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固態,小巧強悍,東芝RC1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

2021-01-18 筆點酷玩

前言

作為讀寫性能怪獸,固態硬碟(SSD)僅用了不到10年便奪走了HDD在存儲界的霸權,成為組裝新機、PC或筆電升級的必選硬體。隨著主板硬碟接口的換代,傳統的SATA 6Gbps接口也不再受寵,而M.2接口、支持NVMe協議的高性能SSD以其高帶寬和接口速度成為酷機標配。今天筆點君試用這款SSD便是東芝推出的新一代NVMe SSD產品,型號為RC100,共有120/240/480GB三種容量,我手裡這款是240GB版本。

這款SSD最直觀的亮點在於外形小巧,相比主流的M.2 2280規格,東芝RC100僅以長42mm、寬22mm的M.2 2242登場,減小了硬體佔用體積,性能卻不輸主流,直接用單一模塊封裝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和主控,超高的集成度將待機功耗降低到0.5mW,典型功耗3.2W,與常規M.2 SSD的5W功耗相比,省電30%以上。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我的使用體驗。

開箱

產品包裝紅黑風格配色一如既往,封面可以看到SSD外觀,以及240GB容量、M.2 2242(42mm)規格,和NVMe協議支持。左下角的BiCS FLASH標記意味著RC100搭載了原廠3D快閃記憶體顆粒。

包裝盒背面參數和信息一覽,包括SN序列號和東芝官網二維碼,組裝地為臺灣。

內部軟料緩衝將SSD保護完好,附帶一份快速啟用指南和一份保固書,提供3年質保。

東芝RC100早在年初CES 2018展會上就對這款新SSD做了展示,當時對這款硬碟的了解是採用了主機內存緩衝(HMB)計。但與那些為了壓低成本只用SATA接口、讀寫速度在500MB/s的產品不同,RC100走的是PCIE 3.0x2通道,官方宣布最高讀取速度達到1600MB/s,寫入速度最高達到1100MB/s。

與SATA接口SSD相比,東芝RC100 M.2 NVMe SSD無需數據線連接,在裝機時省去理線麻煩,機箱內更整潔,而M.2 2242的小巧體積將這種優勢發揮得更加明顯。

PCB背面印有SSD簡明組裝地、SN和二維碼等產品信息。

240GB容量的常規M.2 SSD通常會在PCB上封裝2至4顆快閃記憶體晶片 ,東芝RC100 240GB固態硬碟只用單晶片封裝,PCB上沒有多餘元件。較高的集成度使得SSD散熱面積有限,因此東芝RC100沒有覆蓋散熱鎧甲。

下圖左為我之前自用組裝機的浦科特M9PeG 250GB SSD,同樣為M.2 NVMe但規格為2280,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看出東芝RC100的M.2 2242規格體積差異。

安裝與測試

下面進行安裝測試。正巧最近筆點君為了能將AMD的Ryzen 7 2700x處理器性能發揮到極致,將之前華碩PRIME B350-Plus主板升級為微星X470 Gaming Pro,新主板擁有2個M.2 NMVe SSD接口,其中主M.2支持PCIE 3.0x4,標準,速度高達32Gb/s,非常適合作為M.2 NVMe SSD的測試環境。

這裡要提及東芝RC100並未隨SSD自帶M.2螺絲,不過微星X470主板提供了2枚M.2螺絲,主板上也有對應的M.2增高螺絲座,只需將默認位置的螺絲座改到2242對應位置,即可輕鬆安裝固定RC100。

下圖三個空著的螺絲孔,中間那個便是M.2 2280規格SSD的對應固定螺孔。可以看到小巧的東芝RC100確實為主板勻出了更多空間,這一點在PC主機裡並無大料,卻在筆記本寸土寸金的硬體區域中極具體積優勢,因此RC100或將成為筆記本升級SSD的優質選擇之一。

裝機測試前考慮系統穩定性和點亮效率,我直接將裝有Windows 10 64bit系統的浦科特SSD安裝在主M.2 SSD插槽中,將東芝RC100安裝在副M.2 SSD插槽。由於AMD主板的副M.2插槽僅支持PCIE 2.0x4,讀寫測試速度會幾乎打打折扣,因此實際測試中,在點亮無誤後,我將兩個SSD互換主、副M.2插槽位,RC100依舊做從盤,無需重新裝機即可直接做RC100的極限讀寫測試。

下圖為組裝電腦一次點亮後的娛樂大師系統配置清單。初次裝機後保持了主板默認BIOS及原系統兼容驅動,未升級到最新驅動,客觀上講或許會對各硬體測試數據略有影響;後期也看到微星官網的主板新驅動中有提及「解決M.2接口兼容問題」,但在測速時發現結果與官方數據相差不大,因此直接將測試截屏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測試結果一覽

實際測試中,Txbench的連續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1607MB/s和1112MB/s,與官方宣稱的比較吻合。

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連續讀取速度為1402.35MB/s,寫入速度為894.94MB/s,寫入速度測試結果與官方標稱相差較多。4K隨機讀取39.43MB/s,隨機寫入89.62MB/s,水平一般。總分1896分則在我所用的NVMe SSD中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AS SSD Benchmark的IOPS性能測試中,4K隨機讀取8450 IOPS,4K隨機寫入16402 IOPS,也處於中等水平,符合這款東芝RC100 SSD的性能定位。

在我的主機測試平臺下進行硬碟拷貝測試,室溫28攝氏度,機箱主板溫度53攝氏度、處理器55攝氏度左右,東芝RC100由待機狀態下的55攝氏度提高到最高66攝氏度(由CrystalDiskInfo軟體測試),不帶散熱鎧甲也能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溫度下。

由於主板搭載了兩塊M.2 NVMe SSD,兩塊固態之間傳輸大文件簡直一個爽字了得,實測從副M.2位的浦科特M9PeG向主M.2位的東芝RC100 240GB SSD內拷貝一個2.7GB電影,不到3秒就完成了,傳輸速度達到800MB/s以上。

事實上,東芝RC100的性能指標在目前市面上主流M.2 NVMe SSD產品中並非獨佔鰲頭,但從NVM Express 1.2標準和支持PCIe 3.0x2通道標準來看,RC100的性能顯得比較強悍,1620MB/s讀取、1050MB/s寫入的讀寫速度也足夠大多數主機用戶享受「飛一般的感覺」,低功耗優化設計也讓這款NVMe SSD的發熱良好,可持續壽命更長。

另外,東芝RC100三個版本的SSD採用了東芝原廠最新的BiCS FLASH 3D立體堆疊技術,最高可堆疊96層,64層堆棧3D TLC快閃記憶體,單Die容量可達64GB。從目前240GB版本市售價格600元左右來算,平均每GB單價降至2.5元,結合自身讀寫性能和功耗優勢,這款SSD非常適合預算中等的DIY裝機玩家作為首選SSD。

圖賞

總結

東芝RC100的優勢在於在保持小巧體積的前提下提供強大的讀寫性能,搭載原廠東芝BiCS FLASH 3D快閃記憶體顆粒和自主研發的控制器,僅在M.2 2242規格的PCB上封裝單晶片,長度僅為42mm;M.2 NVMe協議和原生接口比SATA接口SSD更利於機箱整潔、安裝方便,讀寫速度也更強悍。實測最高連續讀寫速度分別高達1607MB/s和1112MB/s。此外,東芝RC100的功耗比常規M.2 SSD更低,結合東芝NAND快閃記憶體一貫的可靠性和品控實力,三年質保的東芝RC100顯得實力與性價比兼具,非常適合遊戲主機用戶裝機升級、筆記本用戶升級選用。

相關焦點

  • 東芝RC100固態硬碟評測 傳輸速度遠超普通SATA接口固態硬碟
    打開APP 東芝RC100固態硬碟評測 傳輸速度遠超普通SATA接口固態硬碟 發表於 2019-04-27 15:49:00
  • 入門級NVMe固態硬碟首選,東芝RC100帶來的超值體驗
    筆者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原本自帶了一塊256G的三星CM871A M.2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速度方面還算過的去,但由於TLC顆粒時間長了之後難免出現掉速之類的問題,因此一直都打算換個固態硬碟當系統盤。正好接口支持NVMe協議,因此換東芝RC100當系統盤也就成為了最適合不過的選擇,本文所介紹的就是240G容量版本的東芝RC100的使用體驗。
  • 東芝RC100固態硬碟 讓你體驗真正的閃電之速
    或許你需要換一塊加入全新技術的固態硬碟了!而東芝RC100固態硬碟就是一款質優價美的好SSD,快來了解一下吧!東芝RC100固態硬碟採用小巧纖薄設計,長寬僅為22×42mm,能為系統提供更多空間。儘管身材小巧,但每一處細節都做工精良,質量可靠,更加耐用。而且,東芝RC100固態硬碟採用系統原生接口,支持無數據線連接,不僅操作便捷,而且還能避免主機內部雜亂,更加穩定高效。
  • 東芝新款RC100固態硬碟發布:採用無緩存設計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作為全球的主要快閃記憶體製造公司,東芝在快閃記憶體方面的積累還是非常出色的。CES2018展會上,東芝展示最新的RC100 NVMe固態硬碟,該硬碟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採用無DRAM(緩存)設計。東芝RC100固態硬碟走的是PCI-E3.0 x2通道,連續讀寫速度達到了1620MB/S和1130M/s。
  • 東芝存儲RC100 240GB評測:短小精悍的NVMe硬碟是怎麼煉成的
    【PConline 評測】目前的SSD市場上,主流用戶會選擇SATA 6Gbps接口的硬碟,價格便宜量又足,注重性能的玩家則會首選M.2硬碟,NVMe美滋滋。在眾多M.2硬碟,尤以M.2 2280規格最為常見,東芝存儲前不久推出了一款M,2 2242規格的NVMe硬碟,它的優勢不僅是體積小巧,相比其他M.2硬碟,它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 寫入超100MB/s?32G神速U盤PK固態硬碟
    【PConline 評測】SSD速度快大家都知道,但是由於價格比較高,現在大家買SSD基本都是用來裝系統、升級筆記本,很少有人拿來當移動硬碟。好消息是,近期筆者發現了一款號稱「媲美SSD」的極速U盤,價格僅199元,部分用戶宣稱測得寫入速度超過100MB/s,真這麼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真相!
  • 世界上最小的固態硬碟 重量比一張A4紙還要輕
    相比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在提升性能與抗震能力之外,還帶來了輕量化的新發展。從2.5寸SATA到M.2 2280,再到更小的BGA固態硬碟,作為快閃記憶體世界的締造者,東芝創造了又一個奇蹟。為了方便DIY玩家的升級和使用需要,東芝在BG3的基礎上發展出RC100系列固態硬碟,採用常規M.2規格當中的最小一級——M.2 2242類型,使用PCIe通道與NVMe協議,是當前最先進的消費級固態硬碟之一。
  • 強勁高效 東芝RC100 NVMe SSD全新上市
    隨著消費者對個人電腦的硬碟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快閃記憶體世界的締造者——東芝存儲為B2C用戶推出了能夠提供更多便利的RC100 NVMeTM SSD,該產品已經在中國市場發售。小巧身材   RC100較SATA SSD具有更快的數據讀寫能力,能夠為消費者大幅改善使用體驗。
  • 對話邢凱:MOD大師眼中的NVMe 固態硬碟
    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需要用電腦打開微信時,我們首先需要點擊微信圖標,然後電腦收到我們的指令,開始把運行微信所需數據從硬碟傳遞到內存,如果你電腦硬碟性能不夠,那麼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卡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硬碟將數據傳遞給內存耗費時間過長,所以目前能感受到的卡頓,很多情況下都是硬碟的鍋,而目前消費者對於固態硬碟的要求來看,只有高性能的NVMeSSD是最合適的選擇。
  • 博帝發布消費級P300系列PCIe NVMe M.2固態硬碟
    博帝(Patriot)發布入門級的P300系列NVMe固態硬碟新品,採用PCIe 3.0 x4通道、M.2 2280外形,容量從128GB到2TB不等。儘管同屬於P300系列,但博帝在各個細分型號卻採用不同的主控。
  • 筆記本固態硬碟什麼意思
    筆記本固態硬碟是固態硬碟(SSD)中可以適配筆記本硬碟接口的固態硬碟。目前主流的筆記本固態硬碟接口包括SATA和M.2(PCI-E或者SATA協議)兩種,其中PCI-E協議的M.2固態硬碟在體積大小和傳輸性能上相較其他類型更強。以下是詳細說明:
  • 讀取速度超2000MB/s: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碟Pro版體驗
    而在移動硬碟領域,各大硬體廠商也推出了不同規格的移動固態硬碟,此外伴隨著接口帶寬的提升,性能也是呈現火箭般的飛躍,目前性能最為強勁的移動固態硬碟其讀取和寫入速度已經超過了2000MB/s。而我們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碟Pro版這麼一款性能尤其給力的移動固態硬碟產品。
  • 小囧的煩惱 安裝固態硬碟為何速度慢?
    1小失誤大後果 SSD為何掉速明顯    馬年新春到,硬體迷小囧拿著壓歲錢購買一塊心儀已久的SSD固態硬碟。經過幾番海選之後,小囧選購了一款性能強勁的SSD固態硬碟,但是他的煩惱很快就來了,SSD固態硬碟咋沒有想像中那麼快,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 固態硬碟推薦2020.06
    SN750、閃迪超極速:兩者是同一款產品,只是穿上了不同的外衣,看價格選擇就好,原廠顆粒保障,性能極好,哪個便宜就買哪個,一般SN750比970EVO PLUS便宜一點,它的發熱量大,建議臺式機上使用,對筆記本並不友好,SN750
  • Crucial英睿達X6移動固態硬碟體驗:小巧身材超大容量
    快速增加的大容量存儲需求讓很多用戶將視線放到了移動硬碟上,畢竟手機以及一些筆記本進行存儲擴容還是有很高的門檻及風險,相比之下通過移動硬碟進行擴容更簡單、靈活且方便。至於雲存儲,受限於網絡環境並不適合大數據量存儲應用,特別是在移動場景下。那麼進行數據存儲、備份的移動硬碟究竟是選擇固態硬碟(SSD)還是機械硬碟呢?
  • 老爺機性能提升的方法之一,換固態,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體驗
    這次的這款固態我也有做過一些了解,所以這次選來試試。外觀展示酷獸的包裝設計是非常簡單,左上角酷獸的logo,右下角三條爪痕,包裝盒的背面介紹了產品的規格參數和功能特點。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的三圍是100*70*7mm,重量是60克,硬碟正面僅有酷獸的Logo。
  • 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為啥叫固態?
    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為啥叫固態?很多朋友知道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很好理解,那麼固態硬碟為啥叫固態而不是電子硬碟呢?下面小編帶你重新認識下固態硬碟,一起聊聊固態相關的冷知識!固態硬碟定義固態硬碟早已經不是上面新生產物,但是很多朋友都是從別人口中了解到固態硬碟的相關知識,而小白系統第一次跟固態認識的場景就是給固態硬碟安裝系統了,發現它安裝好的系統開機速度非常的快,也就幾秒鐘的事情,這樣機械硬碟情何以堪呢?現在不管是網上還是實體、自己組裝電腦基本都會選擇固態硬碟作為首先了。而機械硬碟已經慢慢製作為存儲盤被當成倉庫盤對待了。
  • 讓老電腦煥發第二春:ORICO M.2固態硬碟簡評
    要知道最低成本讓老電腦煥發生機,就是換一塊固態硬碟了,恰好奶爸還從來沒用過M.2的固態,恰逢其會正好就借這個機會換一塊試試,這次就給大家開箱小測一下ORICO的 M.2 迅龍固態硬碟。開箱評測奶爸因為資金有限,且電腦使用率較低,並沒有購買太大的硬碟,這次買的只是奧睿科迅龍128G的版本,雙十二購買的,到手僅需179,貌似平時也不。
  • 固態硬碟推薦2018.11
    這幾個型號最大的特點就是穩,畢竟是牙膏廠企業級的固態硬碟,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穩得可怕,極為耐操,壽命上P3700最強,這些固態反正個人買了是用不完壽命的,性能都極強,這些基本都需要深水寶上車,大家經常關注一下,再就是店鋪的選擇很重要。
  • 威剛XPG S70 PCIe4.0旗艦固態硬碟評測:天下誰能不識君
    威剛XPG 翼龍S70固態硬碟在進行正式評測之前,先簡單為各位讀者總結此款SSD的突出特點,方便大家快速了解。最大連續讀寫速度達到7400/5800MB/S(1TB),幾乎是目前理論性能最強PCIe4.0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