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聯盟揚言為澳復仇,拒絕對華貿易,1個月後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

2021-01-18 騰訊網

據中國新聞網1月14日報導,13日,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

2020年中國外貿出口好於預期,進出口總值超過32.16萬億元人民幣,貿易順差增加27.4%,再一次鞏固了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

近日,中澳關係日益趨向緊張,這種衝突和對立,也影響到了兩國在多個領域的合作,中澳貿易總額下降超30%,澳大利亞多領域損失慘重。然而,澳大利亞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失,反而將矛頭指向中國,企圖拉攏盟友為其"撐腰"。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3日報導,"五眼聯盟"成員密謀共同對中國商品實施貿易阻礙,共同商定了兩種策略,第一,五個國家分別對中國頒布制裁措施;第二,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其他四個盟國拒絕採購中國的商品,表示對澳大利亞的支持。

不過,事情只發展到計劃這一步就結束了。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所謂的"制裁措施"效果如何呢?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在新冠疫情期間,出口貿易激增,2020年12月,中國出口增長18.1%,進口增長6.5%,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780億美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英媒指出,中國進出口數額均超過了美國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測。

11月14日,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貨物貿易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充分體現了中國貿易的"韌性"和"潛力",中國對外貿易,既保持了穩定增長,也實現了質的飛躍。專家指出,儘管中國的經濟從疫情初期就已經恢復,但貿易額激增有助於進一步提振中國經濟。

專家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面臨巨大壓力,中國卻能從中受益原因有二。

一方面,中國大量出口防疫醫療物資,整體拉動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受全球封鎖政策影響,民眾對相關產品的需求大增,中國產品大受歡迎。

此外,受中國經濟的刺激,外國投資者爭相買入中國資產,數據顯示,2020年約1萬億元人民幣,通過連接海外買家與內地市場的滬深港通機制流入中國。同時,人民幣走強,兌美元匯率自2018年以來首次突破了1美元兌6.5元人民幣。

這個結果,讓西方大失所望

事實上,這並非西方國家第一次要組團"報復"中國,據《華爾街日報》透露,川普政府一直企圖聯合西方國家建立一個打壓中國貿易的非正式聯盟,但因為中國的市場龐大,人口眾多,消費能力強勁,美國的算盤只能落空。

不過,瑞銀亞洲經濟研究所分析師汪濤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其他地區的生產增加,消費者轉向更多的服務消費,中國在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多競爭。

文/薏仁

相關焦點

  • 澳媒:為替澳大利亞「報仇」,「五眼聯盟」密謀制裁中國商品
    自家產品對華出口接連受阻,束手無策的澳大利亞想到了和「五眼聯盟」其他成員抱團取暖。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12月13日援引澳大利亞新聞集團(News Corp)的報導,稱「五眼聯盟」正悄悄商議一項計劃,企圖聯合起來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以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
  • 五眼聯盟密謀替澳報仇!中方僅一招就令加拿大叛變,白宮怒不可遏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3日援引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報導,稱「五眼聯盟」正悄悄商議一項計劃,企圖聯合起來對中方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以反擊中方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據悉,「五眼聯盟」國家官員們討論出來的其中一個辦法是,由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各自對中方商品出臺制裁措施。另一個辦法是,澳大利亞對來自中方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如果中方考慮從其它地方彌補損失,美、英、加、新這四個盟國將拒絕從中方購買相關產品,以支持澳大利亞。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五眼聯盟」國家也是澳大利亞商品出口中方受阻的獲益者,例如加拿大。
  • 澳媒曝光危險消息,「五眼聯盟」對華又憋了個壞招
    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受到阻礙,國內經濟產生了劇烈動蕩,不少媒體直接狠批莫裡森,質疑他為什麼招惹中國。走投無路的莫裡森為求自救,寄希望於自己的小團體——「五眼聯盟」。澳大利亞媒體12月13日曝光危險消息,稱「五眼聯盟」正在商議一項重要合作,商量對中國實施「報復性制裁」,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限制。
  • 五眼聯盟出現分裂危機,強硬拒絕參與對華施壓
    因此,美國人心中自然非常清楚,於是給盟友們劃分了三個等級,其中最親密的4個國家和美國一起組成了五眼聯盟。在以往的行動當中,五眼聯盟總是保持著步調的一致,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軍事領域。然而令人詫異的是,近段時間都五眼聯盟或許出現了分裂的危機。
  • 「五眼聯盟」密謀,看似給澳「撐腰」實則挖坑
    撰文、校對丨南喬全文871字,閱讀約需2分鐘從當前披露的消息來看,五眼聯盟似乎正在達成一個新的計劃,來對中國的貿易進行報復。五眼聯盟中所有國家很有可能同時出臺對於中國的相關貿易制裁,而且澳大利亞也有可能會對中國出口的產品進行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手段,來迫使中國對澳大利亞進行妥協,但是很顯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 「五眼聯盟」一起對香港發難?中方反制回擊可針對五國
    有記者問到,據報導,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0日出席在奧克蘭舉行的新中商業峰會時表示,對華關係是新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中國是新最大貿易夥伴。面對新冠疫情,雙方應繼續加強在自由貿易、優化營商環境、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同時,新方將繼續就香港、新疆、人權等問題向中方表達關切。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澳11月貨物貿易順差創兩年新低對華出口大跌
    澳11月貨物貿易順差創兩年新低對華出口大跌2020-12-24 07:58:40   來源:富寶資訊     列印   澳大利亞統計局周三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11月貨物貿易順差為19億澳元,較10
  • 澳媒揚言澳打算報復中國,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媒體有關部分商品反傾銷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而在此後,澳媒不斷揚言要打算報復中國,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據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這幾天,因為一系列對華出口問題,澳大利亞陷入了焦慮。對於中澳經貿現狀,澳大利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 趙立堅數次點名的「五眼聯盟」到底是什麼?
    7月28日,紐西蘭宣布暫停與香港的引渡條約後,「德國之聲」就在報導中稱,在共享情報的「五眼聯盟」(Five Eyes)國家中,紐西蘭是最後一個中止與香港引渡條約的成員國,此前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已宣布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美國也籤署「香港自治法案」及一項行政命令,可終止與港有關協定。
  • 「五眼聯盟」真的會為它「出頭」?
    陶短房 旅加學者12月13日,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稱,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所組成的「五眼聯盟」正在討論聯手為澳大利亞受所謂「中國欺壓」出頭,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報導稱,討論出的兩套「反制方案」,其一是五國各自出臺對華制裁措施,其二則是讓澳大利亞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如果中國考慮從其他地方彌補損失,另外「四眼」將通過拒買中國產品對澳大利亞加以支援。不論哪個方案,其原理都如出一轍,即五國聯動。中國每出臺一項針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措施,另「四眼」就群起而攻之。
  • 密謀「報復性制裁聯盟」:是針對中國,還是坑害澳洲?
    據報美國欲聯合「五眼聯盟」其它四國共同為澳大利亞出頭,欲對中國進行「報復性制裁」。聽起來美國還真講哥們義氣,小弟有難大哥要出頭。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報導,稱「五眼聯盟」正悄悄商議一項計劃,企圖聯合起來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以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
  • 鐵桿盟友終於站隊澳大利亞,澳總理卻打退堂鼓:努力保持與華關係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一張諷刺澳大利亞士兵暴行的政治漫畫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用個人帳號轉發該漫畫後,澳總理莫裡森居然氣急敗壞地要求中方"道歉"。然而,不到一天時間,莫裡森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彎。他公開表態稱,不要進一步放大此事,要努力保持與華工作關係。
  • 強賣的澳大利亞:中國減少進口,五眼聯盟卻密謀替澳大利亞報仇?
    最近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出現了問題,五眼聯盟卻在私下裡商量對中國實施報復?01 五眼聯盟的來源五眼聯盟在最初的時候,是在二戰後英美等國成立的多國監聽組織「UKUSA」,成員國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個國家的情報機構組成。
  • 「五眼聯盟」被疫情撞出幾道裂縫:4隻小眼已或明或暗地開始與美國...
    原標題:冷戰遺留物「五眼聯盟」,被疫情撞出幾道裂縫【環球時報駐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特約記者 肖巖 王瀟 青木 柳玉鵬】冷戰遺留物「五眼聯盟」無疑是全球情報系統的頂級「朋友圈」。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5個展開情報合作的盟友被形容為「1隻大眼+4隻小眼」,但「小眼」沒少被「大眼」施加壓力。
  • 趙立堅數次點名的「五眼聯盟」到底是什麼? | 周末漲知識
    而趙立堅在記者會上提到「五眼聯盟」國家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也不是該聯盟國家首次就香港問題幹涉中國內政了。就在香港國安法正式實施後,「五眼聯盟」國家就率先暫停了與香港的引渡條約。除監聽之外,在「五眼聯盟」的間諜行動中,還包括一個名為「網絡魔術師」的任務。據悉,這五個國家組成的情報聯盟通過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虛假信息,利用社會學原理來操縱網絡言論,從而達成他們想要的結果。具體來說,間諜可能假冒某位網友,在他的博客上發布虛假的日誌,或者是發布關於一家公司的負面消息,從而破壞某個商業交易。最終的目的,是「利用網絡手段,對網絡世界或真實世界造成影響」。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3日稱,去年12月上任的特漢透露,他給中國高官寫了一封信,希望重新建立對話渠道,解決雙邊貿易爭端。特漢沒有透露是否在信中敦促中方停止對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禁令。不過,他專門提到了對華煤炭出口問題。他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
  • 澳洲對華貿易受阻,紐西蘭外長跳出來當和事佬:願幫中澳「休戰」
    12月1日,紐西蘭總理阿德恩更是不顧事實就澳洲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漫畫一事向中國表達了關注。紐西蘭的橫加幹涉沒有讓事情有任何改變。之後中國依舊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對澳洲的產品施行了禁令。而隨著澳洲商品被越禁越多,最近紐西蘭又出來橫插一腳,不過這回他們是想成為中澳兩國的「和事佬」。
  • 澳議員揚言驅逐百名中國外交官:長期從事"間諜活動"
    (原標題:澳議員揚言應驅逐百名中國外交人員:他們長期從事「間諜活動」)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為改善中澳關係,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  對此決定,澳方非但沒有反思,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近日還叫囂著要將中國上告WTO,討要個說法。他表示澳方掌握著足夠的證據表明,中方認定的反傾銷措施是錯誤的指控。在此情況下,伯明罕強硬的表態無疑是火上澆油,為改善對華關係,恢復疫情下的澳大利亞經濟,澳總理莫裡森拼了,直接把聲稱上告WTO的貿易部長換掉。據澳大利亞媒體12月18日消息,莫裡森計劃對內閣進行重組,將任命原教育部長特漢為新任貿易部長,而伯明罕將轉任金融部長。莫裡森還表示,特漢接任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致力於改善中澳貿易關係。
  • 西方呼籲購買澳產品,揚言不向中方強權低頭,卻被指身體比嘴誠實
    據俄塔斯社12月2日報導,近日瑞典、日本等8個國家的議員組成的聯盟呼籲聲援澳洲,希望本國民眾多購買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以反制東方大國對澳大利亞的強權,並表示不會向強權低頭。11月27日商務部表示,將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商需要繳納107.1%到212.1%的保證金。澳貿易部長表示,該措施對澳葡萄酒行業將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