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緊牙關再發力 堅決奪取最後勝利——七星關區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

2020-12-22 天眼新聞

「今年收成好,橙子產了8萬斤,能賣10多萬元!」 今年79歲的趙連全是七星關區清水鋪鎮橙滿園社區最早一批種植橙子的農戶,如今他家種植的橙子遠銷浙江、上海、山東等地,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還修起了小洋樓。

趙連全所在的橙滿園社區是七星關區最為偏遠的幾個鄉村之一,與四川接壤,轄區內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上個世紀還是望天吃飯、食不果腹的極貧鄉村。

1988年6月,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正式成立。橙滿園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在省農科院下派農技人員許猛義的幫助下,橙滿園開始發展柑橘種植,通過引水下山的方式,讓數千畝荒地變為了「金燦燦」的果園,成為了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的成功典範。

產業就業並行 穩定脫貧成效

七星關區總人口170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4.7855萬戶21.086萬人。自2016年脫貧攻堅拉開帷幕,該區幹群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在4年的時間裡成功讓258個貧困村全部標註出列,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標註脫貧,並順利接受了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如何讓群眾獲得持續增收能力是七星關區的當務之急。

「要想脫貧致富,只有產業與就業兩手齊抓,共同發展才是硬道理。」像橙滿園社區這樣產業結構調整成功的範例在七星關區並不是唯一。

這幾天,在朱昌鎮青槓村的有機蘿蔔基地,村民們正熱火朝天的施肥、除草。

「我們青槓村種了5年的蘿蔔了,蘿蔔上市的時候好多人都是認準我們朱昌的買。」 青槓村支書羅忠倫說,朱昌鎮的蘿蔔不僅在畢節、貴陽等地賣得好,還能賣到國外去。

2019年1月26號,兩輛冷鏈物流車從七星關區朱昌鎮出發,將10萬斤青槓村種植的大白蘿蔔運往深圳港口,裝船出口到杜拜,這也是畢節大白蘿蔔首次出口到國外。這次成功出口不僅給朱昌鎮發展蘿蔔產業帶來了極大地鼓舞,更是給七星關產業發展打了一劑強心劑。

據介紹,今年冬種時節,七星關區在朱昌鎮、長春堡鎮、何官屯鎮、大新橋街道等 23鄉鎮(街道)完成5萬畝大白蘿蔔種植,其中規範化種植的面積2萬畝,預計產量可達10萬噸,產值達1.4億元,惠及數萬名群眾。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根本之策,就業務工帶來的群眾增收同樣不可忽視。

在七星關區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玻璃生產車間,周訓武正在裝車。 

「這裡離家近,能照顧老人、小孩,工資也不低,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周訓武家裡小孩正在讀書,妻子身體不好,家中長期入不敷出。今年通過七星關區舉辦的招聘會,周訓武有了裝車工這份工作,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極大緩解了他的經濟壓力。

據了解,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現有職工1896人,像周訓武這樣居住在公司附近的佔了公司總員工的70%,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近年來,七星關區還積極引進了陸海龍騰鞋業、華耀服裝、聯尚科技等130餘家企業進駐七星關經濟開發區,提供了5700餘個崗位。

通過產業發展、外出務工、扶貧車間、10+N個一批公益性崗位等一攬子促就業措施,該區9.58萬貧困勞動力中,已就業9.09萬人,就業率達94.88%。

補短板強弱項 脫貧不漏一戶一人

「大哥,你家危房改造資金拿到沒?今年的養豬補貼到手了嗎?飲水有沒有保障?」自脫貧攻堅掛牌督戰以來,七星關區對未脫貧人口在100人以上的7個村由區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區委區政府分管同志帶頭督戰。同時,組建7支脫貧攻堅巡迴督戰隊和5支脫貧攻堅定點督戰隊,開展常態化督促檢查和追責問責,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地、落細、落實。

「年底就是遞交脫貧攻堅答卷的時刻,我們鎮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為契機,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建設「瓜果飄香、醉美朱昌」新未來作出應有的貢獻;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持續落實住房、醫療、教育和民政兜底保障等民生政策,為切實實現高質量脫貧奠定堅實基礎。」朱昌鎮鎮長孫站說,對於排查出來的問題,朱昌鎮定時間、定方式、定考核對問題進行逐一消除。對於重點問題由鄉鎮書記、鎮長親自負責。

據了解,為全面排查七星關短板、弱項,該區制定了「五個專項治理」工作方法,把大遍訪、大篩查、大整改貫穿工作始終,形成了以「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為重點領域的常態化監測、篩查、整改機制。

同時,把專項治理、自身篩查發現的問題與各級督查、督戰、考核、普查等反饋的問題一併納入「雙臺帳」、壓實「雙責任」、開展「雙整改」、實行「雙銷號」,舉一反三抓好整改,確保問題動態清零。

截至目前,七星關各級反饋錄入系統的553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全區「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得到全面補齊。

強作風重實效 踏實奮戰第一線

「回顧近三年的駐村工作,有收穫也有遺憾。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在今後工作中,我將繼續腳踏實地去做好組織安排的每一項工作,為銜接鄉村振興做好自己的努力。」

「幫扶還在繼續,我也要堅守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陣地上。雖然我曬黑了,但雙堰合作社種的蓮花白豐收了;雖然我變瘦了,但雙堰合作社養殖的跑山雞肥了。」

……

這段時間,一篇篇駐村幹部的扶貧故事將這批默默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無名英雄」拉進了群眾的視野。

「駐村幹部到一線工作,不單純是人下去了,更重要的是帶去了新的資源,新的知識,只有建強這批駐村幹部隊伍,脫貧攻堅的任務才能更好完成。」七星關區扶貧辦主任鍾華介紹,為建強駐村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七星關成立了脫貧攻堅督辦督查中心,組建9個脫貧攻堅暗訪督查組,多頻次、全方位、高密度開展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和追責問責,同時優秀的駐村幹部進行嘉獎、提拔。

截至目前,七星關有123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榮獲國家、省、市表彰,379名幹部得到提拔或進一步使用。

戰鼓擂擂,催人奮進。在脫貧攻堅收官階段,七星關以區級領導包鄉、區直部門包村、幹部包戶的工作責任制,組建了310個駐村工作隊,選派277名第一書記、657名駐村幹部和1034名脫貧攻堅幫扶幹部吃住在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118個區直單位與有脫貧攻堅任務的531個村(社區)開展結對幫扶。

此外,8659名幹部與1.7716萬戶貧困家庭開展「4321」結對幫扶,實現了每個鄉鎮(街道)都有一名區級領導包保聯繫、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流擊水正當其時。在脫貧攻堅收官階段,七星關區人民一定會齊心協力克難關,擼起袖子加油幹,奮力向著同步小康闊步前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民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龔文密:堅決扛起重大政治責任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11月28日上午,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在洞口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上強調,要堅決扛起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始終保持決戰決勝的攻堅態勢和幹勁,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萬千主持會議,副市長肖擁軍出席。
  • 保持攻堅狀態、發揚優良作風,咬緊牙關不放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保持攻堅狀態、發揚優良作風,咬緊牙關不放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11-16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省信合公益基金會赴七星關區開展捐贈活動項目籤約儀式舉行
    盧波表示,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最後衝刺階段,省聯社黨委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號召,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為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廣角度、深層次的金融服務,為助力全省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孫志剛: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徹底撕掉貴州千百年來絕對貧困...
    我們要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貴州,在決勝之年如何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籤?新華網近日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
  • 七星關區阿市鄉:支部前移謀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打贏殲滅戰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為有效利用好4、5、6三個月的"窗口期",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立足工作實際,堅持"強黨建,興產業,助脫貧"的思路,統籌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鼓足幹勁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
  • 步履鏗鏘 力拔「窮根」——七星關區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記述
    2017年,確保全區最後5個貧困鄉鎮年內減貧摘帽,167個貧困村、8.35萬貧困人口如期達到出列、脫貧標準。這是七星關區委、區政府的莊嚴承諾。  這是時間表,也是路線圖;這是軍令狀,更是衝鋒號……  聚焦精準,把思路變為行動,七星關區脫貧攻堅戰已然全面打響。
  • 「多彩貴州·相約2020」畢節七星關區:做好產銷對接 助推農產品...
    7月18日,七星關區林口鎮大地村支書李平接過1萬多元辣椒款,笑得合不攏嘴。大地村村支書正在採摘新鮮辣椒其實,大地村早在2018年就發展種植過辣椒,但因銷售渠道不通暢,導致當年辣椒最後只能賣到5毛錢一斤。
  • 咬緊牙關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鼓作氣,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向黨中央、向全區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答卷。為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我區對這8個縣實施掛牌督戰。藍天立分別來到自治區脫貧攻堅掛牌督戰辦公室和考核評估處辦公室,看望慰問幹部職工,了解全區掛牌督戰和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等情況,觀看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演示,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自治區扶貧辦和有關部門匯報,研究部署我區脫貧攻堅收官各項工作。
  • 進一步壓實責任 堅定必勝信念 努力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
    七星關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吳道國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科學分析了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統籌部署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做好下一階段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吳道國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抓好會議部署與督查指導相結合,抓好就業意願與用工需求相結合,抓好線上招聘與線下服務相結合,抓好疫情防控與有序輸出相結合,抓好政策扶持與拓展崗位相結合,多渠道引導全區72.52萬人的勞動力和7.55萬人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助推脫貧攻堅殲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勝利。
  • 劉雪榮:運用訪貧問效成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劉雪榮在全市脫貧攻堅調研座談會上強調運用訪貧問效成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黃岡日報訊 (記者沈紅星)11月13日下午,市委書記劉雪榮主持召開全市脫貧攻堅調研座談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反饋市縣兩級領導開展
  • ...精準精心精細奪取最後總攻全面勝利——在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精準精心精細奪取最後總攻全面勝利——在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彭 國 甫(2020年11月26日,根據錄音整理)11月4日,圍繞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調度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 劉金波: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 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12月13日,副省長、公安廳長劉金波深入白城市通榆縣烏蘭花鎮春陽村,實地踏查產業脫貧項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親切看望慰問困難群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精準扶貧、「智志」雙扶,突出產業引領、項目帶動,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
  • 匯聚磅礴力量 攻克千載難題——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彰顯出巨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威力,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牢記囑託,忠誠擔當。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作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頭等大事。僅在2019年,省委常委會就舉行5次集體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2019年以來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
  • 始終做到念茲在茲 唯此為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始終做到念茲在茲 唯此為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2017年02月24日 07時15分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把農村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
    記者  袁卿予  攝永川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彭禹喬)5月6日,區委書記滕宏偉率隊深入來蘇鎮調研脫貧攻堅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他強調,要突出自身優勢和特點,壯大特色農業產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把農村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區委副書記潘文峰一同調研。
  • 王曉萍在長嶺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扭住關鍵再發力 抓住重點再...
    王曉萍在長嶺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扭住關鍵再發力 抓住重點再提升 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 2020-10-2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華學健: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紅網時刻婁底6月24日訊(通訊員 肖育濤)6月23日,婁底市委副書記華學健主持召開全市脫貧質量「回頭看」問題整改和脫貧攻堅普查工作調度會,研究分析當前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扛牢政治責任,紮實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普查這件大事,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市委常委、副市長梁立堅出席。華學健指出,要對標對表,切實增強思想行動自覺,按照市脫貧攻堅「百日攻堅行動」雙周調度會要求,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查漏補缺,確保問題全面清零、實現高質量脫貧。
  • 再擂決戰決勝戰鼓 再吹衝刺攻堅號角 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再擂決戰決勝戰鼓 再吹衝刺攻堅號角 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2020-06-30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阿幹鎮引起強烈反響
    「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引發阿幹鎮幹部群眾強烈反響,為全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幹勁。
  • 七星關區:做活山地特色 做精「黃金」產業
    發展山地種植業是山區最適宜的發展之道,在山地選擇種植刺梨,是七星關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手段,也是脫貧致富之道。剛過去的一年,七星關區西衝社區憑藉刺梨產業迎來一批收益。許多農戶家增收翻倍,幾戶種植「大戶」,經濟收益翻了一番。農戶的生活水平、經濟水平、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初識刺梨結「良緣」「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不開村委的帶領,多虧種下了刺梨,我們才有了增收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