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叫宗立勇的北京籍男子因涉嫌18年前的一樁大案,前不久在公安機關的「清網行動」中落網。由此,1993年中俄國際列車大劫案再次引起關注。人民公安報社和中國警察網近日邀請曾經指揮和親歷追捕戰役的民警,為廣大讀者、網友講述和揭秘。
被引渡的嫌疑人抵達北京。
境外發案引發高層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警察網的專題訪談 中俄國際列車搶劫案的回顧與揭秘。一轉眼,中俄國際列車大劫案過去18年了,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兩位嘉賓為網友講述當年的故事。提到中俄列車大劫案,就不能不提到北京鐵路公安局原局長程亞力和艾安軍處長,歡迎二位。
程亞力:主持人好,大家好!
艾安軍:謝謝,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先請程局長介紹一下這起案件的背景。
程亞力:1993年,中俄邊貿全面展開,許多人都奔向了俄羅斯,主要是因為那裡的貨物比較缺,所以這些人出去以後很多發了財。但是這一年的5月26日,北京到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上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搶劫、輪姦、強姦案,案情引起了駐外使館的關注,他們給國內發急電。當時這個案子對我們鐵路公安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主持人:他們為什麼敢這麼囂張,這麼肆無忌憚?
程亞力:我分析,當時他們誤認為中國人在外國犯罪,包括在境外列車上犯罪,中國的法律管不著。同時,他們認為俄羅斯的警察也管不了。當時我們在偵辦這個案子的時候,發現在俄羅斯,警察認為沒有被害人就沒有犯罪,被害人要和犯罪分子對證,好多中國人不敢說實話,最後這些犯罪分子在俄羅斯形成四大團夥。我感覺,原因主要是,一不懂法,二沒文化。
是不是中國警察和俄羅斯警察都管不了
主持人:為什麼是「誤認為」? 您說的「不懂法」,是指哪條法律?
程亞力:當時我們特意找了這條法律,好像是刑法第七條吧,凡是中國人在外國犯罪的,最高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期在三年以上的,適用中國法律。
主持人:無論你在哪裡?
程亞力:不管你在哪,不管你在哪個國家。
主持人:只要你是中國人?
程亞力:對,只要你是中國人,就適用中國的這條法律。
主持人:這些人敢如此瘋狂作案,還有一個原因是跟我們的乘警制度和俄羅斯警察制度的差異有關吧?
程亞力:中國所有的旅客列車上都配備乘警。俄羅斯列車上沒有乘警,它是完全「以地保車」。就是說一旦有事,車上的列車員跟地面聯繫,警察根據案件的性質再上車。
主持人:由於兩國警察制度的不同,使這個中國的列車駛入俄羅斯境內的時候,它有一段管理的盲區,給他們鑽了空子,可以這麼理解嗎?
程亞力:對,可以這麼理解。
(資料圖片)中俄警方專案組負責人代表合影,右二為程亞力局長。
戒指擼不下來,就直接把手指剁下來
主持人:這些劫匪出去的時候,搶的是貨,回來搶的是錢,好像也有一定的規律。
程亞力:對,有一定規律。
主持人:聽說有個劫匪看中旅客手上的戒指,擼沒擼下來,一刀就把指頭給剁了,有這樣的事吧?
程亞力:有這樣的事。在這個案子裡,有一個叫洪曉強的,搶一個天津的旅客,因為旅客手上戴著一個金戒指,擼不下來,最後拿菜刀一下把這個手指頭剁下來了,洪曉強這個人是比較兇殘的,他在這個團夥裡是一個骨幹。
主持人:聽說劫匪當中有一個叫「二姐」的,她喜歡抽翡翠煙,這個煙擱在誰的包房,這個包房就不會被搶,有那麼回事嗎?
程亞力:有這個事。「二姐」喜歡抽翡翠那種煙嘛,一般的話大家都知道,所以說有些人也抽這個煙,意思就是我也是「二姐」的人,跟她是一夥的,恐怕有這麼一種心理。
(資料圖片)專案民警整裝待發,準備赴邊境執行押解任務。
9人小組帶著擀麵杖赴俄追逃
主持人:資料顯示,1993年6月4日,公安部刑偵局、鐵道部公安局和北京市公安局組成了中俄國際列車專案組,程局長,您曾帶領一個9人小組去俄羅斯辦案?
程亞力:這個事當時有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就是公安部、鐵道部、外交部,組成一個專案組去談判。再一個就是,當時為了確保列車不再發生搶劫案件,我們鐵路公安組織了一個38個人的小組,每趟列車要派9個人,一個幹部臨時帶隊,確保列車不再發生搶劫案件。當時我們是第一批。
主持人:您帶隊?
程亞力:我帶隊。當時我們鐵路公安局的領導在公安處食堂給我們舉行了一個壯行會,當時的老領導單書記對我說,亞力啊,這次8個人交給你帶出去,一定要把他們安安全全帶回來,不能少一個。我把一碗酒舉了起來,我說如果有一個回不來,那就是我。當時我也年輕,喝完把碗一摔,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領導放心,保證完成任務。」其實,我感覺壓力非常大,因為國際列車上到底什麼情況不清楚。再一個,不允許我們帶武器,也不允許公開身份,就是必須以旅客的身份赴俄。
主持人:聽說您是帶著擀麵杖,還有車鎖追逃?
程亞力:對。你說我能帶什麼呢?帶別的,帶刀也不行,所以我們當時就這樣考慮:我說中國人愛吃餃子,咱們帶上擀麵杖,到車上也有得說。再說它起碼也是一個武器,一旦打起來的話,能夠支撐一陣子。再一個,我們買了一些彈簧鎖,上車可以說是鎖行李用的。
深夜回家,在黑板上給孩子留言「告別」
主持人:後來跟家裡打招呼了沒?
程亞力:當時我們開完會後,又研究方案。23點的時候,通知我們可以回家了,一個半小時後必須返回公安處。回去以後,孩子已經睡了,愛人還沒睡等著我,問我幹什麼去。我也不能跟愛人說。
主持人:不敢跟她說實話。
程亞力:因為怕她擔心嘛。我說我去俄羅斯談判,這樣她就放心了。看著熟睡的兒子,我說別叫他了,我就在黑板上寫了一些字。
主持人:哪個黑板?
程亞力:我家裡兒子學習用的。我就寫了一句:「斌斌,爸爸走了,去很遠的地方工作,在家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主持人:那時候,您的心情?
程亞力:我當時心裏面也很複雜,因為出去到底怎麼樣很難說,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而且這些劫匪比較兇殘,有刀,有槍,所以我總感覺,好像有點
(資料圖片)俄羅斯警方向中國警方移交犯罪嫌疑人。
把嫌疑人給帶回來,有200%的把握
主持人:程局,說說抓捕牛頓的過程吧。
程亞力:當時抓牛頓的時候,我們得到一個信息,牛頓當時要搶劫做買賣的商人老於。我們就想了辦法,抓了現行。因為只有在現場抓獲他才能引渡。
主持人:俄羅斯警方就這個規定。
程亞力:對,你得把被害人找來。
主持人:要有現行。有現行才能有正式走引渡的程序。我還聽說在列車上,把這些嫌疑人給帶回來的路上,既不捆也不綁,你們當時怎麼想的,假如出現意外,出現一些情況怎麼辦?
程亞力:因為當時他們不是現行,所以當時俄方也不予引渡。當時這個事也挺為難,當時公安部、鐵道部、外交部都不同意,說你們就交給俄羅斯警方,可是俄羅斯警方不接啊,不接怎麼辦啊?不能放,好不容易抓住的。
主持人:最後您還是帶回來了。
程亞力:最後沒辦法,後來局領導問我,有沒有把握帶回來,我說領導,只要您下令說帶,我保證給帶回來。他說你有多大的把握?我說要想往回帶,我有200%的把握。
過關前喝二鍋頭,別喝醉了但也不能少喝
程亞力:當時國內做工作,最後外交部、鐵道部、公安部同意帶回來。怎麼帶回來的呢?當時我們一共設計了4套方案。這裡有幾個難題,第一個就是在蒙古國要落地籤。
主持人:什麼叫落地籤?
程亞力:落地籤就是說到了海關,人必須下火車籤證。我們帶回這幾個人,下火車跑了怎麼辦呢?另外一旦在火車上嚷嚷起來,說我們綁架,怎麼辦啊?
主持人:那就惹麻煩了,走不了了。
程亞力:那就肯定麻煩了。一是通過俄羅斯使館找蒙古國使館,把落地籤先給解決了,就是我們不落地,就在車上過關。再一個,就是我們在過關的時候,正好苗秉林9月26日過生日。因為我們怕他鬧,在過關前,我讓一個副科長去弄了幾個菜,包了點餃子,一塊跟苗秉林喝點二鍋頭。我說要在過關前喝,別喝醉了但也不能少喝。現在這麼講,這是為了工作需要吧。此外,俄羅斯警察和蒙古國警察都比較喜歡北京啤酒,我們就和國內聯繫捎了幾箱過來,然後請兩國警察到站臺接一下,並穿著警服合影。這樣我們合影的時候,車裡窗簾拉開,被押解的人就能看到,我們這是正式渠道警務合作,而不是秘密押解。
(資料圖片)艾安軍(右一)在列車上執行押解任務。
解不出小便,我們就吹口哨、放水管
主持人:在中國境內三天的押解途中,這些嫌疑人都有哪些表現?
艾安軍:一路上發生了很多故事,我記憶非常深刻。其中四個人綽號合在一起叫「豬、馬、牛、羊」,這幾個人開玩笑,說回去都得挨宰了,都得貼牆上,他們明白回來肯定要判死刑的。
主持人:他們心裡很清楚。
艾安軍:對,然後在這個途中也有一些驚險的故事,包括剛才說的那個洪曉強。路上,我記得是我們的兩個人帶他上廁所,我過去看了,他在廁所裡磨蹭,他說解不出小便來,戴兩個銬子不行,要給他解開一個銬子。我們這邊又給他吹口哨,後來又把水管打開,進行生理引導。但最後我們從他的棉衣裡面翻出來一個刀片和一截鐵絲,其實他一直在等機會。
主持人:在拖延時間伺機逃跑呢。據我了解,1993年6月至今,中俄國際列車上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案件,程局長,我們都知道您剛剛卸任,這個案子在您心目當中是什麼樣一個位置?
程亞力:今天提起這個話題啊,我心裡很不平靜,很激動。一個從警多年的老民警,如果說一輩子能破這麼一起大案,就感覺到非常自豪,值得回憶。這起案件的意義遠遠不止抓獲了犯罪分子,我感覺對建立引渡機制、國際列車安保等也是意義非常重大。今天非常高興,謝謝咱們中國警察網這次專訪。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