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感悟本應該在三年前落筆,來從一個側面總結自己過去的生活,奈何每每拖欠,時過境遷,心地也自然變幻以致詞不達意。
昨天,潢川的春天又下小雨,東花亭那株晚開放的海棠還是殘敗一地,文字總是配合著時節轉換。降落的一場場的春雨帶來了綠起來的葉子,也帶走了可愛的春天。看到雨後地上蠕動著的紅色蚯蚓,想起《濟南的夏天》。這幾天寫故事酣意正濃,甚至不時地借酒發揮肆意妄為起來。藝術終究高於生活,涉世未深、處世未濃,本想把日子過得像詩一樣,無奈功力不足演變成一堆臭狗屎。也罷,」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句遺世獨立的充滿苦悶情懷詩句,每每說起得到的更多的是別人的嗤之以鼻。
常說」歲月如歌「。每當回想起前段歲月,總能想起那年最印象深刻的歌曲,或輕快、或沉悶、或啟迪、或銘心。雖然先天欠缺五音不全,還是積累一些對音樂和歲月的體悟。就像雖然長得醜,可是終究你不能阻止我追求美的權利。姑且,選擇幾首具有代表性的寫一下。
《2002年的第一場雪》 ,這首歌應該是刀郎最紅的廣為傳唱的歌曲。2004年下半年開始流傳到付店鎮,在大街小巷口耳相傳。那一年還流行F4、五月天,喜歡非主流、殺馬特、洗剪吹,我這個乳臭尚幹的傻姑娘、好學生也開始跟著」壞孩子「學會臭美。記得,一個周日的下午,我用了一把削髮刀(就是一把梳子,中間夾上三角刀片)對著鏡子,趁著親戚不在家的時候,開始在頭上捯飭起來。這種刀很鋒利,力道很有講究,一不小心發落血流也有可能。果然,頭頂左上角被我一不小心颳了一下。我兩臉煞白,戴著一頂帽子騎著單車鎖上門」落荒」逃到街上,路上生怕撞見親戚,讓理髮師重新幫我整理一下。
理髮店裡當時播放的正是這首歌曲,11月的深秋滿是蕭索,「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我懶得去聽理髮師邊理髮邊「教育」我的囉嗦,把耳朵用來聽這首歌,記得清晰。
付店鎮,鄉風淳樸,經濟自然落後的緊。那會素質教育風聲正勁,學校趕時髦全面發展,開起了音樂、美術、電腦等課程。美術是數學老師教的,畫三角集合,一次我偷畫了老師的面相,卻被罰站;電腦是體育老師教的,一張鞋拔子臉,被我們私下送外號「扁嘴鴨子」;這音樂更不了得,大家在一起開party,八人一組,一組一周一個代表教大家唱歌。剛開始領唱的歌曲都還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樣的正派歌曲。但輪到一些男同學時,他們帶著大家唱起了這首「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縱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可年少的我們對此歌詞的理解談不上深刻。開風氣之先,《衝動的懲罰》、《那一夜》、《又一夜》等在班裡傳唱起來。班級裡也是歌神一堆,「阿杜」等成為我們茶餘飯後、勾肩搭背在操場散步時對彼此的稱呼。
2005年元旦時,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雪,我們在教學樓前的小廣場上相互追逐,歡唱著的正是這首歌,廣場上滿是奔跑著打雪仗的人兒,三層教學樓的欄杆上倚著起鬨的同學,天空中飄著雪花。匆匆那年,惶惶而過,只是一首歌留下了無數的回憶。今年我們這三個十年的朋友,四年來首次聚齊在KTV唱起這首歌時, 還聊起當時。
《千年緣》和《廬州月》。這兩首歌給我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主要因為時間點的原因吧,因為那時是高一。 《千年緣》這首歌是《仙劍奇俠傳》的主題曲。我這個文藝範雖然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但是第一次聽隔壁教室外放的這首歌,深深被打動了。復古情懷,真愛永恆還是嚮往自由?我想這些因素的參雜的。
高一的時候,滿腔的遊俠情懷,甚至做夢有詩、有酒、仗劍走天下。於是上課時經常看些雜書,更甚,每逢下雨都會寫「詩"一首,後來也積攢了一些,便取名《雨思集》。
在高中,第一次遇到一個姑娘跟親姐姐般,端午節時從家裡給我帶來粽子和雞蛋;有時回家坐車,如父母般叮囑我回到家後發個簡訊;過完年後,見到的第一次又如孩童般問我要一塊兩塊的壓歲錢,還說著逐年增長。
這些歲月回憶起來,生動的可愛。在高中這種極具緊張和壓迫的環境中,大家如困獸一般渴望自由,無意間聽到「崑崙巔 江湖遠 花謝花開花滿天 嘆紅塵 落朱顏 天上人間 情如風 情如煙 琵琶一曲已千年 今生緣 來生緣 滄海桑田 成流年」,讓人對這種世外桃源無限嚮往與眷戀。猶記,我看過這個MV,其中一個場景就是一個長袖飄飄的青衣女子揮袖上懸。無論怎樣,這首歌是我聽過的第一首古風歌曲,後來常常聽起《墨明棋妙》。
至於《廬州月》來的更為恰巧,作為每天起床的凌晨,我這個懶人對這首歌初始是沒有好感的,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一些歌曲被賦予特殊的的含義和故事之後就變得特別和動聽起來。「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這句歌詞倒是對高三苦讀描述的形象,想必能聽出一種特別滋味。這首歌中間的一聲鳥叫用的出奇,讓人拍手叫好。也正是《廬州月》讓我第一次了解許嵩這個高手,也有了後來大學時對其歌曲喜歡的一發不可收。
歲月如歌,弦歌不輟。寫著故事,無聊之時,插個小曲,一搏一讀,也別有一番滋味。
編輯丨龍院微生活
(小微投稿郵箱:22263024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