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因為疫情影響嗎?不懂曆法別瞎說啊

2021-01-12 嚴眼看天下

大家好,我是嚴眼看天下。寫好玩文章,交天下朋友。

最近北京疫情形勢又緊張了,再次勾起了大家春節期間困在家裡每天看數字的痛苦回憶,特別是疫情發生在嚴防死守的首都北京,讓人揪心,畢竟,誰也不希望再次演變成非典一樣的情形。

提到年初,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放假的快樂啊?這不,端午節假期又要來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年的端午節來得很晚啊!難道是因為疫情影響?

顯然不是這個原因!細心的人會發現,今年農曆四月過後,又來了個閏四月,因此就直接把端午節搞到6月底了,這玩意是怎麼回事?

(一)

這就是咱們國家農曆的特色了,作為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前後擺動一個月都是有可能的,就看多不多這麼一個閏月,而閏月設置的規則又是「十九年七閏」,算下來,每2、3年就會有個閏月。

區別無非就是閏幾月的問題,比如今年的閏四月、還有閏七月、閏八月什麼的,在閏八月的年份,是可以過兩次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哦!那麼,什麼時候能閏正月,過兩次年呢?

不好意思,大家想多了,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包括我在內,有生之年都見不到閏正月的,這得好幾百年之後了,畢竟,上一次,也是好幾百年之前的事!

(二)

既然講到這兒了,那我們就把曆法的相關歷史和知識聊聊吧,給大家以後增加點談資。

咱們現在用得最多的,是公曆,這是來自西方古羅馬帝國的,以耶穌的誕生為公元1年,然後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每個月的天數之所有多有少,是因為早期的古羅馬的皇帝們,把自己出生的月份天數加來加去,就搞得2月天數這麼少,7、8月又都是大月了。

這些歷史一般人都知道,下面重點給大家講講很多人不知道的、但是和我們密切相關的國家傳統曆法—農曆的故事。

曆法作為天文學的分支,主要目的是為了指導農業,所以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曆法不重要,只有農耕文明才重視這玩意,而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很早就有了很先進的曆法。

先秦時期,確切的說在黃帝時期,就有了黃帝歷,然後它與《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曆》一起,合稱古六歷,這些都沒流傳下來。

唯一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由《周曆》演變成的周公解夢,或者是什麼老黃曆上所謂的今天宜婚嫁什麼的、不宜蓋房什麼的,這東西吧,反正每次2月14日情人節我記得都是不宜同房。

(三)

上面這些可靠性都不高,真正比較實用的,得從公元前104年西漢時的太初曆說起,那時,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引進了曆法,可以說,有了這玩意,就算沒曆法,也足夠指導農業生產了。

你比如清明這個節慶,不管它在哪天,下雨基本是跑不了的,這就很利於農業的實際操作。然後就這麼一直用啊用,一直用了500年,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出現了。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463年南北朝時期,咱們國家古代的數學家一定得是個搞曆法的好手,祖衝之搞出來了大明曆,第一次引入了「歲差」,直白點說,就是要在391年中安排144個閏月。

這個精度比最開始的「19年7閏」高多了,怎麼樣?你是不是第一次發現,原來搞圓周率精度的祖衝之還搞曆法的精度啊!

(四)

又過了100年,619年唐朝的時候,第一次頒布了通行全國的曆法,也就是說,雖然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並且要求書同文、車同軌,但是曆法是直到唐朝時期才全國統一的。

時間過得飛快,到了1280年元朝的時候,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修訂發布了授時曆,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部曆法,好吧,更加體現了和農業有關的水利、曆法不分家。

等到1645年清朝頒布《時憲歷》時,廢除了「平氣」,採用了「定氣」,這又是什麼意思?就是把我們24節氣中的間隔15天進行微調,更加符合地球繞太陽旋轉的運行規律。

再最後,就是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前夕,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中國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了。

咱們國家的農曆有個最大的特點,我們既不是以月亮為主的陰曆,也不是以太陽為主的陽曆,而是兩者的結合,或者說是「陰陽曆」,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吧!

相關焦點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幾月幾號是端午節?
    2020年的端午節就要來臨了,而且今年的端午節非常的特殊,號稱為21世紀並列最晚,也就是說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很多人還不清楚今年的端午節是幾月幾號,為什麼又是最晚的端午節,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2020端午假期安排出爐】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關於【2020端午假期安排出爐】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端午假期安排出爐】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相關的信息
  • 從天幹地支解釋為何今年端午為21世紀最晚?為何今年閏四月?
    馬上端午節就要到了,今年有一條關於端午的新聞是: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的端午節。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狀況呢?萬物都有因果,我從天幹地支的角度給大家解答一下這件事情出現的原因。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的端午節為什麼端午節為21世紀最晚?其實很簡單,因為前面有一個月不老實,插隊了。就是閏四月了。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還有三次是哪三次?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還有兩天我們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很多小夥伴跟我一樣,在期待著節假日的到來。今年的端午節是不尋常的一年,因為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難道每年的端午節不是固定的嗎,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計算的呢?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網友:2058年也是,相約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新華社發向紅梅 攝 資料圖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下來就已超過一個月。
  • 2020端午節怎麼放假 你知道嗎:今年端午節,21世紀最晚
    別慌,端午節放假安排新鮮出爐啦!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消息,端午節將放假三天,自6月25日至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相關閱讀:1.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2020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放假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今年端午節為世紀最晚 網友:這就是國慶中秋同一天的理由?
    眾所周知,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固定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如果按照陽曆來算,也就是6月25日,再過幾天,大家就可以修端午節回家吃粽子了。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今年的端午節是本世紀最晚的端午節。據了解,21世紀100年內一共有3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6月25日。雖然現在大家現在一般都是以陽曆計算日期,但是有些傳統節日都是按照農曆的日期算的。而農曆作為我國的傳統曆法,所採取的傳統農曆是一種以陰曆為基礎,同時又融合陽曆成分而形成的曆法,即為陰陽合曆。
  • 今年端午節,為什麼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有網友注意到,今年的端午節「遲到」了,要比去年晚了18天。這是為什麼呢?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而今年的端午節,卻來的比往年晚了一些。比如去年,端午節在6月7日就來了,而今年則6月25日才到。
  • 受「閏月」影響2018年端午節比2017年「晚」了19天
    新華社天津6月16日電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6月18日迎來端午節,2017年的端午節在陽曆5月30日,2019年的端午節在陽曆6月7日,這意味著2018年的端午節比2017年晚了19天,比2019年晚了11天。
  • 今年的端午,不同以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人們因為地域和習俗不同,過端午的方式多姿多彩。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這個傳說最早起源於南方,吳越先民用於祭拜龍祖的節日,後來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5月5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說法。
  • 為什麼今年的端午節這麼晚?
    為什麼今年的端午節這麼晚?端午節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是公曆時間卻年年不同,通常在公曆5月27日到6月25日之間變動。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去年的端午節是在6月7日,而今年卻晚到25日。其實是因為今年是農曆的閏年,多出來一個「閏四月「。我國的農曆一個月的長度是嚴格按照月亮的圓缺制定的。
  • 今年的端午節,21世紀罕見!關係到所有人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固定在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而今年的端午節,在時間上則是世紀罕見!因為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受「閏四月」影響,自此以後,庚子鼠年內的農曆節日,如端午節等,在陽曆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來說,都將向後推遲18天。去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非常讓人佩服得,如此複雜的推算方式,造就了我們現在21世紀最晚的一次端午節。可很多人說,那又怎麼樣?最晚最早對我生活又沒有影響!
  •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安康,粽情飄香!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粽子」假期 今年的端午節很特別!不要錯過這個信息.
    許多細心的網民發現今年的端午節「晚了」,比去年晚了18天。為什麼?當你進入一個小假期時,天氣怎麼樣?高速回程什麼時候擁堵?你需要在各個景點預約嗎.除了吃蠍子,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今年端午節為啥來的晚一些?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的第五天,但是今年的端午節晚了。
  • 今日起出京乘火車、飛機需持核酸檢測證明,端午節還出遊嗎?
    端午節將至,正在回暖的旅遊消費市場,受北京疫情影響,又遭遇當頭一棒。  6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表示,確有出京需求的,請抓緊進行核酸檢測後安全出行。民航、鐵路部門對出京人員登機登車前進行體溫檢測、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6月16日24時前已購買進出京機票、火車票的旅客,可以免費辦理改籤、退票手續。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2016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嗎 端午節出行攻略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在此小編先祝各位大大們端午節快樂啦~ 而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其中最被認可的就是紀念屈原說;好吧,在此也讓我們懷念一下這位偉大而有情操的先人。   然而今年的端午節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它還連著高考,也就是說6月7/8日的高考結束後,就是端午節了,因此小學雞們高考完想不瘋狂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