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自網絡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12月27日,傅聰被媒體報導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據悉,傅聰是著名鋼琴家,有「鋼琴詩人」美譽,為鋼琴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1981年《傅雷家書》出版至今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寫給傅聰和兒媳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傅聰曾在國內多地舉行鋼琴演奏會,也曾多次來成都為樂迷演奏。其中2007年12月,74歲的傅聰曾在四川省錦城藝術宮(今改建為四川大劇院)為觀眾們帶來音樂會。據當時現場觀眾回憶,主持人報了節目以後,舞臺上杳無一人,鋼琴家一直沒有出現,大家靜靜等待,看著老人顫顫巍巍地來到鋼琴臺前,劇場非常安靜。但當老人家手放到了鍵盤上,琴聲響起時,充滿激情和力度的蕭邦之曲在他指尖流出。
當時傅聰說:「音樂不是炫技,一個人文化功底越深,對作品的理解就會越深刻。」鋼琴詩人傅聰在四川錦城藝術宮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充分詮釋他對鋼琴演奏的理解,琴藝卓絕,對德彪西、海頓以及蕭邦作品的演繹,一如既往地完美。
傅聰在世界古典樂壇備受尊崇,不僅僅因為他手上功夫高妙,更在於他的演奏對音樂的理解。演出前一天,傅聰向四川樂迷揭秘:每日堅持練琴近10個小時且博覽群書。傅聰透露,他七八歲才開始學彈鋼琴,與現在從兩三歲就開始學琴的小孩相比根本沒有優勢,「但我對音樂的饑渴直到74歲了不減反增。我每天早上從10點左右開始練琴,有時要晚上9點鐘才下樓,而且不吃午飯,和家人見面的時間就是早晨和晚上,好在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傅聰帶來了海頓的《C小調鋼琴奏鳴曲》、蕭邦的《瑪祖卡三首》以及舒伯特的《降B大調奏鳴曲》,靜謐之處聞天籟之聲,或恬淡寧靜,或悽怨孤獨悲傷、或詼諧歡快。琴聲錚錚淙淙如行雲流水,自傅聰手中流淌而出,直指人心。情到深處,傅聰也忍不住隨著節拍誦唱。
有意思的是,傅聰作為世界公認的蕭邦作品演繹權威,當時僅帶來了蕭邦的《瑪祖卡》三首。主辦方負責人解釋,傅聰最不願別人把他定性為只會彈蕭邦的鋼琴家,因此特意挑選了不同鋼琴家的作品。後來幾年,老人因為手疾和摔傷取消了不少演出,漸漸淡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