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與老字號王家沙聯袂打造的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於近日殺青。8月29日,在南京西路王家沙總店二樓舉辦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上海市靜安區副區長張軍、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沈思明、上海市靜安區商務委主任林曉珏、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頻道長、上海電視臺紀錄中心主任李逸、上海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邦煜、紀錄片導演製作人申紅、美食家顧佳斌等領導嘉賓蒞臨。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看看新聞、新浪、搜狐、鳳凰網、網易新聞、東方網、騰訊上海站......等數十家國內權威媒體參加儀式。
新聞發布會伊始,上海王家沙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宏傑先生作為東道主首先致辭,對來賓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歡迎,並講述了王家沙多年的發展使命和未來展望。
王家沙點心店初創於1945年,迄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舊時王家沙點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膾炙人口的「四大名旦」經久不衰,即鮮香滷多的鮮肉生煎,鮮嫩味美的蝦肉餛飩,酥香可口的豆沙酥餅和香脆松透的兩面黃,在業內享有盛譽。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老字號王家沙幾經變遷,現已成為著名點心連鎖品牌,分別分布在上海、香港兩地,共有十四家連鎖餐廳。雖然餐廳早已舊貌換新顏,然而始終不變的是王家沙傳統技藝製作的那些經典小吃。2007年老字號王家沙的本幫點心製作技藝曾獲得「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殊榮。
紀錄片《尋味.王家沙》由上海電視臺導演申紅主導,歷經一年拍攝,特邀美食家顧佳斌擔任主演,用鏡頭記錄歷史,用鏡頭傳承文化。王家沙七十餘年歷史,太多的故事,只是為王家沙人感動,王家沙的產品既保持親民的價格又是綠色食品。王家沙肉包不是冰凍肉是冰鮮肉;菜包是綠色無農藥蔬菜;豆沙是海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海門大紅袍,無農藥純天然,顆粒飽滿,出沙好,香糯味甜,而且王家沙七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人工炒沙的工藝。王家沙大部分產品都是當天生產當天上市,保證口感新鮮,如此親民價格,來自於王家沙企業當家人的智慧,很早就全產業鏈生產。紀錄片中不僅展現了幾代王家沙人的匠心精神、美食餐飲文化、點心製作的非遺技藝,同時也講述了王家沙75年來跌宕起伏的風雨歷程。
導演申紅表示:王家沙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品質為上,集聚了較高的品牌美譽度。此次拍攝希望為觀眾呈現一部全景式展示中國老字號發展,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紀錄作品。邀請顧佳斌擔任主演,正是看重他在探尋品質美食方面的執著和專業度,也非常符合美食品鑑官的人設。顧佳斌深感榮幸,他表示:「拍攝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食品行業的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好食材加上認真且最接近傳統的製作,才能還原最本真的味道。王家沙有著上海人真愛的味道,充滿著舌尖上的記憶。希望影片上映能讓大眾認識上海的老味道,也讓更多人珍惜老字號的手工製作、良心製作。」
《尋味.王家沙》將於今晚22點在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上映,期待這部財經美食歷史巨作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