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權威新聞發布平臺,點擊上方「成都發布」快速關注
成都日前出臺《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
小編過了一遍《實施意見》——
初步了解了哈
今年起,成都每隔兩年就有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成開放
來看看詳情先↓
到2016年底,除了成都博物館新館要建成開放
還有這些...
到2016年底——
-所有縣級文化館達到國家二級館以上,其中一級館佔比50%以上;
-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完成50%以上;
-成都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
-成都市文化館新館、成都圖書館新館、成都美術館、成都大劇院、音樂廳等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完成項目選址並啟動建設。
到2018年底,除了完成杜甫草堂「千詩碑」建設
還有這些...
到2018年底——
-所有縣級圖書館成為國家一級館;
-100%完成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任務;
-完成杜甫草堂「千詩碑」建設
到2020年底,成都大劇院、音樂廳等設施建成開放
你期待的都建成開放了...
到2020年底——
-所有縣級文化館成為國家一級館;
-非國有博物館、美術館(含畫廊)數量分別超過100家;
-成都市文化館新館、成都圖書館新館、成都美術館、成都大劇院、音樂廳等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成開放;
-完成「巴金博物館」建設;
-成都美術館成為全國重點美術館。
小編選取了部分實施標準,
大家可以看看先。
成都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
(2016-2020年)
免費上網
免費共享數字資源
縣級公共文化機構需建有並接入市級平臺的全面為民提供的服務性網絡平臺,設施內免費提供足夠的有線及無線wifi網絡接入埠。
文化共享工程區(市)縣、鄉鎮(街道)、社區服務點建有公共電子閱覽室,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中心、室)建有公共電子閱覽室,並免費提供上網服務。
市級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量達到30TB,縣級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量達到4TB。
免費開放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開放
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公共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錯時開放時間不低於開放時間的三分之一,周末及節假日正常開放,基本服務項目健全。
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分別形成2個以上服務品牌,區縣文圖兩館分別形成1個以上服務品牌。
縣級公共體育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免費開放,免費提供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場所全民健身器材。
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參觀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實行門票減免
公共圖書館和有條件的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含農家書屋)配備盲文書籍,開展盲人閱讀服務。
各級文化館、體育館等每年組織開展針對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文化活動。其中面向殘疾人和老年人開展文化活動不低於1次,面向未成年人開展文化活動不低於1次,面向農民工開展文化活動不低於1次。
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參觀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實行門票減免,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遺產日免費參觀。
城鄉低保對象家庭、城鎮「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對象免收有線數位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
每年向特殊人群放映公益電影2000場。
免費觀看影視
對有線電視未達地區提供地面數位電視節目不低於25套(未完成無線數字轉換的地區提供不低於5套模擬電視節目);在地面數位電視信號未覆蓋的邊遠山區,通過已安裝的直播衛星接收設備收看國家提供的25套電視節目。
為農村群眾提供數字電影放映服務,每個村、涉農社區每月放映1場公益電影,其中每年國產新片(院線上映不超過2年)比例不少於40%;公益電影進影院每年放映3000場。
為中小學生每學期提供2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