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聰 通訊員孫妮
單薄的身板,永遠梳得整齊保持著「英國紳士」範兒的頭髮,在鋼琴前總是虔誠地弓著的脊背,從他指尖上流淌出的音符……這一切隨著傅聰的逝去,再也看不到了。
2020年12月29日凌晨,英國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而這,離他被曝出罹患新冠肺炎僅兩天。
「以前在北京,年年去聽他的音樂會,就像是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如今,再也收不到這份禮物了。」在微博,無數樂迷滿懷悲傷紀念傅聰。在武漢,傅聰的離去,也讓許多樂迷傷感。
兩次失約,終成遺憾
對傅聰,武漢樂迷充滿著遺憾。
傅聰來漢演出多次,2009年琴臺音樂廳落成後,他更是在每年必來——2010年5月3日,2011年12月2日,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日,2014年4月30日,琴臺音樂廳都留下過他的身影。而更早,武漢劇院、湖北劇院裡,也曾迴蕩著傅聰的琴聲。
跟其他鋼琴家不同,這位被稱為「鋼琴詩人」的老者,從來都是身穿黑色對襟中式外套;他的琴凳不一樣,可以調節高度,但又是帶椅背的太師椅。
但武漢觀眾已經有6年沒有在江城欣賞過傅聰的演出了。
2015年11月,原定2016年1月10日在琴臺音樂廳上演的傅聰鋼琴音樂會宣布取消,在那則「演出取消通知」上,傅聰經紀人劉燕提到,「81歲的傅聰先生半年來的時間一直堅持練琴……但最近先生身體狀況非常不好,不得不取消演出。」
隨後,這場演出被推遲到了2016年5月。但在開票前,傅聰因身體抱恙,「手指無法演奏」,以致取消2016年全國所有巡演——但怎知這一「失約」就是永別。
「最後那次來武漢演出,票買了臨到開演,琴臺通知說先生腱鞘炎犯了,集體退票是刷琴臺這麼多年第一次遇到,當時就有種不好的預感,這輩子怕是沒機會再見,沒想到一語成讖……」今日,在得知傅聰離世消息時,武漢樂迷「我說聽聽聽啊」難過留言。
「停奏事件」對武漢演出有裡程碑意義
與武漢,傅聰有過很多故事,其中最為著名又影響至深的,是2005年武漢劇院的「停奏事件」,在本地演出從業者看來,15年前的這次「停奏」,是對武漢演出市場觀演禮儀有著「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12月29日在接受採訪時,2005年在武漢劇院直擊「停奏事件」的前資深文化記者查昭回憶,2005年5月13日的那場演出「嚴禁攝影」,但因為當時武漢觀眾尚未形成良好的音樂會禮儀,開場後觀眾自帶的相機閃光燈不停,結果傅聰落座後沒有演奏,而是肅然盯著臺下觀眾達一分鐘之久,隨後更大聲制止,「你們不要拍照了!」
觀眾停止了拍照,但議論聲不止,又一個30秒過去,傅聰再次起身揮舞手臂,「你們再這樣講話,叫我怎麼開始?!」
當時,武漢乃至國內觀眾普遍沒有建立正確的觀演意識。但當7年後傅聰再度來漢獻演於琴臺音樂廳,現場再沒有了「咔咔」作響的閃光燈,也沒有了嗡嗡不絕的議論聲。
那場演出是2012年12月1日,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傅聰當時的經紀人劉燕就提到,因為不滿觀眾秩序發火甚至罷演的事在傅聰身上很常見,「他是真性情,他永遠都想把最好的音樂帶給觀眾,另外他也覺得,既然你到劇院來聽他演奏,就應該尊重作曲家,尊重音樂,尊重他。」
在劉燕眼裡,傅聰是「敬畏音樂跟敬畏上帝一樣」的人,這種敬畏心,讓傅聰上場時永遠是「緊張」的,「不是說看到觀眾緊張,而是他擔心,自己不能把作曲家最好的東西帶給聽音樂的人。」
「老小孩」演奏前也會緊張
舞臺上不苟言笑、敬畏音樂的鋼琴大師,私底下面對琴譜時也會緊張。
12月29日,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電話連線時,天津大劇院總經理、前武漢琴臺音樂廳總經理李丹提到,老爺子就是對藝術特別「執著」,「他總是說他手指太硬,所以哪怕到了80多歲,即使沒有演出每天也要練七、八個小時的琴。」
當時,傅聰每次來琴臺演出幾乎都是李丹接待,在他記憶裡,傅聰總是提前兩天到漢,「從早到晚,就在音樂廳小廳待著,所有人都不用管他,他每天練8-10個小時。」他總記得傅聰那句掛在嘴邊的話,「我是鋼琴的奴隸」。
即便彩排滿格,演出無數,臨上臺前的傅聰仍然免不了緊張。劉燕曾向楚天都市報記者透露,傅聰是個「老小孩」,經常甚至會「緊張」到鬧脾氣,「不止一次臨上臺了他跟我說,不行了不行了,我演不了,手動不了(傅聰有嚴重的腱鞘炎)。」而這時,了解傅聰的劉燕會什麼話都不講,因為她知道傅聰是有責任心的,他不可能丟下觀眾不管,「找個按摩師在他身邊,他能很快鎮定下來。」李丹也提到,後期傅聰來武漢演出,他總會給他請好按摩師,「演出前還會買那種加熱的盆,給先生泡手。」
這些緊張,源自傅聰對藝術的虔誠,「渴望上臺,渴望發揮餘熱,也想把最美好的藝術奉獻給觀眾,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跟所有人一起分享,至於演出費,他不在意。」李丹說。
李丹還提到,即便2016年跟武漢觀眾失了約,但傅聰一直想著跟觀眾再見面,「我們還約過,等他90歲再來武漢演奏,因為他後來特別喜歡武漢觀眾,他是看著武漢樂迷『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