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被一個6歲的小女孩震撼到。
最近,中國女孩Miumiu(周昭妍)自彈自唱的視頻在外網爆紅,引來500萬人圍觀點讚,甚至超越了李子柒。
剛點開視頻時,很多人看著這個小人抱著比她還大的吉他,滿臉不以為然。
可接下來,Miumiu一開口就讓人跪了……
▼
一人組樂隊表演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吉他彈唱,僅在Youtube上就達到500萬人觀看,近30萬網友點讚。一個人演奏吉他、貝斯、鼓、鍵盤,演唱樸樹的《那些花兒》,引得薛凱琪、海莉·比伯等海內外大腕兒主動為其伴奏,掀起一波「MiuMiu挑戰」。
沒看過Miumiu的視頻,根本無法想像別人家的小孩有多優秀。
她純粹稚嫩的小奶音好像自帶魔力,讓人一聽到就不自覺微笑,內心瞬間平靜下來。
聽聽這音準、節奏感,再看看這爬音階的速度,
顯然基本功非常紮實。難怪老外們激動地吹起了「彩虹屁」:
請收下我的膝蓋!
我敢確定,我6歲的時候還在吃土!
她的所有視頻,我都要吹爆!
連許多專業人士,也紛紛被Miumiu的歌唱天賦和演奏技巧打動。
美國知名吉他大師Neil Zaza,親自發文感慨「後生可畏」不說,
▼
好幾位知名音樂人,組織起「網絡樂隊」為Miumiu伴奏,鼓勵這個小小的吉他初學者,可以說很真情實感了!
雖然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音樂和情感卻能跨越國界。
聽到這個小天使輕啟歌喉,彈唱出一段段治癒的聲音,真的很難不被她圈粉吧!
01
海外媒體評價Miumiu時說:
「在這個每天都有壞消息的年代,這個6歲孩子偷走了我的心。」被上帝親吻過手指的Miumiu,雖然才上一年級,但已經學了3年的音樂了。
2歲半時,父母開車出去玩,車裡放著梁靜茹的歌,Miumiu聽著旋律,就能跟著唱起來。在同齡孩子話還說不利索的年紀,Miumiu出其不意的音樂天賦讓父母有些驚喜,從事藝術相關行業的他們便開始有意識地讓女兒接觸樂器。4歲時,Miu爸給女兒定製了一把小古典吉他,於是Miumiu就逐步開啟了民謠吉他、電吉他、尤克裡裡、鋼琴、貝斯、架子鼓的漫漫徵途。
疫情期間在家3個多月,Miumiu每天要練6到8個小時的吉他。開學後,依然保持每天2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長。
偶爾覺得枯燥了,Miu爸也會想著法兒地疏解女兒的畏難情緒,慢慢將這種被動練習轉化成了女兒的主動興趣。南都記者採訪Miu爸,他說:「這個練習量,已經超過了很多愛好者終生的練習量。」再看看這小姑娘的手,你就更加能明白,什麼叫做
「所有令人羨慕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的」。女兒走紅後,很多平臺找上門來,勸說Miumiu的父母讓她做專業網紅,承諾可以提供流量支持。
Miu爸Miu媽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坦言
「音樂只是一項技能」,他們只是幫助升華孩子的天賦,但是否要走音樂這條道路,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相比早早就讓自家孩子當童模、童星出去賺錢的部分家長來說,Miumiu還是一如既往地上學、練琴,樸素的生活裡夾帶著父母賦予的幾絲清醒。從2歲接觸樂器,到4歲統籌學習,再到如今的一人包攬整個樂隊,Miumiu按部就班地在爸媽規劃的跑道裡出類拔萃。真是應了那句話,
教育並不是臨時起意的敲打,而是恆久而深厚的渲染。所有被旁人視作的「天賦異稟」,都逃不開父母從始至終的規劃布局。03
可別人家孩子的6歲,卻已經會玩古典吉他、鋼琴、架子鼓、電吉他、民謠吉他、貝斯6種樂器。Miumiu媽媽說,不管哪門樂器,或是學別的東西,都需要日復一日地練習。
「堅持一天是一回事,堅持3年又是一回事。所謂熟能生巧,每一段彈奏自如背後,其實是無數次的重複。」很多成年人,可能一輩子的練習時間加起來,都達不到6歲Miumiu的程度。
可Miumiu卻日復一日地練習著,把普普通通的愛好變成了專業,在平淡的生活裡開出了花,也讓全世界看到了當代中國「後浪」的奔湧向上。
隨著越來越多人看到了她的視頻,有人發出過這樣的質疑,
「孩子太可憐了,她才6歲,就被「逼」著受罪。不信你看那些視頻,她明明滿臉都寫著不開心!」來,讓我看看,是哪位叔叔阿姨說我不開心?的確,對於枯燥的基本功練習,大人尚且會厭倦疲憊,6歲的Miumiu自然也會面對各種誘惑。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Miumiu爸爸似乎對孩子的培養有先天優勢。但事實上,他們一家人從未想過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反而非常尊重Miumiu的選擇和想法。
「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支撐,只靠家長的逼迫,是根本沒有辦法學好的。孩子的世界其實不存在厭倦和放棄,她們只有對自己喜歡的東⻄歡喜和執著。」為了讓孩子堅持學習下去,父母還會用動畫片或是玩具當交換條件,達到了某個練琴的小目標,就獎勵她想要的東西。基礎練習的時候,Miumiu還被媽媽允許,可以邊看動畫片邊練習。這3年來,也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從來都陪在她身邊。孩子每前進一小步、有一點小小的突破,都會受到正向的鼓勵。長此以往,孩子在「成就感」的驅動下,反而越學越開心。看到這裡,一定有不少人好奇,她是不是決定走音樂這條路,放棄文化課了?
但Miumiu的父母強調,他們是以「重文化課,音樂只是興趣」的原則去培養孩子的,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有一次,被問到成績好不好,她耿耿於懷地握著小拳頭說,自己老是考八十幾、九十幾分,一次都沒考過100分,滿臉寫著生氣😡
所以你看,哪有什麼天生優秀的孩子,他們背後一定站著有遠見的父母。如今,Miumiu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古典吉他考級的十級水平,就算是抽空練練的鋼琴,如今也已過了六級。對她來說,每天練琴這件事,早就如同喝水吃飯一樣日常化,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寄生和遺傳,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剛從蚌殼裡挖出來的珍珠也許值不了多少錢,可一旦用繩子結成串,就一躍成為價值連城的珠寶。那些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找到了這根繩子。尤記得清華大學新生入學第一節社會學概論課上,老師對新生說的話:
「你能來到清華,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更是因為你的父母。」努力是很重要,但奔錯了方向,努力就會變成白費力氣。
如果父母能在一旁助力,以自己的素質和見識為孩子開闢出一條捷徑,指引他們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奔跑,未來才會可期。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思路清晰比賣力苦幹重要,心態正確比現實表現重要,選對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但規劃不是過度養育,該放手時,也應該有高端父母的大氣和淡然。
為孩子引路是一回事,放手讓他們自己走,是一件更困難的事。見過世面的家長在某種程度上能給下一代更好的資源,但是人生長路漫漫,孩子們還得靠自己去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