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蜂巢獎 · 阿卡Talk」我們邀請到Luppicaia人聲樂團、2Meters阿卡貝拉清唱團以及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的各位,於2月18日晚上跟阿卡中國的朋友們分享了他們對於打造高校阿卡樂團的經驗,關注阿卡中國公眾號提前知道更多蜂巢獎活動信息。
/ 蜂巢獎 · 阿卡Talk 分享會 /
本期主題
從 0 到 1:打造高校阿卡貝拉樂團的正確姿勢
分享嘉賓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成立於2015年4月,目前共有7位成員,成員皆來自中山大學廣州東校園合唱團。在2015年11月,我們參加港澳大專無伴奏合唱比賽,獲得了非本地組季軍。目前參與校內大型演出多場,且與中國移動(CMCC)和肯德基(KFC)有過商業演出合作。
2Meters阿卡貝拉清唱團,
成立於2015年,是一支由16個對和聲、音樂情有獨鐘的各個年級大學生組成的人聲樂團。成立一年來,活躍在校內外的各個舞臺,用音樂彰顯青春活力,用激情點燃青春夢想。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2015年7月由高雄市立中正高工音樂老師葉娜心號召熱愛歌唱的學生,成立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利用暑假立即展開阿卡貝拉訓練。經過一年的練習,第一次正式參賽即獲得2016臺灣杯現代阿卡貝拉大賽青年組金牌獎、最佳人氣獎第一名、最佳人聲打擊獎-孫子勳 ;並晉級參加且獲得2016世界盃現代阿卡貝拉大賽國際青年組銀牌獎、最佳人聲打擊獎-孫子勳,創下年紀最輕的最佳人聲打擊獎得主(16歲)。
分享回顧
@阿卡中國:
那首先呢,一個社團從無到有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也經歷過那麼多演出,想先問問Eric,你認為哪些方面磨礪了你們的成長?
@Luppicaia人聲樂團:
實際排練和演出之間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最明顯的就是在聲音效果上。排練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能彼此聽到,所以非常容易調整音準和細節。然而在實際演出中,返送的問題是每一個團隊都必須要學著去解決的,因為不是所有的演出都有條件提供耳返,所以就要學會聽監聽音箱。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非常不習慣,下臺之後紛紛吐槽說「我根本聽不見自己在唱什麼」,然後就特別灰心覺得「完了這次肯定車禍了」,但實際上,在臺上聽到的和臺下聽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經過了很多次的演出的磨練,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學會在監聽音箱中找到和聲的感覺,並且也了解了更多調麥的知識。因此說,彩排對於一個阿卡的演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定要提前跟各方面溝通好話筒參數的設置還有監聽的比例等等。同時我們在實際演出中也面臨過由於場地混響問題導致節奏變慢的問題,這也讓我們有更多的經驗去面對一個陌生的舞臺,會根據它現場的聲音情況來臨時調整一下我們的演出策略。
可以說,從排練到上臺之間的這個轉變的過程,是對我們磨礪最多的,也是讓我們迅速成長並逐漸變得專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阿卡中國:
還有呀,你們每次演出的時候除了唱歌之外,對於隊形和服裝都會考慮嗎?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除了在「唱」的方面有自己的分工之外,在團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負責的職務。在隊形和服裝方面我們一般由我們的 Soprano(女高音) 兼舞美經理來和我們協商決定,根據我們演出的環境、曲目的風格,我們在不同的演出中會搭配不同的舞臺服裝。在隊形方面我們一般是群策群力,大家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最後由舞美經理來決定最合適的動作並且反覆的排練。我覺得舞臺表演「唱」只是重要的一部分吧,為了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精巧的隊形安排、合適的服裝和妝容都是必須的。
@阿卡中國:
想問下Eric,團裡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多不多?對於一個新銳樂團,而且人數較多的團隊,你們是如何管理有序和堅持排練的?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團內的成員主要是在校內的合唱團學習一些演唱技巧和樂理知識,其中也有常年學習聲樂專業的藝術特長的成員。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的音準、節奏等整體的樂感都提升了很多,對於我們阿卡貝拉的演唱和訓練有極大的幫助。
我們作為一支新成立的團體,剛開始在管理和排練的過程中也有過很多的波折,走過很多誤區。由於學業緊張,我們的排練時間通常在課後的業餘時間,一般會在周末提前約定好大家下周的空餘時間。中大晚上九點半下課,大家只能在晚上十點鐘開始抓緊時間排練一個小時再回到宿舍,宿舍的文化室、架空層還有學校的天橋上、車庫裡都留下過我們排練的身影。
在管理方面,我們主要通過內部明確的分工讓整體變得更加有序。比如隊長Eric來負責財務收支和管理,Tenor子驕會負責團隊的宣傳品的製作,Soprano桃子會和我們協商決定演出服裝、動作和走位,Alto櫻子負責做排練筆記,VP江健負責拍宣傳照,Baritone一鋒負責維護我們團隊的官網,bass竣然負責排練時間的管理等等。在日常排練和演出中,大家各司其職、共同努力,有序而高效的完成任務。
@阿卡中國:
對了,你們現在有翻唱別人的作品嗎?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你覺得自己嘗試寫一首原創作品,對於一個新團來說是否是一個挑戰?你覺得怎麼入手和考量比較好?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有一些作品是翻唱的,也有很多原創的作品。比如這次參賽的《青春修煉手冊》的阿卡貝拉版本就是由我們已經畢業的師兄劉沛編寫的。除了有很多熱心的師兄師姐幫助我們創作一些作品外,我們自己也會嘗試一些編曲,剛開始確實難度很大,我們建議剛開始可以在更有經驗的老師或者師兄師姐的指導下來完成,這樣可能會更加順暢。
@阿卡中國:
我們繼續哦,話說你們有沒有在臺上感到尷尬的時候?來八卦一下哈哈~然後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或者讓你們覺得比較難忘的事情?
@Luppicaia人聲樂團:
有的時候在彩排時跟音控協商好的參數,實際上臺了他沒有幫著調,第一聲出來各聲部之間比例就不對了,那個時候真的挺尷尬的,因為已經知道這次可能演出效果大打折扣了,還要面帶微笑熱情洋溢的演完。或者有的時候設備問題,Bass的麥或者VP的麥沒有聲音了,非常「幹」的唱完了一整首,這些情況我們都曾經真實的遇到過。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去一所中學的校慶晚會演唱《青春修煉手冊》,臺下的觀眾都是中學生,有大批TFBoys的粉絲,那一場演出的氣氛實在是非常難忘。我們的主唱說「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好帶的觀眾」,在副歌引發了全場大合唱,沒想到阿卡的演唱也能帶來這樣的效果,那種感覺真的很令人觸動也很難忘。
@阿卡中國:
最後一個問題呀~學校裡其他同學是如何評價你們團隊的,話說為什麼叫你們鴨團?
@Luppicaia人聲樂團:
因為「Luppicaia」的發音近似於「露比卡亞」,我們在學校內被周圍的同學親切的稱為「鴨團」。受這個稱呼的啟發,我們也把自己的演出服訂成了小黃鴨的樣式。因為我們團員感情非常好,常常一起出去浪啊吃啊什麼的,經常就一起出去住一晚上玩桌遊狂歡,因此可能大家對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浪」吧,哈哈。除此之外,因為我們在校內演唱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律動感很強歌曲,所以經常被人評價是一個走「小清新」路線的團隊。
@阿卡中國:
那感謝@Luppicaia-Eric 的分享,一樣哦,問下@王赤赤雨廷 一個社團從無到有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也經歷過那麼多演出,你認為哪些方面磨礪了你們的成長?
@2Meters人聲樂團
我想從排練與演出兩方面來談一談。我們十六個人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年級,是阿卡貝拉讓我們互相認識,排練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聲音磨合的過程,也是我們性格磨合和適應的過程,在一起唱歌使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不僅僅是演出中的隊友,更是在大學生活中互相照顧的夥伴。大家因為對唱歌的熱愛而聚集在一起,沒有什麼規矩的束縛,排練的時候氣氛十分活躍,認真起來也會為了某一句怎麼唱更合適而據理力爭,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每個人也都慢慢學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在排練之後我們還經常在一起玩樂器、唱KTV、約飯,正是這樣的友誼,讓我們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在舞臺上常常一個眼神就能明白隊友的意思。而關於演出,最開始我們沒有演出經驗,只把重點放在了歌曲演唱上,後來經過幾次演出,我們發現,決定現場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根據現場環境,我們要做出很多調整才能表現出更好的作品,這就更考驗我們演唱的基本功了,因為只有將最基本的節奏、音準、情感盡力做到極致,才能在舞臺上遊刃有餘。為了提高演出質量,在排練歌曲之餘我們開始討論怎樣編排隊形和動作,對舞蹈並不擅長的我們學會了對著視頻一遍遍地研究颱風和動作,我們開始討論怎樣設計燈光、怎樣調整音響,也許我們做的還不夠專業,但我們每個人都力求專業,因為通過演出的鍛鍊,我們慢慢意識到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自娛自樂,而是要讓觀眾獲得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讓更多的人欣賞並了解阿卡貝拉這種演唱形式,這也是我們團隊走向成熟的體現。
@阿卡中國:
了解~ 你們每次演出的時候除了唱歌之外,對於隊形和服裝都會考慮嗎?為什麼?
@2Meters人聲樂團
每次演出都會認真考慮這些,我們會演唱各種風格的歌曲,所以隊形、服裝都不是完全固定的,都是為了能更好地表現出歌曲的內涵。關於服裝,我們自己有一套團衫,除此之外,針對於大型演出,我們的校團委老師會幫我們參考衣服和鞋子的款式,並挑選出最吻合歌曲主題的服裝。比如我們演唱《龍的傳人》時,我們穿的衣服胸前印有「中國加油」的字樣;當我們演唱《wrecking ball》時,我們統一穿上了酷酷的紅色棒球衫。我相信一次成功的演出不僅在於歌曲演唱,也在於服裝、隊形、燈光、特效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衝擊。對歌曲良好的整體把握體現在舞臺呈現出的方方面面。
@阿卡中國:
話說,你們團裡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多不多?對於一個新銳樂團,而且人數較多的團隊,你們是如何管理有序和堅持排練的?
@2Meters人聲樂團
我們團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非常紮實的音樂基礎。2meters清唱團是從大連理工大學合唱團中衍生出來的以無伴奏合唱為主要演唱形式的音樂團體,每一年新生報名校合唱團的人數約為150人,在這150人中最多有4人被選入清唱團,也就是說每年清唱團每聲部至多會招入一人,所以我們的清唱團的人數常常保持在16人左右。除此之外我們還與學校的B-Box社團合作,每年他們會選拔出當年最優秀的B-Box成員進入清唱團。正是有如此苛刻的選拔制度,我們團裡任意一位團員都可以獨擋一面,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各種調式的轉換、五線譜簡譜互譯、聽音扒譜、即興視唱等音樂技能,並且大家有著最棒的音色和音準,團隊成員在我們學校的校十佳歌手比賽中包攬五席,這也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
雖然我們是一支新銳樂團,但我們已經有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選拔與管理體系。關於選拔,剛才的問題已經回答,我就不再贅述。關於團隊的管理方法大致有兩個特點。第一,每次排練我們都會先分聲部加練,由老團員帶新團員,因為老團員的經驗比較豐富,對曲子的拿捏比較到位,對和聲的走向更為敏感。第二,對於每一首歌,我們都是16個人同時排練,然後儘量選擇最適合演出該歌曲的陣容去進行演唱。在以往的演出中,我們最多上場十二人,最少上場四人,不同的組合,不同的陣容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震撼。但是到了籌備我們阿卡專場音樂會的時候,我們就會按照適合程度把16個人拆成兩隊分別學兩首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因此,每一個人的演出機會大致均等,每一位團員都得到充分的鍛練。而關于堅持排練,我們的排練時間一般都安排在一三五的中午,在中午大家一般都不會安排其他活動,這大大保證了出勤率。但是糾其根本,大家都對阿卡貝拉十分狂熱,所以每位團員都是帶著激情和熱情在排練,也正是這種狂熱,使我們有動力堅持下去。
@阿卡中國:
然後,你們是一直翻唱別人的作品嗎?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你覺得對於一個新團來說,原創算不算是一個挑戰?
@2Meters人聲樂團
我們翻唱過很多先進人聲樂團的作品,但是我們有很多歌曲並不是完全的翻唱,而是自己編配了和聲與節奏,例如我們在遼寧省第二屆同心杯文藝大賽上表演的平凡之路開頭與間奏的和聲就是我們的自行編曲,並且我們還打亂了原曲主副歌的演唱順序,使觀眾與評委眼前一亮。
我們團擬定在兩三年內推出一首原創歌曲,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個挑戰,還是我們團從大部分翻唱向獨立創作所邁出的一大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創作也是這麼回事兒。我們目前可以做到部分和聲的獨立編配,但是對於一首完整作品的音樂表達以及整體把握還有待提高。我們會在我們現有的基礎上,更多的汲取先進樂團優秀作品編曲中的精華,取長補短,為新作品的誕生做準備。
因為我們2meters剛成立不久,所以我們想先翻唱別人的作品,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肯定會引起觀眾的共鳴,我們打算當我們的清唱團在校園乃至全省全國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時,做出更多編曲上的突破,實現"全原創"。屆時,我們不僅僅要招募更多的歌手,我們更要招募一些在作詞作曲編曲方面有特長的同學。所以在原創歌曲方面,我們希望其他兄弟團隊多多幫助,互相溝通,共同進步。
@阿卡中國:
那你們有沒有在臺上感到尷尬的時候?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或者讓你們覺得比較難忘的事情?
@2Meters人聲樂團
這個肯定是有的,要說最尷尬的莫過於2016年迎新晚會的那次表演。那天由於場務的失誤,調好音的麥克被打亂了順序,而音控老師並不知情,這就導致了主唱的麥克沒有發出聲音。好在主唱經驗豐富,在變換隊形時與身旁的人交換了麥克,這才挽救了這首歌的後半部分,演繹得還算完美。
而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則是我們一行十二人代表大連理工大學去瀋陽參加遼寧省第二屆同心杯大學生文藝大賽,我們演唱的改編作品«富強之路»攜話劇、舞蹈為大連理工大學爭得遼寧省全體高校第二名以及非專業組第一名的好成績。我相信這次比賽經歷對於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來說都彌足珍貴。因為無論是在籌劃期我們的集思廣益,為我們演唱的作品添加不同的風格與內涵;還是排練那段時間,恰逢降溫,參賽十二人中有五人感冒發燒,甚至排練失聲,但是沒有一個人請假,都咬著牙堅持著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一次比賽。這就是團隊的力量!這也是我最為難忘的一次經歷。
@阿卡中國:
最後一個問題呀,學校裡其他同學是如何評價你們團隊的?
@2Meters人聲樂團
從2015年2meters成立以來,我們連續兩年在校合唱團的專場音樂會上亮相。而觀眾們從第一年對阿卡貝拉這種奇妙的音樂形式的驚訝與震撼,轉升成第二年對2meters上場的期待與讚嘆。除此之外,我們連續兩年參演了大連理工大學的校迎新晚會,從2015年的«Wrecking Ball»到2016年的«龍的傳人»,觀眾們對2meters,對阿卡貝拉的反響越來越熱烈。以往大家對那種樂隊演奏或者獨唱的音樂形式比較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阿卡貝拉,因此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種只有七八個人僅僅靠自己的嗓音,不用任何的伴奏,就完成了一首歌曲時,每一位觀眾都被我們深深吸引,學校的貼吧、微博、微信等平臺在演出當晚都被有關阿卡貝拉的信息刷屏。可以說欣賞過我們演出的同學都認為這是一種充滿魔力的表演形式。
@阿卡中國:
感謝@王赤赤雨廷 的分享呀,我們今天最後一個分享團隊哦是來自寶島的@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那我們也開始問@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問題咯, 一個社團從無到有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也經歷過那麼多演出,能不能分享下哪些方面磨礪了你們的成長?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我們的指導老師有計劃性地安排了每個學習階段的表演活動,2015年7月15日正式成立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8月27日就開了第一場售票演唱會,原本大家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是,但那個暑假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為了第一場演唱會大家卯足全力、突飛猛進,真成功的達成了第一目標。之後開始接獲許多的演出邀約,每場演出都慢慢的增加我們的演唱曲目與舞臺經驗,尤其是到大學、高中校園的演出,每場是兩個小時的演出,為了足夠的曲目與專業的舞臺呈現,老師利用課餘、假日時間給我們魔鬼訓練,不僅訓練聲音、和聲,還督促我們練習編曲。
真正讓我們脫胎換骨的是參加臺灣杯現代阿卡貝拉大賽,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參加,團員的程度還無法唱太艱深的曲目,因此選曲非常謹慎,難度適中,足以參加比賽,又必須是團員能夠勝任的,比賽不同於表演,所有的呈現都必須精準,所以我們的練習又進入另一個層次,最後終於成功的在臺灣杯獲得金牌獎。
@阿卡中國:
你們每次演出的時候除了唱歌之外,對於隊形和服裝都會考慮嗎?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是的,隊形、動作及服裝都是有經過設計的,因為阿卡貝拉的演出是有極高的藝術性,從上臺到下臺所有的呈現,甚至走路的動作都嚴格調整。我們會討論如何才能完美的詮釋歌曲,舞臺上的隊形變換與動作都在演繹歌曲段落和歌曲含義,服裝部分若是輕快的歌曲就會搭配色彩較繽紛的服裝,比較搖滾或酷酷的歌曲就會搭配黑色基調的服裝。
@阿卡中國:
順便,你們團裡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多不多?對於一個新銳樂團,你們是如何管理有序和堅持排練的?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我們有學過音樂的團員不多,所以需要老師來指導我們的練習,因為一開始團員不太會看譜,所以老師很辛苦喔!團員都是自願來參加樂團,取得共識很重要,因為有確定的階段性目標,必須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練習的進度,我們會先交集出大家都可以的練習時間後,確定練習的日期與時間,訂出規則不得遲到早退,遲到每十分鐘罰100元。團員隨時保持聯絡,有問題都及時提出並解決,確保每一次練習都是有效率的。另外團員每個人都有負責的事項,所以團務也是分工合作的。
@阿卡中國:
我覺得他們有定規則這一點很棒哎,遲到每十分鐘就罰款哈哈.還有,你們是一直翻唱別人的作品嗎?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假如讓你嘗試寫一首自己的原創作品,對於一個新團來說是否是一個挑戰?為什麼?同時你們覺得怎麼入手和考量?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其實因為一開始團員還不太會看譜,所以是唱老師用簡譜編寫的歌曲,後來才翻唱別人的歌曲。我們演唱的曲目中有許多是團員一起編寫的歌曲如鄧紫棋的再見、Lady GaGa的Bad Romance、混編多首知名情歌的為愛啟程….等等。
原創曲當然是一個挑戰,好的詞曲創作不容易,但我們也會試試原創歌曲,除了要有好的詞曲外,如何編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阿卡貝拉作品?我想和聲的概念與樂曲風格的掌握,是我們必須再加強與重視的。
@阿卡中國:
話說,你們有沒有在臺上感到尷尬的時候?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或者讓你們覺得比較難忘的事情?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我們大多數的經驗都是表演所以到正式比賽的場合時,大家都會超緊張的,因為表演如果唱錯還是走音之類的小地方觀眾可能聽不出來,不過在比賽的時候一個小差錯評審或是臺下的其他比賽團隊都聽得出來。
@阿卡中國:
學校裡其他同學是如何評價你們團隊的?能透露下嗎?
@Wa』ZupPella超人聲樂團:
因為我們是工業職校,年齡是16到19歲,同學們沒想過我們可以有這樣的表演,所以看過我們演出的同學都覺得太棒了,並認為可以找到一件可以全心投入的事情好棒。
@阿卡中國:
先來@Sonia 的問題咯,怎麼維護團隊穩定,做好團隊新老成員更替工作的?有沒有常年的替補團員?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目前還沒有團員的更替,因為我們是7位成員,我們的作品不一定都是7聲部的,遇到一些演出有人有事情的話就會唱一些少聲部的歌曲,或者邀請友團的某位成員幫一下。
@Wa』ZupPella人聲樂團:
像我們是高中社團,我們會基本上每年都會招考新的成員進來,那這些新來的團員我們甄選之後,我們會先會把他們作為儲備歌手,讓儲備歌手和正式歌手一起練習,如果正式歌手要畢業或是無法來的話讓儲備歌手上臺做一個經驗的磨練。
@2Meters人聲樂團:
我覺得維護團隊穩定需要大家在排練的時候充滿熱情,更需要在大家排練之後互相關懷,所以說一個團隊中一定需要有一個人來當大家的粘合劑,將大家族只在一起,這樣大家在舞臺上就會有很好的默契,我們演出也會更加順利。
然後對於替補隊員我們團是沒有的,因為16個人拿到一首歌同時排練,所以說針對不同的歌我們不同的演出在陣容,替補隊員這一說。
@阿卡中國:
接下來是@🐈 涼ちゃんの涼 的提問:1.怎麼解決排練人員考勤問題,2.怎麼激勵團員積極性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團沒有很嚴格的考勤,都是看大家的時間吧,一般都會選擇大家比較有空的時間,比如要考試了就停一停啊,最近課程不緊很想排練就多排一會兒。不過我們每次會有約定俗成的規定,誰到的最晚就請其他人喝東西,哈哈
@Wa』ZupPella人聲樂團:
我們團就是還有一個規定,練習時間都是一起討論出的,如果有人因為自身原因無法排練,那他就要跟其他團員一起協調在另外的時間一起練習。激勵團員的方法就是如果練習成果還不錯,老師就答應我們吃好吃的。
@2Meters人聲樂團:
我們團並沒有考勤的問題,因為大家對阿卡都十分狂熱,但是如果真的有事偶爾請一次兩次假也沒什麼問題。
然後積極性的話我上一個問題有講,就是需要大家在排練後相互照顧,一起去出去玩,成為好哥們好兄弟
@阿卡中國:
還有哦~@彌生在問,怎麼讓團員對譜子有正確的認識?對樂譜不夠重視隨心所欲的唱合聲很難啊。
@Luppicaia人聲樂團:
我們的積極性都是自發的,多排一些好作品,多一些一起演出的經歷,時間長不排練大家都會很難受很想唱歌,哈哈
@2Meters人聲樂團:
因為阿卡貝拉都不同於獨唱,他需要每一位團員都要一定的音樂基礎,所以說譜子的問題一定不能忽視。我建議沒有音樂基礎的人先學習五線譜和簡譜,然後從音準和節奏兩方面入手,然後開始唱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先分聲部做到每一個聲部達到精準之後,此外我感覺要掌握和聲最基本的原理和各類和弦的走向和情感色彩,最後還要加強對聲音的強弱處理。都做到之後才能隨心所欲的唱歌。
@阿卡中國:
然後@愛吃的西瓜童有問題,作為一個大學裡的阿卡團(社團),在沒有商演,專業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發展活力?
@Luppicaia人聲樂團:
唱歌可以作為愛好吧,商演可能更重要的是一些經歷和回憶。可以先嘗試著多練習、多找別人幫忙聽,排出一首成熟的作品,可以先嘗試和一些校園演出合作。
其實我們不是很經常接商演的,因為阿卡貝拉有自己的市場價,我們作為學生團隊可能不夠成熟收費太少的話可能會破壞市場所以我們還是更多在校園或者周邊校園演出,保證阿卡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哈,不要讓一些不懂的人覺得我們辛辛苦苦的編曲和排練都很容易。
@Wa』ZupPella人聲樂團:
以超人聲的經驗,一開始我們是自己到校外辦演唱會,在毫無經費的情況下,跟音樂場地的老闆尋求幫忙,老闆也喜歡阿卡貝拉,所以就半贊助的讓我們演出。結果門票全部售完,受到好評,自此就開始有校園的邀約,和慈善義演。因為ㄧ直有設定階段性的目標,所以每完成一個階段,就好像晉級一樣,團員的向心力與對阿卡貝拉的喜愛與日俱增。
我們獲得臺灣杯現代阿卡貝拉大賽金牌,與世界盃現代阿卡貝拉大賽銀牌之後,就接獲許多商演邀約,但因為團員現在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只好先推辭,但從六月開始就已經有許多商演在等著我們。
所以一個團應該要設定一些近程中程與遠程的目標,這些目標會讓團員的學習以及演唱的程度一步一步的往上提升,除了大家多多參加各種演唱會之外,參加具有代表性的比賽也是一個很好的磨練,並能讓樂團獲得公認的肯定。
@2Meters人聲樂團:
我覺得大家不用著急,因為這種情況大家首先應當注重自身的實力,爭取在院系那樣或者是校園內通過大大小小的校園演出來積累經驗然後闖出知名度。
都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提升自己實力,在第一場演出之後就會有第二場演出,當一個校園在自己學校內能夠打造一個品牌的話,各地的商演也會蜂擁而至。
「蜂巢獎」是由阿卡中國創立的中國阿卡貝拉音樂獎項,在每年的蜂巢音樂節「蜂巢獎」頒獎盛典上頒發。設立獎項意在表彰並鼓勵在過去一年內獲得不凡成就的中國阿卡貝拉樂團、音樂人及幕後工作者。「蜂巢獎」的評審由專業評審團決定,成員由來自全球各地的阿卡貝拉、流行音樂與合唱專家組成,共同提名並評選出多項大獎。
丨文字專訪往期回顧丨
專訪|2017蜂巢獎年度最佳編曲獎提名獲得者@杜凱、魯夢河
專訪|2017蜂巢獎年度最佳現場演繹獎提名獲得者@醒耳人聲樂團
專訪 | 2017蜂巢獎 年度新銳樂團獎提名獲得者@2Meters清唱團
專訪 | 2017蜂巢獎 年度新銳樂團獎提名獲得者@Luppicaia人聲樂團
丨線上論壇往期回顧丨
用純人聲HIGH爆現場:怎樣做一個牛逼的阿卡現場
本文系『阿卡中國』原創內容,參選作品已獲音樂人授權發布
如有轉載需求請後臺留言徵詢
統籌:蜂巢音樂節組委會丨整理:Kim、PP丨排版:一米
我們的人聲站臺
阿卡中國
微信號:aca_china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2017蜂巢獎·提名獲得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