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班裡的男生喜歡外放一首歌,當時只覺得這首歌好聽,卻不知道是誰唱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許巍的《藍蓮花》。
許巍又叫許少年,曾經的許巍是一位叛逆的少年,他希望自己能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玩搖滾,為此不惜和家裡人對抗。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許巍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現在的許巍,再也不是那個追求大紅大紫的許巍了。
喜歡搖滾的各位相信都十分熟悉許巍這位歌手了,搖滾音樂在我國不算是特別大眾化的音樂,普通人常聽的歌曲一般都是流行音樂。許巍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搖滾音樂,他以崔建為自己的偶像和奮鬥的目標,許巍希望自己能成為像崔建那樣的歌手。十六歲那年,許巍開始學習吉他,並且積極參加比賽,尋求機會。
許巍的夢想十分天真,但也十分勇敢,玩搖滾的男孩子都渴望能夠站在大大的舞臺上,給自己的歌迷們唱歌聽,許巍也是如此。許巍的父母是非常傳統的,他們希望許巍能夠好好學習,能考上好的大學,能進入中科院發展。但是許巍志不在此,在高考前夕,許巍帶著為數不多的積蓄,還自己的那一把吉他離開了家,為了養活自己,許巍不得不四處唱歌賺錢。
年輕時的許巍雖然沒錢,但是有著一腔熱血,他留起了一頭長髮,因為這樣更酷更搖滾。十八歲的許巍這邊演出完,連飯都來不及吃又跑去那邊演出,有時候還要幫助搬樂器,一天下來賺不到幾個錢。玩音樂本就是非常燒錢的,許巍那時候的生活很辛苦,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回頭。後來許巍組建了自己的樂隊,樂隊名氣大增,許巍也逐漸被外界關注到,他的才華終於在1995年的時候,被看見了。
在1995年,許巍寫了一首歌,叫《執著》,這首歌因為被田震演唱而爆紅,但是這首歌其實是許巍創作的。田震因為這首歌紅遍了大江南北,而它的幕後創作者許巍也名氣大增。其實當年還有一個小插曲,田震很喜歡這首歌,希望許巍能夠賣給自己。
而許巍只收了一塊錢,就把這首歌給了田震,或許是因為感激田震推薦自己進公司,也或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發揚光大,所以許巍並沒有出很高的價錢。後來田震也很坦然,表示自己喜歡這首歌,所以才推薦許巍留在公司的。
田震和許巍兩個人互相成就,田震火了許巍也有了名氣。不過,許巍的生存卻成了很大的問題,當歌手是為了夢想,這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是現實的溫飽卻成了很大的問題。一個人的火是暫時的,等到熱度過去了之後,許巍又開始鬱郁不得志。有很多次,許巍都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幾次站在天台,又默默下去了,甚至還和父母交代了後事。
直到後來,許巍在街頭看到了一位流浪歌手在唱歌,那一刻許巍突然悟了,其實自己也可以好好生活。他暫時放下了音樂,開始讀書、生活,心靈慢慢平靜了下來。
直到《藍蓮花》這首歌的出現,許巍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火遍大江南北。如今的許巍已經五十多歲,也收穫了一批歌迷,雖然他平時很低調,演唱會也不愛宣傳,但是場場爆滿,從不缺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