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像小熊冬眠一樣,躲進冰室裡。」
contents
① 甜甜的涼涼的
② 老港片裡的冰室文化
③ 對號入室
|甜甜的|
|涼涼的|
廣州炎熱的夏季,從四月開始,一直拉扯到年末才肯結束。
躺在地板上吹著風扇痛痛快快地吃雪糕是從小的夢想,但不知道是哪位沒有童心的營養學家告訴了爸爸媽媽:
「小孩子要少吃冰」
為什麼欺負我,就因為我萌嗎!
「冰淇淋吃多了就不愛吃飯了」
才沒有,我可以當飯後甜品吃!
「不愛吃飯就長不高了」
我這麼愛吃飯也沒長高好嘛!懂不懂基因懂不懂生物!
「五月以後才能吃,七月就不可以吃了」
哈?冰淇淋還是時令菜?
「一天最多吃一根冰棍」
討厭你,拉黑。
還好我長大了,每天吃十根冰棍也沒人管我了——只要不怕長胖的話。
冰淇淋球
球狀冰淇淋往往最為柔軟,吃法也最簡單和直接。香草巧克力櫻桃藍莓朗姆酒……一種口味舀一個,盛在小碗裡,用小勺子大口大口吃下去。
蛋殼冰淇淋
柔軟的冰淇淋球被酥脆的蛋殼包裹,當然要一口咬下去才美好啊!又不是披薩邊,實在不能理解吃掉冰淇淋球剩下蛋殼的愚蠢人類。
特別推薦一下這兩天在哈爾濱徵服我的馬迭爾冰棍,綿軟香甜,無明膠和添加劑,而且,卡路裡只有690kj左右
冰棍
軟硬度適中的老冰棍價格便宜,也最常見,正因如此,反而成為了童年裡出現得最頻繁的道具:乘涼時嚼著它,放學的路上嚼著它,欺負低年級小朋友時嚼著它,就連給喜歡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送禮物時,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個點子也是它。
刨冰
小學門口一塊五一碗的刨冰,讓我們在放學前五分鐘就開始坐立不安。鈴聲一響衝出教室,圍住買刨冰的老爺爺,機器吱吱呀呀的轉,雪白雪白的刨冰落在碗裡,咽了咽口水,祈禱今天老爺爺會給你多加一粒(染色)櫻桃。
|老港片裡的冰室文化|
但要說起從迷戀冰棍到迷戀冰室,一定是從看港片開始。
那時你十三歲,十七歲,聽王菲,貼梁朝偉和金城武的海報。因為追星,誤打誤撞地看了王家衛的電影,於是在心裡埋下了文藝的種子。
不論過了多少年,不論那些臺詞已被用作多少QQ空間的籤名,你還會在超市的貨架上找永不過期的鳳梨罐頭,你還是一條感情豐富的毛巾。
懷舊的冰室,是粵語區對售賣冷凍飲食的休閒場所的稱呼,通常供應奶茶之類的冷飲、紅豆冰一類的冰點或糖水,同時還可以點三文治、多士、菠蘿油包等小食。有一些像茶餐廳,但它只賣冷凍飲品和小食不賣正餐。
位於香港旺角廣東道的中國冰室,在土瓜灣堅守了超過 50 年的白宮冰室,以及曾在電影《文雀》、電視劇《溏心風暴》裡頻頻出現,但已於 2010 年結業的祥利冰室。還有檀島咖啡餅店灣仔店,雖叫咖啡餅店,但其實就是茶餐廳,灣仔軒尼詩道那家分店還是電影《月滿軒尼詩》的拍攝地。
啊,當然不包括警匪片裡突然闖入的張學友和阿sir。
冰室流行了半個多世紀,印象中店鋪裡總是懸掛著幾把古銅色的吊扇,懶洋洋地打轉,牆壁上繽紛的花格仔階磚,貼著菜單或各式海報,靠在卡座裡的慵懶顧客,似乎快要被室外的熱氣蒸發了,一邊啜啖著飲品和小食,一邊閒散地聊著天。店員和熟客們相互招呼和調侃著,充滿人情味和市井味,這份溫馨與愜意大概就是老港片裡的冰室。
|對號入室|
老廣冰室床位熱訂中
懷舊派。九龍冰室。
add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28號正佳廣場M層E107號~E111號鋪
非常懷舊的港式冰室,它在廣州有兩間分店,招牌產品有冰棍奶茶、一口西多士和蛋撻。精心營造出的懷舊氛圍和過硬的出品,似乎走進了tvb的劇場。
招牌:一口西多士
招牌:冰棍奶茶
文藝派。鴻記冰室。
add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一路22號
店面位於體育西路地鐵站b出口的旁邊,是一家新開不久的港式奶茶店,價格十分實惠。這裡的奶茶很有港式的風味,茶味香濃,入口順滑。坐在充滿文藝氣息的天河南一路,點一杯馳名絲襪奶茶,搭配港派蛋撻和菠蘿油,午後時光好像緩播的慢鏡頭。
招牌:絲襪奶茶與咖啡
招牌:蛋撻
有品派。廟前冰室。
add 廣州市越秀區廟前西街48號
位於廟前西街的這間冰室,有一個無論從色調還是空間上都十分文藝和懷舊的入口。朱紅與墨綠,濃烈卻低調。店內的出品比環境更令人驚喜,供應各式有腔調的酒。在夏夜躲進這樣一家偽裝成冰室的酒吧微醺一番,讓體內那個有品味的大人與淘氣的小孩都得到了安置。
店鋪環境照
招牌雞尾酒
新潮派。雪花冰室。
add 東莞市塘廈鎮湖柏街得月城背面韓國雪冰
更新潮一些,便想滿足我們日益國際化的胃。雪冰這款引自韓國的冰點,乍看之下有一點像小時候吃過的刨冰,卻比它好吃太多。一來冰的質地更為綿軟,二來有更豐盛的甜醬和配料,草莓、芒果、香草醬、巧克力醬……滿滿當當地鋪在雪冰上,放眼四周清涼時尚的環境,好像是唯美韓劇與懷舊港片的重疊。
招牌:芝士雪冰
招牌:芒果雪冰
最關鍵的是,也許在冰室裡泡著泡著,就能撿到一個梁朝偉或者金城武。
(文字編輯葉子,圖片來源於網絡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