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低價區改價或與異常跨區購買有關 V社會有動作
據其樂Keylol報導,由遊騎兵工作室開發、索尼互動娛樂發行的前PS4獨佔遊戲《地平線:黎明時分》北京時間7月3日晚在Steam上開啟了預購,遊戲初始的國區定價是根據美區49.99美元的售價對應的Steam建議定價而設的138元人民幣。然而僅在開啟預購一天後,《地平線:黎明時分》的國區定價就上漲到了193元(俄區、阿區等其他Steam相對低價區域的定價也有上漲),同一時間段內部分Steam用戶反饋他們突然遇到了帳戶地區更改困難的問題,兩件事情發生的時間之近讓人不禁將二者聯繫起來,但目前並沒有實質證據證明兩件事之間有所關聯。
《地平線:黎明時分》Steam國區漲價至193元
在近期Steam社區有關跨區的討論中,回合制策略戰棋RPG《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的開發者Dandylion就他們所製作的這款遊戲自5月14日以來的定價調整所透露的信息可能會對我們有所幫助。
重點信息總結版:
重點在於3
1、發行商因為大量的跨區購買導致不遵循Valve的建議定價
2、發行商大概了解到跨區會被封,但現在的封禁很罕見,以及1-2次沒什麼問題
3、Valve表示知曉這個跨區購買的問題,並且會採取措施
《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2018年初起採用搶先體驗模式在Steam上發行,Dandylion對遊戲積極的更新和對玩家良好的態度為遊戲贏得了諸多好評,遊戲在今年4月正式發售而此前也因發售而進行了小幅漲價。5月14日,Dandylion為《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發布了一則公告,聲明他們在整理遊戲的銷售數據時發現了大量來自通常遊戲銷量較少的地區的購買,並通過玩家的反饋得知這些是因追求低價而產生的跨區購買,根據Steam推薦的應對方法,他們參考了《幽浮:奇美拉戰隊》的各區價格對包括俄羅斯、巴西、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在內的17個地區的遊戲價格進行了上調。
猛然上漲的價格在《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的社區中引發了討論,開發者Dandylion則對玩家們的疑問做了耐心的解答。其中一則回應中,Dandylion以一個兜售Steam低價區禮物的第三方網站的《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頁面為例,解釋了存在第三方賣家矇騙買家給出Steam帳戶密碼並在買家不知情的情況下為他們的Steam帳戶改區來接收低價購買到的遊戲的情況。Dandylion表示他們了解到Steam跨(低價)區購買一旦被Steam發現,玩家的Steam帳戶可能會被封禁,但這種封禁目前並不常見,且一兩次的跨區購買一般不會招致封禁,就此情況他們會再次詢問V社相關細節。這次定價上調後,Dandylion又根據遊戲社區的反饋、參考了1C、P社等大體量發行商發行的同類型遊戲的定價對《紛爭終結者:被遺棄的孩子們》的各區價格做了一些相應調整。
就在7月1日,Dandylion在一則詢問區域定價的帖子下方提及他們在6月底與V社交流以獲取調價建議的過程中了解到V社對遊戲存在跨區購買問題是知情的,V社還表示他們會採取措施改變遊戲當前的跨區購買情況。
如素材侵權聯繫刪除
《福布斯》:次世代遊戲不應該漲價到70美元
財富雜誌《福布斯》資深編輯Paul Tassi發表文章,討論了次世代遊戲漲價的可能性和影響,全文如下:
次世代主機計劃在今年年末正式問世,Xbox Series X和PS5的售價可能會超過400美元,而相應的次世代遊戲售價可能也會一起上漲。
2K已經宣布,他們的《NBA 2K21》PS5和Xbox Series X版的售價為70美元,而PS4和Xbox One版的售價依然是60美元。雖然目前只有這一個孤例,但只要開了一個先例,接下來很有可能持續了15年的60美元標準遊戲售價將會統一上漲10美元。
雖然漲價背後的邏輯很明顯,但這並不是個好主意。
首先,最明顯的理由是通貨膨脹。遊戲零售定價漲到60美元是在2005年,而按照通貨膨脹率計算,2005年的60美元相當於2020年的78.77美元。所以其實遊戲漲價的速度並沒有跑過通貨膨脹的速度。然而,遊戲開發的成本卻在逐年增長,所以利潤率正在下降,對遊戲回收成本所要求的的銷量也在不斷增長。
然而作為玩家,接受這10美元的漲價卻是有很多困難的,至少輿論上會進行一番怨聲載道。
首先,遊戲售價的統一上漲肯定不僅限於實體版。無論是實體版還是數字版,都將漲到70美元這個統一標準。而數字版遊戲的銷售正在越來越普遍,因為網絡基礎設施的成熟,數字版遊戲的購買和下載已經變得十分便利,PS5甚至在亮相的時候就宣布推出一個無光碟機的數字版主機,估計不僅售價便宜,而且外形也更對稱。
然而作為玩家,數字版遊戲本來是為廠商節省了光碟製造和運輸成本的,但售價方面卻並沒有體現出來。目前所有最新3A大作的數字版售價和實體版售價都是60美元,數字版玩家既不能租借遊戲,也不能賣二手光碟回血,基本上單純是為了能在首發當日第一時間玩到想玩的遊戲,而支付與實體版一樣的價格。
另一方面,實體版玩家也並非絲毫不受影響。雖然實體光碟可以賣二手回血,相當於無限期租一款遊戲,根據價格浮動付出20-40美元的「租金」。但問題是,實體盤玩家通常也要同時持有兩三張遊戲光碟換著玩,70美元的售價對他們多少也是有影響的。而且遊戲光碟的售價也會間接影響二手售價,很可能會變相提高實體玩家的「租金」。
再次,遊戲廠商方面之所以能堅持60美元售價這麼久,是因為他們早就找到了其他賺錢方式。一款遊戲本體60美元,但發售以後通常都會推出季票,至少安排一年內4個DLC的內容,每個DLC賣15美元,4款DLC賣60美元,提前購買季票可享「便宜」的40美元價格。另外遊戲內還會有氪金商城,各種裝扮道具和消耗品,只要衝動上頭,就可能氪出天價帳單。所以雖然遊戲本體售價60美元,但玩家們的消費早就不止這60美元了。
最後,我們還看到類似Xbox遊戲通行證這樣的訂閱服務,只要按月付費,就可以免費玩到所有最新獨佔大作的數字版。雖然微軟最初的目標是做「遊戲領域的Netflix」,但顯然他們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在這個新模式的對比之下,70美元的售價就顯得更加離譜。
雖然按照通貨膨脹算,70美元售價的遊戲並不比曾經貴,但按照目前的市場格局,次世代遊戲統一漲價到70美元的做法並不明智。現在眾多網路遊戲都已經採取了基礎免費的運營方式,如果3A大作漲價到70美元,恐怕會進一步喪失吸引力。
如素材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