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第四季收視疲軟,但這個鍋不歸「綜N代」背

2021-01-08 鋒芒智庫

延續著前三季的浪漫情調,《如果愛》第四季也已歸來,本季《如果愛》全新升級改版為《如果愛·為愛同行》,這一季節目再次暖心集結四位明星,突出公益幫扶主題,轉向關注人間「大愛」。

然而,這檔「大愛」節目首播的收視率實在慘澹,低至0.160%,第二期收視率0.390%,市場份額1.42%。雖然節目到了第四季,容易陷入「綜N代」的桎梏,但《如果愛》第四季收視差這個鍋不歸「綜N代」背。

畫風呈現出「鄉土氣息」,節目氣質flop

《如果愛》第四季將從12個不同主題的中國關愛故事出發,以大情懷和正能量為主導傳遞真善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愛同行,共同獻上治癒系大愛首秀。

按照以往戀愛節目的畫風,一般都是陽光、沙灘、海浪的style。但這一季的《如果愛》搭上了公益這個話題,於是乎,節目氣質大變樣,一下子從齁甜的偶像劇轉為了「下鄉慰問」公益行,畫風的轉變讓觀眾有些猝不及防。

在筆者看來,《如果愛》第四季節目前期拍攝的鏡頭的設計感太弱,畫面呈現出的質感一般。節目播出第一期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劉憲華在田埂上表演了天旋地轉般的「我是誰,我在哪」的迷茫。殊不知這撲面而來的鄉土風,觀眾與之一樣迷茫。

當然,這樣的呈現並非是所選地點問題,主要問題出在前期拍攝和後期剪輯上。就比如《變形計》《舌尖上的中國》節目內容有很大比例都是在偏遠山區拍攝,但是可以看出攝像的用心,環境空鏡、局部特寫拍得精良。

對比之下,同樣是在鄉村拍攝的《如果愛》第四季的拍攝手法過於寫實,構圖、畫面比例、角度都不太考究,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難享這份精神糧食。而後期在節目敘事過程中,不知是否因為前期素材拍攝不足,轉場畫面也都十分生硬。在攝像們「赤裸裸」的記錄下,「接地氣」的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美感有所欠缺,或多或少敗了些好感和口碑,也丟了些路人緣。

節目敘事邏輯感弱,難以自圓其說

在真人秀節目中,講「好故事」和「講好」故事是節目最終能否打動觀眾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講」才是更加重要的元素。從節目內容來看,《如果愛》第四季節目內容敘事邏輯過於粗暴,甚至某些內容有「侮辱」觀眾智商之嫌。

就拿第二期節目劉憲華、陳都靈這一組為例,他們主要任務是要去拜泥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苗春生為師。這一任務乍一看很有意義,既能創造條件讓兩人情感升溫,又能宣傳傳統的泥塑文化,但沒想到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卻讓人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怪異之感。

他們拜師的故事是這樣的:

兩人一路問路終於找到了苗春生老師家裡,而苗春生的夫人卻告知二人,老師最近忙不收徒了。然而故事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苗春生的夫人提出要陳都靈、劉憲華幫忙做飯去討老師歡心。隨後,苗春生的夫人將他們做好的飯給老師送去,老師隨即傳見他倆。為了順利拜師,二人給「老師」來了一段「尬萌」的表演,但最後尷尬發現此「老師」非彼老師,而是老師的徒弟。徒弟又出難題,讓二人去做泥巴,經過做飯、砸泥等考驗之後,二人終於見到老師。

而接下來就有趣了,師父展示了一堆看戲的泥人,說還缺個戲臺,帶著劉憲華和陳都靈做起了戲臺,二人做完之後,師父便展示了自己做的戲臺與之對比。說好的還缺個戲臺呢?相信不少觀眾跟筆者一樣看的一臉懵逼。

接下來到了節目的高潮,「傲嬌」的師父說只能在兩位中選擇一位來當徒弟,讓劉憲華、陳都靈按照對方的樣子捏泥人,最後兩人捏成了一個幼兒園級別的作品。而大師看過之後,樂呵呵地毫無原則地將兩位都收為徒弟。說好的只收一個呢?大師有才就是任性?其實,真正任性的是節目組吧!

在此,筆者大致總結一下拜師這一段內容所存在的問題:

1.節目內容導演痕跡太過嚴重,每一個小環節的設置都充斥著導演的「套路」。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做飯、和泥還是互捏泥人、拜師,這些環節設定都沒有問題。問題是在內容推進的過程中凸顯出來,每一個任務給出的由頭和結果都給人一種為任務而任務的觀感,而且自始至終無法自圓其說。

2.素人嘉賓表現平平。無論是苗春生還是其夫人、徒弟,都是在按照導演組既定腳本進行生硬的表演;導演臨場應變能力一般,並未在現場根據嘉賓表現進行臨時調整,只為完成前期腳本裡設定內容,導致後期呈現內容平淡如水。

3.節目內容最終沒有落點,立意未曾真正落地,總給人空中樓閣之感。節目雖與公益、文化掛鈎,但總有一種淺嘗輒止的感覺,甚至對本期節目的泥塑大師以及泥塑文化都未曾有過深入了解,更讓人費解的是,二人在拜師之後並未和泥塑大師有進一步的互動竟然直接離開了。所以,前面鋪墊做菜、賣萌、砸泥這一切到底是為了啥?看完之後聽一首薛之謙的《演員》真是應景。

真人秀必然是要講故事的,但不能也不應該是一種平鋪直敘的流水帳,否則再好的故事講出來也不見得能「讓人心動」。真人秀的內核是讓參與者處在一個既特別又有娛樂性的情境當中,以此產生有趣的情節。

無論是陳都靈、劉憲華千辛萬苦拜師還是李茂、弦子費盡心思為留守兒童準備驚喜,這兩部分的節目敘事邏輯過於牽強,敘事手法略顯拙劣,從而讓節目顯得無趣、乏味。選擇有效的敘事策略,把故事中「讓人心動」的內核充分發揮出來,在這一方面《如果愛》第四季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節目嘉賓略顯單薄,撐不起節目話題熱度

在往季節目中,鍾麗緹、張倫碩以及付辛博、穎兒兩對嘉賓,通過在《如果愛》中的相處、相知而相愛,最終喜結連理。因此,在觀眾眼中,這檔節目獨具特色的「紅娘體質」,更收穫了超高的話題度,被網友冠以「脫單神綜」的稱號。

而這一季節目嘉賓的數量和人氣相對之前都略顯單薄,從節目嘉賓的角度來看,嘉賓的圈粉能力有限。陳都靈主演《左耳》之後再無佳作,主演的翻拍劇《求婚大作戰》口碑平平;儘管劉憲華在綜藝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卻也還未成長至人氣擔當的位置;李茂、弦子夫婦的國民度也有待考量。因此,在節目播出之初,靠嘉賓引流導量、提升口碑、話題熱度上還有些困難。

當然,一檔節目當然不能全靠嘉賓,核心還是要靠內容。《如果愛》系列節目做到第四季,節目模式的創新升級勢在必行。平心而論,第四季搭上公益的主話題,在立意上站住了腳,但卻未給節目內容增色,這並非題材所致,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在一線衛視競爭激烈以及視頻網站崛起的今天,像湖北衛視這類二線衛視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在節目製作經費方面更為緊張,但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也時有精品推出。湖北衛視另一檔節目《非正式會談》以「窮」著稱,但還是靠著精良的內容在業內贏得了很好的口碑。這或許對《如果愛》第四季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因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愛》第四季應在前三季的基礎之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與此同時,在節目內容製作上打開思路,提升「真人」的含量,減少「秀」的比例,同時,在公益行動、文化傳承內容深入淺出,提升內容品質,做出精品方顯業務能力。別輕易放飛,羽毛會掉,難以再生。基於前三季的好口碑,筆者對這一季節目內容品質提升還是心懷期待。

相關焦點

  • 「綜N代」節目大屏收視全洞察
    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歌手第四季》《王牌對王牌第五季》《極限挑戰第六季》《最強大腦第七季》《奔跑吧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第九季》《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五季》等一系列「綜N代」節目已悉數回歸。「綜N代」如何延續生命力,持續保持熱度與口碑?電視大屏「綜N代」節目有著怎樣的收視表現?
  • 一線衛視的綜N代該棄了嗎?
    有人表示不舍,有人歡呼「青回」,一線衛視綜N代們的影響力和強大的受眾基礎,持續發揮著作用。綜N代以其積累下來的口碑和受眾、基本保障的廣告贊助,成為衛視不能輕易捨棄的項目。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五大衛視招商會上,王牌綜N代基本全數回歸。
  • 《最強大腦》第四季完美收官,「綜N代」如何「別出心裁」,收視率壓群雄?
    縱觀2017Q1的綜藝,一二線衛視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綜N代」希望能闖出個「開門紅」。雖然相比起新節目,「綜N代」確實坐擁收視慣性的優勢。
  • 《極限挑戰》新一季即將開播,除了創新,「綜N代」如何重整旗鼓
    不過由於主客觀的原因,到了第三季,《極限挑戰》明顯表現出了一種疲軟態勢。在收視上,並未取得亮眼的佳績,口碑也出現了不小的下滑。前兩季豆瓣評分都在9分之上,第三季卻只有8.3分。現在,第四季將要回歸。近年來,不論是衛視綜藝還是網絡綜藝,在獲得收視率或播放量和口碑的肯定後,就必定要製作「第N季」,這樣的綜藝節目又被稱作「綜N代」。
  • 「綜N代」常走下坡路,《王牌對王牌》為何能一季比一季精彩?
    代」無疑佔據著大部分市場, 但多數「綜N代」節目雖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卻也面臨著走下坡路、收視疲軟的問題, 新綜藝頻出,節目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綜N代」如何才能保持活力?
  • 三年五季仍然好評不斷,《新西遊記》給國內綜N代帶來哪些啟示?
    如果偶有作品口碑爆表,免不了有運氣的成分,但仔細看一下羅PD的綜藝作品,幾乎都是N代,在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韓國文娛圈,一季一季又一季,收視與評分依舊節節攀升,絕不僅僅只是運氣。綜N代《新西遊記》是怎麼玩的?
  • 《拜託了冰箱》第四季暖心收官:綜N代魔咒?不存在的
    而《拜託了冰箱》本身不但是第一檔明星美食脫口秀網綜,大浪淘沙後,也成為其中最長壽的一個。更難能可貴的是,節目第四季雖已收官,但相比其他綜N代節目被大家討論是否有必要再做下一季、下一季要怎麼做等扎心話題時,觀眾對《拜託了冰箱》似乎從不擔心。和主持人「何爾萌」一樣,觀眾毫無例外都在期待下一季的到來。
  • 「綜N代」瓶頸期,《吐槽大會》第四季的「入圈」秘訣
    王建國在吐槽朱丹時說道:「朱丹老師可以把主持失誤當成自己的領獎臺而不是恥辱柱,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你就說:哎呀,又認錯了,sorry。」朱丹則在節目上表示:「我現在最害怕聽到的單詞,就是sorry。」引發全場爆笑,更引來網友在彈幕和評論中留下大串「哈哈哈哈」的笑聲。
  • 文化綜N代的保鮮之路——《見字如面—第四季》
    《見字如面》於今年3月16日迎來了第四季的開播,其延續了前三季提供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的獨特價值觀,同時嘗試帶出更加尖銳的內容與觀點,第一期《藝文志》如當頭棒喝,「敲打」了泛娛樂化下的多個文化領域,從電影、音樂,到出版界的標題黨,大熱的粉絲經濟,有理有據地直言不諱,迅速引發全民熱議,打響了開播第一炮。
  • 綜N代如何保鮮?《極速前進》第四季給出答案
    《極速前進》嘉賓張繼科父親張傳銘從「東方之珠」中國香港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丹麥哥本哈根,《極速前進》第四季全球競速之旅再次啟航。範冰冰與謝依霖、張繼科與父親張傳銘、賈靜雯與修杰楷、吳敏霞與丈夫張效誠、鄭元暢與王麗坤等八組嘉賓在世界各地獨具風情的城市拼盡全力,極速奔跑。
  • 劇集高收視低熱度,綜藝收視全靠綜N代 | 2020年五大衛視收視復盤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今年電視劇的收視卻普遍大漲。今年衛視劇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高收視低熱度。湖南衛視是今年電視劇收視表現最好的衛視,播出的12部黃金檔電視劇中,有10部平均收視率破2%。但這破2%的10部劇中,不少劇在網上討論度都不高,比如《蝸牛與黃鸝鳥》《愛的釐米》等等。
  • 從《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看「綜N代」如何持續發光發熱
    以當下音樂節目發展現狀來說,能夠持續做到第三季的寥寥無幾,由江蘇衛視音樂懸疑競猜類真人秀《蒙面唱將猜猜猜》如今第四季迎來收官,這檔首播便拿下了CSM59城1.18%收視率好成績的綜藝節目,從開播至今,收視一直持續走高。
  • 《蒙面唱將猜猜猜》王晨辰:「綜N代」大眾音樂綜藝的變與不變
    而縱觀節目收視戰績,首播就以CSM59城1.18%的收視率穩居衛視綜藝收視冠軍寶座,一舉佔據微博綜藝榜第一。節目播至第六期,CSM35城平均收視高達1.314%,最高收視達到1.63%,節目屢次位居周日同時段節目第一。第四季《蒙面唱將猜猜猜》以其「猜評升級」的創新賽制與依舊強大的唱將陣容打破了開播前的所有質疑。
  • 2020綜N代 仍將霸屏音樂類節目或再出黑馬
    或許是前幾年「爆款」誕生的太輕易,2019年綜藝圈實在乏善可陳,從臺綜到網綜,都在「吃老本」,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熱度最高的綜藝前三名,是《奔跑吧3》、《王牌對王牌4》再到《快樂大本營2019》,全員「綜N代」,而高分口碑前三的綜藝節目,也有「綜N代」身影,那就是拿到豆瓣8.9分高評的《這!就是街舞2》。
  • 初心回歸的《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口碑流量雙豐收,「枯木逢春」的綜N代如何打破「口碑魔咒」?
    #爸爸去哪兒#話題閱讀累計已有480.3億,#爸爸去哪兒5#單季話題閱讀量也有48.1億;微博綜藝話題榜單#爸爸去哪兒#和#爸爸去哪兒5#穩居第一、二名如果說9.5分的《明星大偵探3》是打破「綜N代」魔咒的代表之作
  • 「綜n代」的突圍 | 2019 Q4音綜盤點
    全新偶像團綜與傳統文化類綜藝夾擊下,「綜n代」能否創新成功突圍?這或許是值得關注的要點。音樂財經為大家盤點了2019 Q4國內外平臺值得關注的音樂綜藝。《夢想的聲音》是浙江衛視於2016年推出的勵志音樂競技真人秀,今年第四季將更名為《夢想的聲音之逆襲金曲》,播出時間也將退出黃金檔。
  • 「蒙面唱將」第四季:燦星製造的大眾綜藝邏輯之下的綜N代「破與立」
    自10月13日開播至今,《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已經播出過半,每期收視率牢牢佔據同期衛視綜藝前三。這樣的成績似乎也證明了,這檔已經走過四季的江蘇衛視老牌綜藝,並沒有陷入所謂「綜N代怪圈」。 在網絡綜藝大肆圈地的當下,觀察類綜藝、慢綜藝、美妝類、偶像養成類……各類垂直分眾化的節目林立,傳統電視臺時期的大型音樂綜藝也在逐漸被「唱衰」。
  • 一個韓國導演卻把中國拍的很美,《新西遊記》給國內綜N代帶來哪些啟示?
    大家把《新西遊記》當成快樂源泉,續命良藥,毫不吝嗇地把「笑到頭掉」這種最高級別的讚美獻給這個綜藝,不禁讓人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綜N代,《新西遊記》就能如此成功? 由於總是出其不意變動的節目設置,嘉賓想要集齊七顆龍珠,有一定的困難,目前為止只有第四季完成了集齊龍珠的目標。
  • 2020年Q4待播節目20檔,創新引路,綜N代成收視保障
    劇sir 整理了2020年Q4央視及五大衛視待播重點節目名單,其中不難發現「創新與綜N代並行」的現象。在市場對原創節目的呼籲下,各電視臺都積極布局具有創新精神的原創綜藝,一檔綜藝節目取得良好收視效果之後便會一直延續下去,尤其是在「季播」綜藝盛行之後,綜N代現象更是普遍,幾乎每一檔節目都能播出兩季以上,但也有一些節目隨著創新動力的減弱而面臨停播。
  • 《歌手2018》或成絕唱,王者「芒果」也難逃綜N代魔咒
    反觀近期主打熱血青春的選秀類網綜,無論是在話題討論度還是造星能力上都實現了對《歌手》的全線超越。綜N代的魔咒,湖南衛視也逃不過面臨綜N代魔咒的不僅是《歌手》。2005年《超級女聲》開播,一時間全國上下都陷入追逐「草根偶像」的熱潮,湖南衛視開啟了中國娛樂行業的選秀時代,同時也幫助自己登上了上星衛視的王者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