的是,吳興國是如何產生的?孕育天才的文化土壤如何? 吳興國是一個全能型的演員,但若按傳統京劇的標準論單項(唱、念、做、打)成績,他並不都是十分優秀的。各種單項技能當然十分重要,但他的魅力和優勢不在這些方面。他是一個有思想、有創造力的藝術家。
  • 《李爾在此》內地重演 有一種傳奇叫「吳興國」
    ,你也一定看過徐克導演的《青蛇》,吳興國在裡面塑造了據說是最可愛的許仙形象。吳興國在《青蛇》中飾演許仙◆◆◆◆◆在剛過去的兩個晚上,由吳興國自編自導自演,一人分飾十角的傳奇戲劇《李爾在此》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上演。
  • 新編京劇《李爾在此》吳興國扮演李爾挑戰一人分飾10角色
    但現年67歲的臺灣文藝獎得主吳興國,卻一再挑戰,在劇中忽男忽女、忽老忽幼,今年初才到智利聖地牙哥藝術節演出,9月將在臺重演。當代傳奇劇場作品《李爾在此》由吳興國一人分飾10角,必須忽男忽女、忽老忽幼,很有挑戰性。(當代傳奇劇場提供)用中國傳統京劇的身段唱腔來演繹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會有什麼樣的驚喜?
  • 吳興國:不要因為太複雜太多元就沒法出發
    ——吳興國吳興國一點都不像已經60歲的人。瘦,卻極其精神。說話抑揚頓挫,連帶肢體與表情,大開大合。他,是臺灣當代傳奇劇場的創立者。他,從小修習傳統戲曲表演的,卻目睹了京劇觀眾的流失,和時代的輪轉。他,創作將東方「唱念做打」和西方名著進行結合的演出模式,至今已近30年。
  • 《欲望城國》導演兼主演吳興國:一個讓莎士比亞和京劇「聯姻」的人
    吳興國:創作靈感其實是被逼的。吳興國:這部劇最早叫《篡》,因為我喜歡黑澤明,受黑澤明《亂》的影響。但是當時因為有審查,我在文化大學有一個教授,他也是評審之一,他說你這個當然過不了,這是什麼時代,取這個名字就不可能過,後來我們就回家去想,幾個「臭皮匠」就想出來就叫《欲望城國》。那時候有個電影叫《欲望街車》,我們就叫《欲望城國》。
  • 當代傳奇劇場的創作史,近乎於吳興國的生命史
    ▲《李爾在此》中,吳興國一人分飾十角而接觸戲曲甚晚的我,遲至2008年才第一次看過現場演出,始終記得那出戲是重演版的《李爾在此》。那一刻起,竟如此跌進了新編/當代戲曲的漩渦。意外地,意識到與當代傳奇劇場的聯繫似乎總在冥冥之中,於那個1986年開始──於是,我將以生命史的脈絡觀看其創作演進。
  • 臺灣戲劇藝術家吳興國演活李爾王 6年計劃淚別舞臺
    臺灣文藝獎得主、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預計以《李爾在此》為告別舞臺的系列演出打頭陣,憶及當年創作《李爾在此》時的不平心境,忍不住也紅了眼眶。(鄧博仁攝)新冠肺炎疫情上半年席捲世界,吳興國在這段期間,也意識到傳承年輕一代的重要性,「這個年紀停滯一下,筋骨就開始有點問題。
  • 致敬之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周邊國家駐華使節參訪陝西現場...
    致敬之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周邊國家駐華使節參訪陝西現場報導(三) 2020-12-1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啟詩選
    高啟(1336-1374),字季迪,今江蘇蘇州人。高啟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
  • 67歲吳興國復出拍戲,戴墨鏡難掩老態,自曝受到劇組再三邀請
    曝光的大合照中,吳興國穿著一身質感很好的灰色西裝,配以藍色領帶做點綴,衣著十分體面。不過,時隔15年再演電視劇的吳興國,仍霸氣。對於重新回歸熒幕,吳興國坦言,當一下明星,穿得帥帥的,還挺開心的。事實上,吳興國淡出演藝圈後,生活過得忙碌而充實。工作以外,他的所有時間都拿來陪伴家人,並不時帶著妻子和外孫女一起外出玩耍。
  • 吳興國:「《欲望城國》,給了我叛逆的勇氣」
    在《欲望城國》劇作中,男主角吳興國突破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模糊了生、旦、淨、醜的分際界線而使之交互糝揉,結合老生、武生、大花臉的表現方式,才足以詮釋劇中性格矛盾的敖叔徵將軍。女主角魏海敏,則是結合青衣、花旦、潑辣旦的個性,再加上自創的身段動作,才演活了滿懷權力欲望的敖叔徵夫人。
  • 贈|麥克白唱京劇,吳興國高能演繹《欲望城國》
    當代傳奇劇場【讓傳統和現代在劇場裡接軌】1986年,一群戲曲演員意識到傳統藝術的優勢不再,開始認真思索如何讓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接軌,以藝術總監吳興國為首創團30年以來,吳興國廣受世界各國讚譽,受到英國泰晤士報褒揚:「他使我們想起英國著名演員勞倫斯.奧立佛」,英國衛報報導:「吳興國是臺灣的奧森.威爾斯!」
  • 香港影壇8位「陰險型」反派演員:王霄最具書生氣、吳興國最冷麵
    (排名無先後)1、「一代奸神」:龍方香港影壇「奸人鼻祖」是石堅,這裡就不多介紹了,而龍方被封為「一代奸神」,影片中多以奸詐的小人形象出現,就算後來《奸人世家》中許多奸人都從善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出演奸人。
  • 學會這三招,輕鬆搞定探界者自動啟停功能
    提到雪佛蘭探界者這款SUV,雖然車主們都很滿意,但很多車主和車友們反映這款車沒有自動啟停開關,不想用自動啟停時卻無法進行手動關閉,感覺非常煩惱。 作為探界者車主,我對這個問題也研究了很長時間,下面教大家幾個簡單方法,學會了你就能夠輕鬆駕馭它,想啟就啟,想停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