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首次來武漢參加學術會議,在天河機場攔了一輛計程車前往華師大,在司機沒有打表的情況下,被索要了200元車費。得知此事後,他的一位中國學生發微博吐槽,覺得老師遭遇了不公平待遇。
美國學者拿雙語紙條打車
記者通過私信聯繫博主,輾轉找到了這位名叫麥克唐納德·丹尼爾(McDonald Daniel)的美國學者,昨天上午,在華中師範大學桂苑賓館見到了他。
丹尼爾說自己是美國休斯頓大學一名物理學博士後,此次來漢是為了參加一次學術研討會,會期為8天。
10月11日晚上11點19分,丹尼爾抵達武漢天河機場。來到門口,他看到一列排隊等候的計程車,一名計程車司機正在向他揮手示意。
第一次來中國,丹尼爾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在出發前,他的中國學生小宋為其準備了一張地圖和中英雙語紙條,上面寫著他來漢之後的目的地。上計程車後,他立即將紙條出示給司機,對方在點頭表示會意後,便駕車啟程。
「司機是一個40來歲的男子,很瘦,顴骨突出。」丹尼爾說,上車後不久,司機便開始打手機跟人聊天,「車子搖搖晃晃的,感覺很不安全,我生怕出事故。」
更讓他心裡打鼓的是,計價器上的數字一直顯示為零。副駕駛LED屏上的漢字他一個都看不懂,塑料卡槽也是空的,連司機的工號也沒有。
「我還擔心他把我扔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帶著我的行李跑了。」丹尼爾說,計程車司機在深夜能把自己安全送到目的地,他已經很幸運了。
司機不打表索要200元車費
45分鐘後,計程車載著丹尼爾來到華師大東門外。丹尼爾稱,司機讓他下車,並告訴他,賓館就在山上,離這裡很近。
來武漢之前,小宋曾告訴丹尼爾,從機場到學校的計程車費,大約在100元人民幣左右。但在下車結帳時,司機卻操著半生不熟的英語,要求收取200元,並反覆強調「very far(非常遠)」。丹尼爾提出只願支付150元,但被對方拒絕。
由於當時已到深夜,丹尼爾沒有與對方繼續爭執,無奈支付了200元車費。當他轉過身準備記下計程車的車牌號時,司機駕著車一溜煙跑了。
「我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路走到賓館門口,感到非常疲憊。」丹尼爾事後猜測,司機之所以沒有把他送到賓館,可能是為了避免被賓館門口的攝像頭拍到。
第二天,丹尼爾向參會的同行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沒想到另外一名來自歐洲的學者也稱自己被收了200元車費。
丹尼爾說,當他把這件事講給他的中國學生小宋聽時,對方非常震驚和生氣。不過,丹尼爾覺得,對於計程車司機的行為,還是應該用更寬容的心態來對待。
「小插曲」不影響愉快之旅
丹尼爾告訴記者,他在美國的機場、火車站從來沒有遇到過計程車不打表的情況。「要是司機不打表被投訴,就會面臨丟失工作。」記者告訴他,在武漢,計程車司機要是被投訴不規範經營、或者非法宰客,同樣會面臨罰款、停運等重罰。
「200元不是一個大數目,我也覺得這是一件小事。」丹尼爾說,但他還是覺得價錢並不公平。
他也提到,在來漢的這5天時間裡,他過得很愉快。會議之外,組委會還安排專車,帶他和其他各國參會人員到黃鶴樓、東湖、江漢路等著名景點參觀遊覽,實地感受武漢的風土人情。
「武漢的市民都很熱情。」丹尼爾高興地說,他特別喜歡武漢的熱乾麵和鴨脖子等小吃,「就是有點辣。」
「你現在獨自出門時,是否還敢乘坐計程車?」記者詢問。丹尼爾回答:「我暫時還沒獨自出過校園,出去攔計程車時,還是會有點猶豫。」
記者告訴他,在武漢城區,不打表營運的計程車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計程車都是規範經營。丹尼爾聽後會心一笑,稱只要有時間,他還是會出去轉轉。(記者 譚德磊 楊京 見習記者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