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兩天一夜》 三個方向看達內兄弟的電影
「兩天一夜的一個周末。家庭經濟困難,神經脆弱的女工人桑德拉(瑪麗昂歌迪亞飾演)要一個個去找她的同事說服他們放棄獎金,讓自己可以返工。」簡單的故事,來自名導達內兄弟。
說起達內兄弟,最著名的就是他們紀實的電影風格,達內兄弟本來就是紀錄片出身的,96年首部劇情長片《一諾千金》也延續了紀實風格,並且給他們之後的作品都定下了基調。幾乎後來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一諾千金》裡的不同的東西。這些定下來的基調還有幾點不變的慣用手法讓達內兄弟的電影看起來非常講究。除了他們擅長的不停晃動的手持攝影之外,對於顏色的運用,尤其是紅色青色的運用也是非常厲害,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故事裡常常是穿紅衣服與穿青色或藍色衣服的角色直接的對比,紅色特別扎眼,冷色調也頻繁出現。同時,擅長拍紀錄片的達內兄弟的劇作手法與其他編劇相比也有非常明顯的特徵。他們的故事同樣充滿戲劇張力,可是其實故事內涵很簡單,而且切入點與結尾很有特色,不完整又都看得懂,像是從生命裡提取一段故事來講述,時間跨度很短,開頭之前有故事,結尾之後有故事。這些沒有出現在畫面上的故事都是在生活裡,觀眾的腦子裡,像是影片展示的生活的一個巨大的蒙太奇藝術。所以代入感也不僅是手持攝影單獨來完成的。簡單介紹攝影,顏色,劇作之後。為了更好了解達內兄弟的電影世界,來從這三方面解析一下達內兄弟新作《兩天一夜》。
一、攝影
達內兄弟把手持攝影做得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的耐看。普通固定鏡頭太安靜,總需要非常多的機位來進行剪輯以此豐富內容,也可以達到非常炫的效果。而手持攝影很平凡,觀眾不需要發揮想像力去想像蒙太奇的內容,可以盡情的欣賞故事,研究角色的心理活動。又因為鏡頭晃動有紀實感,所以代入感特別強。大部分鏡頭非常連貫,特別長。要是用手持攝影拍攝還用快剪的話那就是《諜影重重》了。在《兩天一夜》裡我們可以發現鏡頭的晃動程度並不猛烈,這幾乎是最靜的一部。在達內兄弟之前以描述男孩躁動為方向的作品《單車少年》中,鏡頭晃動得最劇烈,最不安。這跟主角有關係。《兩天一夜》的主線是女主角桑德拉,她神經脆弱,她的表現沒有那麼多躁動。更多的是內在的心理壓力。所以,什麼事都沒有的時候有很多固定鏡頭。但多半還是手持攝影。
比如第一次出門去坐公交找同事的一場戲,畫面一直是保持著運動,先是女主等待其他人下車,鏡頭晃動雖然幅度不大,但非常抖,隨後主角移動,坐上了座位,鏡頭固定下來,車窗外的背景又向後快速移動,一整個鏡頭下來沒有很激烈的衝突,但是也沒有安分過。把觀眾帶入這種情緒並一直保持著。這種暗流湧動的效果也正是導演的內力所在。
這片子的攝影相比之前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就是,導演用了很多全景鏡頭,大部分都是為了表現桑德拉的孤獨無助,她在每個同事之間來回奔走的畫面基本都是全景。
這在達內兄弟以前的電影算是少見,因為以前的角色大都抑鬱狂躁。總結,在《兩天一夜》裡,導演通過攝影傳達的就是女主角雖然少有歇斯底裡,但大部分時間一直頂著心理壓力,以及她處境的孤獨無助。
二、美工
達內兄弟的電影一直至少有一個穿紅衣服的主角,這點好像很少被人關注到。其實達內兄弟對顏色的運用是很有規律的——《一諾千金》《單車少年》還有《羅塞塔》的主角都是小孩,都把紅色衣服直接外穿。這幾個小孩非常的容易焦躁。《他人之子》的主角是失去兒子的父親,他衣服的紅色是深沉的紅色,還得加一件藍色的吊帶服。這個角色也有失控的時候,但大部分時間很溫暖。《孩子》的女主角一直內穿著紅衣,她一心想養家,有責任很辛苦,男主角是個不負責任的形象,唯一一次為了孩子焦躁的時候也是應景的換上了紅衣服。《羅爾娜的沉默》這部電影也是相對非常靜的電影,女主角一直都隱藏著心事,紅衣服內穿。除了衣服,達內兄弟每一部作品都有特別扎眼的紅色。對比紅色,就是冷色調的青色或者藍色,有誰呢?單車少年的寄養母親,羅爾娜的男朋友這些,他們比較平和。這邊不再多說。來看一下《兩天一夜》的顏色。開場第一個畫面就很有意思,桑德拉的衣服是冷色調配著很細但很顯眼的一條紅色肩帶,躺在紅色毯子上熟睡。黑眼圈很重。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很虛弱的人,但是紅色又讓這個虛弱的人一點都不安逸,冷色調被困擾住了。整個畫面搭配著越來越響的手機鈴聲可以說是極度不和諧的。給整部電影定了一個基調,紅色困境裡下的危機感。
來看女主角的幾套衣服,最大的特點,就是顏色非常的素,沒有純粹的顏色,這一點是達內兄弟新的內容,但還是在舊的套路下進行的。因為這個女主角是剛走出憂鬱症,神經脆弱。她看起來總是很冷靜,但是小細節也展示了她焦躁一面。顏色的使用是複雜的,用了偏中性的顏色。桑德拉兩天一夜的奔波,第二套衣服的顏色不是變得更深,是更渾濁,感覺更累跟鬱悶。到了周一換回了粉紅,反倒覺得清新。跟攝影的效果異曲同工,不掙扎不反抗,就讓那根弦一直緊繃著。
再好比桑德拉穿紅衣服踢足球的那個同事,先是畫面遠遠的一個紅色,然後向鏡頭跑來,紅色逐漸佔據了畫面大部分面積。後面我們可以看到那位同事是非常感性的,都哭出來了,甚至感覺有些滑稽。還有激動得動手打了人的那個年輕人,雖然穿著藍色衣服,但打完人馬上鑽進紅色的車子裡。
當然不僅僅是衣服,其他也有。還有兩個畫面特別具有代表性,桑德拉跟受家暴的同事的畫面,兩個人是一樣的背景。還有桑德拉與帶孩子的父親的對峙,桑德拉是凌亂的背景,對方則是有序穩定的,預示著桑德拉是沒有勝算的。對方很確定。
在達內兄弟的電影裡,顏色,也是故事的一部分,照著規律去看,會更好理解。
三、劇作
要是只是寫平凡的故事,生活的矛盾,這種劇本滿大街都有。但是達內兄弟講的故事真的是非常有紀實感,他不會回過頭來講述之前的故事,故事的開頭就直接進入到那個背景,矛盾也很快就顯現,我們往往要通過矛盾的出現才理解故事的背景,就像是突然闖進人物的生活,再去了解這個人物。《兩天一夜》的開頭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清楚了故事。知道了角色之前的憂鬱症,上一周公司的投票,之前投票背後的黑幕。所以,達內兄弟一直都是拍一小段時間裡的故事,在故事的切入點之前一定會有沒拍出來的故事讓觀眾自己去想。故事也自然不會有一個結尾,其實只要時間還在流逝,沒有一個故事是真正能夠完結的,只有相對的結尾。但是達內兄弟他不會拍那種故事上的相對的結尾,他們的電影的結尾總是告訴我們生活還在繼續,而且大部分時候是苦難還在繼續,結局不是流淚就是孤獨。《單車少年》算是完滿的了,結尾已經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留下一個空鏡頭。而《兩天一夜》結尾更美好,雖然還是丟了工作,但是壓抑的情緒已經一掃而光。畫面是光明溫暖的。雖然還是沒有解決所有問題,但接下來沒有拍出來的故事是充滿希望的。
達內兄弟的角色塑造能力特別強,人物特別立體。他們往往通過一個主角的視角來講述,最大的特點並不是讓觀眾跟著主角去看其他人,而是讓觀眾看主角。觀看整部電影下來,我們會說,我們了解了主角這個人了。說得更概括性一點就是其他導演用一個角色講一段故事,達內兄弟用一段故事講一個角色。《兩天一夜》這個故事,這個角色,是很勵志的,達內兄弟第一次用那麼重的筆墨拍勵志,以前更多是溫情。主角在兩天一夜的周末裡頂著疾病壓力為自己的工作去努力說服別人,為自己的幸福去爭取。達內兄弟的電影不管多麼好看,多麼令人揪心,其實都是簡單的一小段故事。不簡單的地方在於小故事的真實感還有人物的心路歷程。
《兩天一夜》將代表比利時徵戰明年奧斯卡。祝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