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總我有個朋友,在網上買個飛機杯,給了差評。
差評原因說來可笑:店家包裝太簡單,快遞員看出送的是飛機杯,送貨時看他的眼神似笑非笑,有點奇
像我朋友這樣的男人其實不少。雖然靠飛機杯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捱的漫漫長夜,可還是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用飛機杯的男人。
但在康總我看來,飛機杯實在冤枉。
用飛機杯,絕對是男人排遣寂寞的正當手段。而且,包括飛機杯在內,每當男性成人玩具出現新的進化,都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技術進入一個新階段。
別覺得康總我是胡扯,這就給你慢慢道來。
「打飛機」,是鐫刻於男人基因裡的本能。
早在「聖經」中,就有俄南手淫而被上帝降罪處死的描述,西方人也因此把手淫稱做「Onania - 俄南之罪」。
而在中國,刻本最早見於宋代的「笑林廣記」,記錄了這樣一首歪詩:「獨坐書齋手作妻,此情不與外人知。若將左手換右手,便是停妻再娶妻。」
可見,男人獨處時對至高快樂的追求是不可阻擋的,古老的東方與西方之間沒有任何文化隔閡。
很快,東西方男人又達成了一項共識:只用手,不太給勁兒。
首先做出努力的,當然是長久領先於世界的東方大國,中國。
16世紀末17世紀初,中國正處於明朝中後期。民間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小型市場經濟呼之欲出,文化上也隱隱有了性解放的趨勢,出現「金瓶梅」這種世俗小說。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民間出現一門神器,「銀託子」——環形,用銀打造,講究者上面還刻有花紋。
據說銀託子有2種功用:一是行房事時,把它綁在那話兒下,增加硬度;二是在夜深人靜時,可以用它的環形結構代替雙手,排遣寂寞。
「金瓶梅」中,西門大官人就隨身帶著銀託子,以備不時之需。銀託子小巧、精緻、實用,如果沒有發達的手工製造業,絕無法製造出如此奇妙的玩具。
甚至,在銀託子身上,已經可以看到一點現代飛機杯的影子。但它也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硬:
用男人最柔軟部位與堅硬金屬刮蹭,看著都疼,不知道幾百年來是銀變硬了還是中國男人變軟了。
可惜的是,此後中國男人再未對銀託子做出改進。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也迅速凋零,國力相對西方,陷入了停滯不前的泥淖之
但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即將超越東方中國的西方,男人們也擁有了自己的深夜玩具。
時值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在大海上開疆拓土,培育出一個又一個跨越全球的強盛帝國。只苦了那些水手,在船上一漂幾個月,晚上除了數星星,只能跟男人們一起玩
為了排遣寂寞,一項偉大的發明應運而生。水手們用皮革縫製女性人偶,陪伴自己度過船上搖晃的夜晚,還給它們取名為「旅行夫人」。
17世紀,作為「海上馬車夫」,一隊荷蘭商船漂到日本,東瀛人民第一次見識了人偶這種奇技淫巧,給它們起名為「荷蘭妻」,這名字至今仍在日本用來稱呼充氣娃娃。
可以說,人偶是大航海時代的一個絕妙註腳。事實上,每個西方國家強盛時,幾乎都會有關於人偶的佚事傳出:
一戰前,奧匈帝國曾是歐陸最強盛的帝國之一,維也納也是藝術家聚集。而成長於其中的藝術家柯克西卡被愛人拋棄後,就找裁縫用動物皮毛做了一個她的等比例人偶;
柯克西卡人偶設計手稿
二戰時,納粹德國初期連戰連捷,據說希特勒不想讓德國納粹和非雅利安女人發生關係,下令發明人偶,供廣大軍官將校士兵使用;
二戰後,美國成為第一強國,紐約成為世界之都。恰是這個世界之都,百貨公司屢屢發生人偶模特被竊案件,被人盜走當作成人玩具…
不難看出,只有一個國家強盛時,國民才有精力去研究新的男人玩具,並且捨得把名貴的原材料花在那件只有10分鐘的小事上
然而,故事進行到這裡,一個文化中滿是奇淫巧技的國家還未登場——日本。
說起日本,直男腦子中會出現各種格式的小電影。但日本人追求的,可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刺激。
早在江戶時代初期,日本一位名叫善祐法師的和尚做出了一個叫「吾妻形」的玩意兒,供男人使用:
外殼借鑑製作刀鞘的技術,內部附上一層羽絨,再填入納豆或山藥做潤滑。不僅方便使用,還提供了絕佳的觸感。
可以說,「吾妻形」正是飛機杯的鼻祖。此後300餘年,日本人陸續做出各種喪心病狂的嘗試:
把絲瓜籽取出後直接使用,把魔芋在熱水中浸泡後切出孔洞使用,相似的嘗試還應用在南瓜、黃瓜、凝固的澱粉…所有能入口的柔軟東西,日本人民一個沒放過
不過在300多年的時間裡,飛機杯發展局限於水果邊界的拓寬上,最多加上西瓜、香蕉等在日本名貴的水果。
日本飛機杯技術的真正騰飛,出現在二戰後,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
上世紀50年代,成本相對低廉的人工合成橡膠開始在全世界普及。日本人民當然不會錯過這種好事,馬上嘗試把人工橡膠應用在飛機杯上,批量生產。
事實上,世界上所有觸感柔軟的高科技材料,全部被日本商家應用在了飛機杯上:橡膠、矽膠、乳膠乃至NASA研發的超感材料…
到了80年代經濟泡沫時期,日本經濟達到空前絕後的繁榮,GDP世界第二,奢侈品消費全球第一,新幹線貫通全國,科技產品領先世界。
而飛機杯,也在此時迎來又一次革命:在飛機杯裡裝個電動馬達,帶來震動刺激效果。
如今一部手機就能搞定的震動效果,在30多年前卻是絕對的高科技。當時一個裝了電動馬達的飛機杯,輕輕鬆鬆賣到1萬日元,按當時的匯率,約合40美
要命的是,這種帶電的精密玩意無法清洗,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說,擼一發1萬多日元…
天價如此,但這種飛機杯購買者眾,銷量可觀。當時的日本經濟昌盛,國民購買力強大,可見一斑。
直至今日,日本仍然是飛機杯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但若是說飛機杯的下一步進化,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回古老的東方大地,中國。
2016年,人工智慧AlphaGo在圍棋上戰勝了世界冠軍李世石,同一年,討論智慧機器人反叛人類的美劇「西部世界」開播。
媒體討論,「終結者」和「黑客帝國」等電影中,人工智慧奴役人類的場景似乎近在眼前。
而在工業4.0大潮中的中國,相比恐懼,商家們卻更多看到了機會。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家居,人工智慧翻譯…
所有舊時代的工業產品,中國人一個沒放過,一門心思給它安上人工智慧的光環。當然,飛機杯也不例外。
2016年開始,不斷有中國廠家推出人工智慧飛機杯,它們有相似的樣貌:
配合VR眼鏡播出的圖像,飛機杯可以自主掌控收縮等動作,還會根據用戶的反應進行反饋,實時調節,真正做到人機互動…
借著人工智慧的東風,中國會就此在飛機杯工業中佔據領導者地位嗎?現在看來,很有可能。
中國的情趣用品市場號稱300億,其中僅一家國產飛機杯廠商的市值,據說就已經達到6.5億。在這背後,使用100塊的一次性飛機杯的中國男人,數以千萬計。
在康總我看來,男人握住飛機杯的動作簡直意味深長。
從明朝先鋒到維也納的藝術家,從紐約市民到東京白領,你會發現所有愛用成人玩具的男人,全部是強盛國家的國民。
當一個國家的男人用100塊的一次性飛機杯爽一發時,他正處於最幸福的消費升級時期
所以,別小看任何一個用飛機杯的男人。買得起,說明能掙錢;願意花錢獲得快樂,說明有情趣;一個人獨處時還在運動下半身,說明能力強…
如果有姑娘看到最後這裡,我想告訴你們:
用飛機杯的男人不是不愛你,他只是有錢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