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孕期需要增加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但是,每日的能量需要,孕早期幾乎不需變化;孕中期和孕晚期,也只是輕微的增加。
懷孕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孕媽的身材會發胖,但是有些孕媽難免會只長肉發胖卻不長胎,這無疑跟她們孕後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孕媽懷孕吃太多肉,體重超標被醫生批評
孕媽雪麗今年28歲,丈夫30歲,順利懷了孕。婆婆知道懷孕的消息後,很是開心,每天開始都給雪麗做好吃的,幾乎頓頓都有肉吃。
就因為每天都這樣吃,導致她三個月肚子看起來像別人四個月的肚子,全家人都樂呵呵的,覺得孩子出生定是個大胖小子。
可是在產檢之後,卻被醫生的話狠狠地打了臉。那天去產檢,醫生拿著產檢報告,有些嚴肅地說:「雪麗孕媽的體重超標。」
雖然看起來孕肚比較大,但是胎兒的實際月齡卻是少了兩周,這明顯的是長肉不長胎,肉沒長對地方。
雪麗媽媽和陪產的婆婆聽了十分訝異:孕後頓頓都有肉吃,怎麼胎兒就沒長?她們把這個疑問說給了醫生。
醫生聽了之後,非常無奈地告訴她們,孕後的飲食需要保持營養的均衡,並不是一直吃比較單一的食物就可以了,肉、蛋、蔬菜、水果等這些都要保證日常的適當攝入。
並建議她們回去後,如果想要胎兒健康的發育,要好好的改一改孕婦的日常食譜了。
孕期最佳體重增長範圍
身高體重指數BMI測算公式: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單位kg/m2。
孕前體重過低的孕媽:BMI<18.5
孕後理想的最佳體重增長範圍為12.5-18kg,孕中晚期的理想體重增速為每周0.5kg。
孕前體重正常的孕媽:BMI18.5-24.9
孕後理想體重增長範圍為11.5-16kg,孕中晚期的理想體重增速為每周0.4kg。
孕前體重超重的孕媽:BMI25.0-29.9
孕後理想體重增長範圍為7-11.5kg,孕中晚期的理想體重增速為每周0.3kg。
孕前體重肥胖的孕媽:BMI≥30
孕後理想體重增長範圍為5-9kg,孕中晚期的理想體重增速為每周0.2kg。
簡單來說,孕前BMI指數比較小的孕媽,孕後需要增重的幅度相對大一些;相反,孕前BMI指數比較大的孕媽,孕後需要增重的幅度相對小一些。
一般而言,孕後體重過輕或過重都不是一種對胎兒和孕媽自身健康最好的選擇。因此,需要孕媽在孕期做好體重管理,尤其是在孕早期,體重增長不宜超過2kg。
懷孕飲食「求精不求多」
1)飲食多樣化
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營養元素不同,多樣化的飲食,包括肉蛋類食物、蔬菜、水果、穀物、牛奶等,可保證營養元素的全面攝入,促進胎兒的全面健康的發育。
飲食多樣化,另一方面也是在說,孕期飲食需要做到營養的精準化,而不是飲食量。孕期補充能量、營養最為關鍵。
2)少食多餐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規定,孕中期孕媽每天需增加約300大卡的能量,孕晚期為450大卡。
很多孕媽懷孕後雖然知道孕後要少食多餐,但是卻控制不足每次吃飯的量,每天的多餐中,每頓都會攝入過量的食物,這樣不僅會增加消化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體重增幅擴大。
其實,孕期雖然說日常的營養需求量會提升,但是並不是需求量要大幅度提升。少食多餐的目的就是保證孕媽日常營養量攝入充足的同時,也不至於食用的過多。
3)允許孕媽吃自己愛吃的食物
孕後,由於某些食物中含有一些她們必需要攝入的營養元素,所以她們不得不勉強自己吃一些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其實很多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可以相互代替的,孕媽完全可以吃一些能夠代替營養補充、且又符合胃口喜好的食物。
「管住嘴、邁開腿」,合理運動同樣重要
孕後控制飲食之後,同樣需要合理的運動來輔助進行體重管理。
孕期孕媽適量的運動,在進行體重管理的同時,還能夠起到緩解孕媽壓力、放鬆心情、增強體質等多方面的作用。
特別是對於一些不是能夠很好控制飲食飲食的孕媽,孕期運動不免是一種合理控制體重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島今日話題:孕期,你控制過體重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