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也是要分等級的,那麼你知道自己常去的博物館是什麼等級嗎?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其中包括了一、二、三這幾個不同的等級。
從公示的名單當中,大家能夠發現很多咱們重慶人熟悉的名字——大足石刻博物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重慶市萬州區博物館)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永川博物館(陳子莊藝術陳列館)、銅梁區博物館、楊闇公楊尚昆舊居陳列館、奉節縣夔州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重慶市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重慶市大渡口區博物館、綦江博物館、重慶大圓祥博物館、重慶市武隆博物館成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綜合此前的相關數據,重慶全市已經擁有23家國家級博物館,具體名單如下所示:
重慶遊品簡單分析了一下,這23家博物館當中,僅有7家位於主城區範圍內,剩下的16家都分布在周邊區縣。
這一點也說明,博物館建設與城區發展或者經濟發達程度並非直接相關,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對應的文博資源。
當這些文博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最終形成一家博物館的時候,才能夠更好地讓大家看到。
同時,博物館也代表著一個地區的文化,甚至能夠對當地的文化和旅遊產生重大影響。
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去到北京,如果沒有去故宮裡看一看,那可就真的是白來了。
當然,就算同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它們的重要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所具有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
以重慶的兩家一級博物館為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大足石刻博物館,兩者在體量和定位上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第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早在2008年就已經確定,而大足石刻博物館則是最新的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是更加綜合性的博物館,位於重慶主城區的核心位置——人民廣場,匯集了重慶全市範圍內的文化和歷史藝術精品。同時,三峽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大足石刻博物館,是以大足石刻為基礎而建造的博物館,其展出主題自然就是大足石刻。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所具有的藝術價值也是其他大部分博物館難以企及的。
大足石刻博物館位於大足石刻景區內,博物館不收費,不過因為已經在景區範圍內了,所以得先購買景區的門票才可以進行參觀。
據參觀過的朋友們反饋,看過大足石刻博物館之後,會對大足石刻以及古代石窟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比單純參觀景區擁有更好的體驗。
重慶遊品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國家級博物館,大部分都是國營的性質,但是同時也有兩家民營博物館——重慶市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重慶大圓祥博物館。
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和它的名字一樣,以各種不同時期的匾額為主要元素,屬於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博物館,位置就在李子壩,距離軌道穿樓非常近。
大圓祥博物館位於璧山區,主要以各種古建築構件還有相關的陳設、器具為主,重點展現了重慶歷史上的建築奇觀,因此也被稱作「重慶祖屋」博物館。
不同的博物館之間,自然是存在著差異性的。這樣的差異性,正好能夠凸顯各家博物館的特質。
至於能否被評定為國家級博物館,或者評定等級的高低,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只有真正具有價值,能夠被廣大人民群眾欣賞的美好,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