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文化引領 讓師生生命色彩充分綻放

2021-01-09 珠江時報

▲學生在桂城中學多元、個性、快樂成長。

▲科任老師在學校的教師發展中心研討教學業務。

▲學生在孔苑讀書。

桂城中學航拍圖。

▲學校打造的未來教育創新中心。

七彩徑、孔苑建成使用,為學生成長提供了更靚麗的校園環境和活動空間;疫情期間,全體教師勇於擔當,學生嚴於自律,湧現出一批批學習、教學好榜樣;高考成績亮眼,上高優線人數創歷史新高,藝術類考生上名校人數尤為突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桂城中學循著「正心成人」的校訓,做出一番不凡的成績。

回首輝煌過去,展望美好未來,也是在今年,這所名校定下了深化新課程改革與育人方式改革的三年之約,將繼續在「正心文化」的引領下,秉持「崇善立德、求真啟智、尚美雅情、正心成人」的辦學理念,踐行「培養適應並創造未來的人」的育人目標,深度推進七彩課程建設實踐,促進學生全面、多元、個性發展,進一步鞏固「禪桂中心圈名校」的地位。

七彩徑和孔苑落成

拓展學生在校活動空間

今年4月21日,桂城中學為升級改造後的孔苑舉行了隆重的啟用儀式;5月,長180米、色彩斑斕、蜿蜒迴環的七彩徑在校園西側竣工剪彩。至此,桂城中學新增的兩個「網紅打卡點」,讓這所被譽為佛山市「最典雅大氣、最有文化品位」的中學又添風採。

但凡到訪過桂城中學的人,無不讚嘆該校秀麗典雅又不失青春活力的校園風光。所有建築融嶺南建築與徽派建築元素於一體,連廊相通,風雨無憂;有為、天佑、飛鴻三大廣場及其融合的紙墨筆硯元素,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

外在如此驚豔的桂城中學,其「內秀」也不容小覷。該校始建於1986年,2008年遷址擴建,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首批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影視教育實驗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目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92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正高級教師4人(外派1人),高級教師112人,南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共41人。擁有一個省級名師工作室和一個市級名班主任工作室。

桂城中學秉承「崇善立德、求真啟智、尚美雅情、正心成人」的辦學理念,對標名校,對接高校,堅持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在校園文化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德育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諸方面逐漸形成特色,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高考再創佳績

未來教育揚帆起航

一直以來,桂城中學致力於培養適應並創造未來的人,在群芳爭豔的教育界也亮出了自己的光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桂中奇蹟」。

今年高考,學校上高優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681人;藝術類考生上名校人數尤為突出,北京電影學院1人,星海音樂學院10人,廣州美術學院9人,江南大學1人,四川美術學院1人,天津美術學院1人。

這一成績的取得,對2020屆高三師生而言來之不易。「疫情發生後,我們毫不鬆懈,很快就進入了複習階段,同學們的學習狀態都很積極,老師也總會準時批改完我們的小測。返校後,學校給高三年級提供了很大支持,每天晚上為我們安排兩位老師進行輔導。」2020屆高三學生陳鏡宇回憶起高三這一年尤其是下學期的學習生涯,十分感謝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校對自己的幫助。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順利考上了中山大學。

「正心成人」是桂城中學校園文化的核心文化符號。為強化正心教育的內涵,該校以積極心理學和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構建了「多元發展,學分激勵」的彩虹生涯課程體系,編制學生成長評價手冊,設置必修和選修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自主申報、自我成長。

2019年,學校投資100餘萬元建設高端STEM實驗室,與原有雲錄播室、校園電視臺等共同構成桂城中學未來教育創新中心。「未來教育」中心致力於培養「科學精神」與「實踐創新」,特別強調學習上的「跨界」與「混搭」,培養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實踐能力、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社團活動豐富多彩

搭建學子自由成長樂園

在桂城中學度過三年時光的學子,不僅學業成績表現優秀,當他們走出校園時,更是有崇高理想、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代新人。這應歸功於學校以學生為主體的育人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課程、活動,讓校園成為孩子們自由成長的樂園。

學校現有學生社團40餘個,涵蓋語言文化類、運動競技類、藝術展示類、文藝表演類、研究拓展類等,讓不同個性、不同潛質的學生享受到公平的優質教育,尋找個人成長路徑。學校每年舉辦「紳士淑女大賽」「有為讀書節」「天佑科技節」「飛鴻體藝節」「香凝女生節」「十八歲成人禮」「校園十大歌手比賽」「校園親子運動會暨嘉年華會」等各類活動。學校通過合理科學規劃,使活動系列化、性別化、課程化。

「桂中電視臺」成立於1994年,學校電視臺的電視作品共有九十多件次在國家、省、市、區等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中獲獎。學校電視臺從編導、攝像、採訪、剪輯、播放等都由學生完成,為有志於在傳媒領域發展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鍛鍊平臺。近幾年,學校不斷有學生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大學等高等傳媒大學。

剛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2020屆高三學生梁紫茵,就是受益於桂中多彩校園文化活動的代表之一。高二時,她在學校師生的支持下,跟好友們在桂中電視臺拍攝了人生第一部微電影:「微電影放映那天,是我17年以來最快樂的一天,也堅定了我之後要走藝考、讀導演系的道路。」這個被老師戲稱為拿了學校各項比賽「大滿貫」的女孩,在母校三年飛速成長,支撐了她走向理想學府繼續逐夢。

打造教師發展中心

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隊伍的精心澆灌。桂城中學擁有一支久經磨鍊的教師隊伍,教師經驗豐富又樂於奉獻。在疫情期間,他們化危機為契機,帶領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攀升教學水平的新高峰。

2020屆高三地理科組備課組長鄒穎堅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作為全國高中地理名師王旭工作室成員的她,在疫情期間參與選拔,成為工作室面向全國開展高考地理備考講座的6名教師之一。每周一到兩次的網絡研討會、全國各地老師對高考命題、課堂教學的討論和研究,以及面向全國高三師生的授課歷練,讓深耕教壇20年的她又獲得了一次新的成長。

「桂中的老師,不論是年輕的還是資深的,大家對待教學的態度都十分嚴肅認真。科組經常會召開聽評課和集體備課活動,學校也給予了我們許多培訓和學習機會,讓老師們能得到更快的成長。」鄒穎堅表示。

在全面提升核心素養的大教育背景下,桂城中學不僅十分注重學子的全面發展,也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對新入職教師開展「青藍工程」,實施「種子教師培養計劃」,精準指導;對骨幹教師實施「破壁工程」,定點突破;對優秀教師實施「項目推動」,轉化躍升。

為更好地激活教師成長的生命力,學校打造了全新的教師發展中心,集學校教師培訓、教師發展研究、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課題研究、服務與拓展於一體。本學期投入使用後,將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沙龍、教師培訓講座、名師工作坊等活動,多途徑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桂城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單

上高優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681人,比上屆620人多了61人

其中文化類多了48人;理科上高優線人數大幅度提升,理科參考人數786人,上高優線467人,比上一年351人增加了116人;

藝術類考生上名校人數尤為突出,北京電影學院1 人,星海音樂學院10人,廣州美術學院 9人,江南大學1人,四川美術學院 1人,天津美術學院1人。

文/珠江時報記者羅熾嫻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

相關焦點

  • 向梅:文化復興有路可尋 | 大學正心會輯要(三)
    五天的儒門曾子家學正心營在最後一個師生禮中圓滿結營。,在湖光山色的懷抱裡大家做了自我介紹,發現這次來的同修,個個都是社會精英,有教育領域、有投資領域、有企業培訓領域、有傳統文化領域……是啊,社會永遠是二八原則,按照他的規則運轉,只有精英們成長起來,才能用生命影響他的家人,企業,朋友,讓社會更加充滿生機勃勃而擁有持續性發展的力量……記得第一次見曾先生時,先生的儒雅氣質就如時空隧道穿越出來的翩翩君子,一襲布衣,又樸素又洋氣
  •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以文化人根本路徑,充分彰顯文化...
    ,進一步彰顯學校文化內涵、傳播學校文化特色、提升學校文化品牌知名度;校訓、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要素引領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師生中有較高的知曉度和認同度。突出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引領,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凝聚塑造攀大精神。形成了以「木棉」「陽光」系列、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節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通過舉辦「靜明周末」,安裝公益廣告,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景觀、學校辦學理念文化裝飾景觀等,結合宣傳欄、橫幅標語、網頁標語等,提升師生對學校頂層設計的文化認同。
  • 校園文化|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
    【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校訓解讀】正心。司馬光在《交趾獻奇獸賦》中有云:「吾聞古聖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無論學習還是處事,正心修身都至關重要。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傅子·正心篇》有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純正,也即「修身在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正心、修身,乃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為學者,只有先修煉內心、鍛造品格,將正心修身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成為國之棟梁。
  •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仲村小學以點帶面,引領師生「紅心向黨」
    每個黨員結合優勢制定"黨員先鋒崗"目標清單,一年來,全體黨員嚴格落實清單任務,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黨員爭創一流,做"創新先鋒"。"兩學":學理論、學模範。每周1次黨性知識、教育理論學習及考試;每月1次黨員先進模範學習和專題交流。引領黨員學思踐悟,做"學習先鋒"。
  • 湖沿小學:師生共同締造完美教室
    湖沿小學:師生共同締造完美教室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25日 09:33:39 | 作者:張楊羚 | 編輯:董之震  走進湖沿小學,你會對這所綠意蔥蘢、生機盎然的校園心生一種喜愛,你會自然感受到一種幸福的力量在釋放。
  • 以生命為主題 奏響師生成長樂章
    簡單地說,「生命教育」是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也是始終關注教師生活幸福指數的教育。為此,朝天中學圍繞「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積極建設校園環境,讓校園生活充滿關懷、激勵、溫暖與成就感,並讓每個師生都能真切地感受生活的意義和美好。在朝中校園,一草一木都洋溢著生命的氣息,一磚一石都賦予了文化的內涵,給人以蓬勃向上的生機和力量。
  • 做教育追夢者 聆聽夢想綻放的聲音
    原標題:做教育追夢者 聆聽夢想綻放的聲音   「讓每位學生想學、能學、會學、樂學」,孫寅堅持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生事業來追求。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大新華:黃潔夫教授開講「中華傳統文化與...
    活動由中大新華校長王庭槐主持,中大新華廣州校區師生同步在線觀看活動直播。↑圖為「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活動現場。↑圖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長王庭槐主持此次活動。據悉,「生命接力先鋒隊」是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創立的黨建品牌。
  • 文化喚醒師生的生命自覺
    一所學校沒有文化,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文化和靈魂都是看不見的東西,但是他們確實在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常說,最高層次的學校管理是文化的管理。通過文化讓教師形成生命的自覺,是校長最期望看到的。
  • 南昌工學院舉辦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第二屆美育成果展
    (通訊員 夏育盛)12月6日上午,南昌工學院在博文廣場舉辦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第二屆美育成果展。本屆藝術節以「不以初心立德,傳統文化系詩情;用匠心育人,藝術之花喜綻放」為主題,各族師生心手相攜,美育成果展、青年先鋒、國學、民族風情、社團文化、創意集市紛紛登場,展現出濃濃校園文化和美育教育濃厚氛圍。
  • 綻放羊中魅力,點燃青春激情記羊山中學2020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暨素質...
    為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2月23日至25日,信陽市羊山中學分級部舉辦了第十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  校園文化藝術節是羊山中學辦學特色的呈現,是展現師生風採、表現師生才藝的平臺,是羊中人文化自信和青春風採的一次全面展示。
  • 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表演粵劇折子戲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嶺南優秀文化,凸顯「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工作中,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特色成果。本次活動既是白雲區粵劇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粵劇教育特色成果的展示,更是全區中小學校學習、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一個新起點。       「嶺南粵韻飄香,白雲童心綻放」是本次活動的主題。活動分為「粵劇文化超市」以及「粵劇成果展演」兩個環節。
  • 111支啦啦操代表隊、2000餘名師生相約下城,舞動青春,綻放活力!
    111支啦啦操代表隊、2000餘名師生相約下城,舞動青春,綻放活力!本次比賽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辦,全國啦啦操委員會、杭州市體育局承辦,杭州市啦啦操健美操協會、下城區教育局、下城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下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杭州市捷陽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南京新恆鼎體育推廣有限公司、南京青鵬會務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全省各地市的111支啦啦操代表隊用嫻熟的動作、強大的陣容跳出了啦啦操的魅力。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器官捐獻是大愛奉獻精神,是慈悲救人善舉,是一種生命的接力。器官捐獻志願者拯救了許多終末期器官衰竭病人,同時使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在這個世界上延續,繼續綻放發光發熱。希望加入器官捐獻支援隊伍的我,也能通過拯救他人的生命。  2019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謝彩儀同學表示,器官捐獻是對生命的一種延續。如果能在逝世以後幫助其他人「重生」也是極有意義的。
  • 觀心、修心、正心:再看《心文化與儒釋道》
    文化離不開人,心文化的主導是人。人的成長路徑和心文化息息相關,人的成長路徑分為業力模式、覺醒模式、涵養模式。《論語》開篇講到:「學而時習之」,學是指學智慧、學大道,習是指踐行、實踐,涵養模式就是在生命的時時刻刻都在「學」「習」,並得到了樂趣。世界上的事物是非常複雜的,可以複雜到無限;也可以是非常簡單的,可以歸結為一個字——心。
  • 《夢中的婚禮》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劇本扶持工程
    為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劇本扶持工程入選劇目《夢中的婚禮》,把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個人、彭銀華烈士以身為盾,舍己救國,用生命鑄就醫者本色的感人故事搬上了京劇舞臺。面對疫情他選擇了大義,逆行的路上他默默付出,充分展現了抗疫期間全民互助、共克時艱的平凡與偉大。中央戲劇學院項目負責人孫尚琪表示:有感於這一故事,感人至深的現實主義魅力和崇高的奉獻精神,《夢中的婚禮》力圖通過戲曲的形式展現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多少平凡人以非凡之毅,「點亮生命」之光。
  • 正心頌體怎麼樣
    打破固化的心靈 與思維模式,激活生命力,喚醒細胞記憶,舒經活絡,補充生命能量。我的第一次接觸頌缽我去年自駕去南京旅遊,去湯山的正心頌缽做了一次美容美體行業的頌缽spa,也就是尼泊爾睡眠spa,平衡調節了我的七個脈輪,讓我變得安靜,平和,
  • 守土盡責打贏這場生命安全「保衛戰」 ——我省高校師生全力以赴...
    時間就是生命,防疫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我省高校黨委切實擔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迅速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師生、黨員幹部將黨旗插在抗疫第一線,以多種方式投身抗擊疫情工作,用愛與責任構築起一道攜手抗擊疫情、保衛師生健康的堅固長城。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唐彩教育】文化展現魅力 藝術綻放芳華
    智升學校第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家長開放日震撼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