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春捂捂、秋凍凍」,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3 智聊農村

大家好,我是小智,歡迎來到新一期的農村!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人們對於農業都是極度的重視的,老人常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農不國,這足以體現農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現在農村的經濟得到很快的發展,但是以前農民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長時期的農事活動中,農民也總結出很多農業經驗,他們會把這些經驗彙編成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這些農業方面的經驗對後人的農事活動還是有很大的指導和借鑑的。

古人因為每天都要和農業打交道,他們對天氣的變化以及四季的交替,預測都是十分準確的。後天就是寒露了,氣溫將會進一步的下降。金秋十月,本應該是賞秋的好時節,可是全國多地都迎來了2020年的首場降雪,這場雪來的仿佛有點早,黑龍江的雪鄉從4號就開始降雪了,截止到5號的中午,積雪最深處有10釐米。樹上、房屋上,景區棧道上,公路上,一時間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秋韻雪景,格外美麗。

今年的大雪來得早,說明今年的冷空氣來得早,氣溫降低對於人們的出行和生產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在農村有「春捂捂,秋凍凍」一說,看上去意思很簡單,但是卻有四季交替穿衣的大講究。

小智簡單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俗語的表面意思,就是春天來臨後,大夥不要急著把冬天厚重的棉襖脫掉了,還需要穿一段時間給自己的身體捂暖。而秋天到來,也不要著急丟棄夏天涼爽的衣服,多凍凍,對身體更有好處。這些都有科學依據嗎?該怎麼去理解呢?下面小智就來帶大家好好地聊一聊其深刻的含義吧。

「春捂捂」就是說到了春天,氣溫剛開始回暖,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以為天氣暖和就把棉襖給脫了。因為冬天厚棉襖一穿就是好幾個月,人的身體也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突然脫掉棉襖,人的身體散熱不會立馬調節過來,冬天的低溫突然轉變,人體難以適應,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而且春季多誘發呼吸系統疾病,「春捂捂」還是很有道理的,不要讓病菌趁虛而入。

「秋凍凍」則是說秋天到來之後,氣溫或有明顯的降低,這個時候不要過早地把厚衣服穿上了,即使是秋天,還沒有到達冬天的寒冷,就和冬天轉春天一樣,人體對冷暖的反應是最直接的,天氣的驟降,我們的機體對寒冷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這樣就會使得人體對寒冷的調節能力下降。到了真正寒冷的時候我們的抵抗力就會下降。

相反,如果此時適當「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自身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能力。要是在以往,小智認為下半句還是有道理的,但是今年年初經歷了疫情,明天就是寒露了,氣溫將會進一步降低,季節的交替,人們更容易感冒咳嗽,畢竟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平時還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出去只要感覺到自己被風吹得發抖了,就要給自己加點厚衣服了。

回過頭來,這句俗語,前半句好像還有點道理。明天就是寒露,而且疫情還沒有結束,大家更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降溫了,出門多穿點衣服,戴好口罩,預防病菌的侵入。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區參與討論!本文由智聊農村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農村的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說得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說得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不僅會看家護院,陪伴你,等成精了,狗狗還會欺騙你,逗你玩吶。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放豬,富不放書」說的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放豬,富不放書」說的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老人們說的這句老話中「放」可以理解為放棄、丟掉的意思!意思大概是說:窮困潦倒時不能放棄養豬,富裕有錢時也不能放棄讀書!是不是就感覺很好理解了呢!
  • 農村老人常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是,古代官吏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進出老百姓家中;父親不能隨便進入子女臥房。 在千百年歷史進程中,這句俗語成為官府人員和為人之父約定俗成的規矩。
  • 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紅薯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基本上我國南北各地都有種植。而估計很多人都是吃過紅薯的,但是真正看到紅薯開花的卻沒有多少,特別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而言,沒有種植過紅薯的都很難看到這種現象。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男靠出生時,女靠出嫁時」是啥意思呢?還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男靠出生時,女靠出嫁時」是啥意思呢?還有道理嗎? 人生在世,誰不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有人說,美好幸福生活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有人說,人生全靠命,半點不由人;有人說,先天一半,後天一半。這些說法真是各有各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新摘的棉花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村裡的一些人們飯後娛樂也只是坐在一起,聊著一些家常裡短。當然,在農村還有一個更有趣事的話題,那就是聽老人們說一些農村老話。
  • 農村老人常說的「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是啥意思?
    農村遺留下來的一些老話,都是老一代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它們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是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農村老年人常說的老話,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其中。1、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和別人發生了糾紛,如果你是有道理的一方,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是有底氣的。但是如果你態度強勢,對過錯方出言不遜,或者進行辱罵,那麼即便是你有道理,這時候也會因為自己的無理態度而輸掉7分理。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通常是人們在長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歲月的印證,老話更成為一種寶貴經驗。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這也是人類能活個百來歲的話,狗狗最多也就活個20年左右的原因。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
  • 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老話俗語,有的老話猛一聽起來,感覺是雲山霧罩似得不知所云,但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知曉其中的滋味,其中農村老人就愛開玩笑的說:人到五十,才明白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三頓飯,而且這三頓飯自己還只能吃到一頓,其他的兩頓自己是吃不到的。這裡說的三頓飯,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稱之為三鍋菜。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以前,一些人在蓋房的時候,首先是選好一個好位置,而他們選用的位置也是經過高人指點以後才動工程。而在蓋房屋的時候也是一次成型,什么正屋啊、側屋啊、大門啊也要一次建設好。
  • 小寒到,農村老人說「小寒要3防3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小寒到,農村老人說「小寒要3防3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這說的就是小寒時節天氣寒冷人們對寒冷天氣的反映,當然,我們要說小寒節氣天氣冷,莫過於小寒節氣還處在二九三九時節,而三九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候,所以小寒時節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關於農村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風俗習慣很多,之前給大家盤點了一期在農村老人眼裡比較吉利的四種現象,分別是:枯木逢春猶再發、燕子築巢、喜鵲報喜、蜘蛛結網。有些朋友覺得,這些不過就是老人的一種美好的寄託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門高過堂,財衰人不旺」,有啥講究
    導讀: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門高過堂,財衰人不旺」,有啥講究其實我們在平時的生活裡會聽到很多的話,尤其是在農村裡的時候,聽到的話會更多,他們有的是關於種莊稼的,有的是關於婚假的,還有的是關於自己住宅的一些講究的,不知道這些話你們都聽過沒有?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狗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的意思就是一隻土狗在人身邊養了十年,如果你平時經常訓練他,陪伴他,十年之後,這條狗就會特別的通人性。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人類活了七年,如果這條土狗你養了十年,它就相當於活了七十歲左右。
  • 農村人常說「男子重後妻,女子望前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農村那風光和田園生活無不讓人嚮往,每到傍晚時分,家家戶戶都會手持蒲扇,悠然的坐在古樹下聊天,在這閒暇之際,聊天成了農戶們的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說說這家的趣事,聊聊那村的的新鮮事,時不時在能從長輩口中聽到幾句經典的俗語,讓人感嘆深思!
  • 農村俗語「家有老人星,晚輩必短折」這話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養老來說,城市的老人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城市的老人在退休後可以享受到每月的退休金,其次就是養老金,可是作為農民來說就顯得有點困難了,農村老人主要是沒有退休金嗎,其次養老金要比城市的老人拿的少,所以說農村的老人也是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幾年很多的老人通過各種養生方法對身體進行改善,這樣一來,農村的老人壽命也是變得長了,也是咱們所說的「壽星」,但是在農村就有句俗語叫