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剪輯集陪你一同品電影】
首先,買的未生漫畫版權,本來就是韓國漫畫,肯定在韓國本土最適用。
中版改編的話,很多東西由於文化差異其實是需要大刀闊斧地改的,但是受限於原故事框架,又沒辦法大刀闊斧該太多。
大概這也是很無奈的事。
還有就主視角問題,韓版張格萊視角,中版是吳恪之視角,感覺作為看過原版的人,視角的轉變有一點點不習慣。
中版開頭節奏好像也更快一點,不是韓版那種循序漸進的,但這個分人吧,很多人喜歡看快節奏的,我當時安利未生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因此一集棄的。
其實我最不滿意的一點是實習培訓自我介紹那裡,我覺得高思聰他們幾個的介紹有點兒戲,這個我覺得是真的沒處理到位。還有,吳恪之的演員是臺灣人吧,還是多少帶了點口音出來,但看得出來已經很努力了,對我倒也不太影響,畢竟大城市工作有時候身邊天南地北哪的人都有。
但是就平凡的榮耀本身來說,在內地職場劇裡,已經是獨一份了。如果不把他當翻拍看,我是要把他吹成國內職場劇之光的(玩笑)。這部劇對國人來說比韓版強的一個點是代入感。
我當時看韓版的時候也有代入感,但因為環境及文化差異,還是覺得就是再看別人的故事;中版我看的時候覺得看到了過去某些時候的自己,真尷尬到把頁面關掉再打開,比如耳機線,複印機什麼的,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想想就腳趾撓地。
還有孫弈秋淋雨的時候,我就想起來上大學是熬夜做了幾晚上設計,又困又累又餓,第二天被導師批得屁都不是,讓我立馬去圖書館翻資料,走在路上下著雨,路過一水坑,車過去刷一下濺我一身水,當時就有點崩潰覺得自己是圖的什麼,過的什麼鬼日子。
還有強行融入集體的時候,作為社恐,omg,孫弈秋進飯店時候臉上尷尬的笑就是我的笑。林經理說的那句串一串,還是挺有內味兒的。
現在我也是看過韓日中三版未生的人了(雖然中版還沒看完),我覺得看翻拍吧,把每部劇當第一次看就會收穫三重快樂,所以非要看,為著自己好也不用非得把看劇變成找不同。找到不同了,覺得這點拍的和未生不一樣,不喜歡;找不到不同,覺得和未生拍的一樣,沒創新,不本土。
結語
翻拍外國作品國劇的通病。
地氣堆砌,但架構懸浮;高談闊論,卻空餘其名。
不是不接地氣,而是沒有真正地、踏足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