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中國古代四大妖妃之一,商紂王帝辛的第二個王后。
商湯在「鳴條之戰」滅夏500餘年後,與夏桀齊名並稱「桀紂」的商紂王即位。和勤勉政事、以寬治民的商湯不同,商紂王以窮兵黷武、苛徵暴斂站在了祖先的對立面。
蘇妲己有美色又善歌舞。《史記·殷本紀》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對妲己十分寵愛。在小說家言中,蘇妲己則被刻畫成迷君惑主的狐狸精;從劉向《列女傳》中:「好酒淫樂,不離妲己,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再到李白《雪讒詩贈友人》中的:「妲己滅紂,褒女惑周;天維蕩覆,職此之由。」蘇妲己禍國殃民的形象一步步地深入人心。
而在中國儒家文化,特別是在士大夫群體中,因忠君愛主,總習慣將君王之過歸納旁人,善以「紅顏禍水」論旁敲側擊,或諫或諷;古代小說家又常將前朝亡國的歷史與女色聯繫起來,藉以抨擊、醜化。因此,蘇妲己就這樣逐漸演變成了中國最著名的負面女子。
至於真相到底如何?時間面前,一切已不重要。
元王冕《讀史》有云:
耿耿青燈照青史,坐看興廢眼前來。
亡秦未必非胡亥,滅趙終然是郭開。
三國英雄由將相,六朝人物只嬰孩。
商之孫子寧無論,妲己端端是禍胎。
圖片來自網絡,侵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