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檢先鋒】周莉莉:援疆戰線的「花木蘭」

2021-02-15 宿遷檢察

2018年4月一天下午,正在忙著手頭工作的周莉莉一抬頭,看到幹部處處長一臉焦急地站在門口——剛剛接到通知,之前上報的援疆幹部人選被「刷」了下來,上級要求必須是從事案管工作的人員,而且必須有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組織計劃派你去。

「我能符合條件嗎?」周莉莉一臉詫異地問。在她心目中,能夠被選派援疆的人員,都是各方面表現相當優秀的。她擔心自己達不到這樣的要求。而且,援疆工作條件艱苦,長期不能與家人團聚。即便是男同志,也可能猶豫再三。

「當然行了!」共事多年,幹部處處長當然知道周莉莉的工作能力。

「那我就去吧。」轉念一想,案管部符合5年工作經歷條件的只有兩個人,那位同事的孩子出生不久,肯定不能遠行,周莉莉便一口答應下來。

2018年5月15日晚上7點多飛機落地,緣分就此開始。

下了飛機,周莉莉直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伊寧墾區人民檢察院。

但是看到新來的檢察長助理,所有人都愣住了——誰都沒想到,來的援疆幹部竟是位女同志。

「看著還有點柔弱。」一個人小聲說了一句。

「80後」的周莉莉,是宿遷市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部的檢察官助理。瘦削的身材、白皙的面孔,看上去是個文氣的姑娘。

「『林黛玉』肯定不會派過來,派過來的肯定都是『花木蘭』。」面對質疑,周莉莉爽快地回應。

爽快的她沒有想到,入疆第一件事居然是「流鼻血」。剛到幾個小時就開始流鼻血,咽喉幹癢難受。能自己動手,就堅決不麻煩組織。單位是三層小樓,十幾個人,有空閒的房子,辦公、住宿問題都在這樓裡解決了。條件是差了點,像高中住校的生活,周莉莉一邊留著鼻血,一邊自己買來了生活用品安置下來。

與江蘇有著近三個小時的時差,時差還沒有倒過來,第二天就開始值24小時的班——從當日上午9點到次日上午9點,不能打瞌睡,帶著鋼盔,樓上樓下院子裡到處轉。

「墾區與我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維護地區穩定等方面,檢察機關承擔了大量的工作任務。」五天一次的24小時值班,讓墾區檢察院見識到了這看似文弱的姑娘的堅毅。

周莉莉2009年進入檢察機關,從2010年2月起開始從事案件統計工作。憑著執著的鑽研精神、認真的工作態度,8年來她從一個對檢察工作一無所知的「小白」,成長為全省檢察機關案管業務全能人才、統計業務專家,和一名對各部門業務都有較深了解的「檢察業務流程專家 」。兩次被評為全省檢察系統「十佳統計員」,4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記個人三等功3次。

在她的努力下,宿遷市檢察機關的排名從全省倒數進入前三。最高人民檢察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對案件管理相關工作軟體的研發和升級,都點名抽調她去協助。

既然是「花木蘭」,工作上肯定不能落後。一定要讓規範辦案的理念在墾區檢察機關落地生根。抱著這樣的信念,周莉莉敢想敢做。

墾區檢察院的案件量不大,辦案壓力不是特別大,但是周莉莉發現正是因為案件量較少,缺乏實際應用機會,大家對「大統一」系統(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使用都不熟練,一些部門因為沒有案件,甚至沒有操作過自己條線的系統。

從最基本的電子卷宗上傳開始,周莉莉開設了「小課堂」,手把手的教會了案管部門工作人員。

墾區檢察機關人才缺乏,援疆後,她不僅僅要挑起案管工作,還作為院領導,分管了公訴、偵監、未檢、執檢四個部門的業務。

對公訴等具體業務系統的使用,周莉莉自己並不熟悉。但是因為有大後方的智力支持,周莉莉胸有成竹。先學後教,宿遷檢察機關兩級院的業務精英紛紛出手,迅速把周莉莉培養成為各條線業務應用系統操作使用的全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系統操作普及之後不久,墾區檢察院就受理了全院第一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從受案到結案,辦案流程嚴謹規範。案件辦結之後,周莉莉還帶著未檢部門的幹警去學校上了一堂「法制課」。

就這樣,從案管部門開始抓,到全院業務部門的普及,規範辦案意識、規範操作流程在墾區檢察院深入人心。經過她的努力,伊寧墾區檢察院的案件管理工作一躍成為四師第一,一些好的做法蔓延到整個墾區兵團案管條線。

從最基礎的制度建立、流程規範開始,到與當地公安、法院、司法、教育等部門聯手推進各項工作,周莉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和宿遷同事的聯繫也更加密切。

「你們怎麼老是找我們院裡的人問啊?」每次接到周邊其他墾區檢察機關打來的諮詢電話,或者看到兵團、第四師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在微信群裡發出的諮詢信息,伊寧墾區檢察院的小姑娘總是抱怨又自豪,然後衝著周莉莉笑著說,「你可是我們院裡的人啊!」

由此,宿遷檢察機關的工作經驗,在伊寧墾區生了根、長了芽。周莉莉也因此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在分管工作中,除了案件質量外、掃黑除惡、未成年檢察、「三類人員」社區矯正是她非常關心的工作。她帶領幹警提前介入涉黑涉惡案件;帶領未檢部門幹警走進轄區中小學,開展法制講座對轄區;三天之內跑完昭蘇墾區的所有司法所,對社區矯正工作和暫予監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幹工作有方法、敢拼命,這或許也是周莉莉挑起援疆工作的底氣所在。

知道墾區檢察院有來自江蘇的援疆幹部,在一次工作聯席會議上,參會的公安機關甚至送來了一摞摞的卷宗,讓周莉莉幫忙審查把關。周莉莉找來法律條文,一條條的幫助他們查閱。

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伊寧墾區檢察院一直沒有視頻會議室,每次參加視頻會議都要到師裡去,費時費力,工作極為不便。周莉莉了解這些情況後,在諮詢技術部門後,立即向後方單位黨組報告,爭取資金幫助該院建成了高清視頻會議室,實現了開會足不出院,極大節約了工作時間。

空間的遠離反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一年時間,周莉莉不僅與伊寧院的同事們親如一家,與宿遷的家人、同事、朋友聯繫也更多了,更親近了。今年5月17日,結束援疆工作的周莉莉回到宿遷,又繼續幹起了老本行。

一年的朝夕相處,周莉莉和墾區檢察院幹警們親如一家,成為親密的戰友。回宿後,她的手機裡多了很多號碼,微信了有了更多工作群。

「工作機制留下來了,業務上的東西也都教會了,而且臨走時就約定,只要有問題就聯繫。他們說讓我不要嫌煩,其實他們知道,我是不會嫌煩的。」周莉莉說。

如果問援疆留有什麼遺憾,周莉莉想了想說,如果重新再去一次,她會做的更多更好。從新疆回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周莉莉每天接長途電話接到手軟,不過,她對此甘之如飴——「大家都知道我不會嫌煩的。而且,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會去新疆伊寧,因為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完。」

相關焦點

  • 關於周莉莉的一切——監管民警手記系列
    「沒媽的孩子像顆草」,父親的不聞不問,繼母的動輒打罵,還有上幾代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恩怨關係,讓幼小的周莉莉心靈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她時常會躲在沒人的角落裡想起那個已經沒有太多印象的母親,如果母親還活著,會不會對自己能好一點呢?年歲漸長,周莉莉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進入了學校。奔波於家和學校之間的幾十裡山路她都要花上幾個小時才能走完,但她一直堅持讀完小學後又來到鎮上開始初中學習。
  • 北醫那三屆之周莉莉:文藝青年的執著追求
    初到美國,一切那麼陌生,幸虧有同班同學已經在美國工作,範新民、王白樺等同學給了周莉莉很大幫助。舊日的同學都成了新的朋友,隨著時間的延長,在美國的朋友越來越多,讓周莉莉感到了無比溫暖和欣慰。
  • 絕地求生知名選手周莉莉出身書香門第:媽媽曾是清華高材生
    ,幾人玩起了猜謎遊戲,在此環節中,談到了隊員的學歷問題,周莉莉女友透露道:周莉莉的爸爸畢業於四川大學,而他媽媽畢業的學校則是名震中外的清華大學!一時間666的彈幕就掩蓋了直播間的畫面,在直播中,周莉莉的媽媽也參與了這個出題猜謎遊戲,更是出了各種經度緯度的題來考他,二哥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直呼換題換題,網友們也調侃道:周媽直播教育兒子。不過周莉莉爸爸媽媽的高學歷、學府,再加上一個一本的女友,怎麼看似乎都跟高中學歷的周莉莉扯不上關係。
  • 更先鋒的花木蘭,你們都沒見過
    在《花木蘭》真人版豆瓣評分僅4.7,國內一片吐槽這不是中國人想像中的花木蘭時,再回頭看98版動畫《花木蘭》導演託尼·班克羅夫特說的這句話。你會發現,迪士尼從來無意說中國故事。《花木蘭2》:木蘭的出走國內外很多人拿98版的動畫版和劉亦菲飾演的真人版《花木蘭》做對比,認為後者幾乎複製了前者的劇本,毫無新意。其實這22年間,在2004年迪士尼還製作過一部《花木蘭》續集。
  • 劉亦菲收穫「當代花木蘭」稱號,不恰當!擁有美國籍且無從軍經歷
    而在今天記者會上,劉亦菲卻意外收穫了「當代花木蘭」稱號,小雪認為,由外交發布會發布這種稱讚其實是不恰當的,這無關演技,而是「當代花木蘭」這個光榮稱號不是順口出來的,而是需要更多的因素和考量,對此,你怎麼看呢?
  • 我看《花木蘭》
    很慶幸《花木蘭》沒有以冗長的內容去表達含糊不清的意思。最害怕有的電影,觀眾花了兩個多小時看完卻雲裡霧裡,最後製作方只得僱水軍用 「文藝」來進行輪番美化。如果你很看重一個作品的歷史還原度,《花木蘭》顯然無法符合預期,並不需要仔細推敲才能發現細節的偏離,那些背離歷史的場景和情節冠冕堂皇地呈現於大熒幕之上。但是《花木蘭》本身就不是一個正劇。
  • 周莉莉又火了
    有趣畫面四:周莉莉決賽圈苟出新高度SSS成員有2名隊員算是進入到了決賽圈,然而小北選擇守在坡下,尋找機會。然而周莉莉身穿吉利服,選擇藏身在房子後面。在小北被SU4滅掉的情況下,周莉莉也難以獨善其身,最終沒多久也被成功淘汰了。其實,如果周莉莉跟小北兩人一起的話,或許就不會是這個結果了。而周莉莉這波在圈內一直苟著,真的是又火了一次。
  • 技術入股周莉莉現狀悽慘!
    技術入股周莉莉下場悽慘!《絕地求生》PCL職業聯賽從4月21日開賽至今賽程已經過去一半了,昨天第四周的比賽正式打響,艾倫格賽區的戰鬥率先打響,艾倫格賽區強隊雲集。世界冠軍OMG頂尖強隊17戰隊,戰神周莉莉率領的SSS,這幾支隊伍都是《絕地求生》職業隊伍中最受人關注的隊伍。
  • 崑山市中醫醫院歡送4名援疆醫護人員
    >會上,醫院副院長、崑山第六、第七批援疆醫療領隊封以生為大家分享了他的援疆經驗。他表示,援疆是一場修行,工作的同時也要不斷思考和總結「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 第九批援疆歸來醫務人員,脾胃肝膽科陶鳴浩醫師向四位接過援疆火炬的「援友」介紹新疆阿圖什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注意事項,同時分享了援疆一年半以來的收穫和心得。
  • 《花木蘭》:認識花木蘭
    至於吐槽幼年花木蘭在屋頂跑酷、花家居然生活在土樓、木蘭的相親妝、鞏俐居然扮演女巫……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花木蘭,且又不能接受別人、特別是外人對花木蘭有另外的解讀。「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正常啊。
  • 比《花木蘭》只低0.1分的網絡大電影,居然比《花木蘭》還精彩
    沒叫花木蘭等人休息,就立即下達了下一個任務副本——解救關押在柔然大營的碩皇子。花木蘭等十五人為先鋒,夜襲柔然單于大帳,一個時辰內營救皇子。呃,等等,十五人大戰幾百人軍隊!?席間,不勝酒力的花木蘭透漏自己是女兒身,引起了大家懷疑,李亮趕忙幫木蘭打圓場,方才躲過了一劫。
  • 醫療援疆 情系和田——北大腫瘤醫院卓明磊醫生援疆之行
    2019年,卓明磊參加北京市第九批第三期援疆醫療隊,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評為第九批省市優秀援疆幹部人才並立功一次,同時榮獲「北京大學優秀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被評為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民族團結優秀個人」和北京援疆指揮部「優秀共產黨員」。讓我們走近卓明磊,聽他講述援疆的經歷和感悟。
  • 劉亦菲《花木蘭》袁詠儀《花木蘭》趙薇《花木蘭》誰演的更好
    今天大張來說是說說《花木蘭》最近各大媒體電影,娛樂板塊到處報導迪士尼新片,劉亦菲、最新電影《花木蘭》的全球首映禮。關於《花木蘭》相關話題在國內迅速引起大量的討論,今天大張就來說說各個版本你們喜歡哪個版本的
  • 《花木蘭》花了誰的木蘭花了誰的錢?
    怎麼評價真人版花木蘭?外國人搞不懂,中國人看不明白。真人版花木蘭向20年前動畫版《木蘭》致敬了嗎?何止是致敬,簡直是致喪。動畫版開篇是木蘭讓小白狗拉著米袋跑去去餵雞。真人版是花木蘭大飛賊施展一身跑酷輕功趕母雞進籠。動畫版是木須龍不小心弄壞了石龍雕塑,真人版是花木蘭大俠客飛簷走壁時候弄斷了門口石頭鳳凰的翅膀。動畫版是花木蘭洗澡被兄弟們集體闖入,真人版是男女主夜色池塘果體談心,GUY意情濃。
  • 差評無數,《花木蘭》真的那麼不堪嗎?
    這兩天看了電影《花木蘭》,有些感想今天在這裡分享給大家。首先這部電影在全網用戶評價都不太高,但我個人觀看之後覺得電影雖然不是那麼的優秀,但是還是有些意思的,至少前半段也有不錯的高光時刻,下面我就來講講我的感受。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嗨,你看花木蘭了嗎?和你想像的差距大嗎?電影《花木蘭》今日國內上映,然而目前口碑卻不是如想像中那麼好。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他們甚至覺得劉亦菲能登上國際舞臺,飾演花木蘭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榮幸。不妨尊重一下迪士尼,也要了解一下《花木蘭》的成片背景。迪士尼不僅有聞名世界的世界樂園,也有龐大的電影製作團隊。《花木蘭》的導演妮琪卡羅也是一名成功的青年女導演,但加入了迪士尼電影團隊,就沒有啥創作的自主權了,一切都是按照流水線的好萊塢工業團隊來,完成一個電影產品而已。
  • 《木蘭詩》與電影《花木蘭》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被宋人收入《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影響甚廣。《木蘭詩》主要講述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十餘年,立功回朝後不願做官,回故鄉與家人團圓,脫去戰袍,重新穿上女兒裝。戰友們驚訝與木蘭並肩戰鬥十二年,竟然不知她是女孩。
  • 《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中國人的花木蘭,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才替父從軍的,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女人。
  • 劉亦菲演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槽點五:過度改編,顛覆的花木蘭花木蘭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當時朝廷徵兵,連體弱多病的老年人都不放過,花木蘭才選擇替父從軍。她的從軍選擇,其實是存在一種悲壯感的,但同時也在讚揚她的勇氣和孝順。後來她女扮男裝進入軍營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訓練,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得到了認可,換來了最後的一片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