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遊戲的發展從一開始的粗糙進化到了如今可以成熟使用各種心理暗示、氛圍和音樂就可以帶給你足夠刺激的恐怖3A大作。現在,就跟著筆者來看看這麼緊張又刺激的遊戲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吧。
長久以來玩家們因為尋求自己平淡生活中所沒有的劇情對遊戲趨之若鶩,又為了追求刺激這一刺激的追求營運而生了能帶給人內心最原始衝動的遊戲類型:恐怖遊戲。
這種從心靈深處直擊腦髓的感覺,使得恐怖遊戲在遊戲發展史的地位舉足輕重,隨著玩家群體的增加,恐怖遊戲的發展也從一開始的粗糙進化到了如今可以成熟使用各種心理暗示、氛圍和音樂就可以帶給你足夠刺激的恐怖3A大作。現在,就跟著筆者來看看這麼緊張又刺激的遊戲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吧。
1、《鬼屋魔影》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角色的攻擊動作是撩陰腿和扇耳光。」
時間首先來到了1992年的6月份,法國Infogrames公司發布自己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成就——《鬼屋魔影》。《鬼屋魔影》是史上一款3D恐怖遊戲,也被全球諸多玩家奉為「恐怖遊戲鼻祖」,這款遊戲中有著當時絕無僅有的超前手法,利用3D圖像的強大模型勾勒出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加之優秀的背景和聲音營造出的氛圍製造使得90年代的玩家們頭一回感覺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刺激」。
至今為止,《鬼屋魔影》系列已經推出了包括《鬼屋魔影:啟蒙》在內的六部。但是似乎除了123代之外,玩家們對於剩下的遊戲並不買帳,可以將其歸為畫面提升了,引擎換了,遊戲性丟了的典型。
2、《生化危機》系列
緊隨其後的便是卡婊的著名ID之一:《生化危機》,《生化危機》於1996年3月22日發布,這個本是實驗作品它卻意外地成為了卡婊最成功的遊戲之一,三上真司這位之後的業界大佬也正是從《生化危機》開始展露鋒芒。得利於PS強大的機能,能為玩家渲染出了一個由T病毒統治的喪屍世界,玩家通過操控一個角色一把武器一個手電這個設定也讓玩家們感覺到末日來臨時的真實。遊戲發售後一直好評,僅在日本本土銷量就超過一百萬,《生化危機》成為了PS主機首款過百萬的原創遊戲,也從另一方面被載入了遊戲史。
《生化危機》到現在已經推出了26款,其中還包括了各式各樣的重置版。而遊戲質量在三上真司,神谷英樹等核心開發者出走之後一落千丈,儼然有成為求生之路的趨向,現在《生化危機》已經淪落為了卡普空門下dlc和重置版續命ID的一部分。一代神作淪落到炒冷飯賺銷量,也真是令人唏噓。
3、《寂靜嶺》系列
繼前兩部還帶有動作元素的遊戲之後,在1999年1月31日:科樂美推出了這個世紀最後恐怖遊戲佳作:《寂靜嶺》。《寂靜嶺》是成功的,成功到他的名字到現在只要一被提起,有所耳聞的玩家就會在腦海裡浮現出那塊巨大的三角頭。
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製作者對於心理的把控,各種奇特的暗示,光與影混雜的昏暗房間,模糊了邊界的現實與虛幻,常常使得玩家沉浸其中混淆了自己與主角。玩家或許能在喪屍的包圍中殺出重圍,但是對於《寂靜嶺》裡中的那種深入骨髓的壓抑與低落無能為力。《寂靜嶺》的恐怖不是突如其來的危險,也不是生死一線的緊張,而是持久而深遠的心理暗示:很多時候恐怖是在氛圍下被自己腦補出來的,這種不安恰恰和小時候懼怕黑暗的那種一模一樣。
《寂靜嶺》系列迄今發布了十一部,開發團隊從第一部換到了最後,其中還包括了有地下城元素的《寂靜嶺:記憶之書》和小島秀夫那個《寂靜嶺S》的預告遊戲《SILENT HILLLS》。
時間來到了21世紀
4、《零》系列
世紀初的大波妹子《零~zero~》是由日本廠商Tecmo開發的恐怖遊戲,於2001年12月13日發行。《零》的遊戲操作模式與上個世紀的恐怖遊戲截然不同,胸圍跟系列成正比和手持avi戰鬥的方式讓諸多玩家興奮不已。
「所以只有我一個覺得抓幽靈的方式很pokemongo嗎?」
《零》系列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系列,時間軸和人物走向都有大的關聯,而遊戲的劇情和背景也都是島國人民守護的黃泉入口封印破了,大家消失了,主角由於輪迴和前世的各種事情進入入口,好封印然後了解孽緣,逃出升天的故事。
《零》的成功一在於劇情的足夠深入刻畫,二就是新奇的遊戲體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看著可愛的女孩子拿著手機/照相機/攝影機,顫巍巍地消滅一個個地獄深淵處的惡魔更吸引玩家了。
5、《極度恐慌》系列
《極度恐慌》由Monolith Productions發布於2005年,遊戲的主線大綱就是圍繞著具有特殊能力的Alma進行的。遊戲由於其第一人稱射擊給玩家來了「緊張又刺激」的感覺,遊戲中時刻跟在身後的幼年Alma也讓諸多玩家體會到什麼叫做回頭遇見愛。流程中扭曲的畫面和生物營造出了恐怖的氛圍,而那個無處不在的小女孩還有極具特點的音樂造詣帶給了我們真正的「極度恐慌」。
《極度恐慌》系列共有三部,講述了一個具有超能力的女孩被科技公司的老爸送去研究,被迫懷孕產子,而後死去企圖毀滅世界的故事。乍一聽好像是大魔王和勇者的故事線,而遊戲內容中對於各個年齡段Alma的心理描寫刻畫十分出色,各種關於兒童和性的側寫令人致鬱,劇情中父親出賣孩子為了利益的人性醜惡也是遊戲最令人唏噓的恐怖。
6、《惡魔之子盧修斯》
《惡魔之子盧修斯》是由Shiver Games2012年發行上市的
比較另類的恐怖遊戲系列。遊戲共兩部,講述了一個1966年6月6
日出生的惡魔之子慢慢殺掉家裡所有人的故事。
《盧修斯》和其他恐怖遊戲不同的是在本作裡你不是被嚇的那一個,而是恐怖本身。毫不掩蓋的宗教,幼童,性元素給這個遊戲帶來了一股充滿血肉氣息的味道。玩家所操作的6歲孩子在生日覺醒了能力變成了惡魔,與之前介紹的Alma不同,盧修斯並沒有被父親抓取研究,而是被送給惡魔做了交易。盧修斯是典型DND設定裡「守序邪惡」的惡魔,他做事極具條理,每天都是起床、整理床鋪、殺人、睡覺,宛若一名紳士。遊戲的內容雖然是屠戮他人,但是玩家在操控中卻會覺得莫名的致鬱和壓抑。
《盧修斯》的存在似乎是製作組有意讓玩家體驗之前各類遊戲中boss的成長經歷,受惡魔驅使到處殺人的盧修斯和受玩家控制到處殺人的盧修斯又有何不同呢?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7、《玩具熊的五夜後宮》
《玩具熊的五夜後宮》由animdude開發製作,於2014年8月16日發行。該作是近年來恐怖遊戲中獨具創意的一款,主人公毫無戰鬥能力,遊戲沒有動作因素,也沒有解密方法,只有通過看披薩店的攝像頭來暫緩自己的死亡。
《玩具熊的五夜後宮》是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查克芝士】餐廳兇殺案為靈感創作的,遊戲內的也有自己設定的五名兒童被害的背景設定。遊戲全程泛著雪花的監控攝像,和夾雜著電流聲一直在嘲諷你的電話聲構建出了恐怖的氣氛,聽著一步一步向你襲來的腳步聲都讓人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和恐懼。遊戲系列的每一部都十分優秀,這部遊戲由於其物美價廉的售價也使得其十分暢銷。
8、《逃生》
《逃生》在2013年9月4日由Red Barrels正式發行。逃生一開始進入遊戲時提示的逃生包括強烈暴力,殺戮,繪圖式色情內容以及強硬的措辭。和祝您玩的愉快。這兩句具有強烈衝突的話讓人無不感覺製作組關於人心理節奏的把控。
逃生講述的是一名記者來到巨山精神病院調查人體實驗的故事,遊戲內隨處可見的扭曲和痛苦的精神病患者彰顯著遊戲的基調:混亂無序和作為動物最基本的本能。遊戲大部分區域都是一片漆黑,玩家只能使用夜視手持DV來探索,黑暗中存在著血腥,存在著肢體的痛苦,存在著精神的折磨,多方面的刺激使得恐懼如實質一般迎面而來。但是我們又必須去深入黑暗,正如主角名字的寓意一樣「miles up shore without a paddle」,入局太深,已經回不去了。
9、《森林》
《森林》2014年5月30日發行,由加拿大的獨立遊戲開發商Endnight Games製作。如果說其他的恐怖遊戲是指逃離和揭示真相,那麼《森林》的主基調便是活下去,在充滿黑暗的血肉森林活下去。
該遊戲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結局,玩家所操控的角色從飛機上墜落的一瞬間,就意味著必須痛苦和承受苦難的活下去,沒有人會來救你也沒有逃出去的機會。植被枯榮交替,日夜變換,潮漲潮落而主角卻只能孤獨的待在這裡面對虎視眈眈的野人和自己的消防斧與核能打火機苦苦求生。開放性的生存恐怖類遊戲也很有感覺,洞穴中搖曳的火光足以使離開了電力和文明的我們感受到先祖或者野人們的生活習慣。在原始的壓迫和原離文明的解脫下,遊戲會怎樣進行下去呢?那就是只有活到最後的人才明白的了。
10、《黎明殺機》
《黎明殺機》,殺雞這款遊戲於今年6月14日發售,Behavior Interactive開發製作。《黎明殺機》這款遊戲的創意獨具一格,多人合作類的恐怖遊戲使得玩家的粘性增加,可以操作大反派到處殺人的設定也讓玩家們欲罷不能。隨機的關卡生成系統也成為了逃生者最刺激的地方:永遠無法預知後面的事情,遊戲中每一個單位都是一個真是存在的人,自然玩家操控的反派也自然比普通的AI套路了許多,而逃生者們的隊友也不會像單機中的一樣而是充滿了未知性。
恐怖遊戲之所以恐怖是因為對未知事物的不安,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黎明殺機》很好的抓住了這些因素,配合優秀的環境氛圍營造和背景音樂,逼真音效的運用,使得這款「網遊恐怖遊戲」也得到了廣大喜好刺激玩家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