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萬曆年制款五彩龍鳳紋六方瓶
高:19cm
萬曆朝(1573~ 1620)的五彩是明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種之一,人們往住將「萬曆五彩」與「成化鬥彩」並提,把它譽為明代制瓷業的一大成就。
萬曆五彩從風格上講,與嘉靖五彩有很大相似之處,但顏色卻更加鮮豔火爆。器型很多,以大器居多,胎體厚重,彩色濃豔凝厚,色調對比強烈。此外,也有一些碗、盤、盆、盒等小件製品。萬曆時期幾乎全是青花五彩,傳世品中釉上五彩很少,僅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釉上五彩鴛鴦蓮紋盤。顏色有紅、淡綠、濃綠、孔雀綠、黃、褐、黑紫及釉下藍色,尤其突出紅色。青花五彩器構圖飽滿,色彩華麗奪目,此時還獨有黃釉五彩,以青花為主,通體罩以黃釉,釉上再加繪紅、綠彩,色調濃重豔麗,更平添幾分含蓄柔和之美。
萬曆五彩主題紋飾多承襲嘉靖時期,但其構圖方式一改前朝清新疏朗的風格,以圖案紋飾繁密為主,特別是採用的鏤空工藝使這種情況更為普遍。紋飾仍以龍鳳、花草為主,並有嬰戲、八仙、百鹿等圖案,也有道教色彩的圖案。以吉祥內容為題材的紋飾如福」、「祿」、「壽」等吉語。
六方瓶又稱為「六稜瓶」,於明中晚期開始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體作六稜柱形而得名。燒制困難,極易變形,成品率極低,此瓶兼具五彩與六方瓶兩大技藝,工藝奇巧,工藝含量極高,從多方面表現萬曆朝制瓷工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