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如一日的胡同小館,為什麼讓各路美食家紛紛推薦

2021-02-27 小寬每日好物

有這樣一家餐廳,小寬老師十幾年前在《新京報》做美食記者時就為它撰過文;陳曉卿老師還沒有拍《舌尖上的中國》時就來這裡吃飯;董克平老師說自己是朋友圈裡第一個挖掘出這家小館子的人;北京衛視的美女主持夢遙從做實習生時起到現在都一直把它當成自己的後食堂;美食家蔡瀾先生說他只介紹過三家北京餐廳,它就是其一。店門口的牌匾也是蔡瀾的親筆題字。

有這樣一家餐廳,它開了十四年,店裡的廚師和服務員也就待了十四年,它開在西四北八條胡同裡,從非典那年開張開始,陪伴著街坊鄰居們經歷了人生百態,見證過很多人的成長與衰老,目睹過很多餐廳開門與關張,有了美食家加持、經歷過房租一年翻番卻依然堅挺地走著物美價廉的路線。

老闆老張說:有的人在這裡一吃就是十幾年,有人從孩提時吃到上大學、有女朋友、結婚生子了;有人從兩個人來吃變成了三個人來吃;有很多老人愛來吃,也有很多老人吃著吃著就再也來不了了……

它以地址命名(地址是西四北八條一號),於是這些年一直沒有改過地址,即使房租一直在漲,甚至還有一年翻番的時候。

因為時間長了,這裡就好像老闆的另一個家,院子裡的一草一木都是親手灌溉的,胡同裡的街坊鄰居們無論紅白喜事都會來這裡吃一頓,離開了,捨不得。

先跟著夢遙一起看看她的後食堂——八條一號到底有什麼菜讓她十幾年都吃不膩吧。視頻來自夢遙的公眾號遙大哥好餐廳(yoyogoodies) ,喜歡她的人也可以關注一下哦。

或者跟著小寬老師看一下他兩年前拍攝的八條一號,這裡的味道一直很經典,即使兩年過去了,也沒有什麼變化,依舊好吃。


這是一家「一半北京一半雲南」的餐館。老闆是雲南人,所以你可以在這裡吃到很家常的雲南菜;他十幾歲時就來北京學廚,做正宗的北京菜,所以在這裡也一定不要錯過肥腸滷煮肘子卷餅這些老北京菜。

肘子卷餅是八條一號的頭號招牌,是陳曉卿老師的推薦菜,也上過很多美食節目。

有點吃北京烤鴨的感覺,但這個卷餅很特別,酥脆、多層餅心,咬起來很過癮。豬肘子醃製了一晚上,再放到湯料裡濃湯慢燉,濃湯滲入到肉縫裡,肘子的油脂就出來了,因此吃起來肥而不膩。

搭配著蔥絲、豆芽、黃瓜絲、雞蛋等配菜,葷素搭配,可口又營養。肘子卷餅還有一款38元的,區別在於使用的是普通豬肉,而精品使用的是海南土豬肉。

價格:68元  菜齡:15年

私家小炒是董克平老師的推薦菜,用雞肉和整粒鮮蝦製成,有點類似宮保雞丁的口感。是很多人來這裡的必點菜。

價格:28元  菜齡:15歲

外脆裡軟、辣椒麵和著大粒的花生碎,香辣刺激,難怪這道菜也是必點菜前三名。

價格:38元  菜齡:15歲

紅煎豬肝非常考驗火候,少一分則不入味,多一分則太老。選用優質豬肝最肥美的部位,煎到肝嫩綿軟、色澤紅潤、亮麗多汁,趁熱吃,最好吃。

價格:48元  菜齡:25歲

道可道,肥腸道。

我身邊有一群肥腸愛好者們,但我總是不能理解他們對肥腸的熱愛,直到我吃了八條一號的肥腸(兩碗),終於拋下了我對肥腸的偏見。

店只有14年歷史,為什麼菜齡有25年了呢?因為此菜創始於九十年代初雍和宮大街福祿居,那時候老闆還在跟師父王小明學廚。精選豬大腸頭,採用山東傳統燴菜製法,與老北京口味融合,經久不衰。肥腸沒有什麼腥味。有種滷煮的感覺。吃的時候不要撥弄,順著邊舀,這樣吃到最後還是定型的。

價格:46元   菜齡:18年

鹹香下飯,味道很家常,卻很經典。扣肉下面加了杏乾兒,鋪了雲南酸菜,反覆蒸製,所以入味。

價格:38元 菜齡:15歲

真的很臭!你看不見臭豆腐但是端上桌的時候能聞到臭氣撲鼻哈哈哈,不過吃起來鹹香微辣還蠻爽口。這道菜將臭豆腐和豬肝都剁碎了一起蒸,是在北京很難吃到的雲南風味美食。

不怕臭的可以踴躍嘗試一下。

價格:36元 菜齡:15歲

很多人在雲南吃過老奶洋芋,這裡的老媽洋芋與老奶洋芋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老闆說他在家時老媽經常這樣做洋芋,所以雲南人吃起來滿是家鄉的味道,香辣爽口,澱粉含量多。



價格:38元  菜齡:15歲

來自大理洱海的海菜是這個季節不可多得的美食,也是在別處吃不到的美味,配以薄片的火腿,味道清淡又鮮香,難怪會讓人連喝三碗湯。

一人食:招牌私家小炒、大理火腿海菜湯

雙人餐:精品肘子卷餅、爛蒜肥腸、昆明煎土豆、大理火腿海菜湯

多人聚餐:隨便點吧,老闆說了,能上菜單的菜都是賣得好的,一天只出品三四份的都不能在菜單上待著了。

「這是一家很適合大老爺們來聚餐的餐廳,環境沒有多麼富麗或優雅,但也自然乾淨。老闆並不追尋菜品的擺盤或創新,只執著於把味道做好吃,讓經典更經典、美味更美味。」

回復「八條一號」即有機會獲得霸王餐一份,共5份

霸王餐內容:

肘子卷餅一份

招牌私家小炒一份

昆明煎土豆一份

紅果兒一紮

米飯兩碗

地址:西四北八條1號(平安裡路口)

電話:010-66166292

營業時間:午餐11:00-15:00,晚餐16:30-21:30

小寬說過:「每次來這裡吃完後,我都在想能不能把我的胃格式化了,再吃一遍。」這麼多美食家加持過的小館子,你想來探個究竟嗎?

相關焦點

  • 天津一家藏在胡同裡的胡同小館,吃飯需排隊拿號,沒有號只好改天
    天津人的嘴巴刁,只要是被天津人認可的美食,一定是很過硬的,會吃的天津人喜歡去藏在胡同裡的那些狗食館兒尋找美食,那些地方,沒有顯眼的門臉兒,也沒有豪華的裝修,就餐環境更是一般,但是一到飯點兒,擠滿了人,自然是因為菜品的味道好,有的狗食館兒的價格還不便宜呢!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日本料理解讀推薦
    有人說五郎吃飯為什麼這麼治癒?也有人問一個人吃飯,真的很孤獨?地瓜今天分享《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在推薦之時,地瓜小編想和粉絲們發起一系列的日韓美食劇,今天是第二期美食劇推薦,如你也有喜歡,覺得很不錯的日韓美食劇,非常歡迎加入,你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私信地瓜。
  • 《孤獨的美食家》玩轉美食 美食家養成攻略
    「在B站看叔吃飯才有nei味兒~「作為觀看《孤獨的美食家》的首選平臺,bilibili不僅用《孤獨的美食家》全系列給觀眾提供了最完整的內容補給,同時也用更符合受眾的互通玩法俘獲了觀眾的胃與心。在bilibili我們可以找到豐富的美食類內容:比如《人生一串》《生活如沸》等美食類經典紀錄片,以及《東京大飯店》《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絕味之路》等優質的電視劇作品,其中《孤獨的美食家》無疑是這一分區的佼佼者。  伴隨著《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熱播,美食再次成為大眾話題中的高頻熱議詞,像敬漢卿、張曦福等人氣美食UP主也加入到美食復刻和電視劇安利的陣營。
  • 《孤獨的美食家8》今日上線 美食特供味蕾大開
    劇中首集的中華料理——南粵美食也成功激發全網食慾,bilibili不但集齊《孤獨的美食家》正版全系列,還提供了搜索彩蛋、五郎私信等福利獲網友瘋狂點讚!吃播鼻祖「五郎叔」再次空腹回歸 網友:感動更新素有吃貨鼻祖之稱的「五郎叔」,早在2012年《孤獨的美食家》第一季就開啟了逛吃之旅。
  • 這家吸引了各界名流的老北京胡同烤鴨小館,究竟是如何做「鴨」的?
    中就介紹了這麼一家胡同烤鴨店這家店門臉不大,但烤鴨卻大有講究,堅持用最傳統的老做法看到這兒,任誰都會想去一探究竟吧~Contents其貌不揚的隱蔽小院,令人震驚的名人牆跟拍三小時,看一隻北京傳統掛爐果木烤鴨如何誕生一位北京老廚人對傳統工藝的堅持,一顆從未改變的匠心其貌不揚的隱蔽小院,令人震驚的名人牆上午九點,小編早早的來到位於前門附近的北翔鳳胡同
  • 小胡同大名堂,這個胡同裡可都是名人!
    胡同,源於蒙古語。也就是從元朝開始這個稱呼的。 閒下來後,有時我會從郊外來到市區的胡同小巷裡,感受和找尋老北京文化歷史的氣息。 細細尋覓,北京胡同的幽深曲折,四合院的濃鬱文化,大雜院的生活氣息,個時期的文化生活商業烙印……在每條胡同裡依然留有餘香,耐人品味。
  • 《孤獨的美食家8》B站獨家開播 美食特供味蕾大開
    劇中首集的中華料理——南粵美食也成功激發全網食慾,bilibili不但集齊《孤獨的美食家》正版全系列,還提供了搜索彩蛋、五郎私信等福利獲網友瘋狂點讚!  吃播鼻祖「五郎叔」再次空腹回歸 網友:感動更新  素有吃貨鼻祖之稱的「五郎叔」,早在2012年《孤獨的美食家》第一季就開啟了逛吃之旅。
  • 《孤獨的美食家8》今日12點準時上線 吃貨狂歡:等得我胃疼
    劇中首集的中華料理——南粵美食也成功激發全網食慾,bilibili不但集齊《孤獨的美食家》正版全系列,還提供了搜索彩蛋、五郎私信等福利獲網友瘋狂點讚!為解飯友之饞,緩胃疼之壓bilibili提前上線了《孤獨的美食家除夕SP:京都·名古屋出差篇》,而對第八季正片的期待熱情也越發高漲。
  • 北京有哪些深藏不露的胡同美食?
    胡同,這種最傳統的生活環境,正在慢慢改變或逐漸消失。對於更多的人來說,胡同已經成為了一種景觀、一種懷念、一種奢侈。小時候我也住過胡同,可以說一家做飯滿院兒飄香,鄰裡之間有好吃的還會一起分享,現在沒有了這樣的機會,確實遺憾。好在,還能找一些胡同裡的小館子,聊以慰藉,一邊吃著一邊懷念。
  • Mina帶你一起玩得意小館,得意人生
    吃第一口梅子茶泡飯時,我就知道我來對了。地鐵鼓樓大街站出,蜿蜿蜒蜒幾個胡同後,來到一條綠蔭密布長長的主路——鼓樓西大街上,從八步口胡同出來,便會陸續看到幾家小館,得意小館,便是其中一家。▲得意小館登門拜訪時店主高潔正在門口和朋友聊天,啖著啤酒吐幾個煙圈還有舒服的笑聲,好不愜意。穿著外套長褲卻總是趿拉著拖鞋,毫不拘束,似乎日子在他眼中也就是這樣一天一天快樂的過。
  • 大美食家---舌尖上的花兒胡同
    今天推薦幾本健脾開胃的美食書,讀完味蕾大開,哈喇子流一地,絕對下飯利器!讓我們飯桌作伴,吃得瀟瀟灑灑!友情提醒:本書單不宜深夜閱讀,否則飢餓難耐睡不著花骨朵們不負責。【採姑娘的小蘑菇】2、在我故鄉,無錫、蘇州、上海這一帶,喝酒也叫「吃酒」,顧名思義,喝酒需要就菜:炒螺螄、炒花生、鳳爪、鐵板燒、滷牛肉、醬鴨、海蜇頭、炒韭黃、白切羊肉,數之不盡,幾百樣小菜,圍著一兩樣酒
  • 你肯定知道胡同 但你認真想過「胡同」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要叫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知道的人不多,對它的熟悉程度已經到了隨口而出卻不問緣由的地步,許多人到了北京還愛去胡同裡轉轉,那麼京城裡的「胡同」為什麼叫胡同
  • 日劇迷必去的10家日料小館,不出國嘗到地道霓虹味
    10家京城地道的日料店有性價比超高的親民小店也有輕奢悅享的美味餐廳當然還有高(很)奢(貴)的高品質日料餐廳不用飛去十一區,也能吃出日劇味快點來看看吧在方家胡同裡有這樣一家小店,店的裝潢很簡單但卻很精緻,店的面積很小,
  • 北京一人食餐廳推薦,做個孤獨的美食家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哦,報君為大家推薦適合一人食的餐廳,希望大家在北京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胃噢。兌面(東四店)一個人吃飯的小館,準確的說,是適合一個人吃的小麵館。店不大,能看見服務員給你煮麵盛湯,挺溫馨。一個人去,可以選擇就坐在吧檯吃,這樣對面沒有人,就少了很多尷尬,可以不顧旁人,肆意的填飽肚子了。
  • 推薦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這世上吃貨千千萬美食劇更是數不勝數但要論喪心病狂小編推薦這一部日劇《孤獨的美食家》沒有什麼俊男美女在廚房一邊製作美食一邊眉來眼去打情罵俏的虐狗橋段也沒有什麼熱愛廚藝的小年輕一步步奮鬥成五星大廚的勵志故事更沒有《中華小當家》那樣排山倒海的豐富內心戲和浮誇特效這部劇的精髓就是
  • 《孤獨的美食家》帶你尋找臺灣吃貨才知的美食(一)
    這是日本熱門電視劇《孤獨的美食家》的宣傳語,雖然有些繞口,但卻透著簡單質樸的哲理,吃是一種自由的、平等的、充滿治癒的行為,吃很神聖,不可小視。由日本同名漫畫改編的《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已於5月28日在優酷土豆首播上線。蜀黍趙文瑄在劇中飾演獨自經營網店的伍郎先生,為滿足客人需要而每天穿梭於城市之間。他喜歡一個人獨行,他每天最大的樂趣便是在工作之後獨自尋覓美食。
  • 充滿傳奇色彩的北京八大胡同
    至於陝西巷的由來,據《京城胡同徐瀛速寫集》記載,明初,大量商戶雲集前門外地區,招商居貨,此巷聚集了許多陝西籍的木材商囤積木料,故名陝西巷。現如今陝西巷最富盛名的建築當屬翻建後的上林仙館(現名陝西巷賓館)。是前門地區經營胡同遊的三輪車夫們必到之所。
  • 不要忘記,小胡同和它的大人物們
    小早 北京早知道菜市口胡同菜市口胡同,位於原宣武區的中部,因臨菜市口而得名。1999年8月,菜市口丁字街拓寬成菜市口大街。從而,菜市口胡同成為歷史名詞。 這裡被人們稱為「名人最多的胡同」。大致統計,這條小胡同先後居住過十幾位歷史名人,如:明代官員許維禎故居,後改作京城挺大的會館——「休寧會館」。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國藩,軍機大臣李鴻藻、孫毓汶,清代詩人、思想家龔自珍,著名學者徐乾學、畢沅、洪亮吉等,都在此巷居住過。
  • 《小井胡同》:北京胡同的小時代|劇評
    既然有些歷史國人已開始正視了,並且又是以極具京味特色的胡同文化為背景的,便有了幾分興趣。劇場舞臺的背景是老北京的小井胡同,整個劇根據時間順序從1949 年到1980 年這三十年中國發生的變化,擷取重要變化節點分為五幕。劇中的人物挺多的,都是生活在老北京的小人物。由於出場時間和頻率不一,劇情發展的節奏也較快。沒有一一記住姓名。但總的說,人物性格刻畫還是很鮮明的。
  • 老北京胡同這麼多,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
    說起老北京,人們總是會想起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胡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生活的象徵和北京文化的體現。舊時老北京的胡同,遍布整座北京城,老北京民間有句諺語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北京城的胡同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