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窮不放豬,富不放書」說的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老人們說的這句老話中「放」可以理解為放棄、丟掉的意思!意思大概是說:窮困潦倒時不能放棄養豬,富裕有錢時也不能放棄讀書!是不是就感覺很好理解了呢!有時候這句話也可以說成「窮不離豬,富不離書」、「窮不丟豬,富不丟書」等說法!
窮不放豬
這裡之所以說一個人窮困潦倒時可以養豬,是因為豬在農戶家庭生活和農業生產方面的意義太重要了!記得小時候,雖然農村的雞鴨鵝很常見,但有些農戶家裡可能沒有餵養鴨子或家鵝,但一定會養幾頭豬!至於具體原因表現為:
為農戶提供種地肥料。在過去,農戶種地的肥料都是家畜糞肥,其中發酵的糞肥主要以豬糞為主!至於重要性,民間就有老話常說「一把豬糞一把糧食」,可以說,豬糞是過去農戶糧食豐收的重要保障,因為這類糞肥可以為農田帶來持續肥力,並改善土壤,也是過去農業生態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了可能會令糧食作物歉收,自然會越來越窮了!
為農戶提供豬肉食用。由於過去農村集市活動很少,農戶吃肉的機會並不多,而到了寒冬臘月就會為了進補而殺豬宰羊,其中殺豬是最常見的進補方式,通過將近一年時間育肥的家豬殺掉,以宴請親戚朋友,招待大家,也是過去冬季人情世故、婚喪嫁娶中最重要的食物來源!
為農戶增加家庭收入。雖然豬特別能吃,但長膘能力也是所有家畜中最快、增量最高的。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第一臺電視機,就是賣豬後當天從鎮上購買的,那時是黑白電視機!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但還是清晰記得,是上午賣完了肥豬,然後其他農戶好像是說夠買電視機了,然後那會兒村裡正興置辦電視機,好像是西遊記最火的時候,於是就中午吃飽去鎮上置辦,下午就買回來了,由於那會兒室外天線都是自製的,到了晚上就可以收到臺,並可以在家看最火的電視劇,好像是西遊記,放學後天天晚上最期待!
富不放書
當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往往是離不開看書學習的!就像農戶生活條件改變過程一樣,因為靠養豬等方式漸漸有了生活繼續,就會讓孩子去上學讀書,因為過去在農村會認為「只有上學才會出人頭地」,因而為了讓兒女將來生活的更好,就會花錢上學培養,希望有朝一日「望子成龍」!
而對於富裕有錢的老闆來說,也會因為生活水平提高,而有了物質以外的追求,例如很多富人就會學習茶道、學毛筆字等方式,一方面是與地位高的人交流時避免被稱為「土大款」,並希望融入高層社會階層,另外一方面就是多學點知識經驗,可以更好的拓展事業或管理事業,畢竟創業容易守財難!例如現在會有很多「總裁培訓班」,就是提高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學習培訓技能,幫助已創業成功老闆更好的深造,以便拓展業務!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有故事的生活」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