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長拳

2021-02-13 武學天地

南拳流派之一。相傳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傳,故稱太祖拳。太祖拳法講究實戰,攻防格鬥,起如風,擊如電,前手領,後手追,兩手互換一氣摧。特點為套路嚴謹,動作舒展,招式鮮明,步法靈活,剛柔相濟,虛實併兼,行拳過步,長打短靠,爆發力強。其勁力發揮於撐、攔、斬、卡、撩、崩、塞中,「囚身似貓,抖身如虎,行似遊龍,動如閃電」。其主要手法為挑、砍、攔、封、閉、纏、掃、踹、彈、撩、鉤、撞、絆、纏。交手時,講求一膽、二力、三功、四氣、五巧、六變、七奸、八狠。進身前「審勢觀察細留神,逢弱直衝入中門,遇強避鋒繞步錘」,手步相連,上下相隨,遇隙即攻,見空則撲。招式有非攻即防,虛中寓實,實裡含虛,一式多變,借敵之力以制其身。

其基本功主要有「三型」、「五功」。「三型」為頭、手、步,「五功」為臂、腿、腰、樁、氣。太祖拳術套路有一路太祖拳、二路太祖拳、十八趟羅漢拳、遛腿架、遛腳式、八打二十式、太祖長拳、行步拳、十二趟彈腿等,器械有太祖棍、三節棍、少林棍、十二連槍、梅花槍、四門大刀、方便鏟、雙手帶、梅花刀、梅花雙鉤、萬勝刀、應戰刀、青龍劍、二朗劍、雙鉞等,對練套路有對打太祖棍、三節棍進槍、單刀進槍、大刀進槍、子母錘對打等。

補充:

古傳太祖拳法闡真

世傳太祖拳法有兩種,一曰宋太祖長拳,一曰明太祖洪拳。這兩種太祖拳法是截然不同的,但均是古傳精品。鑑於此,筆者僅就自己所知,對古傳太祖拳法做一介紹。不足之處,敬請高明之士斧正。

一、源流

宋太祖長拳,古稱「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亦稱做「太祖拳」,此拳據傳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創。宋太祖乃一代馬上皇帝,一條盤龍棍打下趙氏江山300年,其文治武功之強自不待言。然宋太祖畢竟是一代政治家、軍事家,而非武術家,是否有此閒心造拳,我們無從考證。但現在的宋太祖拳法,至少在明代之前便已大放異彩了,這確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明代戚繼光在其著作《紀效新書》中說:「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又有六步拳、猴拳,各勢各異,而實大同小異……」由此可知,在明代戚繼光之前,便已有宋太祖長拳流傳了。而明代著名武術家程衝鬥在其《少林棍法闡宗》中說:「古人制藝必立意,吾人資性各有所長,豈可盡廢。惟楊家槍、太祖長拳、綿張短打、孫家陽手棍、少林兼槍帶棒,乃五家不傳。苟能習練精熟,得其心印,餘可敝帚棄之矣。」可見宋太祖長拳在明代時極有聲譽。

實際上,太祖長拳應源於宋太祖訓練士卒的遺法真傳,綜合士卒在戰場上真拼實殺的格鬥經驗編製成三十二勢長拳。宋太祖登基後成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猶覺此拳的珍貴,乃名之為「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

空口無憑,這裡尚有《少林拳譜》為證。宋初少林寺主持福居禪師為振興少林拳法,曾邀請當時全國18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藝,宋太祖長拳便是18家之一。後福居禪師綜合諸家之長匯成《少林拳譜》,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現今所說的少林拳源於達摩十八手純屬後人附會之言。

中國武術發展到清代至巔峰,一時間門戶叢生。於是一趟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便也分成諸多流派,但其中最為有名的,還要數少林太祖門了。

少林太祖門有南北兩大流派。南派少林太祖門之太祖拳受到南拳的影響,宗法已略有改變,主要流傳於南少林的發源地福建省的泉州、漳州等地。而北派少林太祖門則流傳較廣,並且保持了太祖長拳的原始風格,主要流傳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眾所周知,北派嵩山少林分3大家,即江家、孔家、俞家,而俞家少林又分二郎、邦它、羅漢、大聖、金剛、太祖等,其下又分多種流派。太祖門尚有如下幾枝:

1 太祖:秘宗名師張耀庭所傳的一枝,張耀庭傳劉雲樵。此脈在臺灣、美國尚有流傳。

2 老拳師:黑龍江武術館教練劉洪仁所傳之少林太祖門武術。劉洪仁先生的太祖門武術乃是家傳,主要傳人有李承祥、劉志華等。而李承祥先生曾撰寫過《少林拳法》一書,介紹了該門太祖拳第一節拳法。

3 滄州太祖門:此門傳承不詳。

4 乳山陳氏太極傳人:牛郎棍掌門肖明魁老師傳於其弟子鍾玉順先生的太祖長拳,此拳另一名為小洪焰,僅為一個拳路。

5 少林寺中的太祖拳:此拳也僅是一個拳路,一名少林長拳,又名少林三十二手短打。梁以全先生的祖上在清代道光年間從少林寺僧湛德處學習了此拳,具體請見梁以全先生所著的《嵩山少林拳法》一書。

至於明太祖洪拳之所以稱洪拳,是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為「洪武」,加之明太祖亦是一代馬上皇帝,曾創立過大、小洪拳,故後世反清復明義士則將此拳稱為「太祖洪拳」。筆者有幸從好友習得此拳,故對此略知一二。

二、太祖門的內容

(一)少林梅花門所傳之太祖長拳:共分三節四段,全拳共三十二勢一百單八招。太祖長拳是本門的根基所在,本門除太祖長拳外,尚有黑虎拳、梅花拳、大洪拳、醉八仙、螳螂十三招、嶽家捶、小虎燕、梅花刀、梅花劍、梅花槍、滾堂雙刀等拳械共約30餘種。

(二)劉洪仁先生一系的太祖門:有十八節長拳、太祖三十二勢、梅花刀、八方刀、龍泉劍、雙刀、梅花槍、齊眉棍、春秋大刀、七節鞭等。

(三)少林寺傳太祖長拳(三十二手短打)拳譜:海底撈沙、迎面扳手、撩陰截把捶、撐膀、合身、提地擎天、撂手撩腳擠手炮、撂手單衝拳、右二起腳、雙括、束身雙抱拳、左橛楔捶、鳳凰單展翅、搖山、扳手推腰、虎撲、挑打器眼、束身雙抱拳、右橛楔捶、十字闖步前後衝拳、盤肘、虛步亮掌、黑虎掏心、左二起飛腳、贅地炮、燕子取水、霸王觀陣掏鬢捶、磨腰掏肋捶、虎撲、雙抱膝、蹬足雙衝拳。

(四)太祖洪拳:太祖洪拳共有4個拳路,分別是大洪、小洪、活法黃龍、虎爪點穴。

三、太祖長拳探真

太祖長拳流傳日久,傳承各異,其拳法難免有所差異。現僅以太祖長拳在本門流傳的情況為例作一分析。

本門因出自少林太祖門,所以太祖拳是本門的根本,是入門必修拳法,也是功力性質的拳法。本門太祖長拳共三十二勢一百單八招,拳路極長,共分三節四段。上節稱為地盤拳,有兩段(每一段皆可單獨成套),是基礎;中節稱為人盤拳,集長拳、短打於一體,是本拳精華所在;下節稱為天盤拳,是收拳。太祖長拳之所以稱節、段,而不稱路,是因上一節的收勢即為下一節的起勢,全拳如長山之蛇,擊尾而首應循環無端。此拳的特點如下:

(一)拳招古樸,拳路精奇

本門太祖長拳的拳招可以與《紀效新書》、《少林短打拳譜》等古譜所敘相印合。如《經效新書》中的懶扎衣、探馬、朝陽手、雀地龍、金雞獨立這5個拳架,《少林短打拳譜》中的套捶、雙手扣、二郎擔山、懷中抱月等勢,在本門太祖長拳中均有顯現。與古譜的印合,可以斷言此拳乃是古傳太祖無疑。此外,此拳的手法、步法、腿法等與劉洪仁先生所傳的太祖也基本一致。說拳招的古樸,只要見到了本門太祖長拳的探馬,大家就會明白為何《紀效新書》會說「探馬傳自太祖,諸勢可降可變,進攻退閃弱生強,接短拳之善」,其他拳招亦然。

另外,從拳路上看,你會發現此太祖拳法拳路古意盎然。起勢先是「探海撈月雙抱拳」、「英雄提袍懶扎衣」、「三步升堂挖金磚」3個動作,收勢是「拜四方禮法周全」、「退三步定氣還原」兩個動作,僅以起勢、收勢而言,筆者尚未見到外界任何一個流派能保持如此古傳拳術的禮法與精義。

(二)剛柔並濟,內外合一

在外行人眼中、太祖拳應為少林拳,是外家拳,其特色應是剛猛。實則不然。太祖拳的動作是剛柔相濟的,其柔和之處較之陳氏太極絲毫不差,其剛猛之處比八極尚且有餘。如「搖轆轤恨地無環」前柔後剛,又如「晃乾坤伏底通背」、「上步橫靠身連進」這兩招,運動起來如大蟒蛇行、滾滾而動,令人嘆為觀止而神往。

太祖長拳是內外一體的,其拳法中暗含各種功夫訓練。如起勢的雙按掌實為少林派十八羅漢功的呼吸法,猛然提氣聚神,用於對敵。

(三)源於少林,而不同於少林

太祖長拳源自少林,這毫無疑問。但由於此拳比較忠誠地保持了古太祖拳的風格,所以又異於少林本派的拳技。梁以全先生的少林長拳(或稱三十二手短打)是披身小架,而本門太祖長拳則是長拳大架,風格迥異。

相關焦點

  • 太祖長拳的秘密
    轉眼間二十年過去,短板理論早已受到質疑,新的觀點層出不窮,圍繞長板展開布局,藉助外力補齊自己短板的理論開始盛行。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的這位同學,更想到了一門普通又高大上的武功——太祖長拳,細想之下,太祖長拳裡蘊含著太多的秘密,挖掘出來,竟然是長板理論的絕好說明。
  • 太祖長拳之威猛
    太祖長拳之威猛      我在上世紀80年代觀看過許多香港影視,在片中經常會有一些武林高手演示一點拳腳功夫
  • 太祖長拳三十二勢
    太祖長拳手抄本,清初尚有流傳。而今所據是民國七年(1918)上海大聲書局出版的《拳經》一書,在卷二中載有宋太祖長拳三十二勢圖。
  • 長拳短打今何似
    「長拳短打、馬上步下」是評書裡形容猛人猛將技藝全面的常用詞,本是說書人的口頭禪,卻也啟蒙了許多人對武術的認知。眾所周知,長拳短打一詞,本是具體的拳法名稱,如明代戚繼光所記錄的太祖長拳、綿張短打(當然稍晚一些的太極拳論也因有「如長江大河者滔滔不絕」,稱太極拳為「長拳」)。
  • 揭秘:形意雜式錘(心意閘勢)來自地趟長拳(霎步翻車):烏龍倒取水,退步懶扎衣
    註:都以「太祖長拳」為名,此「太祖長拳」卻非彼「太祖長拳」,是抗倭名將,也是武術技擊家戚繼光,在太祖長拳的基礎上,集合各家所長彙編而成,而其特點即有原本長拳的串聯套路,也有單批出來的趟子,以「高趟、中趟、地趟」為分,因與少林(太祖)長拳有了區別,所以被稱為地趟長拳。山東、河北地區的「太祖長拳」多是戚繼光拳經中長拳,這一門長拳,對通臂、劈掛、太極、紅拳、螳螂影響都很大。
  •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時間:2020-02-26 17: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加點方法 太乙長拳升級加點技巧與你分享 煙雨江湖太乙教太乙長拳怎麼加點?
  • 一路長拳前十個動做教學.
    中國第一個功夫網絡教育機構,致力於提升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推動全民健身功夫者面向全世界授課,同時歡迎各路高人在功夫者平臺推廣功夫文化
  • 小構架的詠春拳比大開大合的長拳實用?各有各的優勢!
    這些少林武僧拳法練得怎麼樣暫且不論,因為詠春拳愛好者的疑問是大開大合的長拳類武術。詠春拳的特點是馬步小、出拳緊湊速度快、拳法的幅度很小。毫無疑問詠春拳是有一定的實戰性,練法也比較接近實戰。武術常說的怎麼實用就怎麼練,詠春拳在這點上符合武學理論。但要說最符合實戰的恐怕只有拳擊、摔跤、mma等現代格鬥了,因為這些格鬥的訓練方式完全就是為了實戰。
  • 四川省優秀運動員、全國長拳+刀術全能冠軍徐竹航:別看他的年紀小...
    模樣乖巧的徐竹航個子不算高,在教練的指導下,手上衝、劈、崩、貫、砸等拳法,推、挑、撩、劈、砍等掌法,頂、盤、格等肘法,配合腿腳上的彈、蹬、踹、點、鏟、踢、裡合、外擺、拍、掃等,做出或快或慢、或動或靜、高低起伏的長拳動作。
  • 清史 | 清太祖努爾哈赤
    顯祖有子五,太祖其長也。母喜塔喇氏,是為宣皇后。孕十三月而生。是歲己未,明嘉靖三十八年也。  太祖儀表雄偉,志意闊大,沈幾內蘊,發聲若鍾,睹記不忘,延攬大度。鄰部古勒城主阿太為明總兵李成梁所攻,阿太,王杲之子,禮敦之女夫也。景祖挈子若孫往視。有尼堪外蘭者,誘阿太開城,明兵入殲之,二祖皆及於難。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 長拳連環手防身搏擊
    習者若能在熟練表演長拳套路的同時,對其防身搏擊內涵和變式制歹徒技法有所了解,充分發揮其防身自衛的實用功效,則有利於抗暴安良,維護社會的安定。本文精選出一路長拳中的預備勢、弓步雙擺掌、僕步摟手、弓步撩掌、推掌彈踢、弓步上架推掌拳式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對比分析法研究其變式制歹徒效果,謹供搏擊愛好者演練運用時參考。
  • 燕雲臺太祖系三支是什麼意思 太祖系三支分別指的是誰
    燕雲臺播出了,劇情剛開始就提到了太祖系三支爭權奪位的事情,蕭家夾在中間難以站隊,那麼很多人就在問了太祖系三支是什麼意思?太祖系三支分別指的是誰?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燕雲臺太祖系三支是什麼意思  幽州燕雲臺,世宗皇帝耶律阮冊立南人女子甄皇后為後,如今大遼主上是耶律璟,太祖系被分成了三支派系,分別是太平王罨撒葛、耶律喜隱還有遼景宗耶律賢,他們都想要皇位,因此都需要蕭家的支持。
  • 王育濟,陳曉瑩:宋太祖與他的家人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
  •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
    而在明朝的史料中,萬曆二十四年,努爾哈赤在一份書信中寫道:「女直(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努爾哈赤」,他自己說自己姓佟。就算是取個漢姓,也應該是黃或者是艾,怎麼都不該和「佟」姓沾邊。那麼這位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姓「佟」,又是怎麼回事呢?  依據現有史料,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努爾哈赤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山裡迷了路,遇見一位漢族商人佟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