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華為將損失598億!英國找來日企「接盤」,能行嗎?

2020-12-23 騰訊網

據TechWeb 11月30日消息,在排除華為5G設備後,英國正求助於日本通信企業NEC來參與該國的5G網絡建設。

與此同時,NEC宣布將在英國建立一個開放無線接入網絡推廣中心(Open RAN Promotion Center)。該公司預計,將於2021年在英國提供實時5G開放無線電接入網絡。

分析認為,NEC此舉將有可能取代華為的地位,幫助英國建設下一代5G網絡。今年7月份,英國政府發布禁令表示,2021年起將不再允許當地電信商購買華為的新設備,並且在2027年年底前徹底拆除該國5G網絡中的華為設備。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當地時間周一(30日),英國正式宣布,自2021年9月起,將在該國新5G網絡中禁用新的華為設備。

報導指出,華為在英國網絡市場佔據著重要的份額,而英國的禁令無疑也將給當地運營商造成巨大的損失。為此,英國政府承諾撥出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2億元),幫助運營商更換華為5G設備,並保持5G設備來源多樣化。

英國諮詢公司Assembly Research評估數據顯示如果英國全面替換華為網絡設備,將會使該國5G建設延遲一年半至兩年,並且最多將給當地帶來68億英鎊約合人民幣598億元)的損失。可以說,與「巨額」損失相比,當地政府的撥款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而如今NEC「接盤」華為,能否順利助推英國網絡建設,還不太好說。此前NEC表示,該公司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在全球基站市場的份額從目前的0.7%提高到20%。

然而數據顯示,在2019年,華為5G基站的市場份額佔比就達到了27.5%。這也意味著,在基站建設方面華為的優勢比NEC多得多。

實際上,當前華為已經建立了垂直整合的供應鏈,使其在定價和產品範圍上都具有優勢,這也使得NEC、富士通和索尼等日本製造商在電信設備領域一直難以與華為進行競爭。

日本NEC執行長Takashi Niino也承認表示,華為的定價確實比其他製造商低20%華為設備極具競爭力價格的情況下,該公司能否在當下「贏得勝利不得而知。

文|林妙瓊 題| 徐曉冰 圖|饒建寧 審|劉蘇林

相關焦點

  • 繼日本後,中國也主動退出,英國的「燙手山芋」又想讓法國接盤了
    英國前段時間與日本、中國商談了一項核電站項目,我國與日本兩國在考慮中,因為各種原因竟選擇了放棄。如今,英國這項和電站項目正在與法國協商,意要讓法國接盤這個項目,不過法國的技術能否讓英國滿意就不清楚了。英國的「燙手山芋」英國將此次和電站項目命名為Sizewell C項目,打算用200億英鎊投資來建造這一工程。
  • 華為轉機出現?282家美企聯手力挺華為,這次川普也無可奈
    原本英國在一月份還表示願意和華為合作,可是到了7月份左右,就宣布不再合作。而且要在未來7年內,把正在建設和已經建成的華為設備拆除。那麼對方知道這樣做的錯的,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說話,但還能沒能改變對方的態度。國際市場的現狀處在僵局,如何打破僵局呢?好消息傳來了。
  • 賓利把大眾虧怕了,一年損失18億,或被賣出,吉利將接盤?
    賓利把大眾虧怕了,一年損失18億,或被賣出,吉利將接盤?吉利這幾年可以說是收購狂魔,收購了一大批同行的股份,早期吉利收購倫敦計程車公司,後面又收購了沃爾沃的轎車業務,後續包括戴姆勒,寶騰以及美系飛行汽車的一系列股份吉利都是有所布局。
  • 拒絕華為損失1614億,英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更嚴重後果已出現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少英國運營商的反對,他們表示,這將對英國5G建設造成影響,並產生經濟損失。 在英國政府自身估計的基礎上,Assembly作出判斷,2027年將華為5G設備移除的這一決定,將為英國帶來182億英鎊,折合人民幣1614億元的損失
  • 美國晶片業已損失11125億!華為關鍵晶片即將量產,100%去美化
    華為關鍵晶片實現量產12月8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指出,中國在國際市場進口了大概3400億(美元)的晶片,出口1000億的晶片去別的國家;朱民坦言,這是「供應鏈在中國還不是特別順暢」的表現,因此相關供應鏈「必須重新配置」。換句話說,晶片國產化的腳步還需進一步加速。
  • 移除華為5G後,英國1733億大項目或被「拋棄」
    儘管在這一年來,華為等重要科技企業遭遇了國外的圍堵,但中國企業也已經憑藉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逐漸從困境中走出來。中國企業可能退出英國巨額核電計劃在美國的慫恿之下,英國也加入了對中國企業的圍剿之中,不僅是「封殺」華為5G,英國政府還多次就香港事務等中國內政問題發難。這一系列的行為讓中英關係陷入了僵局。
  • 華為關聯臺企單日蒸發2000億新臺幣,臺當局發聲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昨天美國正式「切斷華為供應鏈」。臺灣島內有著「電子三王」之稱的3家華為關聯企業聞訊「大出血」,單日市值蒸發2000多億新臺幣(約441.37億人民幣)。而近期臺當局以所謂「安全」為由,正在擬定「通訊產品禁令單」。
  • 為移除華為中興設備,美國政府不惜自掏腰包,給運營商發19億補貼
    以電信市場為例,中國華為5G技術一馬當先,設備性價比極高,華為也因此成為多國5G建設的首選合作企業。但是美國面對華為在5G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國家安全」為由,一直都在打壓。日前,美國針對華為設備又有新動作。據觀察者網12月21日最新報導,為了移除華為、中興設備,白宮準備「自掏腰包」,花費19億美元資助小型運營商更換設備。
  • 9000億!美國晶片損失萬億後,美企宣布決定,國家正式出手了
    文|夢未來 由於美國調整晶片出口規則,華為已無法獲得關鍵晶片的供應,為此華為很多重要的業務可能無法正常推進。受此影響,華為的供應商們也是叫苦不迭,尤其是掌握先進晶片研發能力的美企。
  • 韓媒也對三星失去信心!有華為小米在!三星難返中國市場?
    可誰曾料想,後面一系列的負面消息,直接將三星手機給擠出了中國市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低迷這些年,大部分用戶都被華為手機給吃掉了!可現在好了?華為手機晶片存量不夠,三星準備借這個機會重振中國市場,那麼問題來了?即使華為手機受限制,這個機會會輪到三星嗎?我看未必!韓媒對三星失去信心?
  • 將再印鈔15萬億,還要花124億換掉華為等設備
    近日,似乎是看到經濟援助方案迎來了曙光,相關人員又馬不停蹄地將「移除海外電信設備」的事情提上日程。據環球網12月21日援引英國媒體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國會正在討論一項法案,預計將從此前的財政支出以及疫情援助方案中撥款19億美元(折合約124億元人民幣),幫助移除「高風險」的電信網絡設備。
  • 英國撥22億換華為5G設備,印度「封殺」APP,目的昭然若揭
    但一些頑固的國家仍然將華為排除在外,這其中當然有美國和英國、印度。 11月26日,外國媒體報導,英國政府將撥2.5億英鎊,約22億人民幣,幫助運營商更換華為5G設備,來彌補禁令對自家運營商的損失。
  • 中國退出英國1732億核電項目,與英拒華為有關?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今年剛剛完成脫歐的英國經濟,由於疫情而受到嚴重波及,國內生產總值下滑嚴重,英國需要有效的財政措施才能緩解目前的經濟危機,同時也必須吸納外國資本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條件。據媒體報導,中國正在考慮退出英國核電項目的新一輪投資,該項目是中國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共同開發的,價值超過20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32億元)。
  • 英國禁用華為5G設備,川普表功:我勸的
    文/王建韜 胡巍巍DeepTech深科技1當地時間 7 月 14 日,英國文化大臣奧利弗 · 道登(Oliver Dowden)正式對外宣布:英國政府決定停止在 5G 網絡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這一刻,終究還是來了。
  • 華為轉機來了!中國「喊話」荷蘭,ASML對華出口許可證會獲批嗎?
    這次會議中荷雙方釋放的積極信號,也有助於推動荷蘭ASML與中企的光刻機合作項目。 據了解,2018年荷蘭向ASML發放了出口許可證,允許其向一家中國公司出口一臺EUV光刻機,價值1.5億美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
  • 損失將達276億!「永久中立國」最終決定:繞開華為,自建5G
    基於此,報導指出,當前瑞典已決定在繞開華為設備的情況下,自己建設5G網絡。實際上,關於華為能否參與瑞典5G網絡部署,近段時間來該國已經屢次反轉態度。今年10月,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以安全為由,禁止參加該國5G頻譜拍賣的電信商採用華為及中興的電信設備。
  • 損失超3000億!美企叫苦不迭,華為卻悄悄養起了小狼崽
    晶片禁令已經正式實施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華為的日子總算是一步一步熬出頭來了。此次的晶片禁令帶給我們的絕對不僅僅只有損失,還有一定的思考。美的無情打壓就是因為我們在晶片上存在著短板,所以才會導致此次晶片禁令的實施,當然也包括次要原因——美國見不得別的國家超越自己。
  • 華為開始反擊!買下多家英國報紙整版廣告,回擊5G安全擔憂
    【天極網IT新聞頻道】6月9日消息,去年5月開始美國開始打壓華為,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其5G建設,並且要求其盟國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雖然在今年一月份,英國表示批准華為有限參與英國5G網絡部署,不過在美國不斷施壓下現在正考慮將華為排除在外。
  • 英國1733億大項目被中國「拋棄」,英國專家怒斥:現在才知道痛嗎
    中國在近些年來的發展程度大家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經濟實力迅速增長,在國際上站穩了腳跟,而且很多東西都在不斷的發展,在各種技術層面上,中國更是屢次刷新紀錄打破了外國的壟斷,甚至做到了比美國、英國以及德國等還要厲害。
  • 長安與華為合作之後,市值漲500億!可見華為影響力之大?
    放眼中國,技術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公司,非華為莫屬!在2019年的時候,華為的營收就突破了1000億美金,雖然華為自身不上市,但幫了A股很多公司提升了市值,手機股,晶片股,現在還有汽車股,如比亞迪,長安。自打長安和華為聯手之後,長安汽車的市值暴漲了500億,可見華為的影響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