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某社交平臺上的這個提問。這位家長講,每天留的作業,孩子完全不會,家長每天教到了心理崩潰,於是發出了這個拷問。
在媒體、網絡發達的今天,各種教育的觀念說法,心靈雞湯,五花八門,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自己主見,對孩子要有培養思路,不能左右搖擺不定,人云亦云。
在孩子上學前,家長應該對一年級的內容提前教一教,比如簡單的數學,語文的拼音,並不是非要去培訓班,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就教會了,不聰明的多教幾天也應該會了吧?
如果上一年級前你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按照教學大綱的講課進度,大多數孩子可能是跟不上的,而老師也是不可能等你的,只有家長自己給孩子補。家長不能都覺得自己孩子是神童,一聽就會。而上文這個孩子一定是這樣的,並且學習能力比較差。
笨鳥先飛,早起的鳥有蟲吃,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古訓。有一種聲音說學前不可超前教育,但學前教育是提前學打基礎,屬於預習。學前教育並不是要報許多個培訓班,學習很難的知識,重在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而從小什麼也不學,享受著快樂的童年的孩子,不僅入學後老師難以管理,學習上也很廢勁兒,家長老師都頭疼。
我們的家庭教育不能走兩個極端,要不什麼都不學,盡情地玩兒,什麼都不會;要不就是不斷去奔波於各培訓班,過度學習,都會毀了孩子。個人認為,知識類的超前學習,僅限於一年級的課本難度,另外多認識一些漢字,作到能讀懂題目即可。孩子自己輕鬆渡過一年級和較好的成績,對孩子的自信心、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都很有幫助。關於學習習慣,家長不要陪寫作業,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對以後的學習受益匪淺,而缺少了自主學習能力,長期依賴培訓班補課的學生,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家長說不懂呀,沒時間呀,那就沒有辦法了,孩子上學已經6歲了,學前不管教,送進學校老師也不好管了。不要指望老師能把孩子的壞毛病掰過來,一個班幾十個孩子,沒有一對一進行教育的精力。
希望能對家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