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面試時,本花曾鬥膽向金城老師請教過一個問題:「您認為,如今國漫的發展,還有多久才能出現百年一遇震驚全球的國漫奇才呢?」
金城老師聽後微微一笑:「何止是『百年一遇』,我們早就出現了一位『千年一遇』的國漫奇才。」
「難道是金城老師您?」本花仿佛嗅到了拍馬屁的機會。
金城老師搖了搖頭,說出了兩個字,「鄭問。」
鄭問作品
懷著憧憬,本花寫下了入職後的第一篇文章。發布於2015年12月,題目正是,千年一問。
可以說,是鄭問老師開啟了本花的職業生涯。
本花一直期待著終有一天能與這位「千年一問」——「一千年才得一個鄭問」的國漫大師見面,親自向他表達本花的感激與敬仰之情。
然而在去年的今天,鄭問弟子鍾孟舜在社交軟體上發布了鄭問逝世的訃告。本花與這位大師相見的願望,終究是落空了。
一年前鄭問逝世訃告
蔡英文也不得不對鄭問進行「追念」,令她尷尬的是,鄭問筆下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國歷史故事。
蔡英文發文懷緬大師鄭問
而本花第二次寫鄭問,沒料到竟是如此沉重的選題。
《動漫藝術家》發文悼念
一代大師的隕落無疑是讓人悲痛的。
鄭問逝世後,其弟子鍾孟舜和鄭問家人曾一同前往JC動漫館拜訪鄭問昔日好友金城老師。
鍾孟舜和鄭問家人拜訪金城老師
他們還帶來部分鄭問的作品及將在臺北故宮博物館進行鄭問作品展覽的消息。
金城老師無心的一句「千年一問」,讓本花記憶猶新;冥冥註定,此次在鄭問的臺北故宮大展,主題也正是「千年一問」。
然而,此次「千年一問」的展覽唯獨主角鄭問,無法出席……
「千年一問」展覽海報
鄭問,被稱為亞洲漫畫鬼才,其作品多以武俠、歷史故事為題材,曾以《阿鼻劍》創下武俠漫畫新典範,成為第一位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中國漫畫家。(代表作《戰士黑豹》、《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等。)
鄭問
說來慚愧,這樣一位被認為是中國漫畫人心中的神,最初最懂他的是日本人。
鄭問作品
他的作品曾經攪動了日本漫畫界,更在1991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的「優秀賞」獎項,中國漫畫家在日本獲得這樣的榮譽還是第一次。(《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也曾獲此獎。)
鄭問早期的畫是從模仿日本漫畫開始的,後來又接受西方畫法的影響。
鄭問作品《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到了 80 年代中期鄭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畫風。他以獨特的水墨技巧,結合了國畫中的寫意和素描的手法,使作品華麗動人、瀟灑不羈。他的畫受到日本讀者的厚愛,這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日本人畫不出來。
鄭問受訪視頻
只要是日本人欣賞的作品,就一定要奉為神作嗎?不,但是細看過他的作品後,你定能領悟到鄭問被「封神」的原因。
鄭問作品
鄭問的創作也涉足到遊戲領域,除了以之命名的《鄭問三國志》,在2009年,鄭問更是擔任了金山軟體的網遊《月影傳說》的藝術指導,其中的角色在如今看來依舊精緻奪目。
《月影傳說》角色
我們一直在探討什麼才是國漫的代表作,在成熟的日本動漫體系和歐美動漫影響下,如何找尋國漫的新出路。看到鄭問的作品後,本花內心開始不去糾結那些命題:
對於天才而言,國漫哪需要什麼出路。
臺灣知名漫畫家鍾孟舜如此評價鄭問:
鍾孟舜
如果在動漫中,鄭問或許就是那位出場自帶光環和背景樂的主角。
《鄭問紀念專輯》紀錄片
曾經轟動世界的中國水墨動畫片《山水情》如今已成絕唱,而在鄭問的作品中,本花仿佛聽到了迴響。
中國水墨動畫絕唱《山水情》
鄭問作品《刺客傳》
鄭問生前亦表示:「水墨動畫片的前輩的作品把中國傳統水墨畫和動漫技術結合得非常好。那時的中國動漫畫家可能接觸其它國家作品的機會比較少,那些動漫完全是從傳統文化中發展而來的,就特別純正。
鄭問
本土的才是世界的。現在的畫家接觸的機會多了,完全用西方那一套去畫,反而畫不出中國的傳統特色。」
鄭問雖逝,但他帶給國漫的靈感卻根植在本花的心裡。
中國傳統水墨的寫意與西方技法中對人物刻畫的寫實,在他的畫作中得到巧妙的融合,一聲「鬼才」並不為過。
鄭問作品《介子推》
同時他擅長運用各種材料和繪畫技巧的配合,獨自發展出史無前例的畫法。 例如肥皂畫法、京子畫法、砂紙畫法、油漆畫法、水墨畫法、電腦畫法、牙刷畫法、快筆畫法、毛線畫法等等。
《鄭問紀念專輯》紀錄片:
鍾孟舜展示鄭問作畫技法
鄭問對作品寫意的追求,體現在他對創作方式不受控的追求中。據鍾孟舜介紹,鄭問並不清洗作畫用的毛筆。對國畫稍有了解的人應該會很緊張,因為毛筆的保養對作畫是有很大影響的,毛筆的分叉很大程度影響作畫的筆觸,但鄭問需要的正是這種筆觸的不可控。
當初在創造《孔子》這幅作品時,鄭問如此闡述其創造歷程:
《鄭問紀念專題》紀錄片
這種近乎「瘋魔」的創造狀態和大膽創新的作畫技法,或許就是鄭問被稱為「鬼才」的原因。
鄭問作品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千年一問,終究千年一嘆。如此國漫大師生前在不成熟的國漫市場體系上所受的遺憾,本花不願在此贅述,這也是為何如此大師在國內漫迷中知悉者並不多的原因。
鄭問作品
儘管如此,本花仍慶幸國漫中有這樣一位大師曾出現過。鬼才難求,期待在下一個千年裡,能夠出現更多類型的國漫大師,引領國漫走入新時代。
鄭問老師,這個六月,
我們臺北見。
後臺回復「鄭問」
獲得紀錄片資源
館花心事
♥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漫藝術家
看 多 是 會 上 癮 的
投稿郵箱:gdca3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