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
「深河情深 決戰決勝」
深河兩地攝影作品巡展(河源)
在市文化館開展
現場展出100組攝影精品
獻出一份有「厚度」
有「溫度」的脫貧答卷
該活動在深河兩市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河源市扶貧工作局、深圳市文聯、河源市文聯主辦,河源日報社承辦,深圳市攝影家協會、河源市攝影家協會、河源市文化館協辦開展。
活動現場,一組組精彩的攝影作品,藝術性展示了河源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了深河兩地精準扶貧的偉大工程和生動實踐,再現了廣大幹部群眾及社會各界不畏艱難、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的精神風貌,記錄了脫貧攻堅中的鮮活畫面和生動場景。
展覽分「精準扶貧,齊心攻堅」「產業扶貧,勤勞致富」「黨建扶貧、堅定初心」「消費扶貧,打造優品」「民生幫扶,安居樂業」「美麗鄉村,幸福生活」六個板塊,以特寫、航拍、組圖等方式呈現,觸摸脫貧攻堅最感人的瞬間、最執著的面孔和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據悉,自11月2日啟動深河兩地攝影家河源採風活動後,主辦方先後組織深河兩地及省內多地的300餘名美術家、攝影家到連平縣三角鎮共建產業園、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紫金縣九和鎮金光村等30多個鄉鎮的產業園區、旅遊景區、精準扶貧第一線採風,並向社會廣泛徵集圖片素材,從收到的1000多組作品中遴選出100組攝影精品參加本次活動。
11月2日,以「深河情深 決戰決勝」為主題的深河兩地美術家與攝影家河源採風活動正式啟動。 趙青攝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市民能夠一睹畫展風採,主辦方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同步上線雲展廳,大家可在雲上實時全方面、全景式觀看此次畫展的精彩內容。市民朋友們可通過手機掃描(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深河情深 決戰決勝」深河兩地攝影作品巡展雲展廳,頃刻間如同置身畫展現場。更為便捷的是,觀眾訪問線上虛擬展廳,通過相關的文字介紹,配合布局鮮明的圖片,就可更加全面、立體地欣賞展品。
識別二維碼
進入雲展廳
應廣大攝影愛好者要求
部分精選作品將分三期
在《河源日報》刊登
以饗讀者
以下是100組入選作品名單
及部分精選作品:
部分攝影作品
《鄉村振興中的神筆馬良》 袁暉(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黃田鎮陳村村
陳村村是省定貧困村,自開展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以來,村民收入及村裡各項民生工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黨支部利用村集體經濟收入,將全村因家庭困難未能裝修外牆的房屋全部進行裝修,一批美術學院的志願者為陳村村裝修好的房屋及圍牆進行美化,引來了周圍鎮村及大批遊客前往參觀。
《感恩共產黨》 邱燊(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
埔前鎮上村村,是革命先烈羅煥榮的故鄉,村中心碧蓮飄香的是紅色文化廣場。在幫扶政策的帶動下,貧困戶們成功脫貧增收,貧困戶憨憨地笑:「就是感恩共產黨」。
《趕鵝上富路》 謝國光(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彭寨鎮龍安村
和平縣彭寨鎮龍安村遠昊鵝業,是當地駐村工作隊將「大雁到家」作為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如今,龍安村養殖大雁鵝接近5000隻,村裡的孵化基地統一包銷,雁鵝下了蛋,同樣是市場搶手貨。這一項產業,龍安村每戶貧困戶一個養殖周期就能收入7000元。
《阿娣家的蘑菇廠》 黃雪花(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白嶺頭
曾經的貧困戶阿娣離異且帶著兩個娃,通過源城區代建辦的資金支持,以及在技術、廠房、電商等方面的大力幫扶,阿娣勤勞致富,過上了脫貧奔康的幸福 生活。
《脫貧奔康 各有絕招》 楊象賢(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雙華、聯民、梅東、菱坑、佳派等村
龍川縣各貧困村人民不等不靠,想盡辦法擺脫貧困。如黎咀聯民村種植陽光葡萄、鶴市鎮菱坑村種植良種茄子、龍母鎮雙華村引進溫氏養雞、通衢鎮梅東村辦養鴨場、佗城佳派村安裝光伏發電。一方面安排本村的貧困戶就業,一方面通過這些企業獲得效益,增加貧困戶收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方婉梅(深圳)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雅色村
雅色村位於古竹鎮東南面,佔地6平方公裡。雅色村是省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幫扶,雅色村在2019年底達到出列標準,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實現「八有」,達到脫貧標準。
《烈士故裡的漂亮答卷》 施平(深圳)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
下屯村是阮嘯仙烈士的故裡,由廣東省審計廳對口幫扶,經4年努力,已如期完成各項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豐富扶貧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紅色鄉村旅遊配套進一步完善,百香果、木薯種植有條不紊;培養技能、扶智扶志;推動成立首個電商服務隊,做優消費扶貧促進增收……該村逐漸建成既有革命先烈紅色傳承、又有悠久歷史古韻情懷、更有宜居宜遊生態田園的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紅色、 綠色、古色」和飲食文化資源梯次開發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精準扶貧見成效》 黃惠香(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黎咀鎮聯民村
聯民村大水坑種養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的經營方式,精準扶貧產業發展。經過三年來的努力,該合作社種植了陽光玫瑰、金香一 號等高效葡萄品種,今年已獲得豐收的成果,加快了聯民村貧困戶脫貧致富路。
《龍頭花場助脫貧》 朱燈塔(河源)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公白鎮美塘村
德福花場是廣東省龍頭企業,位於和平縣公白鎮,幫助當地貧困戶實現穩定 脫貧。花場規模目前已發展到350畝,初步形成以紅掌、白掌、發財樹、吉利紅等 16個品種為主的精品小盆栽產品線,年產量達500萬盆,年產值達6000萬元,帶動貧困戶53戶183人,合作種植承包21戶,帶動200多戶農民就業。
《希望的田野上》 陳玉(深圳)攝
拍攝地點: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坑村
藝術家代表走進仙坑村,看到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道路變寬了,老屋換了新顏,古村愈發熱鬧。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仙坑村先後獲評「廣東十大 美麗鄉村」「廣東省首批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原標題:《總有一張照片,讓你深深感動 | 在河源,這場影展值得你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