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上兩個常見的位置,唱歌時應該使用哪一個?

2021-03-05 歌唱家


歌唱家:gangqindajia

推薦理由:歌唱家,聲樂愛好者的秘密學習基地!專治各種五音不全、高音上不去、低音來不了的患者!

本人知道聲帶是V字形的,那麼聲帶的V字的尖端是靠近後咽壁還是靠近人的嘴巴。另外聲帶的前後端分別是哪裡,唱高音一般是用後端比較好,對麼?V字形連起來的那個尖是在前面,就是下巴的方位,就是前端; V字形分開的兩個是在後面,就是咽壁脊椎的方位,就是後端。一般來說至少你唱歌得用一端,前也行,後也行,但不能哪端都不用,如,果哪端都不用,只用中間,那麼高音很難上去。一般如果你用前端,上高音力量可能會足一點,消耗也大一點,音色會相對單一,假聲比較不容易,唱輕比較不容易,聲音容易緊。如果你用後端,上高音會靈活一點,音色會豐富一點,消耗會小一點,力量需要靠苦練。有個比較簡單的,找到後端的發聲位置的方法:就是我們可以半躺或者平躺下來,這時候由於地球的重力作用,我們的發聲位置會本能地靠後。

這時候,我們可以做氣泡音轉發聲的練習,依靠氣息主動地把氣泡音推出來,再轉發成聲音。轉發聲的時候,保持好平躺或半躺時後端的發聲點。逐漸的,我們把身體坐直,坐直的過程中,儘量讓發聲點不要亂動。發聲的時候可以讓氣息慢慢地經過聲帶,產生摩擦。這樣的聲音也會更有磁性。

這個練習練多了,大家會發現以後不需要躺著,在坐直的狀態下,也能發出比較後端的聲音了。

最後貼一張聲帶的圖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熱門音樂類微信公眾號推薦

編曲中國:bianquchina

推薦理由:國內最大的編曲學習平臺,擁有15萬編曲愛好者會員,每天都免費推送實用的編曲教程。

歌唱家:gangqindajia

推薦理由:歌唱家,聲樂愛好者的秘密學習基地!專治各種五音不全、高音上不去、低音來不了的患者!

吉他訓練營:guitaryuyu

推薦理由:吉他訓練營,來自全國各地的吉他愛好者,教出各種會彈吉他的男神女神,每天推送吉他實用技巧!

鋼琴家:piano3210

推薦理由:鋼琴家,10萬鋼琴愛好者聚集地!每日推送實用有趣的鋼琴技術文章。

免費送教程啦!超級實用的教程!

1.人聲處理教程(10集)


2.流行歌曲實戰編曲教程(20集)

關注微信,回復「教程」,即可獲取以上兩套含金量超高的教程哦!


相關焦點

  • 使用聲帶的不同位置唱歌,效果大不同!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Smosic尚摩悅聲加關注【老朋友】點擊文本右上角,轉發或分享關於聲帶上的發聲位置,在這放上一張圖片。比如陳奕迅、楊宗緯、張惠妹……後端發聲之所以好聽是因為這樣的發聲讓聲音更容易進入到更多的共鳴腔,因此,傳出的聲音更有寬度和磁性,更有空間感。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接下來放上蕭敬騰和陶喆兩位歌手的演唱視頻。視頻中,蕭敬騰發聲時用的是聲帶的前端,而陶喆用的是聲帶的後端,大家可以感受下兩人音色上的差別:仔細聽,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 科學的方法:教你如何運用聲帶解決你唱歌中常見的兩大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大家一直關心的聲帶閉合,今天這篇文章可以直接解決你們經常提到的兩大問題。聲帶閉合顧名思義就是將聲帶在唱歌的時候合攏,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下什麼是聲帶。首先帶大家了解一下何為聲帶,下面這張圖可以看見,聲帶的位置以及聲帶運動的樣子。
  • 聲樂:覺得唱歌高音虛弱無力,那你應該了解「低位置」指的是什麼
    低位置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渾厚,所謂的「娘嗓」與「爺們嗓」,本質上也只是高位置與低位置之間的調節,如果能夠嫻熟使用低位置,那麼,別說娘嗓變成爺們嗓,就是聲音酥軟的萌妹紙,也能夠秒變女漢紙。這麼奇妙的原因在於,位置的變換,會帶動我們聲帶的工作方式發生變化:我們使用高位置的時候,氣流多數分布於鼻腔,喉室裡的氣流相對較少,不足以令聲帶引起大面積振動,因此,振動面積會偏向於邊緣,音色較為柔美。
  • 用聲帶唱歌不等於用喉嚨
    二、在削弱音量時,更不能失去「質感」,哪怕唱氣聲時,仍不失去「質感」,電聲再高明,只能改動唱者的音色,卻無法製造出「音色」來。三、西洋傳統唱法中有一句聲樂術語叫做——「讓聲帶歌唱」。帕伐洛蒂說過:「聲音是從聲帶開端的,必需使聲帶立刻振動起來。」就是這個意義。四、「聲必需靠在聲帶上」。假如說聲音的動身點在嘴巴,聲音就無法靠在聲帶上了。
  • 一張圖,讓你搞懂唱歌時遇到的所有問題
    今天用一張圖為大家清楚剖析我們最常見的四種歌唱狀態,然後會為各個歌唱狀態的改進支招!話不多說,靈魂畫師馬上上圖!看到上圖,大家可能會一臉懵,下面為大家解釋一下這四幅圖所對應的歌唱狀態。圖A:傳說中的「大白嗓」,也就是純粹用嗓子在唱歌,低音下不去,高音上不來,嗓子費力、繃緊,容易引起聲帶的病變和聲音的嘶啞。圖B:所謂的「沒有頭聲」。習慣用低位置唱歌,但是胸腔共鳴也很一般,氣息支撐不深。圖C:正常、通暢的歌唱狀態,低中高的聲音該有的都有,各個腔體也能靈活運用。
  • 一張圖,讓你搞懂唱歌時遇到的所有問題!
    今天用一張圖為大家清楚剖析我們最常見的四種歌唱狀態,然後會為各個歌唱狀態的改進支招話不多說,靈魂畫師馬上上圖!看到上圖,大家可能會一臉懵,下面為大家解釋一下這四幅圖所對應的歌唱狀態。圖A:傳說中的「大白嗓」,也就是純粹用嗓子在唱歌,低音下不去,高音上不來,嗓子費力、繃緊,容易引起聲帶的病變和聲音的嘶啞。圖B:所謂的「沒有頭聲」。習慣用低位置唱歌,但是胸腔共鳴也很一般,氣息支撐不深。圖C:正常、通暢的歌唱狀態,低中高的聲音該有的都有,各個腔體也能靈活運用。
  • 新手唱歌教學-發聲的狀態與聲帶閉合
    當呼吸的時候,聲帶是開啟的狀態,這個時候空氣是一個基本無阻力的從你的聲道通過,在當你發出聲音唱歌的時候,聲帶會閉合這時候聲帶抵抗空氣,這時候空氣會擠開聲帶,然後就在聲帶拍動的過程中引起了空氣振動。這就是我們發聲發音的過程 聲帶位於喉室,包括內外部肌肉,軟骨等。這一系列複雜的肌肉連結懸置在頸部裡一個適當的位置,這些肌肉能夠影響因喉部升高或降低而產生的聲音,因不良的發聲方式會導致這些肌肉組織過度緊張,可能對你的聲音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 孩子步入變聲期,聲帶養護安排上!
    孩子變聲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養護聲帶呢?一.變聲期裡的神奇變化眾所周知,人之所以能發出聲音,靠的就是嗓子裡的聲帶,男孩女孩在沒進入青春期前都差不多,所以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說話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變聲後就不一樣了,男孩的聲帶開始變粗,女孩則正好反著,所以這就導致了男孩女孩所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 高位置歌唱,聲帶要完全閉合嗎?
    01找到「聲門適度感」面罩共鳴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聲音進入面罩以後,會產生一種頻率很高的泛音。那麼,高泛音是如何形成的呢?除了良好的呼吸動力的支持和通暢的共鳴空間外,「聲門適度感」就成了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聲門」就是聲帶閉合的間隙。
  • 給嗓音洗個澡吧,唱歌常見的發聲練習,堅持兩周就能改變聲音
    真聲的主要共鳴腔體聽起來它還是特別的真實,還有就是特別的接地氣,胸腔佔的比例比較多,往上一點會有假聲的訓練,會有混聲的訓練,那也是要真聲的基礎,有了真聲的基礎我們才可以擴展更高的一些技巧,我們需要一個途徑去把它練的有共鳴,那我們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時候,真聲特別的直白,什麼叫直白,也就是說它沒有共鳴,共鳴也分很多種,有胸腔共鳴、口咽腔共鳴、鼻咽腔共鳴還有就是頭腔共鳴
  • 科學的發聲位置是唱歌的關鍵,怎麼才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
    唱歌並非張嘴或一朝一夕就能唱好,大家要在學中探,探中思,不斷的反覆實踐探索學習,切不可心急!無論唱歌還是說話,只要出聲,發聲點都是靠聲帶振動發聲,只是平時我們說話發聲的位置較低。發聲位置就是我們用自然的氣息引導到對應的共鳴位置能把聲音發得好聽自然的地方。簡單地來說,發聲位置就是共鳴位置。那麼共鳴位置是什麼?共鳴是我們的聲音以聲帶的振動為基礎(稱為基音)通過集中有穿透力的氣息傳導到人體的各個共鳴腔體裡發出更大的聲音(稱為泛音)的現象。
  • 學唱歌 |五音不全如何學唱歌?如何發音?
    一、學唱歌 漏氣 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發聲,具體表現為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總是感覺氣不夠用,換氣時費勁,體力消耗大,控制聲音困難,音往往偏低。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橫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如腹肌、背肌、咽狀肌等軟弱無力,其次是因為聲帶閉合不嚴。
  • 唱歌時真的不用嗓子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唱歌時真的不用嗓子嗎?      我相信很多學習過聲樂或者觀看過聲樂教學視頻的歌友們,一定或多或少的聽到過這樣一句話:「請不要用嗓子唱歌」,這句話的提示也讓無數的聲樂愛好者進入一個似懂非懂,霧裡看花的誤區,那麼到底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句話呢?
  • 零基礎學唱歌系統的學習路線,知行合一,愛唱歌的你不再迷路
    聽準了,才能唱得準演唱處理氣泡音氣泡音是一種充分放鬆喉頭後的一種發聲,學習它可以體會聲音掛在聲帶上的感覺。早上,我們懶散地平躺在床上,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
  • 練習聲帶閉合的方法有哪些
    練習聲帶閉合的方法  一、 一段聲帶震動總有它的極限低音和極限高音,當到達極限高音時,你怎麼用力也不能再唱的上去,這就是所謂的聲帶的」換聲點」。  二、如果我們讓聲帶震動的部分變短,它的極限低音和極限高音就會往上升。混聲就是閉合部分聲帶(前半段閉合),使用聲帶的後半段工作。
  • 淺談聲樂的發聲位置及練習
    (一)發聲位置的概念發聲的位置就是發音的時候,感受到氣流被阻礙了的位置,發音的方法就是在發音的時候形成和克服阻礙的方法,這兩個解釋都是對輔音來說的,元音發音是在口腔或者鼻腔,不會受到阻礙。比如輔音字母b的發音,首先要把嘴閉起來,這樣就對發音有了阻礙,所以發音的位置就是嘴唇,閉上之後氣流會在口腔裡,然後再張開嘴,氣流就會從嘴裡出來,但是聲帶不會震動,這個就是發音的方法,b的發音方法也就是塞音、清音,這都要自己去在發音時慢慢感受。
  • 關於喉嚨、喉頭與聲帶、音源,太!全!啦!
    ,超過十萬喜歡唱歌的朋友在這裡學習。喉腔內上方有兩片假聲帶,一般不參與發音,下方後面有兩片真聲帶,是發聲的振源體,兩片真聲帶之間的裂隙叫作聲門。3.喉頭是聲帶的附著器和固定器,它作為振動器官中的一員,是聲源的一個有機部分,其位置、狀態的正確與否,會直接關係到其它發聲器官的正常運動,影響歌聲的音質、音色、音量以及歌唱技巧的正常發揮。4.人聲的聲源系統在喉頭,上接咽部通鼻腔和口腔,下接氣管通肺部。
  • 唱歌前如何開嗓?如何保持健康的聲帶狀態?
    而開嗓的原理類似,舒展你的聲帶,讓聲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它和你的韌帶一樣,突然猛烈的動作可能會斷掉,而反覆多次小幅度的拉伸卻不會。  聲帶跟韌帶一樣,也是可塑的,聲帶發出的聲音可以隨著你的共鳴腔體產生微妙變化,而通過聲帶的空氣速度也會隨著你呼吸通道的大小產生巨大變化,從而又影響到聲帶發出的聲音。
  • 7個問題看懂丹田發聲恢復聲帶的原理
    表面上看八竿子打不著啊!!!是的,那只是表面上。下面,用7個問題帶你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一、聲帶工作原理聲帶是長在喉嚨裡的兩個白色小片兒。又被很多人形象地稱為「聲門」,意思就像「門」一樣。這兩扇門閉合的時候,發出聲音;門打開的時候,不出聲。
  • 唱歌時嗓子亂用力,應該這樣解決!
    其實唱歌到達一定階段,可以說,逐漸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時,用手壓著嗓子,不讓嗓子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但這並不是正確的唱歌方法,因為嗓子如果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