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幹部席世明:入疆581天 走過100多個村莊讓愛一路蔓延

2021-01-08 央視網
援疆幹部席世明:入疆581天 走過100多個村莊讓愛一路蔓延

席世明在于田縣蘭幹鄉葡萄種植基地合作社

央視網消息:席世明是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幹部,任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招商局副局長。2019年1月6日,席世明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突發腦卒中,雖經津、滬、新三地醫療專家全力搶救,終因病情嚴重於1月14日辭世,年僅43歲。

援疆後,他的足跡遍布于田100多個村莊;生活中,他是天津援疆于田工作組照顧大家生活的「大管家」;對於當地維吾爾族群眾來說,他是給予真誠幫助、留下溫暖笑容的漢族兄弟。從他患病到去世期間,自發到醫院探望或者以各種形式委託天津援疆幹部代為轉達慰問心意的當地群眾多達千人,20多位維吾爾族群眾在接受採訪時都情不自禁落淚……

入疆581天,瘦了16斤,勤勉工作,沒有豪言壯語。辭世時,上有82歲高堂,下有11歲獨子。近日,天津市委決定,追授席世明同志「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天津市模範公務員」稱號。他生前留下的一幕幕感人畫面,如汩汩熱流,翻湧在津和兩地各族群眾的心頭。

席世明患病前4天,代表援疆幹部在加依鄉小學接收錦旗

席世明病發時,是當天21時54分,他給工作組的援疆醫生蘆玉香發了一條求助微信。「我去的時候,他手裡還拿著碗,說是在電腦上趕寫什麼東西,餓了想起來沒吃晚飯,想去廚房盛點稀飯……這稀飯是他兩天前熬的。」蘆玉香回憶說。

事後,工作組幹部集體完成了一幅記憶拼圖,勾勒出席世明的周末:

1月5日周六一早,他和杭州富陽邦尼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鋼為招工的事奔忙了一天,晚上回來後又幫計劃回天津的同事準備特產,並叮囑同事回天津後幫貧困戶的農產品找銷路。

1月6日,清晨就出門,陪綏化市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考察;中午回來本打算下午趕完需要的兩份文字材料,因接到援疆企業多興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建光的電話,立即前往載有30噸農產品的發車地點幫忙……

「上次我來投資,他陪我走了13個鄉。這次是想多招點人做手工藝品。他和當地幹部群眾感情很深,這次陪我走了3個村,一整天下來效果特別好……」來和田投資的趙鋼說,席世明是一張「活地圖」。這張「地圖」裡除了有路線,還有各村的基本情況,包括產業架構、勞動力情況、貧困戶基本狀況等。這些,都是席世明援疆後,用心血換來的。

席世明和「小石榴」在馬依木尼汗家

在席世明的寓所中,掛著一張他抱著一位維吾爾族小姑娘的照片,照片中的小姑娘不滿2歲,乳名叫「小石榴」。

說起「小石榴」,還有一段故事。2017年4月,蘆玉香在于田縣人民醫院產科認識了嚴重貧血的孕婦馬依木尼汗·阿布都喀地爾。當時馬依木尼汗家無錢醫治,準備出院。蘆玉香隨即拿自己的錢給她交了住院費,並認她做了妹妹。席世明知道這件事情後,在工作組內發起捐助,並在5月份孩子出生後給孩子取了個乳名叫「小石榴」。自此,「小石榴」成了天津援疆于田工作組的小寶貝。

病發當晚,不知道自己病情很嚴重的席世明曾談到了「小石榴」,說要在春節返津之前再去看看她。「席大哥他們知道我家困難,在援疆企業裡幫我找了份做保潔的工作,方便我照顧家……」提起席世明,馬依木尼汗話還沒說完,就哭了。

淚水流在馬依木尼汗的臉上,更流在與席世明並肩工作過的所有同事心裡,流在愛他的人與他愛的人心裡。(來源:新疆日報)

相關焦點

  • 杭州市援疆指揮部召開「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援疆指揮部關於深入開展「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為主題的思想大討論活動指示精神,進一步激發杭州市第八批援疆幹部愛疆、融疆、為疆的政治熱情和工作幹勁,1月6日,杭州市援疆指揮部召開「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專題交流討論會。樓建忠指揮長主持會議,胡金浩副指揮長、蔡德全副指揮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央企援疆幹部人才抵達烏魯木齊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央組織部獲悉,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第十批援疆幹部人才於9月21日抵達烏魯木齊,開始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據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幹部人才來自110多個單位,共579人,平均年齡43歲,大學以上學歷佔99.5%,博士研究生佔39%,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佔53.7%,總體上學歷層次較高,人崗匹配度較好,專業素質較強,結構比較合理。選派工作堅持平級擇優、人崗相適,聚焦教育、金融、旅遊、醫療衛生、農業科技等重點領域或急需關鍵崗位。
  • 深圳援疆幹部家屬收到來自阿克蘇的紅蘋果
    這是宇宸的爸爸袁志斌給她的濃濃父愛,王會娜說:晚上就要把這兩個蘋果吃掉,肯定是甜甜的,帶著爸爸滿滿的愛!   袁志斌,深圳審計局幹部,2014年2月派駐新疆,要在天山腳下援疆3年,目前在深圳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幹部人才處工作,任副處長,負責審計、支教、支醫等方面的工作。袁志斌是深圳派出的優秀援疆幹部的代表,他在深圳的家人這次成為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的品嘗者,可以說既開心又幸運。
  • 山西援疆故事:牢記援疆使命 不負眾望所託_十九大時光_山西新聞網...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六師五家渠市考察時,囑咐我省援疆幹部人才要「好好工作,完成使命」「要把兵團精神和呂梁精神結合起來,發揚光大,為建設新疆貢獻力量。」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激勵鼓舞著我省全體援疆幹部人才,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援疆使命,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奮戰在援疆一線,經受住了方方面面的考驗。
  • 踏沙追夢 援疆情深 18位天津援疆幹部下沉到和田地區東三縣鄉鎮...
    為了推進脫貧攻堅項目,掛職于田縣阿熱勒鄉的天津援疆幹部劉子鑫和楊一要下鄉入戶,他們倆不約而同地騎上了自行車。在午後大熱天,選擇自行車出行,對援疆幹部來說確實比較辛苦。眼下,單車已成為這對兒工作搭檔出行的首選工具,陪伴他倆在于田縣阿熱勒鄉的鄉村公路上走了上千公裡。
  • 這位援疆幹部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政委陳歷湘說,這個平臺經由援疆幹部、鎮江市潤州區蔣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團長助理高飛協調聯繫,潤州區投資60萬元興建。高飛告訴記者,這些都屬於「小援疆」項目。「援疆要當主人,不能當客人,更不當看客、評客。」王華這樣要求自己。王華在調研中發現,鎮江第一批援疆儘管幹了不少實事,但很多項目分散,「撒了胡椒麵」,效果不明顯。
  • 遠赴萬裡締兩地之誼——記援疆幹部到阿瓦提後的日子
    2017年2月26日,26名第九批紹興市援疆幹部人才肩負「舍家保國、傾情援疆」崇高使命,順利抵達對口受援地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在未來三年或一年半的日子裡,這些遠赴萬裡之外的幹部人才將握起過去援疆隊伍的「接力棒」,瞄準「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鐵的信仰、鐵的信念、鐵的紀律、鐵的擔當,積極為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 江蘇幹部寫歌傾訴援疆情:我已愛上了你,要和你在一起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美麗的草原,多情的土地,我已愛上了你,要和你在一起……」2019年12月底,正是江蘇南通第九批援疆幹部完成任務返回家鄉的日子,援疆幹部張華用一首歌曲《和你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對新疆的依戀和摯愛情懷。
  • 從酷暑到凍土,從基建到抗疫……龍崗婦幼援疆幹部黃為民載譽歸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黎娜)從酷暑到凍土,從基建到抗疫,歷經180個日夜奮戰,近日,龍崗區婦幼保健院重大辦負責人黃為民圓滿完成為期半年的援疆任務載譽歸來。
  • 海寧援疆幹部朱黃龍:潮鄉的一滴水,滴灌沙雅胡楊的深根處
    編者按:6月5日至9日,本報記者隨嘉興市新聞媒體團赴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開展對口援疆工作採訪,深入指揮部、項目工地和現場一線,實地感受援疆成果,其中也發現了來自海寧幹部人才的活躍身影——嘉興市援疆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人才開發與管理組組長,沙雅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朱黃龍和沙雅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教研員鄒光水。
  • 思鄉情切 援疆幹部陸鴻維獲贈《天寧區志》
    中國江蘇網5月25日訊 昨天,江蘇援疆幹部陸鴻維收到天寧區檔案局寄來的《天寧區志》,一償夙願。  據了解,陸鴻維原籍江蘇揚州,上世紀50年代參加了援疆工作,後來一直留在新疆伊寧,退休於伊犁地區財政局,現已78歲高齡。隨著年齡漸長,他對家鄉的思念和關注日增,曾分別寫信給江蘇各地區區委領導請求贈閱方志書籍。
  • 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幹部人才歡迎大會暨培訓班開班...
    原標題: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幹部人才歡迎大會暨培訓班開班式舉行 本報烏魯木齊9月22日訊 全媒體記者姚彤、王興瑞報導:22日上午,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幹部人才歡迎大會暨培訓班開班式舉行。 自治區黨委書記、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陳全國,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兼幹部一局局長李小新出席會議並講話。
  • 江南春信至 情暖塔裡木 寧波援疆幹部元宵前赴疆
    郎客賓(左四)和寧波援疆幹部在指揮部前合影  寧波援疆幹部郎客賓原本答應要和家人到南塘老街賞燈遊玩,當晚卻只發來一條微信,「一切安好,已到達烏魯木齊,現準備坐車去庫車縣。」  郎客賓是寧波援疆指揮部的副指揮長。作為浙江第九批援疆幹部中的普通一員,今年是他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的第二個年頭。由於工作量增加,今年廣大援疆幹部的赴疆時間有所提前,元宵前後就需要到各單位報導。  為了給對口支援阿克蘇庫車縣的寧波教師、醫生等援疆人才做好保障工作,郎客賓和指揮部的其他8位同事,需要在元宵節大部隊到達前,趕到庫車。
  • 援疆迎接新挑戰——記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援疆幹部劉冬
    雖然遙遠是兩地間最直觀的感受,但是一批批幹部人才前僕後繼地趕赴新疆,在那片大地上奉獻青春、貢獻力量,從中產生的這份羈絆卻深深拉近了兩地的距離。劉冬正是這其中一員,他說:「我深知『援疆』兩個字的分量,必定克服一切困難,為新疆的直流工作盡我一切所能。」
  • 援疆十年 | 連霍情無疆 路長情更長
    1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懷關心下,江蘇省先後派出1178名幹部人才奔赴伊犁開展對口支援。他們以忠誠之心對黨、以真誠之心為民、以赤誠之心做事,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舍家報國、忠誠擔當、團結奉獻、創新奮進」的援疆精神,為伊犁的穩定發展改革事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 從「輸血」到「造血」,東莞援疆交一份滿意答卷
    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下稱「三師圖市」),是東莞援疆工作的主陣地。2017以來,東莞援疆工作隊全體幹部人才落實粵兵兩地黨委的工作部署,精準發力,從民生項目、產業扶持、教育醫療、扶貧攻堅、文化交流和鎮團結對等方面立體化、系統性地推進對口援疆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宿檢先鋒】周莉莉:援疆戰線的「花木蘭」
    2018年4月一天下午,正在忙著手頭工作的周莉莉一抬頭,看到幹部處處長一臉焦急地站在門口——剛剛接到通知,之前上報的援疆幹部人選被「刷」了下來,上級要求必須是從事案管工作的人員,而且必須有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組織計劃派你去。「我能符合條件嗎?」周莉莉一臉詫異地問。在她心目中,能夠被選派援疆的人員,都是各方面表現相當優秀的。她擔心自己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 劉培俊: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我們的名字叫「援疆」(援疆路上話初心①)
    這一命令,化作屯墾戍邊、建設邊疆、戰天鬥地的嘹亮號角,響徹共和國廣袤的大地,照亮昨天和今天歷史的天空。這一命令,激發一代又一代援疆人的豪情壯志,匯聚成源源不斷的磅礴力量:「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昨天,老一代援疆人,幾十年初心不改,紮根邊疆、獻身邊疆,——用生動的實踐,鑄就了一座精神豐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
  • 山西小店裡的「新疆味道」:聯絡援疆人情誼的「橋梁」
    中新網太原8月19日電 題:山西小店裡的「新疆味道」:聯絡援疆人情誼的「橋梁」作者 吳瓊富有地域特色的婦女畫像、種類多樣的新疆奇臺縣麵粉……19日,來到位於山西太原的新疆優質產品集合店(以下簡稱「集合店」),門頭上「援疆情」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小店裡濃濃的「新疆味道」,吸引著來往民眾駐足流連,傾聽小店背後的故事。
  • 一路相隨到天涯
    卜算子 援疆行援疆使命重,西行邊陲戍。天目天山萬裡遙,壯志豪情赴。願做那片雲,化作三春雨。一路相隨到天涯,沁潤胡楊樹。——呂立(湖州第七批援疆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副指揮長)常年罕見雨水的柯坪的天今天為何落淚每天燦若晴天的巴郎子的臉此刻為何下雨四百七十個日日夜夜時常與風沙、寂寞、乾燥、思苦相伴但始終無怨無悔—— 黃群超(湖州第八批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援疆工作時間很短,一批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