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鏗鏘 力拔「窮根」——七星關區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記述

2021-01-13 多彩貴州網

  田壩橋鎮美麗鄉村一景

  全面建成小康,決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2017年,確保全區最後5個貧困鄉鎮年內減貧摘帽,167個貧困村、8.35萬貧困人口如期達到出列、脫貧標準。這是七星關區委、區政府的莊嚴承諾。

  這是時間表,也是路線圖;這是軍令狀,更是衝鋒號……

  聚焦精準,把思路變為行動,七星關區脫貧攻堅戰已然全面打響。

  (一)

  為貫徹落實好全市兩會的精神,迅速掀起新一輪遍訪貧困村活動,1月9日,七星關區委立即召開常委會,重點研究部署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打響了決戰貧困的「第一炮」。

  會上,七星關區確定將全區劃分為五大「戰區」,並對應建立由七星關區委統籌領導、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掛帥、副縣級領導包幹聯繫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幫扶,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指揮體系,即五大指揮部。

  為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繼續強化領導幹部帶頭作用,指揮部成立後,相關負責人便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奔赴脫貧攻堅的最前線。

  走訪中,七星關區將之作為一次精準脫貧的大練兵,以幫助幹部儘早實現從戰鬥員到指揮員的大提升;將之作為一次精準脫貧的業務培訓,從而避免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情況。同時,也為讓大家更全面地掌握實際情況,全面了解貧困戶信息,進一步熟悉精準脫貧業務工作,以便後期制定出更加切合實際的幫扶措施,並能針對貧困群眾的不同情況,分類指導、因戶制宜,制定符合實際的幫扶措施,實現精準幫扶。

  1月9日17時35分,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崔英魁率第一指揮部開展走訪活動。在野角鄉鄧家灣村委會,指揮部一行詳細了解貧困戶建檔立卡情況,臺帳資料,精準扶貧措施制定和對接情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貧計劃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開啟大走訪活動。

  當晚20時48分,崔英魁在村民吳開國家主持召開了一個短暫的院壩會。認真聽取部分貧困戶的呼聲和想法,並對脫貧措施一項項進行核對。在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致貧原因,以及相關幫扶舉措後,他還耐心向村民們講解了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鼓勵大家要多渠道增加收入。

  「扶貧的物資、資金一定要拿給真正的窮人,不窮的、好吃懶做的堅決不能拿。」

  「我們村吃水困難。」

  「我們村應該大力發展養牛。」

  ……

  「幸福不忘共產黨,致富感謝黨中央。」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像拉家常、擺龍門陣一樣,大家既談了修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又說了低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儘管當時天氣漸冷,現場氣氛卻十分熱烈。

  與此同時,其他四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也都紛紛抵達各自「戰區」,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經過第一輪的走訪活動,使廣大幹部群眾深刻認識到大規模走訪的重要意義。通過走訪,不僅能夠深入查找出脫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能有利於準確研判當前脫貧形勢,為今後抓好脫貧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二)

  2月6日,七星關區再次組織召開區、鎮鄉街道、村(社區)三級「113攻堅戰」推進大會,動員和激勵全區上下以奮發有為、只爭朝夕的姿態,聚焦「創新發展、同步小康」,以「大黨建」為統領,推進「大扶貧、大安全、大發展」工作,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努力奮鬥。

  為深入剖析貧困鄉鎮致貧原因,七星關區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準脫貧之路,探索貧困村出列、貧困戶脫貧的可行路徑。2月8日至9日,七星關區五大指揮部,30餘位區級領導和上千名幹部整裝待發,拉開第二輪走訪的帷幕。

  2月9日,崔英魁率第一指揮部走訪了鴨池鎮的貧困戶。

  在鴨池鎮營腳村村民彭開貴家,崔英魁一行人在了解到彭開貴身患重病卻仍意志堅強、不等不靠,不向困難屈服的感人事跡後,備受感動。

  「雖然我患有腦積水脊髓空洞的疾病,但我不會躺下。就算右半部分的身體逐漸癱瘓,我也會堅持賺錢養家。」彭開貴見到崔英魁時激動地說。

  彭開貴家裡的大部分開銷都是靠他賣水果賺錢。如今患疾病的他,連下廚做飯都很困難,可他依然繼續努力,為家裡打拼。

  聽了彭開貴的事情後,崔英魁對彭開貴的所作所為表示讚賞,並叮囑他要勇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對生活要充滿信心,要為大家樹立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榜樣。同時還叮囑隨行人員,今後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要用好用活「特惠貸」、「一市五金多套餐」等脫貧政策。積極動員轄區內貧困戶申請「特惠貸」和「一市五金多套餐」,整合資金,力求發揮最大效益。要避免出現平均主義,不能把脫貧項目均攤給貧困戶了事,必須立足實際,扶持有出路、有門路、有思路的貧困戶發展壯大,大力扶持鄉鎮農業園區建設,帶動其餘貧困戶脫貧。

  「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幹。越是艱難,越是緊迫,越是檢驗我們擔當的精神和實幹的能力。」在鴨池鎮組織召開的座談會上,在聽取各個小組的走訪情況反饋後,崔英魁說,「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吹響戰鬥號角,做實脫貧工作,認真做好整改落實,幹出脫貧成效,確保高效完成脫貧攻堅這個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換得民心。」今年以來,七星關區把遍訪貧困戶與領導幹部踐行「三嚴三實」、聯繫群眾、定點掛幫、駐村幫扶等工作結合起來,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實,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精準扶貧為抓手、產業發展為突破,全面聚焦「五通四有」和「四有五覆蓋」,全面準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實行差別化扶持、精準化幫扶,引導貧困群眾擺脫意識貧困和思路貧困,轉變思想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者:鄭林華 黎秀禹 來源:畢節日報)

相關焦點

  • 咬緊牙關再發力 堅決奪取最後勝利——七星關區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
    產業就業並行 穩定脫貧成效七星關區總人口170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4.7855萬戶21.086萬人。自2016年脫貧攻堅拉開帷幕,該區幹群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在4年的時間裡成功讓258個貧困村全部標註出列,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標註脫貧,並順利接受了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 貴州省信合公益基金會赴七星關區開展捐贈活動項目籤約儀式舉行
    盧波表示,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最後衝刺階段,省聯社黨委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號召,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為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廣角度、深層次的金融服務,為助力全省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七星關區青場鎮「生態農業」扮靚新農村
    七星關區青場鎮「生態農業」扮靚新農村 發布時間:2020-06-11 19:14:47      來源:畢節日報   近年來,七星關區青場鎮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 四川青川:脫貧路上,步履鏗鏘
    窮根如何拔?一代又一代的青川人苦苦尋覓,一屆又一屆黨委、政府孜孜探尋。         近年來,青川縣委、縣政府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集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施精準之策、下繡花之功,扶真貧、真扶貧,全縣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2021-01-15 18:01:22 來源: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
    「栽柑橘苗,覆蓋一些泥巴以後,要稍微拔一下,把根拔直了,再用腳踩一下,將泥巴踩緊,固定樹苗,還要把苗的尖剪掉一部分,這樣柑橘的成活率才會高。」  ……  走進七星關區生機鎮高流村,筆者看到百姓們圍成一個圈,技術指導員手裡拿著柑橘苗,給大傢伙講解栽種柑橘的技巧和方法,隨後,技術員拿著鋤具,親自示範,挖坑、施肥、抬土、栽種、修苗,百姓們跟著技術員的步驟,拿苗、抬農家肥、蓋土、修苗,忙得熱火朝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帽」 2020-12-1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彩貴州·相約2020」畢節七星關區:做好產銷對接 助推農產品...
    好在今年七星關區成立了農產品促銷專班,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為全區範圍內的農產品牽線搭橋,尋找買家,這下子直接解決了大地村村民的後顧之憂。看今年辣椒的長勢,預計1畝平均能產5000斤,今年全村種植了120畝,算下來大概能收入70餘萬元,明年會擴大種植面積,豐富種植品種繼續發展產業,鞏固脫貧成效。
  • 畢節市七星關區政協徐寧:一枝一葉總關情
    沒有豪言壯語 只有「走心」的身體力行四月的春天,春風拂面,陽光和煦。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八畝村村公所,駐村幹部徐寧,斜挎起她黃色的小背包,戴上太陽帽,拿起走訪記錄本和扶貧連心袋,興衝衝地和隊友們下村驗收2020年第一批生豬養殖項目。
  • 七星關區:做活山地特色 做精「黃金」產業
    發展山地種植業是山區最適宜的發展之道,在山地選擇種植刺梨,是七星關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手段,也是脫貧致富之道。剛過去的一年,七星關區西衝社區憑藉刺梨產業迎來一批收益。許多農戶家增收翻倍,幾戶種植「大戶」,經濟收益翻了一番。農戶的生活水平、經濟水平、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初識刺梨結「良緣」「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不開村委的帶領,多虧種下了刺梨,我們才有了增收的門道。
  • 七星關區阿市鄉:支部前移謀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打贏殲滅戰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為有效利用好4、5、6三個月的"窗口期",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立足工作實際,堅持"強黨建,興產業,助脫貧"的思路,統籌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鼓足幹勁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
  • 七星關區小吉場鎮:著力「四個抓手」 大力發展產業
    牟慧松 攝  為了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工作,七星關區小吉場鎮全面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速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力打造產業促脫貧。  抓產業選擇精準化。該鎮結合地理氣候,分析化驗土質、調查市場需求、把準政策導向、因地制宜選種,定調主打產業。
  • 貴州七星關區:工業發展撬動經濟增長「新引擎」
    近年來,七星關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立足產業辦工業、招商引資興工業、開發資源強工業」的思路,全力實施重點項目,集中建辦工業園區,不斷拓寬招商領域,全區工業經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強勁勢頭。
  • 治「病根」拔「窮根」——河北平泉全民健康工程鞏固精準脫貧成效...
    新華社石家莊12月31日電  題:治「病根」拔「窮根」——河北平泉全民健康工程鞏固精準脫貧成效見聞  新華社記者孫杰、杜一方、任麗穎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貧困家庭走出貧窮「泥潭」的「攔路虎」,也是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
  • 臥龍區英莊鎮:全力保障脫貧攻堅 提高群眾滿意度
    3月27日,臥龍區英莊鎮召開脫貧攻堅暨當前重點工作推進會,全體責任組長、支部書記、第一書記、行業部門負責人、全體幫扶責任人等
  • 【要聞】付海青主持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要聞】付海青主持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2020-12-03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群「大咖」齊聚七星關,只為了……
    △ 在雞鳴三省景區合影留念7月26日至28日,王祥夫等30餘名全國知名作家走進七星關區,旨在把七星關區自然美景、人文特色、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新成績滲透到藝術作品中,創作一批流芳百世的精品力作,提高全區文藝串座水平
  • 「我的脫貧故事」當好護河員 摘掉貧困帽丨七星關區層臺鎮斯慄村...
    我叫黃佑富,是畢節市七星關區層臺鎮斯慄村村民。雖然名為「佑富」,但以前的我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生活怎麼也富不起來。直到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好政策的到來,我才慢慢擺脫貧困。我們家門口流淌著一條清澈明亮的河,我是這條河的「守護者」,今年11月已工作滿一年。撿河裡的垃圾、砍去河道兩岸的閒枝爛木……這是我巡河、護河的日常。漲大水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是我工作最「老火」的時候。冬天水冷到刺骨,要站在河水裡才能清理垃圾。現在通過宣傳,亂扔亂倒的人少了,換作之前,一天能從河裡撿出不少垃圾。
  • 宜秀區楊橋鎮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
    宜秀區楊橋鎮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