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不椒,羊不料」是啥意思?大廚:只說對了一半,沒經驗的全信了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豬不椒,羊不料」是啥意思?大廚:只說對了一半,沒經驗的全信了!』
人生在世,有「吃穿住行」等需求,但吃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如今的一日三餐,我們可以吃的東西很多,有蔬菜、水果、肉類、蛋類、奶類等等。
凡是動物性食材,比如蛋、奶、肉,都是有腥味的,尤其是肉,腥味最大,在烹飪前要去腥。
常用的去腥方法很簡單,就是加入各種香料,用香味來除掉腥味。可以去腥的香料很多,比如花椒、八角等、這2樣是最常見的了,基本上家家都有,只要是燉肉,都會放一些。除了香料,和食材搭配也能有效去腥,利用食材的味道來蓋住腥味。
首先要說的就是香菜了。在喝羊湯時,很多人都會加一把香菜末,能夠有效去腥增香。氣味重的蔬菜還有韭菜,它具有獨特的韭香味,可以蓋住蛋、肉的腥味。
花椒、八角、韭菜這3種食材很常見,不僅能去腥,還能增香,但也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
經常做飯的人聽過這句話,就是:「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說燉豬肉不能加花椒,燉羊肉不能加大料(八角),燉牛肉不能加韭菜。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智慧,不過很多人說我也加了呀,也沒什麼問題。
剛開始,我也保持懷疑,就向當大廚的二舅請教,二舅做了十幾年的大廚,經驗豐富。他告訴我,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如果是新手肯定就相信了。
那還有一半是什麼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和我一起學習一下吧。
【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
1、豬不椒
清燉豬肉時,不要放花椒。花椒的味道又香又麻,燉肉時加入會蓋住豬肉自身的香味,也就是吃起來沒肉味,只需要加蔥、姜即可。不過並不是所有情況都不能放花椒,比如燉紅燒肉時就可以放花椒,味道還會更香。
2、羊不料
羊湯味道鮮美,非常滋補。在燉羊湯時,不能放大料。大料就是八角,它的香味很濃,羊湯本來就很清淡,一旦加了八角,那就喝不出羊肉味了,只有一股八角的味兒。
不過除了燉羊湯,在做紅燒羊肉等味道厚重的羊肉時,就可以加八角,畢竟是吃肉不是喝湯。
八角的香味能夠有效去除羊肉的腥羶味,讓羊肉吃起來更加鮮美,如果不加八角,肉反而有一股腥味。
3、牛不韭
韭菜的味道重,如果在燉牛肉時加入了韭菜,牛肉也會有一股韭菜味兒,口感就會變差。同時,韭菜性溫,牛肉也性溫,如果放在一起同時食用,很容易燥熱上火,引起脾胃不適。其實,平時並沒看到有人燉牛肉時加韭菜,用土豆、蘿蔔不是比韭菜更好。
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是先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不能說全對,也不全錯。
在清燉時,應該按照這3點來做,突出的是肉味而不是調料味;但如果是紅燒、香辣等做法,是可以加花椒、八角的。
今天的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讚、評論、轉、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