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背誦」《紅樓夢》前八十回回目,南大文學院才女「倒背如流」 !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總是以「花式作業」登上熱搜的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苗懷明教授,這學期帶領學生一道,開啟了對《紅樓夢》前八十回回目的「花式背誦」新階段。「紅樓夢裡序號尾號為『三』的章回都很重要,哪位同學來背一背?」「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裡,寶玉總共和黛玉吵了幾次?」學生一邊背書,苗懷明還一邊提問,不少人笑言,回到了「被高中語文老師支配的時代。」為啥到了大學還需要瘋狂背書?苗懷明表示,這麼做可以彌補網絡時代的不足,「文本細讀必須是中文系學生的基本功。」

【課堂實況】

「花式背書」不做功課真是「扛不住」

「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第二十四回:醉金剛輕財尚義俠,痴女兒遺帕惹相思……」10月10日下午4:00,記者來到了南大仙林校區仙二310教室,此時距離苗懷明的正式上課時間還有10分鐘,學生們早已坐在教室,打開了手中的筆記或是《紅樓夢》,小聲記誦著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的回目名稱。

有學生告訴記者,「苗老師不光會讓我們順序背誦,還會倒著背,抽著背!」果然,苗懷明的背誦要求「不走尋常路」,一位女生被苗老師點到,要求從第三十回倒序背到第二十一回。背完後苗懷明還有追問:這十回中提到黛玉葬花的有幾次?是否詳細描寫了黛玉葬花的過程?」很顯然,被點到的女孩子不僅記誦了目錄,還認真細讀了原作,於是流利回答,「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提到了黛玉葬花,但都沒有具體寫葬花的步驟。」

「大家發現沒有,很多畫家都愛以黛玉葬花為題材來創作,但事實上,這個耳熟能詳的片段在《紅樓夢》中沒有具體過程描寫,我回頭準備寫篇文章,名字就叫『黛玉葬花的八種葬法』!」苗懷明逗樂全場,背書的緊張感頓時全消。

「還有個細節呢,紅樓夢裡序號含有『三』的回目都寫了特別重要的事情,我來找個同學背一背第三回、第十三回和第二十三回的回目名稱。」「這十回裡寶釵出現了幾次?哪位同學來背一背回目中提及寶釵的表達?」要是課前沒有好好做功課,這些提問還真是「扛不住」。

【記者追訪】

「倒背如流」真有學生實現,文學院才女還上過「好詩詞」

記者了解到,苗懷明的「花式背書」要求學生以每節課增加十回的節奏,逐漸記熟《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回目名稱。來自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四女生吳限成為了能夠「倒背如流」的種子選手之一。「如果不看每一回的內容,只是生硬的背誦回目名稱,是記不下來的,所以背書的基礎必須是熟悉情節。」吳限告訴記者,自己還發明了背書的「奇怪聯想法」,「舉個例子,第五十四回是『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班衣』,裡面提到了『陳腐』,於是我就聯想,五四運動不是打破陳腐麼,於是,『五十四回』和『破陳腐』就聯繫上了。」

不僅是回目,吳限還熟記了《紅樓夢》中寫到的大量詩詞,苗懷明在課上提到上句,吳限經常就能順口接出下一句。

記憶有個「遺忘曲線」,吳限對抗「遺忘曲線」的最好法寶是熱愛。「《紅樓夢》的章回名字起的是真的美啊,對仗工整,作者煞費苦心。比如起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寶釵撲蝶,美感油然而生,背完之後,你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小心思』,對書的脈絡有了清晰的理解。」

吳限

作為文學院出名的「記憶達人」,吳限還曾經登上過《中華好詩詞》的舞臺,展現自己的古代文學功底。「古詩詞有著自己的情緒表達,學會和詩句『共情』,背得就快了。」吳限還在在手機裡下載了一個隨機數字生成器,「設定到80以內,系統隨機出一個數字,我自己就回憶一下《紅樓夢》對應回目的名稱。」在吳限看來,背誦已經成為了愉快的享受。

【網友熱議:研究黛玉怎麼葬花,真的很有必要麼?】

「背」出了問題,就有了研究的「苗頭」

要背書,還得寫論文作業,大學裡這麼辛苦的課程不算多見。但依然有不少對《紅樓夢》情有獨鐘的學生堅持選修,大四女生胡鈺就是其中之一。「苗老師的這門課的確需要花大量的功夫,但上課的目的不光是為了拿分。」胡鈺說,「大學要多學幾門折磨自己的、不好拿分的課,如果這門課是自己感興趣的那就更好了。」

有人笑言,到了大學還需要在平時「瘋狂背書」,這簡直是回到了「被高中語文老師支配的時代」。還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大部頭的《紅樓夢》,有必要弄清寶玉和黛玉到底吵了幾次架,林黛玉葬花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嗎?

胡鈺表示,雖然本能性地對強制背誦內容都會有些抗拒,但是真正背下來會覺得受益匪淺。「作為學術研究型的課程,背回目和情節絕不是單純為了折磨學生。研究的前提是對研究對象有一定的了解,而最基礎的了解就是對文本的熟悉。連文本都不熟悉卻大談研究,無疑是空中起高樓,底子不實。」

胡鈺以林黛玉、薛寶釵進賈府的順序為例,「如果對回目情節了解甚微,一般的讀者很可能認為林黛玉比薛寶釵早進賈府很多年,賈寶玉自己都說林黛玉比寶釵先來,他倆才是名副其實的青梅竹馬。實際上黛玉第三回進賈府,寶釵第四回進賈府,青梅竹馬的時間肯定是有問題的,有了問題就有了研究的苗頭,從而在《紅樓夢》裡能讀出和一般讀者感受之外的學術問題。」

【老師有話說】

倡導「文本細讀」,把學問記到腦袋裡

一位物理學院的大四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也曾在上學期選修過苗懷明教授的《紅樓夢研究》。「選這門課是慕名而來,但真正跟著苗老師的教學節奏,把回目背進去之後,我更深刻的領悟到,老師這是在督促我們守住文本,守住基本功。」

背書無疑是判斷學生對文本熟悉程度的較好方法之一。不僅要背,還得掌握細節,苗懷明拿課堂上翻來覆去讓學生花式記憶的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為例,「這十回的關鍵詞無疑是『吵架』,是對大觀園眾人青春時光的一個記錄,從第三十一回開始,你會發現文本在描寫重點上開始發生改變,寫起了家族變化。再如寶黛一直以來被誤認為的『青梅竹馬』,只有熟悉了原著情節,你才會發現,其實青梅竹馬不存在。」

記者了解到,在包括南京大學在內的不少高校,對「文本細讀」的倡導,正逐漸成為新趨勢。苗懷明表示,在課堂上倡導「文本細讀」,可以彌補網絡時代的不足。「很多學生沒有讀過四大名著,遇到問題習慣性掏出手機『搜一下』,但是學問不記到腦袋裡是沒有用的。背書就是讓學生返璞歸真,打好『童子功』。」

記者 楊甜子

相關焦點

  • 假如紅樓夢只有前八十回,你最想說哦一句話是什麼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其中最大的憾事當時是紅樓夢沒有寫完,其實也不是沒有寫完,只不過寫完的紅樓夢不見了,現存的後面明顯是後人狗尾續貂的結果,最後大家都不滿意,很多人乾脆主張像金聖歎腰斬水壺那樣,把紅樓夢一刀兩斷從此紅樓夢存世的便只有前八十回,這樣豈不美哉
  • 當代紅樓夢續書回目小聚(2)
    下面是本期的當代作者的《紅樓夢》續書的詳細回目,介紹的順序是簡單按照作者性別以及出版時間排列之。胡楠《夢續紅樓》回目正如其書後記所言:……那時對作者還並不十分了解。只是書讀至八十回後,隱約感覺有異於前文,少了光彩,像米飯裡硌牙的砂子。…………只是為曹公續書,確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從古至今,為此背罵名的人不在少數。
  • 紅樓夢續寫版本
    有人認為120回紅樓夢是一個整體;有人認為程乙本後40回由程偉元委託高鶚續寫。也有人認為,後40回乃他人所作,高鶚只是整理人。普遍的看法是續書在文學價值上與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遠,在立旨上也與曹雪芹大相逕庭,但是大體上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結構,對於紅樓夢的廣泛流傳有很大功勞。
  • 師說|南大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文學的精神能夠伴你走過滾滾紅塵,點亮...
    揚子晚報網6月26日訊(記者 楊甜子)即使走過千千萬萬的風景,都請不要忘記南大文學院「啟園」裡蒼翠的紫藤與「舞雩臺」上拂面而過的微風。近日,在南京大學文學院畢業典禮上,院長徐興無和畢業生們說起了文學的使命。
  • 作家版《紅樓夢》校注說明
    雖然曹雪芹自稱「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其實由於他溘然而逝,他只留下了一部《紅樓夢》的未完稿和未定稿。他只完成了八十回,約相當於全書的三分之二。他不僅未對這八十回的書稿進行修訂潤色,而且還有不少待補的缺文。
  • 《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應該署誰丨光明時評
    陳文新丨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最近,《紅樓夢》作者的署名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爭議。其核心在於,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不再是高鶚,而變成了「無名氏」,高鶚則與程偉元並列為「整理者」。
  • 程高本《紅樓夢》結局,眾人的命運又會如何?
    點擊觀看視頻:(本視頻素材取自89版電影《紅樓夢》,整體內容依然以程高本為主,評論部分始於25:25)《紅樓夢》的程高本,是由程偉元和高鶚兩人整理的,紅樓夢前八十回與他們所尋到的後四十回文字,並以活字印刷的方法所批量印製的《紅樓夢》,先後印過兩版。
  • 俞平伯對《紅樓夢》的研究
    後來俞平伯擬在通信的基礎上整理撰寫一本辨證《紅樓夢》的書, 希望能與顧頡剛合作, 但是顧頡剛太忙, 而俞平伯那時正準備去美國考察教育, 在出國之前他可以有些空閒。因此, 顧頡剛就勸俞平伯將這事獨自擔任起來。於是俞平伯就開始起草。他覺得在《紅樓夢》問世以來, 程偉元、高鶚的一百二十回本流傳了一百多年, 人們大都以為《紅樓夢》的原貌就是如此。
  • 三國演義回目整理1-18回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回目內容:漢靈帝時期,漢帝寵信宦官,張讓等十常侍朋比為奸,朝政腐敗,天下盜賊群起。
  • 探佚學:《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到底丟掉了什麼?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前八十回文本的理解,根據脂硯齋批語,以及根據我們自己的善察能悟,我們都可以去探索。《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到底丟掉了什麼?探佚分很多層次了,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那麼後面的他打算怎麼寫?可以寫什麼?這些都可以探佚,是有線索的。雖然資源不是非常豐富,但是絕不是零開始。另外前八十回要不要探佚?前八十回也可以探佚。
  • 石問之:《紅樓夢》中部分因字形和讀音相似而訛傳的文字(探尋《紅樓夢》前八十回中迷失的文字系列之一)
    甲戌本紅樓夢從脂硯齋開始,眾多專家學人投入畢生心血從事《紅樓夢》的保存與修復工作,方有今日之大成就。然前八十回的修復工作,至今依然任重道遠。本文不是一篇全面分析《紅樓夢》疑難文字的文章,而是針對部分嚴重影響閱讀的文本問題提出一點個人看法。
  • 《紅樓夢》有多少個版本?
    新版與1987年王扶林導演執導的老版《紅樓夢》相比,其最大的差別正是在八十回以後——老版《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情節是按照紅學探佚成果拍攝的。兩次拍攝所據版本的不同,涉及到紅學研究領域的一大分支:《紅樓夢》版本學。
  • 俞曉紅:《紅樓夢》前五回之於全書的整體建構意義
    《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第一步,是要細讀小說前五回。前五回本身是一個彼此勾連、相輔相成的整體,同時也是這部名著的序曲,是全書故事情節的綱領性開端。第六回「從千裡之外,芥豆之微,小小的一個人家」說起,作為全書的「頭緒」,表明這部小說的故事是從第六回開啟的。然而第六回起始的各種大小故事,都建立在前五回的基礎之上。
  • 《蜀山劍俠傳》的回目(上):梁羽生
    《蜀山劍俠傳》的特色很多,但因本欄性質所限,所以只談它的回目。《蜀山劍俠傳》長達五十集(尚未寫完),回目數以百計,水平容有參差,但以其中「精品」而論,在同類作品(包括「武俠」之外的其他通俗小說)中,似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回目本來是和內容有關聯的,但一來由於篇幅關係,二來《蜀山劍俠傳》也是一部流行甚廣的小說,所以我在介紹回目時,非必要就不擬引述內容了。
  • 蔣勳:《紅樓夢》的後40回
    這幾年看了一些不同領域作者對《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討論,覺得有趣,跳脫自己的障礙,用另一個窗口看風景,有豁然開朗的領悟。潘富俊先生出版了《紅樓夢植物圖鑑》,潘先生是植物學專業,他把《紅樓夢》分成三部分,每四十回一組,挑出各回談到的植物。他做了統計,結論有趣:第一個四十回,每回出現的植物平均是11.2種;第二個四十回,平均是10.7種,相差不大。
  • 駁胡適「高鶚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
    夢稿本前八十回的一些行間添文,就是《甲戌本》的正文,也是其他脂本的正文。如:第二十六回,夢稿本正文:黛玉越想越傷感起來,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悲悲切切,嗚咽起來,正哭之間,忽聽吱嘍一聲,門開處,不知是那一個,且聽下回分解。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不是一種偏見?
    ——蔣勳偏見與偏見之間三十年前講《紅樓夢》,高雄講一次,臺北講一次,各講了四年,都只講前八十回。對象是各行各業愛《紅樓夢》的大眾,像讀書會,我隨興講閱讀心得,沒有什麼章法。有人錄了音,事隔三十年,網上流傳未經校訂的內容,已經無法控制。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一種偏見嗎?
    ——蔣勳01 偏見與偏見之間三十年前講《紅樓夢》,高雄講一次,臺北講一次,各講了四年,都只講前八十回。對象是各行各業愛《紅樓夢》的大眾,像讀書會,我隨興講閱讀心得,沒有什麼章法。有人錄了音,事隔三十年,網上流傳未經校訂的內容,已經無法控制。
  • 《紅樓夢》古抄本探源 ——關於芹稿系抄本和脂批系抄本這兩條線
    每回開首題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字樣。原書十回一冊,共八冊,七十九、八十回已有補文,截止到八十回,基本算是具足「前八十回」。但是缺了六十四、六十七回,所以共計七十八回。另有零星的缺失:缺二十二回末尾;第六十八回還缺失了一葉;十九和八十回尚無回目。第十七與十八回尚未分開,共享一個回目。二十二回未寫完。版面方面,每半葉十行,行三十字。抄手方面,從筆跡看,此本抄手不少,書法面貌參差不齊。
  • 紅樓夢:賈寶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紅樓夢》第一回,或許就有答案
    《紅樓夢》第一回,或許就給出了答案。《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但因為歷史的原因,後四十回散佚,流傳於世的僅有前八十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殘書」。但即使這樣一部殘書,卻隱隱成了四大名著之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裡面藏有太多未解之謎之故。《紅樓夢》裡有多少謎團?一時間還真難以數清楚。但最讓讀者產生興趣的,應該就是男主角賈寶玉最後的歸宿與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