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世界裡,沒有傅聰,只有音樂。
——傅聰
鋼琴世界裡,沒有傅聰,只有音樂。
——傅聰
傅聰(1934.03.10 - 2020.12.28)
北京時間(英國當地時間12月28日)凌晨,被譽為「鋼琴詩人」的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英國去世,距離他被報導確診住院僅僅兩天的時間,終年86歲。
"帕格尼尼的回憶"變奏曲,A大調傅聰
傅聰生平
傅聰是一位學識淵博、感情敏銳、具有詩人氣質的鋼琴家,擅長以精緻的技巧和細膩的觸鍵,演奏一些韻味和意境深邃的歐洲作曲家的作品。
他憑藉自己具備的對中國文化藝術傳統的深厚素養,常以中國傳統的哲學、倫理、詩詞和美術等方面的理論觀點和藝術表現方法,去理解和解釋歐洲音樂家的作品,因而他的演奏富於中國和東方風格的神韻和意境,形成了他在鋼琴表演藝術方面卓然一家的藝術特色。
傅聰的演奏曲目很廣,上自巴赫、斯卡拉蒂,下至巴託克、斯克裡亞賓都能勝任。尤其擅長演奏莫扎特、蕭邦、德彪西的作品,對亨德爾和斯卡拉蒂作品的詮釋也有其獨到之處。
傅聰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獲得了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三名以及「瑪祖卡」最佳演奏獎,是東方人首次在這項賽事中獲獎。
英國評委路易士·坎特納對自己的學生說:「傅聰演奏的瑪祖卡真是奇妙,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個夢,不能相信真有其事。我無法想像有那麼多的層次,那麼典雅,又有那麼好的節奏——典型的波蘭瑪祖卡節奏。」
在國內,提起傅聰總會想起《傅雷家書》,因為他正是幾百封文學巨匠家書中的收信人。但在國外,傅聰的名字,意味著「中國的蕭邦」。德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賽曾評價道:
「傅聰完美無瑕的演奏技巧,科爾查或魯賓斯坦也無法超越……他是真正的蕭邦,華沙時的蕭邦,巴黎時的蕭邦,海涅時的蕭邦,俊年李斯特時的蕭邦!」
1956年,傅聰首度到歐洲進行巡演,又被歐洲人譽為「鋼琴詩人」。很多歐洲人感慨,為何蕭邦轉世會是中國人。對此傅聰曾解釋道:「恰恰是中國詩詞滋養了我,才使我有了詩人的氣質,也才得以被人們冠以蕭邦再世的名號。」
1963年7月22日,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寫道:「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此二語可為你我寫照。」傅雷把自己平生最喜歡的《全漢三國兩晉南北朝詩》中無名氏的詩句贈給自己兒子,以此互勉。傅聰全然領會,他果真將它作為了自己的座右銘。
後世影響
鋼琴大師傅聰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不僅僅表現在鋼琴演奏上。
我們常說:「世界上,有一種語言是相通的,那就是音樂。」而傅先生在音樂教育方面,也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在傅先生看來,音樂教育:
「第一,當以人格為主,知識其次。孩子品德高尚,為人正直;學問欠缺一些沒有關係;
第二,民族觀念是立身處世的根本;
第三,求學的目的應該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識;
第四,在具體的學習方面,我一向不大重視學校的分數,分數同真正的成績往往不一致。」
他曾這樣評價自己一位優秀的學生之一——孔嘉寧:「孔嘉寧極具天賦,並且一直嚴肅努力地追求音樂藝術的真諦。」
作為新一代學術型鋼琴家的領軍人物,孔嘉寧的音樂成就已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的認可。時年32歲的孔嘉寧晉升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鋼琴系的正教授,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亞洲籍教授。
同時,孔嘉寧活躍於國際重要的音樂會舞臺,他在倫敦皇家節日大廳(Royal Festival Hall)、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維也納音樂協會勃拉姆斯音樂廳(Brahms Saal Musikverein)、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廳(SallePleyel)、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Tchaikovsky Concert Hall)、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House)等地呈獻過一系列成功的音樂會。
在一份採訪孔嘉寧的音樂專訪中,他是這麼回憶和老師在一起的點滴的:
「我記得我跟傅先生上課的時候,跟他學了很多曲子。他有個習慣,他每個曲子喜歡只給一個學生講一次。比如說,舒伯特A大調奏鳴曲是他非常擅長的。你彈一遍以後,他花很長時間,給你講兩三個小時,每一個細節從頭到尾,而且他堅持你要按照他的方式來。就是你沒有按照或者說他看出你沒有想要按照他這個方式,他也不會說我們接著往下走,他一定要把這個細節處理的像他一樣,然後他就再也不想再跟這個學生教這個曲子。
一個曲子上一遍,他說他要把所有東西在這一遍裡頭講完。他的意思是你在我的課上,必須要按照我的來。其實他這麼帶你一遍,你如果是悟性高的或者說聰明的,你基本上就已經把他的套路還有一些很深入的東西學到了,然後他不會再聽的。邏輯其實他沒有解釋過,但是我覺得是你離開了我這裡以後,你怎麼看你怎麼彈或者你想怎麼演,這個跟我就沒關係了。
所以在不同的階段,模仿老師和找到自己的個性這個東西並不衝突,而且它必須得是並存的。它可能是一個前後或者是因果或者是階段性的關係,但是它中間一定是有一種必然關係的。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就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除非是天才般的人。」
鋼琴——樂器之王
鋼琴是當之無愧的樂器之王,因此,鋼琴家比其它樂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機會舉行個人音樂會表演。公認的優秀鋼琴演奏者被稱為鋼琴家。鋼琴家可以進行獨奏,或者與樂隊一起協奏,或者在室內樂隊中擔任一個角色,或為獨唱或合唱進行伴奏。
鋼琴專業培養學生掌握鋼琴獨奏、合奏以及伴奏,包括鋼琴教學、合奏、伴奏等表演以及曲目、鍵盤與踏板技巧、演奏會與個人風格發展等方面的指導。課程一般有音樂公共必修課如:音樂學、音樂理論、音樂歷史等;還有鋼琴專業的課程如:鋼琴文學、鋼琴教學、鋼琴專業指導課、室內演奏以及伴奏、畢業獨奏會等,其中鋼琴專業studio課程佔主導。
除了熟知的鋼琴表演,鋼琴伴奏也是近年來國內熱門的專業方向,在未來的人才就業中面臨著較大的需求。
鋼琴伴奏專業主要培養掌握一定音樂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鋼琴伴奏能力,一定的鍵盤演奏能力和較高綜合素質,適應音樂藝術伴奏、藝術表演、教學、音樂評論和演出活動策劃組織等工作的高等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