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zo說,「傳說中,在蒙古,人們相信,當一條狗死後,它投胎轉世,將化身為人。
這句臺詞,來源於電影「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中文譯名 「我在雨中等你」。電影以狗狗的視角,講述Enzo以它的整個狗生去陪伴男主一家,悲歡離合,追逐夢想,電影平靜但絕不平淡,在某些瞬間讓人淚目,很值得一看。
提到寵物電影,那不得不提另一部更有名的「忠犬八公的故事」,秋田犬Hachi在初見教授的車站,一等就是十年,究竟是什麼讓Hachi如此執著,是寒夜裡溫暖的抱抱,還是之後經年悉心的照料。其實原因不再重要,因為那份無悔的忠誠已經讓人感動。
畢竟,有幾個人可以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只等一個人呢?而Hachi就是以這樣的純粹,塑成一座雕像。寵物以忠誠,以不離不棄對人,也因此很多人會將更多的情感投諸於寵物,愛的毫無修飾。即使不苟言笑的人,對著寵物,反而可能展現出難得的溫柔。大多數主人把它們當做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尤其是背井離鄉,獨自奮鬥的夥伴們,更是把寵物當做自己的精神寄託,是孤獨世界裡的一線溫暖曙光。
但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寵物的壽命要短的多,貓狗都只有十幾年,即使情再真意再切,終有說再見的時刻。既然已經付出的那麼多,那總不可能草草了事,於是衍生出一個寵物善終(殯葬)這個行業。
根據《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寵物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17年,中國養寵家庭達到5912萬,寵物行業規模達到1340億元,並在2010-2020年期間將保持年均30.9%的高增速發展。從年齡上看,養寵人群成年輕化的趨勢,80後和90後更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寵物市場的消費主力。從學歷上來看,養寵人群中,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增多。寵物主人在逐漸大眾化的同時,也逐漸地趨於高學歷和高收入化。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95後的養寵人數佔比達到了36%左右。與2018年相比,本科及碩士學歷的養寵人士佔比分別增長了2.5%和2.0%。此外,超過60%的寵物主人表示將寵物視為自己的家庭成員,其中單身人士更願意將寵物當作親人來陪伴緩解自己的孤獨感。 53.9%的人願意在寵物去世後購買火化、墓地等專業化的殯葬服務。
為滿足很多寵物主人的情感訴求,多年的陪伴之情化作最後的一場體面告別, 本世紀初,寵物殯葬從我國臺灣地區傳播到東南沿海城市,開始零星出現,但是一直都是處於半地下狀態,當時社會的消費能力與人們的精神心理需求發展還不足以讓它有發展的空間。直到2004年下半年,這個新興的職業才慢慢浮出水面,轉為地上產業,並且開始申領營業執照。當時,寵物殯葬業年產值已經超過了5億元,實際需求超過幾十億元。 按國際通用的3%寵物死亡率計算,全國每年死亡犬貓有600~840萬條(只)。然而上述數據只是登記在案的寵物,流浪犬貓和無證飼養的犬貓數量更為龐大。目前對於寵物遺體的處理方法無外乎以下幾種:寵物遺體自行掩埋;去市政專門的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機構進行處理;去寵物殯葬機構進行火化;寵物遺體隨機拋棄。從目前來看,還是有不少寵物主人會選擇自行掩埋寵物遺體,先不說將掩埋地點選在哪裡、日後是否有屍骨再被挖出來的隱患,單從隨意掩埋動物遺體來說,就屬於違法行為。根據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動物防疫法》第五十七條第二、三款規定,從事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做好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不得在途中擅自棄置和處理有關動物和動物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加工、隨意棄置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
現行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只是從衛生防疫方面做了對病死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規定,但並不涉及寵物殯葬行業擬人化處理的規定。而《殯葬管理條例》主要是針對人體,並未涉及動物。從法律上講,關於寵物墓地的規定仍然是一片空白,這使得眾多從業機構無資質運營,許多私人經營的寵物墓地,其營業執照大多是以寵物服務公司註冊,即寵物殯葬行業尚處於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 犬貓死亡後,其屍體會攜帶狂犬病病毒、致病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其中芽孢菌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數年,許多疫病還屬於人畜共患病。 貓、狗之類的寵物死亡後,主人應在3小時內通知寵物殯葬公司。如果超過6個小時,屍體上出現的細菌、病毒就可能危害人類健康。絕大部分寵物身故後的處理方式還比較傳統粗暴,寵物屍體處理理由已成為一個社會理由。由於中國人多地少,又在逐步城市化,學習香港、新加坡和日本推行強制火化是最為現實的。一旦政府推出強制火化的政策,無疑會極大地刺激寵物殯葬服務的發展。
寵物殯葬業目前還在野蠻生長的初級階段,首先是因為競爭對手少。寵物殯葬存在很強的地域性,除了幾個超大城市,大多數的中小城市,商家都在投產的早期,還沒有明顯的頭部品牌或者形成完全行業壁壘。
另外,現在全國各地寵物殯葬業的目標客戶群,由於主要定位於中高收入人群以及空巢家庭,他們普遍具有一定消費能力,寵物殯葬需求不同其產業化滯後,寵物種類繁多, 寵物殯葬需求不一。就寵物購買來說,價格不同,多則數萬元,或者由親朋好友贈送沒有花費。但是在寵物飼養過程中,飼主對其經濟與情感投入不一樣, 而寵物死後, 飼主對其殯葬的需求也不同,具有完全的多樣性,此外,寵物屍體的處理同時涉及環保、工商等多個部門,沒有一個部門可以統管該行業,因此行業的定價和服務質量都難以得到規範有序的發展。
最後,情感消費成為暴利的溫床。當前情感消費是人們緩解工作壓力的一個主要方式,許多家庭已經把寵物當成了家庭的一員,當家庭成員死去,感情上很難一時接受,所以他們願意花重金為寵物進行殯葬。這從客觀上進一步把寵物殯葬推向暴利。
關於寵物殯葬服務,除了火化和公墓之外,還有提供上門安樂、寵物清洗、遺體告別、佛堂、骨灰堂、動物骨灰「真空提碳」生成「生命鑽石」等一些衍生商品以及服務,開發飾有寵物毛髮和照片的鑰匙扣、用寵物毛髮製作的毛筆等紀念品。寵物殯葬公司還會通過推薦寵物獲得佣金或直接進行銷售。
大部分懂得把寵物送來火化的寵物主人,都是對寵物充滿著感情。寵物接回來後,有的身體已僵硬,得用物理手法按摩,讓其遺體軟化,在清洗過後化好儀容,再給寵物穿上其生前喜愛的衣服,運到佛堂誦經超度,還會把全程送別儀式用視頻記錄,再製成影片供主人紀念。
但是,簡單的情況來說,買一口火化爐就能開幹,忽視了寵物殯葬最關鍵的,是顧客的情感照顧。雖說我國關於動物善終領域的法例尚未出臺,但是動物善終品牌的發展趨勢則是可以預料的,在生命平等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前提下,無論是寵物主人還是愛心公益人士都會共同推進寵物殯葬品牌的完善與進步,發展成更為合理的寵物殯葬品牌系統。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裕,傳統家庭架構的變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動物與人的關係日益拉近,養寵物的人群也日漸龐大,人們對於動物的關愛也逐漸增強,寵物漸漸變成家庭中真正的一份子,所以寵物殯葬在未來將會是一個新的龐大市場。基於我國國情,寵物殯葬隨被重視,但是建立動物墓園這一行為卻是不甚合理。討論寵物殯葬的需求,還是應該回歸到問題本身,如果我們能理解,養寵物是人正當的情感需求,那麼,也就應該明白,寵物殯葬只是這種情感需求的一部分。寵物市場的服務只會越來越細分,殯葬服務自然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實體寵物墓園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與人殯葬服務類似的服務,但由於對環境影響比較大,佔用土地資源比較多,國內對「動物與人平等」的觀念沒有群眾基礎,不易被社會接受,也不會被政府推崇。隨著土地資源的緊缺,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直接申請寵物墓地將十分困難,即使以寵物愛心林的名義,在林內埋骨灰盒,設靈位牌,審批的難度也會很高。集中式的室內骨灰寄存更具可行性,操作也更簡便。而網上墓園,一方面解決了寵物主人祭奠寵物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在社會中網上祭奠寵物屬於一種合情合理的處理方法,易被接受。同時也可以增加客戶的黏性。
目前國內運營相對較好的品牌,北京的「寵慕」,廣州的「彩虹橋」、肇慶的「天寵」 ,西安的「雅典娜」,長沙的「亮青」,安徽的「安寵」 等。
其中「天寵」與「安寵」開放了加盟模式,「天寵」的門店普遍裝修華麗,面向中高端客戶;「安寵」的門店暫無固定裝修風格,準入門檻較低,全國已經覆蓋三十多個城市。
寵物殯葬的地區性和差異化決定了,很難有單一品牌可以滿足全部的市場需求,因此有條件的創業者,也可以自創品牌,講好自己的寵物情感故事。
情感化敘事設計以情感價值作為主要導向,以情感傳播以及情感共鳴為目的,具有結構完整的故事內容,並在故事之外存在隱藏的情景情節,最後以傳播品牌核心理念文化為目的開展設計。「死亡敘事」是寵物殯葬話題中寵物生命的終結可以作為包裹它的一生的句號,這個句號是標誌死亡的終點,也是包含著情感和故事的圓。通過時序和邏輯兩個線索,對所謂的故事情節進行適當修飾,可以是寵物一生的歷程、某一個特殊事件、與主人的感情等等。由此引起的情感共鳴多是以其主人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受眾,即是生者對逝去生命的尊重體現,同時也可以用作轉化為生者的情感載體。然而正視死亡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更是一個促使社會形成更優化的倫理觀念的過程,使人學會尊重平等,從容告別。
門店選址:
並不必需要在鬧市區開門頭,寵物殯葬在國內的普遍做法是找郊區人少的地方或者郊區農村。廟宇或者道觀等宗教場所附近也可以。因為寵物殯葬在很多人眼裡比較晦氣,其次寵物火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點菸氣。為了避免被周圍居民投訴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搬遷成本,所以在選址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寵物火化比較好選址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離核心城區儘量近,這樣方便接送寵物,也方便寵物主人到現場;門店周圍最好沒有居民,或者居民非常少;在幾年內沒有被拆遷的情況,要儘可能了解政府對城市的規劃。
資金準備:
1. 牌照-環保評估(代辦費用在2-5w) 2. 寵物火化爐(5萬此價格包含廢氣處理,市場一些1-2w的過不了環評) 3. 火化場地(租金一年10w不等) 4. 火化場建設(簡單一點3w) 5. 營業門市場地100平方(中高端裝修30w左右) 6. 門市軟裝沙發等等(5w) 7. 門市接送車輛5w。
證照申領:
第一、取得工商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寵物殯葬、寵物善終、動物無害化處理都是這行比較常用的詞。第二、環保登記,寵物善終這行最重要是環評,其實環評並不難。環評的辦理大約在3-5萬。而火化爐的二次燃燒跟尾氣處理在3-4萬所以整體弄好,大約需要9萬。第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就稍稍複雜點。過往這個證件的申報條件是比照家禽管理場的規模,也就是需要備有屠宰間、消毒水池、動物無害檢驗室、動物遺體冷藏櫃等等。
組建團隊:
相關的團隊成員除了專業能力,最好本身喜愛動物,畢竟沒有愛心與感情,是很難支撐起有溫度的服務。
通過新聞報導讓公眾了解寵物殯葬服務。寵物殯葬是一項全新的業務,與公眾的生活密切相關,能令公眾感受到好奇和有趣,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進入寵物殯葬業的公司可與地方媒體合作,邀請記者採訪和報導。
進行免費的網絡推廣。寵物殯葬公司在初創階段,業務量小,收入少,不可能花太多的費用做廣告推廣,利用網絡進行免費的網絡宣傳推廣就不失為一種聰明的選擇。可在當地門戶網站寵物版塊、58同城、小紅書、大眾點評、百度知道等網站發帖和回帖,普及相關知識,介紹具體業務和公司電話號碼。一方面,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本地有寵物殯葬服務;另一方面,寵物主人可能通過搜尋引擎找到公司的電話和地址。當然公司也可以自建網站進行推廣。
與當地寵物醫院合作。能主動選擇寵物火化服務的寵物主人肯定是寵物醫院的顧客,他們會為自己的寵物進行接種防疫、疾病治療。通過寵物醫院收集寵物主人的手機號碼, 發送手機簡訊廣告;請醫院向寵物主人發放宣傳手冊、推介殯葬服務。當然,這樣的合作需向寵物醫院提供一定的佣金。
獲得小動物保護組織、寵物協會等社會團體的支持,由這些團體向其成員推介殯葬服務。寵物殯葬公司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影響這些團體的成員,並給予打折或贈品。
正是人類那一份人文關懷催生了「萌寵經濟」。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人類飼養寵物來緩解孤寂,寄託一份情感,人類與寵物建立了類似家人朋友一般的深切感情。當愛寵死去,主人難免傷心失落,更不能滿足於草草地解決了愛寵的「身後事」,因此,簡單粗放的寵物安葬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愛寵人士感情上的寄託和安慰。寵物殯葬業為寵物安葬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務項目和創新的處理模式,大大滿足了愛寵人士的情感需求。與此同時,也開闢了寵物經濟全新的市場,延長了寵物行業的產業鏈,創造了無限的商機。而從環保角度看,尤其對於死後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寵物來說,寵物殯葬可以通過火化來減少病死動物傳播疾病的隱患,維護公共衛生和人類的生活環境,這更體現出它的環保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一點點的認識到所有生物死後的妥善處理才能給人類生活帶來有益的進步。市場嗅覺敏銳,比法律法規和行政權力走得快是常有的事。
寵物與人,本身就是一場緣份,即使別離,也可以視為新的開始,以溫情的方式,給予一次體面的告別,在未來的某日,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